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對我國的氣候有什麼影響?

不吐葡萄皮2


青藏高原含水量豐富,對我們國家未來水資源安全和能源安全有著重要的保障作用;另外由於地域廣大,青藏高原橫跨了9個自然地帶,生物多樣性不言而喻,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重點保護地區之一。

氣候影響方面。通俗的來講,由於海拔高、地勢高,青藏高原上空的大氣更加的容易被加熱,進而氣流上升,氣壓明顯降低,從而加速了陸地上低壓的形成。這個結果就是使得海洋吹向陸地的夏季風勢力明顯增強。而季風的變化,使得雨帶明顯變化。

上個世紀80年代到世紀末,熱力作用有著持續的減弱,東亞夏季風偏弱,我們國家東部地區呈現“南澇北旱”的局面,到了後期,青藏高原的熱源強度有所恢復,我們國家夏季東部雨帶有了整體的北移,但是由於東亞夏季風主雨帶在江淮流域,跟青藏高原關係最強的還是夏季江淮流域的降水。青藏高原的熱源只要偏強,一般江淮流域地區的降水就會偏多。

另外,有研究表明,我國東部地區夏季的高溫熱浪可能與青藏高原的積雪有相關聯繫;還有,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青藏高原的冰川凍土有所退化。這些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氣候。

當然影響是漸進的,一段很短的時間可能顯現不出來,但是需引起注意。氣候變暖極端氣候事件頻發,如干旱明顯,降水增多,極端降雨頻發,冰雹災害增多、,雷電災害頻繁;但是有一個好的方面的影響,對於部分農作物和旅遊業,變暖使得作物生長時間變長,收成更好,還可以延長了一些地區的旅遊時間,旅遊收益變得更大。


明明問雨


一、維持氣候系統穩定

二、使得中國東南部溼潤多雨而西北部乾旱少雨

一圖顯示的西風急流是行星風系,就是說這種風向是地球與生俱來的,是與地球自轉相關的。如果沒有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國全境都會受到西風急流的控制,全國都將像西亞、中亞那樣,成為不毛之地。但印度對北邊的大陸眷戀太深,不顧萬里,孤注一擲得要投奔亞洲得懷抱。它一路艱辛得北漂,其間所受的苦難可不比現在的北漂族們少,風浪、海嘯等是家常便飯。在印度金不換的決心下,終於與中國大陸的臀部----雞的屁股吻合上?印度也是相當重口味啊,竟然會喜歡ass...

這一碰撞可是大事,不僅青藏高原隆起,還掀起了一系列的造山運動,崑崙山、天山、帕米爾高原都受其影響抬升(如圖三),風向為此改變,西風分為兩歧,北歧繼續旱化中國西北,南邊又加上西南的印度氣流和東南的太平洋氣流,並因為山脈巨大的阻擋作用,而形成穩定的季風,即西南季風和東亞季風,而使東南半壁成為江南水鄉、水鄉澤國,也讓江南自古富庶,“蘇湖熟,天下足” "蜀中天府之國",避免了像阿拉伯半島、西奈半島、戈蘭高地、小亞細亞等一樣的乾旱命運。也因此形成迥然不同的地域文化,西北的粗糲豪放和南方的細膩溫婉,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就這麼既分異又融合得發展著,亙古如斯。(如圖二)


徐奇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我國面積最大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

青藏高原的東西寬度達到了2800公里,與地球大氣對流層中最大尺度的天氣系統——行星尺度系統在尺度上可以說是旗鼓相當;

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達到了4000米以上,而地球大氣對流層的厚度大約是1萬米左右,也就是說,青藏高原的高度大約是對流層高度的1/3。

不論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青藏高原之龐大,對於我國氣候的影響不可忽略!

東亞季風的“增幅器”

青藏高原所在的高度,周圍都是大氣,只有它這一片孤立的陸地。在夏天的時候,陸地接受太陽輻射後升溫快,相對周圍大氣,青藏高原就是一個熱源,形成一個熱低壓,有利於周圍的氣流向這裡匯合。

而東亞地區的夏季風,很重要的一支是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這一支季風在青藏高原這個低壓區的吸引下變得更加強盛。所以青藏高原可以說是東亞夏季風的“增幅器”!

不過青藏高原的存在,同時也阻擋了季風向我國西北地區輸送的路線,致使我國西北地區氣候乾燥,荒漠眾多。

冷空氣的“天然屏障”

青藏高原為我國南方地區尤其是西南地區擋下了不少了冷空氣的正面襲擊。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如果是從新疆進入我國的,在青藏高原的阻擋下,一部分被擋在了西北地區,另一部分繞過青藏高原影響到我國西南地區,強度上大幅減弱。

假設沒有青藏高原,冷空氣就會一路向南直抵我國南方地區,而位置相對靠西的西南地區無非受影響更大,雲南也就不再有四季如春的氣候了,那裡的冬天將會變得非常寒冷!

西風帶的“擋風牆”

西風帶中的氣流,在遇到青藏高原的過程中,往往因為不能夠翻越青藏高原而選擇繞過去。大家仔細觀察受到阻擋的流水就會發現,水流會在遮擋物的背面形成兩個渦旋,這兩個渦旋的旋轉方向都是朝向內側的。

而西風帶氣流在繞過青藏高原的過程中,也會在青藏高原的東側產生渦旋,北側的渦旋是順時針旋轉的,南側的渦旋是逆時針旋轉的。南側逆時針旋轉的渦旋,是夏季給我國南方帶來強降雨的主要天氣系統之一,在氣象上稱為“西南渦”(因多形成於我國西南地區而得名)

如果沒有青藏高原,“西南渦”的出現頻率以及強度都會大幅減小,相應地,我國南方地區春夏季節的降雨量也會明顯減少。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

如有不準確之處,望不吝賜教!


不服軟的小軟


第一,是我國水塔,不僅是地理意義上,也是氣候意義上。如果沒有青藏高原,就沒有這麼強的夏季風,也沒有南支槽,長江流域魚米之鄉就會變成撒哈拉沙漠。

第二,是幾種獨特天氣的發動機,如華西秋雨、南支槽暴雨等。

第三,也讓新疆更乾燥。


中國氣象愛好者


一、青藏高原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5000米。作為世界最高點,青藏高原上的氣候與其他地方顯著不同。青藏高原地區是高原山地氣候。

1、風

青藏高原的海拔對風有顯著的阻擋作用。

①、夏季風

1)、來自印度洋的夏季風,青藏高原阻礙了來自印度洋的水汽輸送。

一方面,一波暖溼氣流遇到喜馬拉雅山脈的阻擋,在南部的恆河平原及我國西藏東南部形成強降雨。另一波暖溼氣流從雲南進入,同樣不幸的遇到雲貴高原阻擋,形成了雲南多雨的夏天。

另一方面,這波暖溼氣流無法到達的我國西北地區,氣候十分乾燥,使塔克拉瑪干沙漠乾旱。

2)、來自太平洋的夏季風。

因為青藏高原的存在,我國西北部地區的乾旱加劇。

②、冬季風

同樣的,青藏高原北側阻擋了大部分冬季風南下

如圖:



這也導致青藏高原南部國家受地形庇護,冬季更加溫暖。

③、中緯西風(冬季!)

對於在3000~5000m左右的西風帶而言,隨著冬季氣壓帶風帶南移,青藏高原正好擋住了西風的咆哮,但是西風過於強勁,青藏高原沒有擋住而是迫使中緯西風繞道前進,形成南北兩支。



1)北支西風急流,這支從西風帶中分出的北支西風急流活躍在3000~7000m高空,自西向南東掠過黃土高原,可搬運沙石,其源源不斷地將被托起的沙石攜帶至南方,有時還有冬季風配合。遇秦嶺和太行山阻擋,經n年的不斷沉積,形成黃土高原。形成黃土高原之後就不用說了,黃河含沙量增加,沖積出黃河入海口。

2)南支西風,從上圖中可以看見,當這個南支西風偏南時,其實是從印度洋繞道再進入我國雲南。所以說當南支西風形成的南支槽越深,水汽輸送強度越大。

雲南的冬天配合寒潮,會溼冷,氣溫低,更有暴雪可能。

南支西風向東,攜帶著水汽與冷空氣相遇形成降雨。所以天氣預報裡經常提到降水區域自西向東擴展。

3)西風分流後,在青藏高原東部背風坡形成大氣相對靜穩的地區,配合盆地地形,群山環繞,四川重慶易大霧。


一個甘蔗


以我摩旅中華尋找夏季避暑的最佳地方,可這麼說青藏高原周邊有二處夏季清涼避暑佳地,絕對不是媒體上講的沿海一帶,今年八月份的颱風影響就宣佈這不是適宜之地,且不`說潮溼鹽霧。人們生活感覺愜意的氣侯是溫度在15一30度,溼度40%一8O%之間。青藏高原高原氣侯涼爽乾燥,但高海拔氣壓低,也不適宜久居。可是青藏高原的涼爽空氣外溢,從中國地形分佈,夏季崑崙山巴彥喀拉山和祁連山的倒喇叭口將高原北部涼爽氣流輸送到中國地形第二臺地西傾山,秦嶺西部甘肅南部的隴中高原(黃土高原西部)一帶,甘肅南部的西秦嶺和六盤山又阻擋了夏季付熱耒自秦嶺南部和關中盆地溼熱氣流和颱風影響。這裡可以找到多處愜意的避暑之地,夏季來此絕對是首選之地(我摩旅中國八萬公里的結論,漠河,大連,青島,廈門,海南,雲貴川,新疆都去過)。

第二個地方談談雲貴高原,這裡夏季涼但不爽,這也是中國地形使之,青藏高原南部氣流由於橫斷山脈而繞過了四川盆輸送到雲貴,但這個地方受孟加拉暖溼氣流從喜馬拉雅南麓輸送變得氣侯溼潤而不爽了。

我在甘肅天水找到一處避暑勝地,06年至今每年夏季5月到10月在此渡過,我室內的溫度計最高記錄29.6度,平時二十六,七度,可以一星期洗一次澡,全國其它地方我還沒有經歷過。10月以後氣溫降到十度以下,冬季最冷時在負十度左右,四季分明。


airshipl


首先其他人的回答都很好呢~本著科普的目的,桑麻妞不僅僅要說一下青藏高原的氣候影響,還要跟大家聊一聊青藏高原的隆起以及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搬好小板凳,抓起香瓜子哦~

青藏高原在哪裡呢?翠花,上圖~

來源:Liu XD, Sun H, Miao YF, et al. 2015. Impact of uplift of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and formation of Asian inland deserts on regional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116: 1-14


I 》青藏高原的隆起

Tips: MaB.P.是(Million Anniversary Before Present)的縮寫,百萬年前

話說青藏高原的隆起要起源於6700 MaB.P.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雖然以最初確定喜馬拉雅地區而得名,實際上是整個亞歐大陸的造山運動。關於青藏高原的隆起的時間和幅度,學術界上至今存在較大的分歧,但是有一點是確認的,就是在現代人類出現之前,青藏高原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其平均最大高度(Coleman和Hodges, 1995; Spicer et al., 2003; 周浙昆等, 2007)。PS:青藏高原北部還可能存在一次上新世和第四紀抬升(Tapponnier等, 2003)。以下是部分地質年代表供大家比較青藏高原的隆起和人類文明的誕生。桑麻妞不禁想起了

蘇軾的《前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II 》青藏高原的對氣候的影響:

青藏高原的隆升極大改變了亞洲的地理地貌,對亞洲甚至全球大氣環流產生巨大影響,李吉均等(2001)認為青藏高原主夷平面形成後(約3.6 MaB.P.),才是現代亞洲季風真正開始的時期。青藏高原的隆升,使得北半球副熱帶高壓在該地區斷裂,產生並加強了南亞夏季風;冬季東亞大槽的位置相比夏季偏西,考慮氣流在迎風坡有利於反氣旋式渦度增強,而在背風坡有利於氣旋式渦度增強,因此冬季東亞大槽是海陸熱力差異以及高原動力作用的產物(朱乾根等, 2000)。在高原大地型的影響下,造就了中國乾旱的西部以及溼潤的東部地區;否則中國長江中下游和華南地區會出現類似於北非和阿拉伯半島那樣的沙漠氣候(李吉均和方小敏, 1998)。陳隆勳等(1999)利用數值模式指出青藏高原的隆起是中國變冷的主要原因,且隨著青藏高原隆起初期

到現代高度的一半,中國地區降水增多;而繼續隆起後降水減少,以中國西部最為明顯。


III 》青藏高原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青藏高原的隆起和中國兩大母親河-黃河和長江的形成密切相關(袁寶印和王振海, 1995),而中國兩大河孕育了燦爛的華夏文明。黃汲清和閔隆瑞(1992)認為人類的起源和發展和青藏高原隆起密切相關,西瓦古猿在向北遷徙中滅絕,其旁支在高原東部(如雲南)形成真正的人屬,然後再向北,東遷移(北京人),最終演化為智人。同時青藏高原作為一個巨大的地理阻隔,切斷了舊大陸兩側溝通和交流的通道,使得東西方的

技術差異愈發明顯(王幼平, 2003)。


結語:其實整個人類的發展史放到地質年代裡只是一個很微小的章節,桑麻妞依稀記得丁仲禮院士在接受柴靜採訪時說的,有些人老是高喊著我們要拯救地球,其實地球不需要人類拯救,需要拯救的是人類自己


【參考文獻】

Coleman M, Hodges K. 1995. Evidence for Tibetan plateau uplift before 14 Myr ago from a new minimum age for east-west extension. Nature 374: 49-52

Spicer RA, Harris NBW, Widdowson M, et al. 2003. Constant elevation of southern Tiber over the past 15 million years. Nature 421: 622-624

Tapponnier P, Xu ZQ, Roger F, et al. 2003. Oblique stepwise rise and growth of the Tibet plateau. Science 294: 1671-1677

陳隆勳, 劉驥平, 周秀驥等. 1999. 青藏高原隆起及海陸分佈變化對亞洲大陸氣候的影響. 第四紀研究 4: 314-329

黃汲清, 閔隆瑞. 1992. 青藏高原的隆起,沙漠和黃土的形成,人類的起源與演化. 第四紀研究 1: 24-28

李吉均, 方小敏. 1998. 青藏高原隆起與環境變化研究. 科學通報 43: 1569-1574

李吉均, 方小敏, 潘保田等. 2001. 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強烈隆起及其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第四紀研究 21: 381-391

王幼平. 2003. 青藏高原隆起與東亞舊石器文化的發展. 人類學學報 22:192-200

袁寶印, 王振海. 1995. 高原隆起與黃河地文期. 第四紀研究

4: 353-359

周浙昆, 楊青松, 夏珂. 2007. 櫟屬高山櫟組植物化石推測青藏高原的隆起. 科學通報 52: 249-257


我是種桑麻的女博士,氣象在讀博士,愛好氣象科普,愛旅遊,愛攝影,喜歡我寫的東西,點贊並關注喲,我會努力為大家奉獻更好的作品,麼麼噠^_^^_^^_^


種桑麻的女博士


青藏高原對我國的氣候影響是巨大的,這點是毋庸置疑的。由於它地理位置和地理特性的特殊性,造就了以青藏高原為界,東西部氣候、氣象的明顯差異。從人體的感知來講,地表溫度,地表溼度,冷暖等都有不同差異。

預知更詳細的地理、氣候方面的情況,請查閱有關地理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