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上看,通过长期大量发行新股挤泡沫,能让A股重新拥有价值投资吗?

资深韭菜根


发行新股挤泡沫的思路没有错,前提是,有进就有出,如果只进不出,不仅起不到挤泡沫的作用,反而会泡沫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股市的情况,最核心的不是增加多少新的企业,而是垃圾企业怎么离开市场的问题。因为,垃圾企业过多,不仅会让股市的肌体长期处于发霉状态,让股市的肌体整天吸收垃圾发出的臭味和毒素,而且,会让新进入股市的优质公司,也会在垃圾公司的影响下,“近墨者黑”,最终也变成垃圾公司。

所以,必须用一段时间,集中整治一下垃圾公司,让垃圾公司能够尽快退出市场。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新股发行,让更多优质公司进入到市场,发挥良币驱赶劣币的作用。在退出机制没有真正建立,垃圾公司仍在市场兴风作浪的情况下,大量发行新股,风险是相当大的,伤害也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形成良好的退出机制,发行新股才会真正起到净化市场、改善市场生态、提高投资者回报率的效果。


谭浩俊


通过长期大量发行新股挤泡沫,结果会导致更多更大的泡沫。

A股的泡沫,不在于股票的数量,而在于股票的质量,更在于制度的建设。

所有资本市场都是有泡沫的,没有泡沫就不成为资本市场,这是一个基础。

美国股市就没有泡沫吗?谷歌股价1092美元,市盈率34倍,你能说它没有泡沫吗?或者谷歌已经无法再像原来一样的高增长,进入低增长,那么它就是有泡沫。但这种泡沫,依旧是健康的合理的泡沫,因为市场会自发进行调整。而且,美国有完善的做空机制,如果上市企业财务造假,那么很快就被做空机构瞄准,然后给予重击;之后,美国有完善的索赔制度,如果上市企业造假,被做空机构发现,或者是监管机构发展,而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那么投资者可以通过集体诉讼,得到合理的赔偿。

A股市场,不在于股票数量不足,而在于上市公司质量不高、制度建设的不完善。

美国股市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现在三家交易所总的上市公司也就七八千家。而中国A股价上新三板,都一万多家了。(纳斯达克相当于国内的新三板)。

上市公司质量优劣,是市场自发淘汰的。有价值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当然愿意长期持有,伴随企业的快速发展,投资者分享增长红利。但如果是没有价值的上市公司,在海外很快被投资者摒弃,最终退市了之,这样“剩者为王”,能够留在资本市场上的,绝大多数都是优秀的企业,所以国外股市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的“晴雨表”,因为基本上都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代表着一个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资本市场也是这样。没有价值的企业不退市,不但占据了有限的资源,还遏制了新的优秀企业的进入。

更关键的是,上市不能仅仅是冲着圈钱去。不仅仅融资很重要,上市之后对投资者的回报更重要。

因为整个市场不太健康,让投资者也只能在不太健康中大家抱团炒小、炒差、炒新。只要是新IPO企业,股价在短期之内必然暴涨,这种投资模式本来就是不健康的。因为相对于已经上市的同行业,新上市企业的市盈率很快被炒到天际,这样又为A股制造了新的泡沫。然后新IPO企业,在上市初期股价暴涨之后,必定进入下行通道:长期下跌,这是对炒新者的最佳警示。但其实没有几个人会关注这种现象,他们总认为有新的“接盘侠”在等着。其实每一次新股上市,都在制造一次新的泡沫。

所以通过长期大量发行新股,不但不能挤压泡沫,反而会制造了更多的泡沫。

泡沫总是合理存在的,要挤压A股东泡沫,还是在制度建设上做文章。


波士财经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整明白,发行新股的本质是什么。对股市而言,这就是抽血,从股民的口袋里掏钱,送给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而言,这其实就是向股民借钱,来发展生产。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A股的上市公司有多少规规矩矩还钱的?有偿还能力的不还,没偿还能力的就更不还了。欠钱的是大爷,借钱的股民反倒成了孙子,成了被反复收割的韭菜。难道这就是保护股民利益?

专家的观点是,抽血是新陈代谢,别人信不信我管不着,反正我坚决不信。就算是新陈代谢,那你自身也得有造血功能啊,不然就这样不停的抽下去,早晚还不抽干、抽死。

抽血是不是挤泡沫,我不懂,但我依然顽固的认为,癌症病人去化疗,那就是花钱买罪受,最终钱没了,人也没了。


博陆山人


让股市从投机市场回归投资市场本无可厚非,但通过大量超发ipo来挥发市场财富,剥削中产阶层的做法值得商榷。

自打刘主席高举清除IPO堰塞湖大旗,创造了一个个世界IPO奇迹和记录,虽然创造了一大批亿万富翁,但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却付出了数不尽的血与泪,付出几年或几十年积累财富。


无言的吃瓜群众


最近几年冒出的半吊子经济学家,假经济学家太多而且很有市场,其实都是书呆子(不了解实际的闭门闭户理论作用理论),对高层决策影响不小,而且只享受蒙对的喜悦,不承担失败的痛苦,这样的学术害人类害社会更害政权。经济学家是始终离不开社会实际的,到一个具体地方,考察实地环境条件,种殖什么经济作物,配套什么工业,如何调剂当地余缺,当地优势是什么,建议如何政策和策略,建议有关科学家实地考察认证其经济学研究的价值(科学家考察结论经济学家的专题研究价值)这是关键。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也是这样的,对方意见建议的讨论最终得由真才实学的科学家决定取舍。工业中任何产品设计必需要经过工艺设计通过,然后要经过工匠水平通过,还要经过财务通过后这个设计才有意义。你的设计工艺做不到,创造条件能解决,工匠水平不够苦学苦练,最后成本太高,财务不支持也是个没意义的设计。经济学家离开科学家,工艺技术学家,金融学家其实就是个屁。


曹大新1


你这说的是成熟正确的股市。融资后发展实体经济,股民分红比存银行收益高,都愿意成为股东长期投资,形成国家企业股民三赢的局面。那A股呢,许多公司根本就不怕退市,融资的目的就是为了圈钱,企业融过资,就不去干实业了,高管们大股东都是原始股,直接套现走人,挣得钱比干一辈子实体经济要多得多,还管他公司退不退市,倒不倒闭。这就是股市政策设计的问题了,要限制IPO的速度和规模,公司盈利必须分红,退市要有赔偿制度,持原始股的公司老板高管大股东们套现别想走人,必须破产成为穷人。这样一来开始就动机不纯想圈钱套现的人敢去赔上企业去上市吗?已上市的企业,敢去不千方百计谋发展吗?


正义一江春水


这个问题只要看看每发一个新股能造就多少个亿万富翁,这些富翁的财富是从哪里来的?是他们创造的吗?答案显然不是的,他们的财富是亿万投资者的血汗钱聚成的。IPO发行越多,亿万富翁越多,投资者的血汗被当成泡沫挤出来自然更多了。


半个绍兴佬


泡沫会越来越多。新股发行伴随着的是没完没了的解禁股。现在的新股,发行的时候本来就是溢价20多倍发行,由于特殊的规则与投资习惯,新股上市后无一例外的猛炒一波,10几个一字板的是常有的事,基本上,新股到开板的时候市盈余都是好几十倍!

即便到了一年后首批原始股解禁,也是远远高于发行价!什么概念呢?原始股东的成本相对于眼前的股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你说说这些饥渴的原始股东会怎么干?减持套现啊!老婆还在还在太平洋对岸等着享受呢。可不得拼命割股民的韭菜吗?

有这么一批空手套白狼的爷拼命的往外运钱,安股不跌才怪呢。看看这几年的减持套现规模,多的不计其数了。换个角度看,这不正好说明a股泡沫越来越大了吗?如果低估的话,他们作为最了解公司内情的人,怎么会舍得把便宜筹码给散户呢?


用户5766054324


不能,我认为通过长期大量发行新股就能挤泡沫这个根本就是一个假命题。A股推行的审核制,不是信息披露充分即可的注册制,在目前A股这种审核制下,企业业绩不达到一定的标准根本过不了会,也因此造就了相当部分的企业为了上市,拼命往自己身上挤业绩,甚至透支未能几年能看到的订单,先把脸打肿了然后成功上市,但是上市后却频现“次新股业绩魔咒”——上市前业绩高增长、上市后当年或次年业绩就开始变脸告别高增长,陷入衰退,乃至亏损。

试问,就这样的市场格局,怎么能让市场泡沫降下来呢?相反,伴随这些业绩变脸的次新股越来越多,并且以A股特色的新上市就先来一波44%+N个涨停板的炒作模式,只会让市场的泡沫加剧。要让A股重新拥有价值投资,首先要从源头的IPO和借壳上市的企业身上严抓,而且这只是第一步。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风生焱起


该挤的应该是房地产。股市对民众而言不是刚性需求,只是投资需求,有泡沫可以不买。但房地产不一样,有泡沫了,炒高了,买不起,住不起是个民生问题。把精力盯在股市的泡沫上。从经济学管理的角度上看,就是只看到浪花而看不见大海。现在发行的新股市盈率高于十倍以上的都是泡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