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李秀成見城牆下青草顏色異常,下令用熱湯灌進,為何隨即慘叫四起?他用的是什麼戰術?

羽評郡主


我們都知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吧?講真天王洪秀全使許多清朝將領“豎子成名”,比如曾國藩兄弟,左宗棠、李鴻章等清朝名將都成了一方“諸侯”,各自帶著軍隊攻城拔寨,勢如破竹,清軍直抵太平天國的首都南京。



▲曾國藩

但是在關鍵戰役——“天京”攻堅戰時,曾國藩兄弟率領的湘軍卻遇到了難啃的骨頭,南京久攻不下,隨後曾氏兄弟靈光一閃,想出了一天妙計,誰知道採取行動不久,太平軍的首領發現城外青草顏色異常,下令用熱湯灌進,結果慘叫聲四起,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曾氏兄弟的妙計是什麼呢?

話說同治元年(1862年),到了剿滅太平軍的關鍵時刻,慈禧審視一周遭,發現清八旗實在無將可派,迫不得已加封曾國藩為兩廣總督,他的弟弟曾國荃升任浙江按察使,慈禧對漢人有種天生的戒備,對曾國藩是又用又防。兄弟二人率領20萬人馬,主攻天京,可是出戰不利,湘軍攻了40天,未能取勝。曾氏兄弟想不到太平軍戰士這樣頑強。

曾氏兄弟各有一個外號,曾國藩叫“曾剃頭”,他的弟弟曾國荃人稱“曾鐵桶”,意思是“圍城”是他的絕技。曾國荃故技重施,要圍而不打困死南京城裡的起義軍。




▲曾國荃

這戰術在以往很見效,可是圍城一年多來,南京城依然固若金湯,慈禧這時懷疑曾國藩兄弟是故意擁兵自重,目的是想讓朝廷增加軍餉。因為左宗棠方面軍打得很順利,已經克復了杭州,慈禧很著急,下旨讓李鴻章帶兵支援曾氏兄弟。

李鴻章老奸巨猾,他是曾國藩的學生,他想,老師現在拿下南京城是早晚的事,現在我去支援,無疑是和老師搶功。他不想得罪老師,上奏朝廷,自己沒去支援,直接帶兵去了蘇州一帶,這是左宗棠的勢力範圍,結果他很快克復了蘇州。

曾氏兄弟在重重壓力下,不得不改變戰略戰術,變圍城為攻城。但是問題來了,攻城需要大批的火炮,可是曾國藩沒有資金購買這洋東西,他原來強調人海戰術,認為決定戰爭的因素是人而非武器,現在看看左宗棠在“紅頂商人”胡雪巖的大力支持下,資金充裕,裝備了許多火炮,這是左宗棠取得勝利的法寶。

沒有火炮,湘軍衝到城下很快就被起義軍亂箭射回。慈禧又一個勁的催逼。弄得曾氏兄弟焦頭爛額。

有一天,曾國荃突然靈光一閃,他想起原來太平軍起義之初,當時沒有火炮,採取的是挖地道方法攻城,對啊!為什麼忘了挖地道這個辦法了?



想到此,曾國藩令士兵輪番挖地道。 此時,南京城守將是忠王李秀成,他遠遠看到士兵忙忙碌碌的挖地道,不由的笑出了聲,想當年自己圍攻曾國荃時也用了此戰法,收效顯著。如今剛好相反,輪到他曾國荃要用此計。

其實這二人雖然都是挖地道,但本質不一樣,李秀成挖地道可以往下深挖,他們主要是通過士兵進入城內,打開城門,裡應外合取得勝利。曾國荃則不一樣了,等士兵挖到城牆腳下,必須往上挖,目的就是用來放炸藥,挖的太深,炸藥威力達不到炸燬城牆的效果。這是二人不同之處。

據歷史記載,曾國荃命令部隊開始了全面開挖,共挖了地道三十三處,炸藥耗費數十萬。曾國荃得意的笑了,心想,南京城牆片刻後會灰飛煙滅。

此時忠王李秀成站在城牆高處,但見城牆邊青草顏色異常,便命人在相應位置鑿開地道,或灌入毒煙,或淋進沸湯,對於此種做法,一開始,太平軍都有些不解,怎麼見草色不同,就得費如此周折呢?

但是時間不長,沸湯一灌下,地底下突然慘叫聲四起,太平軍戰士都不由得嚇了一大跳,稍後都笑了。原來這枯草的地底下都是湘軍,這些湘軍為了爆炸效果,挖的地道靠近地面,上面的青草傷了根莖後,必然會出現枯萎之態,慢慢變黃,和周圍的青草顏色有異。一些被湘勇活活燙死,炸藥也被淋溼失去了作用。

李秀成果然聰明,只要見城牆下的草色與旁邊不同,便可知道湘軍地道於何處,太平軍戰士都對忠王佩服的五體投地。曾國藩知道後,氣得吐了一口老血,一病不起,南京城暫時脫離了危險。



1864年7月19日,南京城最終淪陷。

【不一樣的歷史解讀,不一樣的知識分享。歡迎轉發、留言和關注】


秉燭讀春秋


其實這是一種反地道戰術,通過觀察草木發現,挖地道的戰術,在太平天國戰爭當中,最早是清軍開始使用的,比如在長沙,懷慶。

在李秀成最後階段防禦天京的戰場上,清軍也採用了,挖掘多條地道進行爆破的戰術。但是,破解這種戰術,卻並不是使用熱湯灌入。因為,沒有那麼多燃料和熱水,而且熱水灌入地道,也會被土吸收,沒有作用。

太平軍實際上是每天清晨都觀察郊外野地,從草的顏色和露水,就可以判斷出有沒有地道。同時可以看出地道的遠近曲折,一目瞭然。隨後,在城外修建深壕溝,破解對方的地道戰術。

而且,清軍主要依靠多道長壕溝進行圍城,從七翁橋到孝陵衛,清軍建立起30里長的壕溝,駐守2.3萬人進行嚴密防禦。一直到1864年7月19日,清軍修建起數十座炮臺,架設上百門大炮,掩護挖掘地道。

終於在太平門炸開一道60多米長的口子,隨後,提督李臣典,張詩日,總兵武明良,羅雨春,朱洪章等等帶頭率領部隊發動突擊。太平軍以大量火藥直接,向清軍噴灑,隨後點火,阻止清軍進攻。

清軍提督,總兵和副將全部壓上第一線,斬殺逃兵。以總兵,副將甚至提督為隊長再次發動敢死隊突擊,終於衝進天京城內。


深度軍事


李秀成是繼石達開之後在太平天國又一個軍事能力很突出的將領,如果不是當年李秀成的出色的軍事手段,怕是太平天國早就滅亡了,多次擊敗曾國藩的湘軍是太平天國得以繼續生存的基本,而在當年李秀成和曾國藩交手的時候就出現了令人稱奇的戰術,見城牆下青草顏色異常,下令用沸水灌入其中,就有了後面的慘叫聲四起,湘軍也因此損失慘重。



很多人就很好奇,這究竟是什麼樣的戰術,為什麼見到草的顏色異常就知道情況不對呢?要徹底的說清楚還要從曾國藩當年進攻天京說起。在蘇州杭州相繼被李鴻章和左宗棠攻下之後,但是曾國藩要攻打的天京依然沒有很大的進展,而且因為戰事的需要,李秀成又被調來了天京,對於原本就堅固無比城池就更加難以拿下了。



最後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就想到了一個挖地道去炸城牆的辦法,有點像是最早的地道戰,但是他們挖地道的目的不是和敵人打仗,而是在挖到城牆的附近,然後把城牆給炸了,這樣就有了突破口直接攻入,不至於用天梯強攻導致更多的人員傷亡,儘管挖地道也不是特別方便的一個辦法,但是迫於朝廷的壓力,只能硬著頭皮幹了。



但是眼看事情就有希望了,結果被李秀成看出了端倪,李秀成在城牆上就發現城牆下面的草的顏色不對勁,就是感覺要枯萎的那種,明明別的地方好好的,於是李秀成就派人往草下面挖,就發現是空的,李秀成這才瞬間反應過來,很可能是湘軍想挖地道,然後再放炸藥炸燬城牆,其實李秀成可以發現也是因為觀察的比較仔細罷了。



因為要炸燬城牆的話地道一定不是特別的深的,所以很多雜草因為吸收的水分或者營養不夠就很容易枯死,所以李秀成就叫人順著找到的洞口用燒好的沸水或者有毒的煙氣灌入其中,不久就聽到有人慘叫,對於曾國荃來說這原本是最好的辦法,但是因為被李秀成發現,很多挖地道的小兵被沸水燙死或者被毒氣燻死,導致前功盡棄。儘管李秀成化解了這次的危機,但是仍然阻止不了大勢已去的太平天國滅亡的腳步。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後期的著名將領,與英王陳玉成曾力挽狂瀾,創造了二破江南大營,東征江浙戰場,建立蘇福省,創建新的糧餉基地等壯舉。陳玉成死後,李秀成獨撐危局,率部死守天京長達26個月之久,在堅守天京的過程中採用了一個奇招,使得圍攻天京的湘軍曾國荃部損失慘重。

穴地攻城術

太平軍在攻城掠地,四處征戰的過程中,創造了一項獨特的攻城方法“穴地攻城術”。

其實穴地攻城自古就有,早在戰國時期,墨子就已經提出過穴地攻城的方法,但當時的穴地是指挖掘地道潛入城內,這樣做不僅很容易被城內敵人發現而且工程量也非常浩大。太平軍將穴地攻城改良為挖掘地道至城牆之下,在地道盡頭安放大量火藥,一舉炸塌城牆並趁機破城。

由於太平軍中有不少貴縣銀礦工人,擅長土工作業,具備了挖掘地道的有利條件,太平軍通常在隱蔽的地形或城外民居中開挖地道入口,採用多條地道同時開挖的方法,使守城清軍對此無可奈何。圍攻桂林時太平軍首次採用這種

“穴地攻城術”,不料卻遇上桂林獨特的喀斯特地貌不利於地道的挖掘,最終沒有派上用場,但在圍攻長沙、廬州、金陵時曾經發揮過巨大的作用。

穴地攻城術”使得當時的清軍守將防不勝防,大為頭疼,但並非沒有破解方法,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兩種有效的破解方法。

埋甕靜聽

1852年9月太平軍圍攻長沙81天,“穴地攻城術”

大展身手,好幾次炸塌數丈長的城牆,卻因兵力不足未能成功破城。時任湖南巡撫幕僚的左宗棠主動獻策,在城牆附近深埋一圏大瓦缸,讓盲人坐於缸中靜聽,藉助盲人超常的聽力判斷地道的開挖方向,然後安排兵勇迎著地道方向將其挖通並灌入汙水穢物,破壞地道,淹死開挖地道的工兵。只可惜左宗棠破除地道的方法並沒有在清軍中廣為傳播,以致於後來太平軍在廬州、金陵等地挖掘地道,炸塌城牆後攻破城池。

辨識草色

1862年5月,湘軍統帥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率領水陸大軍包圍南京,在雨花臺紮下大營。曾國荃最擅長圍攻堅城,吉安、安慶等堅城都被他一一攻陷,因此有人給他取了個綽號叫

“曾鐵桶”。到了天京城下也不例外,曾國荃再度使出看家法寶,把天京城圍了個水洩不通。李秀成當時在上海與西方列強開戰,接到洪秀全急詔率軍回援,在雨花臺與曾國荃激戰46天,始終無法取勝。與此同時,江浙戰場也接連失利,12月,蘇州失陷,李秀成只好返回天京堅守城池。曾國荃見南京城牆堅固,強攻無法取勝,便採用“穴地攻城術”,這招還是從太平軍手裡學過來的。李秀成在廣西時就加入了太平軍,穴地攻城使用不知多少回了,一看湘軍挖地道,他便每日站在城牆高處,仔細觀察,一旦發現草色發黃之處便指示工兵迎面挖去,挖通之後或灌入毒煙,或淋入沸水,湘軍工兵或被燙死,或被毒死於地道之中,使曾國荃的工兵營遭受重創。太平軍守城將士大惑不解,為什麼草色發黃就說明下面有地道呢?
其實道理非常簡單,地道挖到城牆底下,必須要向上挖,不然的話炸藥難以炸塌城牆,而向上挖的過程中就會損傷地表植物的根系,在地表上的植物(野草、灌木)就會表現出枝葉發黃的現象。不過即使李秀成有破解“穴地攻城術”的奇招,卻依然難挽太平軍的頹勢,1864年7月19日,曾國荃在太平門外挖通數條地道,炸塌城牆數十丈,湘軍蜂湧而入,天京宣告失陷。


歷史茶坊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國運動後期主持軍政大局的主要人物,是繼翼王石達開之後的又一善於打仗的太平天國主要將領。

太平天國運動後期,李秀成陳玉成雙雄會

1856年,天京事變之後,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先後被殺,翼王石達開由於受到天王洪秀全的猜忌,而帶領自己的兵馬離開天京。名義上是替洪秀全去開疆拓土,實際上,根據後期的歷史發展來看,翼王石達開基本上再也沒有跟洪秀全發生過直接的關係。軍事行動上也沒有形成任何的配合和互相統領關係。所以說東王楊秀清和北王韋昌輝被殺以及翼王石達開的出走,給太平天國的軍事實力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損失。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以及太平天國遭遇瞭如此大的變故的情況下,天王洪秀全急需要一批軍事領袖來統領太平天國的下一步軍事活動。因此李秀成脫穎而出,出色的軍事領導能力使得李秀成被天王洪秀全封為忠王。與英王陳玉成可以說是太平天國運動後期的軍事雙雄!

天京城保衛戰,李秀成回城救主

1862年,清政府在太平天國的戰爭中取得成功,一步步壓縮太平天國的控制範圍和軍事行動,當然,此時腐朽的清政府所依賴的軍事將領全部都是漢人,貪圖享樂,作威作福了200多年的滿洲八旗兵已經毫無戰鬥力。清政府所依賴的主要兵力便是曾國藩、曾國荃兄弟二人組織的湘軍和李鴻章統領下的淮軍。

隨後左宗棠攻下杭州城,李鴻章也順利拿下了蘇州城,太平天國的勢力範圍被進一步壓縮和消滅,這時滿清政府的統治者,同治皇帝開始催促曾國藩,曾國荃兄弟二人儘快拿下天京城,徹底消滅太平天國的有生力量,尤其是要公主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同治皇帝想要消滅洪秀全這一心腹大患的焦急心理,曾國藩,曾國荃兄弟二人是十分清楚的。畢竟曾國荃率領數萬湘軍已經圍困天京城一年有餘。



李秀成與曾國荃鬥法,識草色巧破攻城計

然而從上海會援天京城的忠王李秀成,率兵與圍困天津城的湘軍交戰之後,最後只帶領約2萬兵馬突圍進入天京城,李秀成進城之後。天王洪秀全授予李秀成統領天京城防禦作戰。李秀成便馬上積極地展開了防禦體系的構建,使得曾國荃儘管十分著急依然短期內無法拿下天京城。

於是曾國荃想到了挖隧道通往天京城牆下,埋下炸藥炸燬天京城的城防。於是組織兵力偷偷的挖掘隧道,並向天京城的城牆腳下挖去。

負責整個天京城防禦的忠王李秀成,每天都會登上城樓巡視湘軍的動靜以及自身城防體系的安全性。以確保天京城的防禦工事能夠抵擋的住湘軍的圍困和攻打。

一天忠王李秀成如往常般登上天京城的城牆之上,看見城牆下的草地有些地方一片一片枯萎,多年的軍事鬥爭經驗使得忠王李秀成不敢大意,仔細一想之後,李秀成叫人架起鍋灶,燒起熱水,然後將沸騰的熱水澆向城牆之下的枯草裡,剛開始手下的士兵還不懂今天的忠王李秀成怎麼了?為何要讓我們燒水並且將沸騰的熱水倒向城牆之下。



隨著熱水傾倒而下,一聲聲慘叫從城牆下的枯草裡傳了出來,原來曾國荃派來挖掘隧道的士兵,為了能夠儘快地挖到城牆腳下,並且能夠埋設炸藥炸燬城牆,而在地面以下很淺的土層裡快速的挖掘,這就無疑傷到了草類植物的根系,因此這些被傷到根系的草便成片成片的枯萎,與周圍其他未傷及根系的草形成了鮮明的顏色對比。

因此忠王李秀成判斷,這些枯萎的草的下面一定是曾國荃在搞鬼。果不其然,李秀成判斷正確,巧妙化解了一次天京城危機。



然而天京城儘管固若金湯,忠王李秀成一心輔助太平天國運動的天王洪秀全。然而大勢已去的太平天國註定會失敗,在1864年,天京城還是被湘軍破城,忠王李秀成也在不久之後被抓獲殺害!


珞珈山的貓


這裡說的是太平天國時期清軍圍攻太平軍的政治中心天京的事情,天京,也就是當下的南京,南京的古城牆在當今的世界是保存最晚好的古城牆,也是規模最大長度最長的原築城牆,現仍有25公里以上的長度存世。(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這南京古城牆是明朝朱元璋所建,用料考究,完全是花崗岩堆砌而成,高度十二米、寬度上部4到14米不等,下部則在14到20米之間,就這樣的一堵敦實的城牆,放在冷兵器時代那就是永遠不可能攻破的銅牆鐵壁,固若金湯。

但明清之際火器已經廣泛使用,除了經過技術發明創造的這炮那炮的,再一個就是直接用火藥炸城牆了,李秀成看見城牆下青草顏色異常,下令用熱湯灌進,其實事情遠沒有描述的那般簡單,這事其實已經很緊要了,關乎到生死存亡。


天京是太平天國的政治中心,也是大本營,天京在誰的手裡意味著這太平天國運動的生死成敗,為了絞殺太平天國運動,圍攻的清軍可謂是煞費苦心,挖地道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舉措,當然,挖地道不止是為了把人偷弄進去,最主要的是轟塌城牆。

因為太平軍當年攻克南京城,靠的就是挖地道把城牆炸塌進去的,現在的清軍可謂是如法炮製,照方抓藥,太平軍自然對於清軍的伎倆多有防範,比如說看城牆下的青草顏色,富有經驗的將領不但能夠看出下面有沒有地道,還能看出地道的走向,當然灌熱水的辦法並不可靠,寒冬臘月天,熱水進土裡熱氣早就沒了。

防止城牆底下被掏空放炸藥的保險辦法還是阻止地道的壕溝,把壕溝挖寬挖深,一個歷史事實是清軍攻破天京城,把南京的明城牆轟塌足有六十米,前面城牆的長寬高已經說了,在太平軍的高壓防範下,要把質量牢靠的南京明城牆轟塌六十米,可見清軍是下了多麼大的血本,在熱兵器時代,冰冷的城牆縱使寬厚,也總有破解的辦法,而太平天國六十米款的口子中被攻破!


歷史三日談


公元1862年3月,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率領湘軍圍困天京城,這也成為了太平天國的生死存亡之戰。面對湘軍的猛烈攻勢,同年8月洪秀全把李秀成從蘇州調回了天京城。



李秀成從蘇州調往天京後,蘇州被李鴻章攻克,過了一段時間杭州也被左宗棠攻克,這樣一來天京成為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果不其然,清廷向曾國藩下達了聖旨,催促其加緊攻克南京城。

接到朝廷聖旨的曾國藩也感到了下不來臺,畢竟李鴻章攻克蘇州和左宗棠攻克杭州都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而自己在南京城外徘徊兩年有餘也沒有進展。面對重重壓力,曾國藩和弟弟曾國荃決定用雲梯強攻,然而損失過於慘重,所以改用了挖地道的方法。



曾國荃選定了幾千人馬從朝陽門到鍾阜門挖掘了三十三處地道,花費了數十萬兩購買炸藥。準備把地道挖掘到南京城牆根底下,然後放上引線炸燬城牆。曾國藩看到這種方式耗資巨大也勸說弟弟再考慮考慮,然而一時沒有好的方法,挖地道也就開始了。

李秀成站在南京城牆之上看著湘軍的每一個動作,看到青草變的枯萎地方,就命令士兵將這一片土地掘開,發現地道後將燒好的沸水或者準備好的毒煙灌入其中。一開始士兵很不理解李秀成的做法,但是按照李秀成說的做了之後就聽到地下慘烈的叫喊,這時才知道地道中都是湘軍。



有人問李秀成如何得知草下有地道的,李秀成說到;湘軍如果想要用炸藥炸燬城牆,地道絕對不能挖的太深,否則炸藥起不了作用。然而一旦挖的淺了就會損傷植物的根莖,這樣上面的植物就會慢慢枯萎。如此一來只要根據草色的不同就能判斷出湘軍的位置,然後灌入熱湯或者毒煙,湘軍必定損失慘重。

曾國荃面對李秀成也是吃盡了苦頭,大部分時候挖到了一半就就會被李秀成發現,然後這些工程兵不是被毒死就是被燙死。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不僅一條地道也沒有挖通,而且白白損失了大量工程兵。



雖然這一次的計謀讓李秀成巧妙的化解,然而太平天國大勢已去。最終在1864年7月湘軍破城而入,李秀成也被曾國藩下令處死了。


我是越關


看到這一幕,不得不佩服這名將領的厲害,他是誰呢?太平天國名將李秀成。

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清朝的腐朽統治,也培養出一大批草根優秀將領,第一代將領以楊秀清、石達開為代表,第二代則以陳玉成、李秀成為代表,而他們的對手卻始終沒有變,就是曾國藩、曾國荃的湘軍。

曾國藩率領的湘軍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壯大,而太平天國則逐漸衰退,湘軍佔據上風后逐漸對太平天國進行包圍,在清同治元年(1862),曾國藩、曾國荃率軍開始進攻天京(今南京),太平軍進行了頑強抵抗,領兵主將就是忠王李秀成。



曾國藩被清朝鼓吹為“半個聖人”,但他在民間有一個外號叫“曾剃頭”,形容他殺人如麻,他的弟弟曾國荃則有一個外號“曾鐵桶”,形容他善於防守,像鐵桶一樣密不透風,但這回換做攻城,面對城池堅固,防禦頑強的天京,曾家兄弟率驍勇善戰的湘軍圍城一年多,除了徒增傷亡,居然束手無策。

苦思冥想之下,曾國荃突然想到當初李秀成進攻自己防禦城池時用過的手段——挖地道,他趕緊和曾國藩商量,一拍即合,立刻動手,派兵藉著攻城的掩護,偷偷開挖地道。

話說李秀成這邊一開始並不知道曾國荃的計策,他一心想著如何守住天京城,每日都繞城巡查,一方面查看自家防禦情況,另一方面觀察敵軍動向,不敢有絲毫大意。

有一天,李秀成在城頭朝下觀望,突然發現有一處地面的青草顏色明顯與別處不同,他心中一動,想起自己當初挖地道攻城的一幕,趕緊到城牆附近現場查看,這一看李秀成更加肯定了地下有地道,而且離地表很近。

李秀成不動聲色,他下令煮了滿滿一大桶開水,然後一股腦從地道全部倒了下去,立刻聽到地下傳來一股哭爹喊孃的慘叫聲。

原來藏在地道里的正是湘軍士兵,沸水兜頭澆下,差點把他們燙熟,不慘叫才怪。

這場地下鬥智以李秀成勝利告終,但遺憾的是,李秀成還是沒能守住天京,1864年7月,湘軍攻陷天京,天京保衛戰結束。

城陷後,曾國藩為了洩憤,縱容湘軍屠城,燒殺搶掠,強姦婦女,無所不為,曾國藩甚至把天王洪秀全的屍體挖出來砍成肉醬,然後塞進大炮轟上天,“聖人”風範蕩然無存。

李秀成在亂軍中帶領幼天王突圍,失散後跑到城外的方山上,被人發現後扭送到曾國荃處,曾國荃為了招降李秀成,威逼利誘,無所不為,甚至動用割其臂股肉的酷刑折磨,都未能使李秀成屈服,後來在曾國藩的勸說下,李秀成寫下了所謂“供詞”,即《李秀成自述》。

1864年8月7日,李秀成被曾國藩殺害於南京江寧,時年42歲。臨刑前,李秀成談笑自若,並寫有10句絕命詩,“敘其盡忠之意”。


不久後,幹王洪仁玕被捕,他誓死不屈,留下一首絕命詩,如今讀來,讓人肅然起敬:

春秋大義別華夷,時至於今昧不知;北狄迷伊真本性,綱常文物倒顛之。志在攘夷願未酬,七旬苗格德難侔;足跟踏破山雲路,眼底空懸海月秋。意馬不辭天地闊,心猿常與古今愁;世間誰是英雄輩,徒使企予嘆白頭。英雄吞吐氣如虹,慨古悲今怒滿胸;獫狁侵周屢代恨,五胡亂晉苦予衷。漢唐突厥匈奴犯,明宋遼元韃靼兇;中國世仇難並立,免教流毒穢蒼穹。北狄原非我一家,錢糧兵勇盡中華;誑吾兄弟相殘殺,豪士常興萬古嗟。



不知道飽讀聖人詩書的曾國藩、李鴻章讀到這首詩會有什麼感受呢?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後期最出色的將領之一,在太平天國天京動亂後,由盛而衰之際,李秀成憑藉著自己的能力,相繼攻破了曾國藩湘軍的江北大營和江北大營,一度打得曾國藩得抑鬱症,讓太平天國得以繼續存活了一段時間。


話說曾國藩兄弟在慈禧的壓力下,只能拼命的攻打太平天國的大本營天京,然而面對李秀成的防禦,曾氏兄弟使出了渾身解數,也未能取得什麼進展。

後面的慈禧太后的咄咄逼人,前面是李秀成鐵通般的防禦,曾國藩兄弟是心急如焚。苦思冥想之後,曾氏兄弟決定採取正面佯攻,背地裡卻是準備派人挖掘地道,準備偷偷的潛入城內,一擊斃命。

時間在一天天過去,湘軍的佯攻扔在繼續,地道也在緊鑼密鼓的推進著,眼看著就要抵達了城牆之下。曾氏兄弟眼看著自己的計謀即將取得勝利,緊鎖的眉頭也逐漸舒展。

然而,事情卻沒有按照曾氏兄弟的計劃發展。

這天,李秀成在城牆上進行巡視,無意間往城牆下面撇了一眼,突然間臉色大變。原來,城牆下面有一處地方的青草顏色明顯偏黃,不同於其他地方。

李秀成敏銳的感覺到事情有點不簡單,仔細一思考,突然想到了一個可能。李秀成趕緊從城牆下來,緊急召集人手進行分工,一波人趕緊燒熱水熱油,一波人趕緊在城牆下面挖坑。

等事情準備妥當之後,李秀成命人把燒的滾燙的熱油熱水全澆到挖好的坑中。突然之間只聽到地底下傳來了狼哭鬼嚎的聲音。

原來,李秀成根據地面草叢的顏色差異,敏銳的發現了地底下的玄機:

地下的土被人為挖走了,導致地下水流動出現異常,從而影響到了地面草從的正常生長。

李秀成正是根據這一點,識破了曾氏兄弟的計謀。

然而,縱使李秀成再厲害,終究是無法組織太平天國已經從內部腐朽了。


胡史亂翔


長毛有法術,葫蘆娃水娃附體能把一鍋水變成一條河。還有透視眼能看到地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