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華智能現金流吃緊 買進賣出忙不停

達華智能現金流吃緊 買進賣出忙不停

因實控人套現離場,達華智能(002512)被推上風口浪尖,連吃三個跌停。11月26日,達華智能又給資本市場帶來兩則消息。一則,公司董事會通過轉讓公司所持有的潤興租賃40%股權的議案,珠海晟則將以現金支付12.4億元的交易對價;另一則,公司終止發行股份收購,擬以現金購買訊眾股份,按此前的成交價格,達華智能將支付12.25億元的現金。

三季度虧損、短期借款高企的達華智能,近年來一直沉迷資本運作,此番左手買進右手賣出,能否挽救公司的業績?

買進賣出忙不停

9月29日,達華智能披露交易草案稱,達華智能擬以12.4億元的價格將其所持有的潤興融資租賃有限公司40%股權轉讓予珠海晟則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珠海晟則以現金支付全部交易對價。

據悉,此次潤興租賃接盤方是其昔日的“老東家”,達華智能與潤興租賃之間也關係匪淺。從時間順序來看,2016年6月,達華智能擬以現金收購潤興租賃100%股權,但經過一個月的停牌並獲得深交所關注後,公司以條件不夠成熟為由終止了重組計劃。

2016年9月,達華智能實控人蔡小如與珠海植遠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向後者轉讓1.1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0.07%。珠海植遠成為公司股東,其背後的實控人為中植系解直坤。

併購未果,為了快速切入融租租賃行業,同年11月,達華智能再次向潤興租賃拋出“橄欖枝”,擬以10億元現金收購珠海晟則、中融資產持有的潤興租賃40%股權。珠海晟則的實控人仍為解直坤,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今年,達華智能本想繼續收購潤興租賃其餘股份,在籌劃期間遭到深交所問詢,最終3月份終止了收購。

達華智能執著於收購潤興租賃卻突然放手,背後是潤興租賃業績突然“變臉”。

2016年,潤興租賃實現淨利潤3.29億元,為達華智能貢獻了4584.56萬元的投資收益,佔當年公司淨利潤的33.72%。2017年,潤興租賃則實現淨利潤4.83億元。

2018年,“優等生”潤興租賃卻出現虧損,一季度,潤興租賃虧損6903.26萬元。潤興租賃的虧損給上市公司造成較大影響,三季報顯示,當期公司的投資收益為-1.29億元,同比下滑107.15%,主要係為聯營公司潤興租賃業績下滑,公司按權益法確認投資損失所致。同時,公司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單項計提減值準備 0.6 億元。

業績滑坡 現金流吃緊

公開資料顯示,達華智能2010年12月登陸深交所。上市之初,公司主要從事的是非接觸IC卡、電子標籤等各類RFID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12年,達華智能的淨利潤增速首次出現下滑,同比下滑2.57%,公司便積極推進外延併購。幾年時間,達華智能耗資超40億元完成了對21家公司的收購,涉足物聯網產業、金融租賃等領域。

一路“買買買”,達華智能的業績還算差強人意,2013-2017年公司利潤仍能保持增長,2018年卻突然“變臉”。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44億元,同比下滑7.7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4.02億元,同比驟降645.39%。

對於業績大幅變動的原因,達華智能表示,在金融去槓桿的宏觀條件下,由於融資成本上升,導致財務費用增多,此外,公司投資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出現經營停滯的情況,公司進行了資產減值準備,對淨利潤有較大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達華智能強調了金融環境變化使得公司的資金鍊相對緊缺。

具體來看,截至前三季度,公司的流動資產為21.96億元,流動負債則高達36.45億元。其中,公司的短期借款為14.9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2.61億元,合計約為17.54億元,但目前公司賬面上的貨幣資金僅有3.4億元,意味著達華智能目前面臨著較大的償債風險。

而此前高歌猛進“買買買”的“後遺症”也慢慢顯露,前三季度,公司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為19.29億元,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9.98億元,同比下滑191.27%,主要系償還銀行借款所致。與此同時,達能智能的資產負債率也攀升至62.54%,而2013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僅為18.84%。

業績下滑,資金緊張的達華智能,擬轉讓潤興租賃40%的股權,“回血”12.4億元將緩解公司目前的資金壓力,但熱衷於資本運作的達華智能同時又拋出一份交易草案,擬以12.25億元的現金購買訊眾股份100%股權。

達華智能表示,由於標的資產屬於新三板上市公司,股東眾多,公司向其發行股份事項履行程序複雜等多方面原因,公司決定終止發行股份購買資產。

劇情總是驚人的相似,此前為迅速切入融租租賃行業,達華智能以10億元的現金收購潤興租賃40%股權,最終鎩羽而歸,如今為了迅速切入雲通訊行業,斥資逾12億現金將訊眾股份收入囊中。

據達華智能2018年半年報所述,公司未來將“聚焦主業、剝離金融資產”,並提出了“積極向全球性的通信及物聯網軟硬件產品及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但從目前來看,達華智能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併購轉型之餘,未來如何緩解債務壓力還是一個亟待考慮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