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衝破“蜀道難”開通"鐵公機” 隴南交通跑出“加速度"

【改革開放40年】衝破“蜀道難”開通“鐵公機” 隴南交通跑出“加速度"

「改革开放40年」冲破“蜀道难”开通

隴南站燈光亮起,在夜幕的襯托下格外美麗。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韋德佔/攝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韋德佔

夜幕下的隴南火車站人來人往,車站前廣場上五顏六色的燈光亮起,在夜幕的襯托下格外美麗。11月28日18時30分許,記者在隴南車站廣場前見到了晚飯後在廣場上遛彎的謝德,今年63歲的謝老爺子家就住在車站附近。“原來啊,我們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運輸基本靠馱,幾乎沒有瀝青路和水泥路……”提及隴南40年前的交通,謝老爺子感觸頗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隴南地處秦巴山區,東連陝西,南接四川,西鄰甘南藏族自治州,北依甘肅定西市和天水市,是大西北通往大西南的必經之路,《蜀道難》便是40年前對隴南地區出行的最真實寫照。

隴南地區生物資源種類繁多、礦產資源富集,然而過去因交通不便導致資源豐富的隴南長期被大山圍困,使“秦隴鎖鑰、巴蜀咽喉”的“隴上江南”特產資源、礦產資源、旅遊資源等開發利用極其有限,就連馳名中外的油橄欖也因“山門緊鎖”難以外運,其它資源更是無人問津,經濟發展一度嚴重受阻。

「改革开放40年」冲破“蜀道难”开通

隴南站工作人員王佩佩向記者介紹通車一年來隴南站發送旅客情況。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2016年12月26日蘭渝鐵路岷廣段通車,2017年9月29日蘭渝鐵路全線通車,不僅結束了隴南市不通火車的歷史,而且對於283萬隴南人民而言,被人們經常戲稱為“躺在金山上受窮、端著金碗討飯”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隴南站工作人員王佩佩說:“通車一年來,隴南站已發送旅客134萬人次,極大地改善了隴南人民的交通出行條件,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

要想富,先修路。40年來,隴南人民懷揣與外界聯通的夢想,全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現代化交通從“無”到“有”,從“量”到“質”的飛躍。記者從隴南市交通運輸局瞭解到,截至2017年底,隴南市公路總里程達到17093.498公里,其中國道1430.362公里(包括國家高速400.648公里)、省道2480.777公里、縣道398.642公里、鄉道661.181公里、專用公路153.29公里、村道11969.246公里,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公路總里程增加了13000多公里,為實現鄉村振興,助推脫貧攻堅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運輸支撐。

40年來,隴南深入實施建制村通暢工程11000多公里,全市所有鄉鎮和具備條件的3230個建制村全部通了水泥(瀝青)路,建制村通暢率達99.8%,截至2017年底,建制村通客車率達到了90%,基本實現了班車開進村子、農用車開進田間、農用物資運進地頭的目標,切實提升了人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家住宕昌縣舊城壩的李小蘭,是蘭州理工大學的一名學生。“小時候對出門很反感,去縣城和武都都要走很遠很遠的路,更別提去蘭州了,記得讀高中的時候跟著爸爸去過一次蘭州,六七個小時的車程讓我覺著自己再也不會去蘭州了。可如今在蘭州上大學,週末就可以坐著火車回家,特別方便。”

40年來,隴南按照構建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要求,相繼建成了武罐高速、成武高速、十天高速,讓全市人民實現了“高速夢”。隨著蘭渝鐵路、成州機場的建成運營,全市人民又一次實現了“鐵路夢”和“飛天夢”,使隴南交通狀況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隴南南下川渝、東進陝西、北上蘭州、西連九寨的交通運輸網絡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40年」冲破“蜀道难”开通

隴南火車站人來人往,車站前廣場上五顏六色的燈光亮起,在夜幕的襯托下格外美麗。

40年後的今天,隴南市以鐵路、機場、高速公路為主骨架,以國省幹線、普通省道、旅遊公路為主幹道,以農村公路為脈絡,以運輸站場為節點的綜合立體交通運輸框架基本形成。隴南交通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成為隴南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如今,群山環繞的隴之南,正在演奏著一曲鐵路、機場、高速、國道綜合交通的交響曲,曾經因為道路阻隔,困守“富饒的貧困”隴之南,踏上了路通、人和、經濟騰飛的坦途,隴南人民也因交通的鉅變而收穫著幸福與夢想。下一步,隴南將著力打造品質交通,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幸福美麗新隴南提供良好的交通運輸服務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