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它是“九門四閣”中的迎恩門,如今只剩地名留存
大南門:老貴陽人觀水看景寶地
航拍大南門。
大南門遺址。
如今的大南門。
航拍大南門。
大南門,曾經貴陽“九門四閣”中重要的一大城門,它和甲秀樓相鄰,就在南明橋頭,是幾條主幹道的交匯點,從古至今交通位置都至關重要。在近一百年裡,老城門被封閉然後被拆除,城門被拆之後,這裡幾個雕塑在民間留下鮮活的記憶。而今日之景象,又將在未來發生何種變化呢?
九門之迎恩門
“九門四閣”,框定了曾經老貴陽城的基本格局。
貴陽老城,是從元順元城改造發展而來的。明初改土城為石頭城,築起城牆,圍起內城。清道光《貴陽府志》記錄了建城過程:“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廣其背面,依山麓為址,即今北城;又改土城為石城,周九里七分,高二丈二尺,門五:東曰昭文,南曰迎恩,西南曰廣濟,西曰振武;北曰佈德。西南臨南明河,東北有池。”在內城五門建好之後,天啟六年(1626年),又在“北門外增砌外城六百餘丈,設威清、六廣、洪邊、小東四門”。至此,老九門完成佈局。
在老九門中,南門把守著貴陽城南關口。《貴陽府志》稱“南門月城約長三十六丈,垛三十七”。在該書描述的“貴陽內城總圖”上,南門附近還標註著“黔明寺”、“學政署”、“大公館”。南門所在位置,就是今日貴陽大南門一帶。
和其它老城門一樣,在近現代歷史洪流中,大南門也在近一百年裡發生了巨大變化,也見證了貴陽城的一些變化:
1911年11月,貴州自治學社等政治團體發動武裝起義,新軍從大南門入城,推翻了清政府在貴陽的統治,貴州光復;1937年,大南門月城被拆除,闢為廣場,方便進出交通,接著封閉原大南門,在其側另闢一門,名為中正門;1939年,“二四轟炸”之後,老東門與中正門之間,增闢禹門、指月、會文三門;1946年,貴陽全部城牆被拆除,直到如今僅剩老東門一段。1949年1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整隊從大南門遺址處入城。
風雲中,大南門作為老城牆的形象,徹底退居在歷史中。
城門外兩處“八景”
雖然城門已不在,但關於大南門的記憶卻尚有保存。
曾經大南門外,是老貴陽人常常觀水看景的地方。
建於明萬曆年間的甲秀樓,就在大南門邊上。這裡是清初貴陽八景之一的“鰲磯浮玉”,大名鼎鼎。
除此之外,大南門外還有奇觀吸引著遊人。貴陽民間有順口溜:“九眼照沙洲,長江水倒流。財主無三代,清官不到頭。”指的就是大南門外,南明河上的一段。九眼,是指浮玉橋有九個橋洞,沙洲是指橋不遠有一片沙灘,名喚芳杜洲。在太陽初升的時候,從橋下望去,就是九眼照沙洲;而橋邊有漩渦,水從橋下流去之後,經漩渦被卷,又返還橋洞處,造成水倒流的樣子。
除了甲秀樓,曾經出了大南門,就是南明橋,這也是一座有故事的橋,它是“明初八景”之“虹橋春漲”。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霽虹橋,在治城南明河上,凡九空,永樂二年(1404年)鎮遠侯顧成建。”明嘉靖《貴州通志·城池》載:“(霽虹橋)在治城南,南明河上,貴陽八景曰‘虹橋春漲’即此。”詩人汪成的《虹橋春漲》詩:“蕩蕩和風積雪消,漫漫春水漲虹橋。來時銀海千尋浪,怒似錢塘八月潮。況有翛鱗能變化,寧無健翮快扶搖,想當送客朝天去,高掛雲帆上九霄”。
兩處“老資歷”名勝,還有附近黔明寺,曾經的大南門外,是休閒旅行必備選項。
這裡曾跪著個“汪精衛”
除了附近一帶名勝和風景,大南門外還有一些有意思的歷史。
這裡曾經跪著兩個人,供過往路人唾棄。據老貴陽人周詩若介紹,1941年春夏之際,正是中國抗日戰爭,人人痛恨漢奸。在大南門外,南明橋東頭馬路邊,有汪精衛漢奸夫婦的跪像,兩人雙手被捆著,面朝馬路,背對甲秀樓,過往路人朝著跪像吐口水。
選此處立漢奸像,周詩若說,是因為南明橋至甲秀樓下游這一段被貴陽人稱叫“小西湖”,仿造杭州湖畔秦檜夫婦跪像,就在這裡立了汪精衛夫婦跪像。
關於此處跪像,當時的報刊還做了刊登。1941年5月12日當天的報紙以《今日秦檜》為標題登載:“該汪逆夫婦跪像,全部均用鋼筋水泥造成,跪兩像較普通人高約三寸,其面貌與汪精衛、陳璧君貌容酷像,表情奸猾。跪像臺基長一尺,高一尺三寸,四周圍有階沿,跪像背後有碑石一座,頂上嵌白字‘汪逆兆銘夫婦跪像’左側書紅字‘貴州省各界民眾塑立’,其下為青石碑,上刻二十八年六月八日國民政府頒佈之汪逆通緝令全文。”
周詩若回憶,跪像似乎只存在一年時間就不在了。他那時年紀小,對跪像吐口水一事沒印象,而後來為採寫跪像,他採訪過的親歷者,也已經離世,當下很少有人記得這裡曾跪著個汪精衛。
老城最後的“大轉盤”
在老城門和漢奸跪像都淡出視野之後,貴陽人對大南門的記憶點,變成了“大轉盤”和轉盤處的雕塑。
上個世紀後半葉,貴陽老城重要的交通要道交匯處,大多建成了環島引導車流。在新華路、中華南路、西湖路、富水南路匯集點的大南門,也建成了交通環島。環島中央如今是巨型蘭花雕塑,但在二十年前,並不是這樣的。
趙修朝《南門雕塑“三部曲”》一文中記錄了大南門雕塑的變化:先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玻璃鋼製作出工、農、兵三個人物形象”,然後是世紀之交時“半球之上頂著兩個四分之一圓球”,到了2002年春節,巨型蘭花才正式“上崗”。
蘭花雕塑有設計感但也接地氣,簡單易懂又不乏寓意,深得貴陽人認可。在10多年裡,成為貴陽老城區一大名片和重要地標,至今依然是貴陽街頭舉足輕重的一景。蘭花雕塑周圍,高樓崛起,遍地商機。
但在交通環島漸漸成為造堵“元兇”之後,曾經大規模興建的交通環島被一一拆除和改造,為日益增長的車流讓道,蘭花雕塑所在的貴陽老城區最後的“轉盤”,是否也會像曾經的老城門一樣退出歷史舞臺?還是會以新姿態再重現?答案不得而知。
時代巨輪依然在轟隆前行中,不捨晝夜。
閱讀更多 貴陽泉湖書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