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會率走低掛牌企業“3+H”曲線救國 成大赴港上市獲批覆

“新三板+H股”又有新進展。繼君實生物後,第二家獲批去香港上市的掛牌企業成大生物獲證監會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資質。成大生物之外,還有多家新三板企業在今年下半年申請港股上市,包括君實生物、盛世大聯及賽特斯。新三板公司集中申請赴港上市,很可能是受相關利好政策調整影響,尤其是今年4月提出的“3+H”政策落地。而新三板掛牌企業尋求香港上市,背後是A股IPO審核趨嚴的背景。雖然A股IPO難度增加,以及“3+H”畢竟還是少數公司,但仍然阻擋不了掛牌企業尋求其他市場融資的迫切需求。

成大生物赴港上市獲證監會批覆

近日,成大生物(831550)發佈公告稱,公司獲證監會出具的《關於核准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批覆》,證監會核准公司新發行不超過1.44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每股面值1元,全部為普通股。完成本次發行後,公司可到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成大生物表示,公司此次發行並上市尚需取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香港聯交所等相關政府機構、監管機構的核準或批覆,公司將根據該事項的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據瞭解,成大生物於今年5月31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議案》等相關議案,同意公司申請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 股)及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

對比此前披露發行H股的君實生物來看,成大生物此次“3+H”之速度可謂快。今年8月8日,公司發行H股申請獲中國證監會受理;10月29日公司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發行H股的申請,並於10月30日在香港聯交所網站刊登了此次發行並上市的申請資料。由此看來,成大生物發行H股事項進展可謂相當之快,從證監會受理到收到批覆,僅用時三個半月,比同期披露發行H股計劃的君實生物縮短了近一個月時間。

不同於大部分生物科技公司在奔赴香港上市前清一色處於虧損,成大生物近年來業績增長相當穩健。財務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9.43億元、10.30億元、12.76億元和6.66億元,淨利潤分別為4.58億元、4.57億元、5.56億元和2.9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成大生物的股東數量及其龐大,截至2018年9月30日,成大生物股東戶數為1297戶,公司控股股東為上市公司遼寧成大(600739),持股比例為60.54%。

“新三板+H股”模式興起

成大生物之外,還有多家新三板企業在今年下半年申請港股上市,包括君實生物、盛世大聯及賽特斯。新三板公司集中申請赴港上市,很可能是受相關利好政策調整影響。

今年4月,港交所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鼓勵符合條件的掛牌公司到港交所上市,全國股轉公司對掛牌公司申請到港交所發行股票和上市不設前置審查程序及特別條件。

而今年4月底修訂後的港交所主板《上市規則》正式生效,上市新規允許生物科技公司中無營收、未盈利的公司申請上市。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新三板公司赴港上市,尤其是生物科技類公司。

另外,還有部分新三板公司擬申請港股上市。2018年5月,寰爍股份(832773.OC)披露了關於與山證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簽訂港股發行輔導意向書的公告。2018年6月,易銷科技(831114.OC)披露了關於與博大資本國際有限公司簽訂港股發行上市輔導協議的公告。

A股過會率持續下降掛牌企業另謀出路

新三板掛牌企業尋求香港上市,背後是A股IPO審核趨嚴的背景。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IPO上會的新三板企業數量持續增長,但過會率呈持續下降態勢。

2017年上半年,7家新三板企業上會,6家獲通過,過會率高達85.71%;2017年下半年,30家新三板企業上會,20家獲通過,過會率下降至60.61%;2018年上半年,上會企業24家,遠超2017年同期數量,但過會企業僅13家,過會率降至54.17%;2018年下半年以來,新三板上會企業合計13家,其中6家過會,過會率進一步降低至46.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