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GDP能在十年後進前五嗎?

秋億清秋


  唐詩有云: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自唐朝伊始,武漢(武昌,漢口)便有了“江城”的美譽。

  武漢三鎮,挾“兩江”而自重(兩江: 長江,漢江),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稱。改革開放以後,更是以“漢正街小商品批發市場”而笑傲中西部地區。

  不可否認的是,在二十一世紀開張幾年,武漢的經濟徘徊,高耗能,重汙染的重工業如鋼鐵,水泥,石化行業面臨著艱難的轉型期。不過好在武漢也是地理得天獨厚,又有了政策的傾斜,很快就熬出了頭。

  武漢市現轄13 個區、3 個國家級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吳家山臺商投資區),總面積8494平方公里。武漢城市圈更是使周邊城市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和湖北的發展離不了湖北人一樣,武漢的發展同樣要靠武漢人。近幾年來,武漢這座城市在變,武漢人也在變。

  從患得患失,嫉妒心特強的“小市民”變得慢慢懂得了“包容”和“寬容”,真正成了“大都市人”。 武漢為了讓“百萬大學生留在武漢”,至少在紙上開出了迄今為止全國大學生就業最優惠的條件。就憑這一點,武漢進入全國GDP前五應該不在話下。

  不過有一點不知是不是遺憾——再過十年,就沒有多少人會說地道武漢方言,武漢的傳統品牌也會消失殆盡。發展與保護城市特色是不是應該有機地結合起來呢?


zhuqinglin


武漢的真實GDP,現在應該能位居全國前三。不需要提問說十年後,能不能進去前五。畢竟,武漢的城市規模,各種各樣的優勢在那裡明擺著。

武漢的產業結構,經濟產出,和別的城市都不太一樣。在中國,沒有幾座城市像武漢一樣,發展這麼均衡,各行各業,都是繁榮昌盛。沒有幾座城市像武漢這樣職能齊全,幾乎是任何的中心城市。沒有幾座城市有武漢這樣大的輻射力影響力和號召力。

武漢工業非常發達,東風,武鋼,武船,石化,機車,等等,優勢行業數之不盡。其他城市,比如廣州,工業非常薄弱,除了擺地攤批發,以及生產些服裝皮鞋,幾乎沒有別的拿得出手的產業。比如深圳,除了些山寨電子廠,也沒有其他什麼拿得出手的行業。北京,除了首都職能,也基本上是一個消費型城市,在中國,唯有上海能和武漢一決高下。

武漢的GDP構成上,還有很多根本無法納入統計的成分,比如全國47%的物流,42%的人流都經過武漢,這個要不要產生增加值?全國30%多的商品流通都通過武漢的商貿市場,這個增加值也難以統計。還有武漢的軍工,教育,醫療,科技,傳媒,這些基礎性行業,也在實際上產生了大量腦子估計的GDP。

蘇州的GDP字面上是武漢的1.3倍,可是實際的實力,武漢遠不止蘇州的31倍。城市規模只有武漢十分之一的深圳,GDP幾乎是武漢的1.7倍,但是武漢的真實實力恐怕有深圳的71倍。

造成今天武漢GDP落後的,應該是這個落後的統計體系。論財富,論人民生活條件,武漢不落後國內任何一個城市。

武漢的真實GDP應該和北京上海不相上下,國內前三左右。


武大東湖


再過10年,武漢GDP進前5,就是除北上廣深外,武漢GDP總量必須要超過重慶、蘇州、天津、成都。討論問題不搞地域攻擊。有沒有可能?

首先,武漢和成都的GDP是最接近的,2017區別不到500億,如果連成都都超不過,那討論武漢進前五就沒意義了,所以成都是武漢必須儘快超過的。武漢與渝蘇津的差距見表


從上表得知,武漢少重慶6120億,少天津5185億,少蘇州3590億。那麼武漢第一個要追的是蘇州。

1蘇州與武漢

2017年底,武漢比蘇州少3590億,今年前三季度差距為2700億,武漢名義增速為12.58%,蘇州為7.19%,今年武漢與蘇州的差距可能縮小到3000億關口。

比較武漢和蘇州,綜合看,武漢在產業結構的完整性、穩定性上佔優,(前天歐姆龍蘇州工廠又關門了)在人才資源上佔優,新的增長點更多,受國際環境衝擊較小。2021年武漢GDP可能到20000億,蘇州可能是21000億。2023年武漢的GDP可能追上蘇州。

2 武漢與天津

2017年底,武漢GDP比天津少5185億,本年度第三季度止,差距為4079億,今年有可能將差距縮小到4500億。

長遠看,天津受城市空間的限制,受城市位置的影響(太靠近北京),受產業結構(重工業佔比過大,傳統產業佔比過大)的制約,受氣候環境的影響,前沿性引領產業缺少,創新活力略欠,加上已經龐大的基數,會長期增長乏力,10年內,武漢是有機會超過的。

3 武漢與重慶

2017年底武漢GDP比重慶少6120億,到今年三季度末差距為4154億,今年有可能縮小至5300億左右。至於重慶和武漢就不比較了。

單單說說武漢所具備的優勢:

1.這四個城市中,武漢的科教和人才有明顯優勢。

2.四城中,武漢的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國企和民企相對最均衡,產業最全面完整。

3.四城中,武漢吸引的投資最多,2017武漢投資簽約超過25000億,今年開工10000億沒問題,這些投資下去,不久後將形成產值。

4. 四城中,武漢的潛力最難預測,它有幾個板塊即將發力:

a. 長江存儲、華星光電、武漢天馬、京東方等芯屏產業,這都是好幾百億過千億的大體量的投資,長江存儲投資1600億,首期年產30萬片芯片,產值達100億美元。32層3D NAND於2018年底前投入量產,業界人士透露長江存儲Xtacking™架構的64層NAND樣品已經送至合作伙伴進行測試,預計將在2019年第3季投產。長江存儲更計劃在2020年跳過96層3D NAND,直接進入128層堆疊。 業界預計2020年推出的128層堆疊可與國際大廠展開競爭。 蘋果公司正在與長江存儲洽談購買事宜,不久,蘋果手機也會用上中國產品。



b. 武漢光谷生物製藥產業,是中國生物產業三強,現在產值已過千億,是武漢市繼光電子萬億產業和汽車及零部件兩個萬億產業(2020年形成)後重點發展的產業,這個產業增長快,前景好。武漢規劃的是再過十年,光谷生物製藥企業達到8000家。

c. 商業航天及通用航空,中國航天科技的商業衛星明年在武漢基地開始發射,計劃20顆,這個基地是商業火箭和商業衛星都能製造,形成產業後其產值不好預估。通用航空也是未來的朝陽產業,武漢已建成通航基地,從飛機制造、維修、人才培養、零部件製造等全產業,武漢正在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及相關部門制定行業標準。小型商用飛機已在珠海航展上收穫100多架訂單。



d 金融業及會展業,這兩個產業武漢都是居中部首位,金融業產值已過千億,武漢規劃建設8個CBD,建設內陸金融中心,武漢是全國金融業後臺服務最多的城市,隨著武漢的地位和影響力的提升,會有更多金融業總部落戶武漢。會展業武漢還沒形成有影響力的品牌,潛力巨大。這兩個產業也是其它三個城市先天不具備的。

e.武漢是第二總部最多的城市,小米來了一年,人員過千,產值過100億,將來萬人規模(總部大樓即將開工),它的發展不是傳統的,不好預估。科大訊飛落戶一年,人員已達1200人,80%為科研人員。海康威視、小紅書總部回漢等共有60多家總部(第二總部)互聯網公司,這些公司說不定就冒出個幾個大傢伙。



還有個現象,武漢是互聯網+教育的集聚地,共有20多家互聯網+教育公司,如尚德機構、猿輔導、考蟲、火花思維、51talk、滬江、小站等,尚德教育在漢員工超過4500人,猿輔導員工已有1000人。

e. 順豐機場及鄂州,還是值得想象的,因為武漢與鄂州即將同城,這也是個變量。

總之,再過10年,武漢GDP進前五還是很有希望的。我預估,到那時,前五六名大概率是重慶和武漢之間排座,因為是討論GDP,重慶有6000億領先優勢,還有龐大的人口和麵積的支撐,自身實力也很強。不過,不管誰排第幾,只要都在發展就好,以上只是紙上談兵,茶後談資,可信可不信。


無語石1


沒有可能,現在第五的重慶19500億,武漢今年13400億,差距接近50%,與廣州的差距超過60%。

武漢目前排名第九,除了天津擠水分造成速度驟降,其它9城都在6.7%到9.5%的窄幅區間,客觀說明了目前十大城市位次很難變化,尤其是蘇州與成都等三個城市的落差十分明顯。

前七大城市格局基本穩定,重慶面臨與天津同樣的問題,投資的貢獻太大,佔比超過50%,後面降速很難像其他城市這麼穩定,但仍然不是後三個城市所能覬覦的,畢竟基數擺在那。

武漢、成都、杭州彼此相近,杭州受益電子商務,目前發展勢頭最猛,但與武漢1000億的差距短時間沒希望;武漢最大的優勢是百萬優質的大學生資源,以前沒有利用好。


八戒做夢都想看的財經


看清腳下的路,才能篤定前行!武漢十年內要進入GDP前五,這個問題問得有些狹隘!

1、中國城市風雲榜,不以GDP論英雄

GDP只是衡量一個座城市的經濟總量,不能來衡量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比如說重慶,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五,但是重慶擁有3000多萬人口,人均GDP卻依然不高。再比如說,山東東營,人均GDP很高,但是GDP總量,和人口總量,以及經濟影響力、產業實力,並不會很高。

所以,我們要跳出GDP看一座城市的實力!

2、綜合實力是衡量一座城市的最好指標

從2018年最新公佈的綜合實力城市排名來看,武漢已經進入全國前五,僅次於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超過了重慶、天津、成都、南京等城市。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第五城。

該指標主要有五項數據:GDP總量;教育、科研醫療;交通完善與通達;城建水平;綜合經濟競爭力;武漢在這五項指標都非常不錯。全國第五,實至名歸。

武漢的人均病床數是全國最高的,說明武漢的醫療水平不錯,武漢同時也是國家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全球大學生數量最大的城市,說明武漢的軟實力很強。

總結

GDP進入全國前五沒有絲毫意思,提升城市的綜合實力,和經濟質量,培養孵化創新文化,才是更健康的發展之路!


城市觀察君


武漢經濟總量在未來十年能否進入前五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目前武漢的經濟總量在全國只能排第九名。



去年重慶經濟總量首次超越天津,坐穩中國第五城,武漢想要進入前五就得擠掉重慶,至於現在武漢經濟與重慶之間還差“襄陽”的總量。

雖然時間可能改變一切,但目前看來武漢想超越重慶希望渺茫。

去年,武漢經濟也是大放光彩,市政府一號工程“招商引資”全年簽約資金達到2.58萬億,實際落地資金已經過萬億,相當於成都全年簽約資金,未來發展潛力可謂無限巨大。

但重慶也不是吃素的,重慶作為直轄市改革開放之後經濟增速就一直“領跑”全國,經濟總量也是節節攀升,去年實現彎道超車超越天津,位居全國第五。

武漢在行政級別上還遜色於重慶,唯獨在教育、交通上佔優勢,但想超越重慶,現在只能說想的有點多。

武漢現在處境很尷尬,前有猛虎(成都)後有惡狼(杭州、南京)未來發展只能說“不進則退”只希望武漢、重慶能夠攜手發展,為地區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感謝大家閱讀我的文章,喜歡可以點贊、關注


武漢小斑馬的晚年生活


我們外省人在做採購時,常有武漢企業來競標,而且很多,各方面的產品都有,可以肯定武漢經濟很全面、很強大,然而武漢企業省外中標率遠低於沿海地區的企業。外省人對武漢缺少信任,這由於武漢周邊經濟太薄弱,沒有周邊經濟支撐,武漢很難得到全國的信任。大家在選標時總會認為,武漢產品的零配件來自湖北各地,不會有什麼好的質量。

武漢要想做大做強,必須要發展周邊整個湖北經濟,有了強大的周邊經濟支撐,武漢才能進入中國發達城市前列。


皖C12345


目前看中國10大城市中,前6大城市中有,四大直轄市,一個省會城市老大廣州,一箇中國改革開放的標杆城市深圳,其中四大直轄市+廣州是國家重點打造的國家中心城市,深圳是中國創新科技城,以上這6大城市未來很長都不會改變,後面的也無法進入前6,剩下的4個進入7-10名爭奪的城市中蘇州遙遙領先,其餘的杭州,南京,武漢,青島,成都,長沙,無限,寧波,佛山等城市差距不大,競爭激烈都有可能進入前10,蘇州遙遙領先,還有3個名額,在這些城市中競爭,但杭州南京武漢稍微佔優,一個是看中這3個城市都是省會城市的行政優勢,以及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為什麼不看好成都主要還是地理位置太偏僻,不沿海不沿江,以及對外交通太封閉,周邊都是四川弱小貧困城市對成都提升幫助不大,甚至還要成都扶持,所以發展潛力不大。


141804620


不管你說武漢發展有多快,其他各地有多慢,十年內進入前五是不可能的。17年第五是重慶19500億比武漢13400億高6000億,增量2500億。如果十年內武漢超重慶需要每年至少多增加600億。什麼概念,武漢每年增加3100億。。。。。前五名最有可能的就是廣州了,2017年21500億,武漢差距8000億。北京上海倒是速度慢,但是28000億和30000+億的體量武漢不會認為自己可以逆襲吧。這有可能是其他地方故意黑武漢的。假如有人想黑南昌(隨便舉例的,可以換成合肥太原蘭州貴陽)就會這麼提問:十年內南昌可以2倍於武漢嗎?你說這提問不扯淡嗎??


日雜美狗必須死絕


1 你有沒有和bat齊名的互聯網企業?

2 你有沒有和華為中興齊名的硬件製造企業?

3,你有沒有像天津上海深圳廣州港這樣的世界樞紐港口?

4 你有沒有像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那樣強大的製造業後方基地?

5 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你佔據了關鍵節點嗎?

回答完這五個問題,你就知道自己能不能進入前五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