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北方差异很大,北方人最不习惯南方的什么?

华聚华文


我是在北方生活了快二十年的南方人,平心而论,我觉得南方人的生活耐受度要远超过北方人,虽然我们来到北方也会有诸多不习惯,但大部分都可以忍受,但是很多北方人去了南方就表现得更加抓狂了。


气候

这一定是最让北方人不能忍受的事情了,我来北方之前一直觉得北方人都特别抗冻,没事就零下十几度的,想想都可怕。结果来了之后发现北方的冬天那叫一个舒服!只要在室内,那就是春天甚至夏天,即便是出去,只要没风,多穿一点,随便零下多少度都不是个事。但是南方的冬天,即便是零上一度,也足够把北方狼冻成狗,

如果只是没有暖气,还可以勉强接受,如果在加上一个潮湿,简直就是双杀了,北方人都是仙人掌,没有暖气活不了,水分大了也活不了。


语言

虽然北方也有诸多方言,但大概还能听明白,可是到了南方,尤其是江浙和闽南,你简直就是个聋子,完全不知道这些和你长得差不多的生物在说什么,那真是一个字都听不懂啊!


饮食

南北方生活习惯的差异集中体现在饮食上,华东的清淡,广东的甜,西南的麻辣酸,都是北方人望尘莫及的,而且南方人民尤其是广东人民啥都敢吃,北方汉子都得怂。

就说面条,北方多是干面,过水后加卤加酱,南方都是汤面,讲究个汤头。相互都觉得彼此是异教徒。

涮锅也是,老北京一口铜锅清水,重庆人一盆红油。

再有就是撕逼不断的甜咸之争,粽子该不该有肉的争论。

除了饮食本身,吃的习惯也差异很大,北方人饮食时间更为规律,食有时,三餐正点吃,而南方人随意很多,路上走走吃吃,夜宵也是花样百出。这些年南北融合了很多,早年间来北京读书的时候要哭死,8点以后难得找到买吃的地方。


刺梨花再开


大学室友是纯正的东北姑娘,来到南方,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1.南方的蟑螂重新定义了她脑海中的蟑螂形象。原话“我滴天,这么大,这么黑,还会飞的生物叫蟑螂啊?!”

2.关于饭量,“你们南方小姑娘的胃口都这么小的啊,这么点饭吃的抱嘛?”

3,关于身材,“你们南方人都这么娇小啊,不管男生女生。1米8的男生我都没看见过几个。”

4.关于矛盾冲突,南方人是打嘴炮,冷暴力;而北方人是直接上去干,能动手坚决不吵吵,一点都不含糊。

5.关于冬天,南方冬天没有暖气,四字形容“无处可逃”。冬天一到,室友床上两床垫被,两床被子,外加一床电热毯和两个暖宝宝,真的不是夸大其词,是确有此事。早上醒来,“晚上睡觉身体是热乎了,我TM的冻鼻子了,你看,流鼻涕了!”


爱在南昌


我家黑龙江的。最近去了一次厦门,简单谈一下南方跟北方的差异。我是一七年十一月末到的厦门,走时黑龙江已经下了一场小雪,白天气温零下七八度,晚上要冷一些,零下十几度吧。而厦门白天是零上二十多度,晚上也在零上十几度,外面的田野还是绿的到处鲜花盛开。中午外面有时可以穿背心。晚上虽然也是零上十几度,由于没有暖气,睡觉很不习惯,只能开空调。但空调吹出的热风跟北方的暖气没法比,空调是从上往下吹,还有噪音,而暖气是从下往上幅射,是静音。空调吹的热风让人不舒服。暖气是温柔的热。在冬季,南方人冷了出去晒晒太阳,北方人冷了进屋暖和一下。我在厦门时,据帮看家的邻居说,室内中午有时零上三十多度,得开窗降温。总的来说,北方冬季室内要比南方享福的多。而在夏季,听亲属说一到三伏天,白天晚上的温度差不了几度,热的没地方去。而北方虽然白天有时三十多度,但晚上凉快多了。至于吃的方面,南方多以特色小吃为主,菜系比较清谈一些。北方基本是大鱼大肉,大杯喝酒。


郑兆富


打开中国地图,长江以北称为北方,长江以南称为南方。中国具备地球上所有的季节。从地形上来说,中国南北差异很大,拿北方人说事,这提问有点地域黑的味道,毕竟北方从地理位置、经济、气候、交通以及人们的观念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地域条件限制一切,南北最大的差异是饮食和气候。先来说气候,北方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南方给人的感觉只有春、夏、冬三个季节,最为明显的就是热和冷。早在二十多年前,刚来南方时,走到谁家,都能看到屋顶上有一个吊扇,这玩意在北方电影院才能看见的东西,南方人家里都有。在北方是很少有人用风扇的。南方夏天的闷热,冬天的湿冷,是北方人最不习惯的,也是无法忍受的。尤其夏天那个蟑螂,在房间里到处乱跑,怪吓人的,这玩意在北方很少见的到。在北方,冬天虽然外面天气很冷,火炉,暖气,使房间犹如夏天,再整个加湿器,穿个短袖衬衫,是很舒服的事情。而在南方7到零下5度的季节,是非常难熬的。



饮食上的差异,南方本身是生长水稻的地方,一日三餐吃大米。对于吃惯了小麦面粉之面条和馒头的北方人来说,米饭总是感觉吃不饱。蔬菜方面,北方人喜欢吃凉拌生菜,比如辣椒、萝卜、大葱、蒜苗、大蒜,都是直接咬着吃的,那才是个爽。也是南方人不能理解的。而南方人吃的津津有味的红烧肉加糖,烧的汤,都是真正的清汤寡水,什么猪血豆腐汤,虾米紫菜汤,哪能比得上北方的香辣肚丝汤。


南北方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都是中国人,也是一家人,无论在哪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只要过的舒服才是硬道理。大部分北方人在男方打工,也有南方人去北方做生意,相互间都在第二个故乡安居乐业,定居下来,习惯、适应了新环境,成为新北方人和新南方人。


二十六画叔哥


作为一个在南方生活十多年,又娶了个南方媳妇的北方人,我想我对此还是有些体会的。下面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网上找的图,让我想起了小时候)

对我而言,最不习惯的是冬天。没错,冬天。

按说南方的冬天气温比北方高,应该更好过才是,可是我最怕的就是过冬天。

北方的冷,冷的纯粹,冷的干脆,多穿几件衣服就不怕,像北方人那种直爽的性格。而南方的冷,是夹杂着潮湿的阴凉,那种冷能让你的骨头深处都直打哆嗦,躲都无处躲藏都无处藏。唯一的办法是躲进空调房。

不过也有好处,南方的冬天短,在北方已经开始霜冻时,南方还是秋高气爽的出游季。在北方还是冰天雪地时,南方已经春暖花开。

也有不冷的南方,广州海南,我没在那里生活过。


另外一个不习惯的南北差异,是南方方言种类太多差别太大,经常被搞得云里雾里。

北方广阔的面积上,生活着的人们也有很大差异,也有很多地方方言。但是,北方话整体上是接近的,只是发音上的差别。

南方方言往往同一个乡镇都会有差别,而且南方方言的区别很大,有时你会觉得跟你说的普通话完全就是不同的两个语种。上大学时,宿舍有个南通如皋的同学,他用方言打电话回家,我们其他人基本是一句都听不懂,感觉就是在听外语。跟媳妇结婚多年来,至今到丈母娘家我还不能完全听得懂她们说的方言。


在吃的方面,可能时间长了,南方菜的口味我基本能接受。就是长时间吃米饭受不了,隔段时间就要买馒头、烙饼来吃。好在媳妇也能吃一些面食,所以我们家虽然是南北融合,但在日常吃饭方面还是很和谐的。


就说这么多吧,随着文化融合,其实南北方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小。


凡尘往事


我是南方人,现在在北京生活了两年,认识,大部分人都觉得觉得不习惯南方的回南天,和冬天。

别说北方人受不了回南天,连我一个南方人都受不了回南天的时候啊

回南天的时候是这样的

楼道——湿的;

客厅——湿的;

墙壁——湿的;

镜子——湿的;

衣服是永远晾不干的。

好不容易一个回南天过去了,家里衣服也都发霉了。
还有南方的蟑螂吧,以前认识一个北方的女孩,和她住一个宿舍,在广东。有次晚上她肚子饿,跑去找吃的,翻出了一个大蟑螂,把她吓得呀,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她的表情,她是直接哭着跑了出来😱,把我吓到了。然后她就拿蟑螂这个事说了好几天,说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蟑螂,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讲倒是见惯不怪了。


汤小圆美食日记


作为一个北方人,南方的一些习惯确实对我不太友好,所以我就以自己为例子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一、温度

对于天气,我想这张图已经可以说明一切,虽然北方的温度比南方要低,但是北方普遍有地暖啊,而且北方天气相对干燥,是物理攻击。而南方天气湿冷湿冷的,深入骨髓,就像是魔法攻击,这个是我很不习惯的。


二、降水

南方的降水可以说要比北方多很多了,赵师秀的《约客》里就说“梅子黄时家家雨”,尤其是在南方的梅雨季,简直每天出门都要带伞,我一个没有带伞习惯的北方人,也是真的不习惯这方面的。

三、饮食


俗话说“南米北面”,我们北方的话就有很多的面食,“包子、馒头、面条、花卷”什么的,但是到了南方,基本上每天就是米米米,吃米吃的就很不开心了。


还有就是“南甜北咸”了,甜咸豆花之争就不必说了,南方逢年过节爱吃汤圆,让我这个惯吃饺子的北方人总是哭笑不得。

最后让我不太习惯的就是生物了,南方的天气要比北方潮湿许多,而潮湿的天气往往会滋生一些小生物,在南方生活的第一年就被蟑螂吓得不轻。

总体来说南北差距还是不小的,从生活习惯到天气湿度都有差距,但是我觉得还是南北方各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的。


互联网播客


拒绝刻板印象,我是北京人,在上海读大学生活过四年,我只用自己真实感受说事,也许只代表北京和上海的区别,并不代表北方和南方的区别。

1.蟑螂:在南方读大学的表示最不喜欢的是南方的蟑螂巨大还会飞,宿舍必备。

2.气候:有一年夏天暑假是在学校度过的,当时学校没有空调,我是用两个电风扇吹,一个放头旁边一个放脚旁边,但是,还是一夜热醒好几次,主要是太闷了,比北京桑拿天要闷多了,北京近几年也是越来越闷热,感觉也比从前热多了。冬天的话,由于宿舍没有暖气,整个手脚都是冰的,室外比室内暖,而且上海冬天1月份爱下雨,被子更是有霉味,难得有晴天能晒被子,冬天只要晴天,学校晒被子的地方和阳台上绝对辈子爆满。而北京冬天干燥以晴天居多,南向的房屋白天晒太阳得开着窗户否则太热容易上火,在北京过冬,要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

3.饮食,其实我并没有不习惯上海饮食,感觉早上也都是油条豆浆或者包子(当地叫馒头)粥面条之类的,北京人饮食不同于西北和华北只吃面食,北京和东北差不多是米面都吃,所以食物上北京人能适应各地,北京菜也是长久以来融合全国各地菜式形成的,所以既有鲁菜的爆炒(烤鸭就是鲁菜),也有东北的炖菜,生吃菜蘸酱,也有新疆内蒙的烤肉涮肉,受湘菜川菜影响辣味菜也很多,北京甜味的菜说真的比上海甜多了,我我上海同学来北京吃北京菜都觉得太甜。。。所以我觉得北京人对各地菜的适应性还是很强的。除了糯米之外都能适应,因为糯米饭实在太腻,吃几口就没胃口了。

4.生活习惯,我大一时,保持在北京高中时代的习惯,晚上睡觉比较早,一般九点半躺床上,不过据我观察我和东北人的确比宿舍的南方人睡的早,睡得最晚的是广西广东那边的,基本上半夜睡觉,快到中午起床。洗澡我实话实话说,我是我们宿舍洗得最勤的,可能因为我中学时在国外生活过,不论冬夏基本天天洗,而且必须是热水,南方人喜欢冲凉水澡,我夏天一般早上起来也会冲一下,因为身上太多汗。

现在网上各种脸谱化刻板印象太多,实地去了,发现和传说的根本不一样,这也是造成争吵的原因。


倒霉鬼9


我来回答这问题吧,我18岁从广西到西安上学,然后工作到现在。

南方党:我以前18年在广西一直都是米饭为主食,平常也吃点粉。我们那边以粤菜为主,讲究清淡和原汁原味。豆腐脑我们吃甜的,粽子吃的肉粽,年三十吃的米饭炒菜,还会有粽子。


北方党:后面大学我到了陕西,然后一直待到了现在。陕西的面食很不错,biangbiang面、油泼面、岐山臊子面、鸡汤刀削面等等。陕西也很多小吃,凉皮+肉夹馍+冰峰这三秦套餐是我的最爱。这边口味比较接近川菜,豆腐脑吃咸的,粽子吃枣泥和豆沙的,年三十吃的饺子。

现在我是米饭和面食都爱吃,我媳妇也是米饭吃的也不少,日常我们口味还都差不多。我陪她可以十天半个月都是面食,她也可以天天米饭炒菜。大家都迁就下,日子就好过了。


南方党:南方夏天热,闷热,特别闷热。我媳妇五月份回去过广西,热的不行不行的。脸上的妆都挂不住,何况酷暑的七月呢。我们小时候睡觉都是在凉席上,睡前把水往凉席上一浇,趁着凉快赶紧睡觉。南方夏天时候晚上十点多了温度还是那么高,入睡困难啊。南方的冬天那叫一个冷啊,网上不是有句话这样说:

北方人过冬天靠的是暖气,南方人靠的是一身正气。南方的冬天室内外一个温度,晚上睡觉被窝都是冰的,早上起床靠的真是勇气啊。


北方党:北方夏天也很热,但是是那种干热的,不像南方那种汗都沾身上。夏天晚上温差大,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呢。北方冬天有暖气,家里一般都有20度左右。这样的温度可以在家穿个睡衣就可以啦,西安的冬天也不会太冷,所以室外也比较舒服。


现在我在北方常住,偶尔回下南方。这边住着也很舒适,所以住这个没问题。

南方党:我们方言是白话和粤语有点类似,虽然从小也是一直上学一直说普通话,但是还是有点口音。不少人一下子就听出我是南方人。南方说话方式比较柔,声音也比较小。


北方党:陕西这边大都是说的陕西话,幸亏陕西话和普通话比较接近,所以沟通起来没什么问题。北方人说话比较豪爽,快人快语,声音洪亮。


我和媳妇交流一般都是普通话,完全没有什么障碍。反倒是我偶尔学点陕西方言,她偶尔学点粤语,这样我们平常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一璐相随


非常荣幸能回答这个问题。我觉我很适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就是北方人。

我现在在东莞这边工作。我来说说我在这里有啥不习惯的😁

蟑螂


我刚来东莞这边刚租房子,打扫屋子的时候,发现箱子下面好多蟑螂,吓我一跳,我最怕这种虫子了,我以前在老家从来没见过

温度

这边的天气我也不喜欢,这边好像没有春天和秋天,过完夏天就是冬天了,今天穿短袖可能明天就要穿羽绒服了,我们老家的天气虽然冷但温度是一天天慢慢降下去的,有个适应过程。所以也就不会觉得不那么冷。

回南天

我最怕在这边每年3.4月份的回南天,每次下班回家,家里墙上和被子上都是湿漉漉的,然后就用吹风机要吹半天。还有都不敢洗衣服,每次洗衣服好几天都不干。我在我们老家从来都没遇到过回南天。

喜欢历史的朋友多多关注我哦,谢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