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叠加式”扶贫拔“穷根”

静宁 “叠加式”扶贫拔“穷根”

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卢芳艳

“孩子在定西上高职,除了享受省内高职免学费的政策外,还有‘雨露计划’1500元的补助,这给家里减了不少负担。”说起孩子上学,静宁县治平镇雷沟村贫困户雷元菊一脸满足。

近年来,静宁县实施产业扶贫扶持一批、教育扶贫资助一批、医疗扶贫救助一批、危房改造脱贫一批、劳务输出增收一批的“叠加式”扶贫模式,确保惠及每一名贫困群众。

产业扶贫按照“全域覆盖、区域布局、连片发展、整体推进”的思路,建设了南部苹果、北部肉牛、中部三产融合示范带,用项目来覆盖贫困户,用链接来连接贫困户,让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原安镇张营村村民郭丑良承包山地种植全膜洋芋,积累了资本后注册家庭农场发展养殖业,经过两年多的繁殖培育,基础母牛由4头发展到了12头,他过硬的养牛技术得到了村民们一致赞同,并在村民大会上被推选为社长,带领大家共同养牛。“现在养牛补助比较多,建棚、新增基础母牛、饲草等都有补助,大家认可我,我就带头搬进了村里新建的暖棚,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用我的经验帮助村民养好牛。”对于当好致富带头人,郭丑良信心满满。

产业扶贫扶持致富,医疗扶贫救助生命。界石铺镇邢岔村村民何枝枝女儿患病缺没钱上大医院治疗,家庭签约医生的上门服务,及时缓解了她的困境。“市保健医院的张医生和我家签约,她多次来家里给我女儿检查病,并联系省上医院给我女儿做手术。”何枝枝感激地说。

为了进一步解决贫困人口有病看不了、看病就医难、报销不及时、因病负担重等困难问题,静宁县开展了免费签约“家庭医生”“送医上门”“送人就医”等服务,并开通绿色就医通道,在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收费窗口设立“特殊人群绿色就医通道”标识,让贫困人口、计生特困家庭和老年人可以优先享受挂号、就诊、报销等医疗服务,实现了贫困人口疾病筛查全覆盖、医疗救助全兜底、住院就医零负担。

“‘叠加式’扶贫让贫困户享受到了扶贫政策的红利,达到了脱真贫、真脱贫的目的,从而实现了精准对接、托底持续的效果。”该县扶贫办副主任靳长全说。

经过4年多的扎实努力,静宁县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截至目前,该县6。92万人实现稳定脱贫,贫困人口减少到6。0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8。85%下降到13。9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