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時代,自動識別系統前景有多好?

萬物互聯的狀態下,自動識別系統開始逐步拉開市場的帷幕。

機械化生產逐漸取代了人力,彷彿是新技術的工業革命。

採用機械化生產最直接明顯的優勢就是將大大提高生產過程中的效率。大部分民營快遞企業還在採用人工掃描分揀入庫的方式,如果採用機器分揀掃描入庫將大大減少人力的投入。

RFID倉儲目前還是大部分企業未使用的部分。

智能識別能連續、大批量地掃描貨物。由於採用大生產中使用的流水線自動作業方式,不受氣候、時間、人的體力等的限制,可以連續運行。如果採用人工鍵盤或語音識別方式輸入,則誤差率在3%以上。如果是使用RFID識別,除非本身編寫錯誤,否則不會發生任何誤差。

物聯網時代,自動識別系統前景有多好?

2017年中國射頻識別(RFID)市場規模超600億元,同比增長25%。RFID技術是“萬物互聯”的關鍵技術。我國是全球最大的RFID生產、加工基地。2016年以來,我國相繼頒佈了《中國射頻識別技術政策白皮書》、《800/900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技術應用規定(試行)》等政策,著手RFID技術研發與標準制定,助推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隨著生產技術不斷成熟,近年來RFID標籤價格逐漸下降,為RFID標籤的大規模應用掃清了障礙,RFID標籤價格有2013年時的2元一個下降到目前的0.6元一個。

目前,自動識別技術已經深度綁定物聯網行業。物聯網的發展對於行業而言非常重要。近期,受物聯網利好政策出臺的影響,自動識別行業發展的動力因子正逐步累積,發展物聯網是國家產業升級的重要部分,預計中短期內行業的利好政策將得到維持,自動識別行業將繼續受益。不過,當前物聯網安全風險驟升,中美等多國積極出臺政策應對風險,未來對於自動識別安全性的要求將更高。

物聯網時代,自動識別系統前景有多好?

對於物流與零售業者而言,他們期盼能經由RFID技術強化商品的自動化管理流程,提高供應鏈(supply chain)運作的整體效率。全球百貨零售業龍頭沃爾瑪(Wal-Mart)要求旗下前一百大供貨商採用RFID系統,更讓這個小小的芯片瞬間成為炙手可熱的明星。根據Wal-Mart全面採用RFID的標籤,每年將可節省84億美元,削減5%的公司存貨以及降低7%管理倉庫的人事成本。

我國射頻識別技術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相對於條碼技術而言,射頻識別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的推廣將是我國自動識別行業的一場技術革命。

因此在RFID電子標籤應用廣泛的基礎上,自動識別系統的需求也就大大提升,前景也就更加廣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