劉伯承指揮的兩次經典戰役,讓日本人銘記多年,還寫進軍事教材!

劉伯承戎馬一生,被後世奉為“軍神”,“我軍的大軍事家”,今天我們要為大家講的就是他人生中兩次相對規模較小,但是卻被奉為經典,載入各國軍事教材的戰役。

首先我們要介紹的是七亙村伏擊戰,這一戰的厲害之處在於,他打破了“用兵不復,兵不重伏”的兵家戰術,反其道而行之,膽大但是卻心細,將兵法運用之妙完全的體現了出來。

劉伯承指揮的兩次經典戰役,讓日本人銘記多年,還寫進軍事教材!

七亙村戰鬥發起的背景是,當時日軍瘋狂進攻山西東部的娘子關,我軍為了掩護友軍部隊,決定發起一場伏擊戰,消滅往娘子關增援的日軍。劉帥經過實地的考察,將伏擊地點放在了日軍的必經之路七亙村的10裡峽谷中。第一次戰役中我772團在伏擊點痛擊日軍,基本全殲了來犯的日軍。

但是,在捷報傳來的同一天,劉帥又得到情報稱,日軍依舊有打通正太路的想法,而他判斷七亙村依舊是他們的必經之路,兵家又言:用兵不復,但是劉帥這次卻決定反其道行之,繼續在此地設伏。狂妄的日軍怎麼也想不到,在兩天之內,他們竟然在同一個地方會以同樣的方式遭遇兩次失敗。正如前面所說,此戰的大膽和別出心裁在整個軍事史上都是不多見的,被列入各國軍校的教科書也就理所當然了。劉帥為我們充分地展現了什麼叫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劉伯承指揮的兩次經典戰役,讓日本人銘記多年,還寫進軍事教材!

另一場被日軍銘記,並且寫進了他們軍校的教科書的戰役是神頭嶺伏擊戰。當時日軍在晉東南一帶氣焰囂張,劉帥準確判斷局勢,認為如此囂張的日軍如果一部遭受的進攻之後,其餘各部一定會肆無忌憚的前來支援,這樣一來,就為我們實行我們最擅長的圍點打援戰法創造了條件:攻其所必救,殲其救者!

劉伯承指揮的兩次經典戰役,讓日本人銘記多年,還寫進軍事教材!

劉帥再次請去前線考察,將伏擊地點設置在了神頭嶺,而在同時,我們也做好了在公路上殲滅日軍潞城援軍,在東陽關殲滅涉縣增援之敵,在喬家莊殲滅黎城增援之敵的準備。

當時擔任主攻任務的是129師的771團,為了打好這場伏擊戰,771團的指戰員下令各部隊不得挖動原先工事上的舊土,在行動過程中踩到的野草全部必須順風扶起來,無比保證隱蔽時不被敵人察覺到異樣。

劉伯承指揮的兩次經典戰役,讓日本人銘記多年,還寫進軍事教材!

事實證明,這樣做是非常有必要的,當時敵軍的偵查小分隊最近離我們只有10米遠,但是他們都沒有發現我們!

戰鬥打響後,主攻的主攻,打援的打援,日軍面對我們的天降神兵只能暈頭轉向,最後等待他們的就是被全殲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