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定江東的天才戰神,如果他沒有英年早逝,能否稱霸三國?

孫堅的故事我們提到過,漢末亂世裡闖出來一頭的江東猛虎。孫堅戎馬半生,在諸候聯軍討伐國賊董卓的戰鬥中打出了風采打出了氣勢,奈何時運不濟,最終功敗垂成。孫堅也在之後攻打荊州劉表的戰鬥中慘遭劉表部將黃祖埋伏,戰死當場。但東吳孫氏的傳奇並不會就此終結,因為孫堅還留下了兩個好兒子,

孫策和孫權。他們將會扛著父親的夢想,繼續前行。

今天我們先說孫策。孫策有乃父之風,從小心懷大志,一身英雄氣概,並且帥到沒朋友,江湖上人稱孫郎。當年孫堅在外南征北戰之際,少年孫策在家也沒閒著,廣交各路英雄豪傑,暢談天下大勢。另一位帥名遠揚的“郎”,周郎周瑜也就是在那一時期因為仰慕孫策的名聲,主動前去拜見結交孫策。

孫策和周瑜兩大少年英雄也從那時起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關係好到了到了升堂拜母、互通有無的地步,史書還專門造了一個詞來形容他們倆的關係,叫總角之好。日後江東集團的崛起,這兩人功不可沒。

孫堅戰死之後,年僅十七歲的孫策強忍悲痛,為父親料理了後事,並且扛起了整個家族的重擔。孫策並沒有消沉多久,很快便振作了精神,找到了當時的揚州名士張紘,並訴說了自己的志向。

找回父親的舊部,號令江東,雄霸一方,建立屬於自己的一番功業。張紘簡直不敢相信如此豪言壯語竟出自一個十七歲的少年之口。張紘感於孫策的英雄氣概,答應幫助他。孫策也信任張紘的為人,將母親與弟弟託付於他。解決了後顧之憂的孫策,接著便義無反顧,獨自一人踏上了屬於他的英雄之路。

當年的孫堅的舊部全落在了袁術手裡,演義裡面說孫策是拿傳國玉璽換回了父親的兵,倒也有點可能。 畢竟討伐董卓的時候只有孫堅孤軍深入打進了京城洛陽,有傳聞說孫堅在宮殿的殘垣斷壁之中找到了這一傳國玉璽。孫堅死後玉璽留給孫策,孫策再用它換回了父親的兵馬,結合之後袁術突發奇想僭越稱帝,倒也合情合理。


25歲定江東的天才戰神,如果他沒有英年早逝,能否稱霸三國?


有了兵馬,真正上了戰場的孫策表現又如何呢?我們之前說到江湖上都稱呼孫策為孫郎,這只是外貌方面的描述,其實孫策還有一個響噹噹的名號:小霸王。因為有人說孫策有霸王項羽之風範。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孫策治軍有方,用兵如神,,是天才軍事家。在孫策身邊中,不僅有孫堅時期的韓當黃蓋等老將坐鎮,還有周瑜魯肅等青年才俊,這一頭猛虎,終於露出了獠牙。

只不過最初兩年依附於袁術的日子,孫策過得很憋屈。因為袁術這個人疑心重,而且為人反覆無常。孫策幫他打了不少勝仗,而袁術曾經承諾給予孫策九江太守,廬江太守之職位卻都成了空頭支票。

孫策心裡清楚,跟著袁術這種人是永無出頭之日的,便動了自立門戶的念頭。孫策向袁術表示,願意借父親孫堅當年的威望,帶兵收復江東地區。按照袁術的一貫尿性,他是不願意放孫策去江東的,以免放虎歸山,但袁術轉念一想,江東地區魚龍混雜,群雄割據,諒孫策一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也難興起什麼風浪。便答應了孫策的請求。

但袁術做得有多絕呢,僅撥給了孫策千餘人,戰馬數十匹。孫策沒有怨言,毅然帶兵出征。這麼多年來孫策的人格魅力擺在這裡,一路之上追隨投奔孫策的人不計其數,大戰駕臨前夕,孫策手中已有了五千兵馬,他要讓所有小看他的人後悔。

孫策定江東之戰的過程我們不再贅述,總之就如同電影裡的男主角一樣,孫策主角光環附體,率領大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揚州牧劉繇、吳郡太守許貢、地方豪強嚴白虎,還加上一個會稽太守王朗(這名字是不是很眼熟,就是日後諸葛亮北伐曹魏,被諸葛亮怒斥為“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活活氣死的哥們)全都成了孫策的手下敗將。

史書記載孫策:“策為人,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

不僅是靠武力征服,孫策性情豁達,胸襟開闊,從諫如流,再加上那一張堪比吳彥祖的絕世美顏,孫策贏得了江東人民的心。

不過真正的戰鬥才剛剛開始,孫策馬上就要迎來了平定江東過程中最驚心動魄的一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