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直到二战末才意识到步枪威力过剩?

綠銫地帶


步枪威力过剩的问题是二战末期才提出,但这并不只是枪的问题,而是整个大环境下的一个缩影。什么叫步枪威力过剩,简单来说,就是子弹飞的太远,而实际战斗的距离没这么远,意思就是,本来战斗要在400米的距离,而你子弹能飞1000米,多出来这600就是过剩。

二战之前,士兵作战的方式是一个样子,而二战爆发后,又是另一个样子。二战时期,世界各国使用的步枪多是一战时期的步枪,或者是一战时期步枪基础上改进的型号。二战爆发前,人们就发现步枪威力过剩这个问题,步枪射程普遍是400-600米,冲锋枪一般是200米内,中间200到400米是个中空状态。而面对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每个国家都库存数目巨大的全威力弹药。而发展中等威力,消耗财力多,战争准备时间长,还要丢弃大量弹药,划不来。

老式栓动步枪,枪管长子弹,装药多,也就射程远威力大。而一战时期,战争主要就是堑壕战,两边在战壕内对射的场面特别多。这种情况下,就是谁打得远,谁有优势,敌人的步枪能打800米,你的步枪只能打600米,当敌人发现你的时候,直接可以开枪打过来,枪多,不怕打不准,而你想打他们,完全够不到。

到了二战时期,在德国的引领下,老式的堑壕战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的作战,以坦克为主角进行突进,坦克面对地方步兵作战,完全不用在乎对方多远打得多准,一炮过去完事,轮谁也不敢正面刚。坦克突进,拉近了两方步兵的交火距离,而交火距离近了,步枪能打1000米就完全没有必要了,这个距离射速才是关键,要的是火力压制。而冲锋枪无法在200米外的距离发挥绝对优势,机枪又不是人手一挺。而德军拿出了当时最优秀的解决方案,研制出了一把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STG44。这把步枪曾经在苏德战场上把苏军打傻了,误以为德军已经人手一挺机枪了。

二战中非常典型的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当中,苏德两军的交战距离甚至已经贴脸了。这种情况下,冲锋枪的作用明显,而栓动步枪可能不如一把手枪。这种环境下作战,射速快才是王道,打的准不准远不远已经不重要了。你打一枪,人家一梭子。自己脑补一下,你和敌人在一个卧室里相遇,一人一把栓动步枪,突然相遇的情况下,谁会稳稳的瞄准啊,心跳的速度远远高于子弹射速了。如果这时候你有一把使用中威力弹药的全自动步枪,那你肯定优势大增啊。比如,吃鸡时,对方一把98K,你有一把scar,狭路相逢,谁有优势?

一战和二战都改变了人类作战的形式,一战时期,有着两国士兵战壕里长时间对射的局面,而二战,德国的闪电战,改变了传统的作战,苏联的纵深穿插玩的炉火纯青。从此,人类作战就变成了运动的打,而不是固定一点。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士兵坐在坦克上突进,抱着冲锋枪,下了坦克就开打。

尤其二战结束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认识到了步枪威力过剩的问题,苏联借鉴STG44,研制出了自己的突击步枪,大名鼎鼎的AK47。


看看,都这个距离了,打1000米有用么

二战末期,仍然有一个国家顽固不化,那就是日本,日本是拒绝冲锋枪的,后来勉强认识到不足,发明了个没有保险的百式冲锋枪。三八大盖有效射程是460米,而后来的九九步枪标尺射程竟然达到了2400米,多数情况下都是400米左右的距离,我不知道多出来这2000米有什么用,打飞机么?

日军这就是两种作战理念,其他国家都在积极研制坦克,革新战术,发展新式轻武器的时候,日军只能拿这个装甲车级别的坦克,作战思想停留在25年前。最为信任百发百中又百步穿杨的全威力步枪,也不愿大面积配备全自动武器,根本原因就是穷,用现在话说,日军在美军德军苏军面前,就是个屌丝。

日本的战绩如何?太平洋岛上的丛林里,近距离交战,大喊一声板载然后冲向美军,都比开枪管用,而多数情况下,一个崭新的人肉筛子诞生了,或者是烧烤。美军的加兰德步枪和M1卡宾枪在近战中占尽优势,日军根本就抬不起头,如果,美军装备了STG44,那场面,不敢想,只要知道日军很惨就行了。

二战之后,大规模的坦克飞机投入作战,步枪的作用便失去了往日的重要地位,士兵也无法在一个固定点中安心瞄准射击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敌人突然出现在二三百米甚至几十米的距离内,这时,唯一有用的就是射速了,能打1000米的枪毫无意义。


御史三大人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一战前夕,军界就已认识到了步枪弹丸威力过剩的问题。

譬如,日本曾派出陆军军官,到德国考察步兵枪械,mp18冲锋枪以及毛瑟98步枪,令日军官印象深刻。

毛瑟步枪尽管性能优越,直到二战依然是德陆军的制式装备,但其7.92毫米弹丸威力过剩,导致开枪时后座力极大,显然身材矮小的日本兵吃不消。

聪明的日本人,就将毛瑟步枪7.92毫米弹丸,改成了6.5毫米口径。

此举,一来降低了步枪的后座力,使得脱胎于毛瑟步枪的三八步枪,更适合身材矮小的日本兵使用;二来节省了制作弹壳的宝贵铜材,这对资源紧缺的日本维持战争特别重要。

一战时,德国军队率先将mp18冲锋枪用于小规模的突击,经常撕开协约国的防线,开冲锋枪投入战场作战之先河。
二战时,在投入上百万支mp40冲锋枪的同时,德国又率先研发了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突击步枪,mp44突击步枪成了阵地战的大杀器,又开了一代风气之先。

严格来讲,一战时,认识到了栓动步枪弹丸威力过剩的问题,只是未引起多国军方的足够重视。

二战时,冲锋枪大面积投入战场,已是认识到步枪威力过剩,对其火力不足的有力补充。



德国研发的mp44突击步枪,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既解决了步枪弹丸威力过剩,又解决了冲锋枪发射手枪弹威力不足的双重问题,可谓步冲合一,天才大发明。

对本文有不同意见,欢迎参与讨论,到评论栏目,发表您的高论。

2018年2月17日于杭州


国平军史


步枪的威力真的过剩吗?

纵横认为这道题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其出发的根据点是,大部分步枪的有效射程都逐渐缩短,比如二战时期的步枪三八大盖和98K等,要求射击距离都很远,而现代步枪要求射击的距离没有以前那么远,这根本就是扯淡。

对步枪的要求并不是威力太大,恰恰是威力不够,二战后期出现的狙击步枪或者说狙击枪,连墙都能打透,一千五百米开外击中目标就跟玩一样,二战时期步枪虽然打得远,但是伤害却并不高,比如三八大盖打得虽然远,但是都是贯穿伤,一枪打透,如果不是击中要害却不致命,这就尴尬了。

二战结束后,步枪发展呈现更加细化的特点,并不像二战时候那么单一,需要远距离的枪械,细分出狙击步枪甚至是狙击枪;需要冲锋时,细分出突击步枪。

二战以后的步枪比以前的步枪,口径更大,弹药更多,子弹的速度更快。

发展的方向距离是一方面,伤害才是最重要的,即使用突击步枪来说,放弃过去的远射击,得到的是火力密集,弹容量大,伤害更充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步枪可能打的没有以前远,但是对人的伤害大,一颗子弹过去即使不是要害也够毙命的,贯穿伤?根本不存在的。

威力并不是单纯的距离

以一般步枪来说,对人造成的伤害主要有三点,一个是子弹的速度,一个是空腔效应,一个是距离长短,只有搞明白这三点才知道什么是枪的真正威力。

子弹速度越快,就越有劲。二战后的枪对速度的要求是越来越快,更快的时间更有劲的打出更多的子弹才是王道,而对人的伤害,还有一个空腔效应,这个学术名词简单来说,就是子弹进入人身体内造成的伤害有多大,因为子弹原来是在空气中运动,到身体的时候质地发生变法,运动的阻力增加,以前的子弹做的尖,就是为了子弹有劲,打得远,能打透。

但是现在子弹尖都是圆的,而且口径更粗,这样的子弹打在人的身上,阻力改变原来的速度会迅速像四周扩张,这种短时间内形成了张力对人身体的损害是很大的,子弹不会贯穿。

有的子弹,估计设计成这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进入身体内而不出来,这样的枪威力实际上比以前的更大。

为什么二战后的很多枪射击距离变短?

步枪的射击距离变短并非有意为之,很多步枪都会配备望远镜,目的就是为了打得更远,只不过枪这个东西,你既要他不太沉,拿着轻便,还要装更多的子弹,还要有火力更加猛,还要全自动,出来的枪兼顾了这么多,最后只能是没有以前的枪打的远了,这不是威力过剩,而是一种威力加强。

实际上,二战后大部分的战争,远距离的攻击都是火炮和飞机轰炸来完成的,更远距离的还有导弹,远程导弹,洲际导弹;而步枪的应用场景大部分又都是密集建筑物或者丛林内,不像二战在壕沟里面,这样的情况下,对步枪的要求不是远距离,而是密集的火力压制。步枪还打那么远有什么必要,即使是这样,如果但由步兵来完成任务,在小队里面还会有狙击手或者狙击步枪来承担远程攻击。

因此,这个步枪威力过剩就是伪命题,其实应该说是步枪为了追求威力向着多样化发展了。


史论纵横


世界各国在一战期间使用的步枪大多是栓动步枪,由于主要是相隔数千米的堑壕战,重武器普遍不足,而来源广泛的步枪成了各国发展的首选。一寸长一寸强,重视步枪射程成了各国武器设计师的共同点。在这时参战的步枪弹,弹壳直径大多达到60毫米以上,有效射程2000米,标尺射程也有1200米到1800米不等。

图为SKS步

时间进入二战,虽然战前冲锋枪一类的武器层出不穷,但是世界各国也还是下意识地把栓动步枪作为步兵轻武器。以前苏联的莫辛纳甘系列步枪为例,使用的7.62-54R步枪弹在当时尺寸已经算小的了。二战中期,德国为了STG44突击步枪而专门开发了7.9-33短步枪弹,这才是世界首款中间威力步枪弹。而此前,各国步兵除了步枪以外,装备量最大的装备恐怕就是射速快,易于控制后坐力的冲锋枪了。

图为STG44突击步枪

二战虽然有“闪电战”“大纵深战术”这类运动战的出现,但是自动化武器并未普及。加之还是热衷于挖掘战壕,双方交战距离往往是在反坦克炮射程以内,再短也有数百米。但是武器设计师很快就发现,即便是中间威力枪弹,减少弹头质量也可以将射程延长到500米左右。加之二战末期,短兵相接的情况更多地出现了,采用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自动武器成了德国兵的最爱。

二战后,人类步枪子弹的弹壳直径进一步缩短。并非不知道子弹威力过剩,而是限于当时的情况未能迅速将中间威力型子弹实用化。


军事新观察


什么叫威力过剩?是火力密集程度过高?还是枪弹出膛动能太大?

如果是前者,题主的命题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二十世纪以来,步枪从拴动步枪演进到自动步枪,火力越来越密集。

二战实战表明,自动步枪比拴动步枪优越得多,现在,已经没有正规军装备拴动步枪了。

至于普通步枪枪弹出膛动能,二十世纪后确实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

第一,步兵装备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场火力配置比二十世纪初丰富得多,各种轻型武器,乃至火炮、坦克等重型武器,对普通步枪的中远程火力需求大大减弱了,普通步枪远射程不再重要;

第二,步枪本身也演变出多种层次:普通步枪和狙击步枪,班用火力配置,中远程火力也由机枪和狙击步枪提供,普通步枪主要是为了近战和冲锋;

第三,近战和冲锋,火力的密集和连续性,比枪弹威力重要,减少枪弹威力,虽然牺牲了射程,但步枪重量、枪弹重量、后坐力都减少了,后坐力减少,对自动武器的射速和射击精度提高至关重要,更时候现代战争的普通步枪使用场景。

因此,现代步兵火力配置丰富,普通步枪的使用场景变成比较单一近战和冲锋,牺牲射程和提高射速,也就是现代步枪的自然选择了。


鱼眼猫眼鹰眼


并不是到了二战末期才意识到步枪的威力过剩,实际上这一个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就已经被意识到。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人特意为他的部队,装配上了几十万把手枪,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更是创造出了花机关,这样世界上第一把真正意义上的冲锋枪,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英国人更是直接把自己步枪的长度给缩短了,为了提高射速,而且大获成功!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流趋势仍然是静态战争什么意思呢?双方隔得老远,互相挖战壕,然后把各式各样的重型武器搬到战壕里面向对方阵地展开射击,在那个时候,无论是作为主力杀人最多的重机枪还是被斯大林称为战争之神的大炮,其射程远远超过了步枪的射程,因此对于步枪射程这东西参战各国是没有太多的想法的。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的主力步枪仍然是毛瑟98k没有太多的改进,仍然还是沿用的一战的设计。美国人在开战之初仍然选用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为美国人生产定型设计的汤姆逊冲锋枪。英国人则是直接用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武器。

但是恰恰有两个国家产生了想法,那就是法国人和日本人法国人在面对德国人的时候,由于其防线上的优势导致他后期能够拖垮德国人,所以在法国人的作战里面要塞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课题。在要塞里面什么样的武器最能够有优势当然是射程越远越好。因此,学习法国人的日本人,这一点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出,比如说的日本人的九二式重机枪,他使用的就是金属片冷却,这学习的就是法国的重机枪,总之日本人为了他的所谓的老师的意见,所以将自己的步枪的长度给拉长了,最后形成了著名的三八式步枪。

而且大家都知道步枪的口径越大,杀伤力也就越大,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个国家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就是所有的步枪子弹口径,全都是超过7mm的。都是大口径子弹。

但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闪电战是刮起的一阵旋风,使得之前所有的战争理论全部推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80%的士兵全都是正文在距离自己步枪400米以内的射程里面。

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人率天下之大不为,直接拿起来小口径的子弹,他首先是应用在自己的手枪上,后来又应用到自己的步枪上,比如说比较著名的m4,他的口径就是5.56,小口径子弹。由于在近距离的时候,一旦穿透对方的身体的话,就会产生剧烈的滚动和不规则运动造成的杀伤后效,也更为强烈。这个时候,所有人才发现,原来战争可以这么玩,原来士兵手里的步枪。竟然还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改进。

正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给世界留下了一个宝贵的遗产,那就是风暴突击步枪,他把枪声给缩短了,并且枪的击发都是自动化的。风暴突击步枪,定义了战后所有步枪的设计标准。同时,他说缩短的枪管,重量较轻的子弹,也都定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所有步枪火力发展的一个趋势。

不是冲锋枪那隔着50米,子弹就乱飞的情况也不是像大威力步枪一样,需要把他的射程提高到600米左右。他只需要在400米的范围以内。对。能够看到敌人进行有效的杀伤,这就是现代突击步枪所需要做的所有事情。


漩涡鸣人yy


二战时期士兵有什么防护装备?基本上只有头盔,而大家都知道普通钢制头盔反光,容易暴露目标,基本上一枪可以打穿的。

所谓有矛有盾,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又不能加大钢盔的重量,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防护能力。



在当时看来确实步枪威力是过剩的,但是新世纪新技术的出现对于枪口的动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现在大量列装的防弹插板已经凯夫拉头盔,轻便而且便宜已经被大量装备。

二战时候的枪比一战强,已经有了现代枪械的雏形,加上当时单兵也没有什么好的防护装备,所以那时候才意识到威力过剩。


李晓伟


步枪威力过剩的问题并不在于步枪本身,而是机枪、大炮、坦克、飞机的进步,压缩了步枪的使用空间。

在一战以前,机枪和大炮还没有发展到后来那样丧心病狂的水平,飞机也仅仅是实验品。在炮火和机枪还不密集的时代,步枪也是战场上的主力。在两军拿着这步枪对射的情况下,谁的威力更大,谁打的更远,谁打得更准,谁就具备优势。

一战开始,由于战争的刺激,大炮、飞机开始飞速发展,到了二战,地面战场,炮弹造成的伤亡已经达到了80%。到了我们对越自卫反击战,炮兵对敌军造成的伤亡达到了90%。美军方面更是有轰炸机的加持。这里就能看出来,战场上飞机和大炮造成的伤亡呈直线上升趋势,而普通步兵用枪械对敌方造成的伤亡则是呈直线下降趋势。

枪的业务首先是被飞机、大炮抢走了一大块。发现敌军,首选就是炮弹覆盖,飞机轰炸。这样留给步兵发挥的空间就越来越小,作战距离也是越来越短。前方500米已经被炮火覆盖,你再往里射两颗子弹......

其次是一战开始,以马克沁为代表的机枪大出风头。马克沁曾经一天打死了6万英军。这样一来,机枪就成了步兵的战斗核心,步枪沦为机枪的辅助。

二战中德军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的步兵班火力核心就是机枪,用机枪打输出,其他步兵都是负责机枪安全的。

二战末期,美苏为代表的军事强国,在飞机、大炮、坦克、机枪方面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威力的步枪就越发显得不合时宜了,也就是所说的威力过剩。通过炮火封锁、接近坦克、威胁到机枪的敌人,肯定是距离已经非常近,出现得非常突然。这时候,需要的不是射程远、威力大,但反应速度慢的步枪。而是轻便灵活、快速反应、火力猛烈的步枪。

当然,最先拿出解决方案的是德国,他们研制成功了7.92×33毫米步枪短弹,与标准的步枪弹相比,减少了装药,弹头也更轻。这样一来,有效射程确实减少了。但步枪发射的后坐力也大为减小,方便步枪实现连发射击。

在中间型弹药的基础上,德国顺势推出了StG-44暴风突击步枪。这款步枪曾经在苏德战场打得苏联人怀疑德军是不是人手一把机枪。

二战的作战模式也影响到了步枪的发展。

一战以及以前的战争属于:静态战争。大家趴在战壕里对射。再不就是你冲锋我趴在战壕里、我冲锋你趴在战壕里,在这样的作战模式下,步枪需要尽可能远的射击,射得准,把敌人击杀在战壕里或者击杀在半路。

但到了二战,德军给大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闪电战、动态战争。到了战争后期,苏军更是把大规模纵深穿插、分进合围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动态战争的模式下,两军的遭遇会更加突然,不可能像一战那样,两军在战壕里对射半年。在运动战中、坦克集团混战、巷战,步兵越来越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远距离安静的对射。都是敌人突然出现在近前的混战,这时候,端着发射全威力弹药的栓动长枪也就变得越来越不合适。


锐视觉何老师


准确的说,在二战末期并不是所有的战场都出现了步枪威力过剩的现象,尤其是对战双方实力极不对称的东方战场,中国军队和日军作战的大陆上步枪威力不算过剩、日军和美军激烈交战的太平洋上步枪威力也不算过剩,只有技术兵器相互博弈的欧洲战场才算是威力过剩。在欧洲战场上各种机械化部队将战争变为“动态”作战,远距离的阵地交火和野战活动基本没有了,巷战和机械化部队的近距离厮杀成为作战的主要方式,因此步枪的超远射程显得不必要了,这就是步枪的威力过剩。同时步枪的射速和火力持续性严重不足,各种冲锋枪大行其道,这种现象也出现在东方战场,但并不算是威力过剩。

偏传统的中国战场和多滩头争夺的太平洋战区,交战双方对枪支的射速、火力持续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步枪威力并没有出现过剩的现象。中国的抗战更多的还是类似一战的远距离阵地战,抗战早期只要大城市周边的阵地失手,守备部队就会弃城而逃,在郊区野战和攻城战中需要步枪有极大的射程和破坏力,日本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三八式步枪威力不足才研制九九式步枪的,日军用口径7.7mm的九九式代替6.5mm的三八式,足以说明在中国战场上步枪的威力不算过剩。

九九式步枪批量生产之后并没有大规模应用于中国战场,而主要交付给鏖战东南亚的“南方军”和日本联合舰队的“海军陆战队”。而且,在日军在仿制加兰德步枪制造“四式步枪”时,也没有降低枪支的口径,而是使用九九式通用的7.7mm子弹,这说明前线的部队还是需要大威力步枪的。美军之所以使用大量的自动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卡宾枪,是为了满足部队对火力密度的需要,并不是步枪威力过剩的原因。同时远在非洲空旷地区作战的隆美尔“非洲军团”也没有意识到步枪的威力过剩,威力降档的MP-44突击步枪并没有装备这支部队,真正出现步枪威力过剩的只有欧洲战场而已。


利刃军事


其实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国家就已经察觉到现有的步枪弹威力实在过于强大,但是当时很多国家刚刚列装新式步枪不久,比如法国勒贝尔步枪,俄罗斯莫辛纳甘步枪等,不可能仅仅为了火力过剩的问题而花费巨资再次装备一款新式步枪。

而当时曾经流行过6.5毫米步枪弹,比如日本的6.5x50毫米友坂弹、意大利6.5x52毫米卡尔卡诺步枪弹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对现有步枪弹威力过剩的一个解决措施,而这些弹药的性能也很优秀,比如一直以精度高著称的三八式步枪使用的就是6.5毫米友坂弹。

而在一战中,双方主要以堑壕战为主,比较缺乏机动性,因而传统全威力步枪的依然能够有不错的发挥。但是双方也发现这些步枪火力薄弱,开始研制更多的单兵自动武器。但是使用这样的全威力弹明显会有强后坐力,最终法国则研制出了使用8x32毫米弹的克贝罗勒自动步枪,可以自动发射,已经可以视为突击步枪了。此外,还有像俄罗斯费德洛夫自动步枪,M1907步枪等等,都采取的是削减弹药威力,并同时加强火力的做法。

而在一战二战之间的20年中,各国也开始不断尝试新式步枪以及其配套的弹药,但是由于关于究竟采用什么弹药,应该采用怎样的设计指标等等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再加上各国军方对新步枪比较保守,因此二战中大多数国家依然使用的是全威力步枪弹。

而在二战中,双方主要是以进行机动作战,而步兵火力不足,弹药性能过剩的问题突显出来,苏联人干脆大量装备波波沙冲锋枪,美国人大量装备半自动步枪,德国人则开始装备突击步枪。最终,在二战后,各国终于开始对其现有武器体系进行了改进,诞生了像M14,FN FAL等一系列使用新弹药的新式步枪,而后来更是诞生了更加削弱的小口径弹药,但是杀伤力方面却依然不逊于曾经的传统步枪弹,已经成为了如今军队的主力弹药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