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水车究竟是否该承受背负环保压力

今日这篇关于洒水车话题的讨论,绝对够深度,希望能说出各方面的心里话。

在环保严查、京津冀等地城市环保力度空前的当今,洒水车似乎一夜之间遍布各地主要交通要道,实话实说,特别是那些大气污染监测点附近,洒水车出现的频率更多。于是乎,近年洒水车的话题成了焦点。特别是在气温逐步降低的北方冬天,当老百姓出门时温度在0℃以下时,关于洒水车的质疑声不绝于耳。一面之词的话我们不想去说,是,向着大部分老百姓发发牢骚、抨击一下,自然很多人看;一面之词的向着相关部门说话,老百姓肯定也不干,而且这也不公平。那么,咱们就公正公平的,让大家伙都来说说洒水车:

洒水车究竟是否该承受背负环保压力

【我是群众】

网友“大希”在123的留言极具代表性:我想说2点,一是洒水车不管什么天气都在洒水,造成路面湿滑甚至结冰,严重影响了我们出行。我家里有汽车和电动车,开车的时候,特别是冬天早上越来越冷,根本不敢踩刹车,非常危险。而且有的时候刚洗了车,一经过洒水车,直接又被弄脏了,非常郁闷。

我爱人骑电动车上下班,实话实说,霸州的洒水车司机素质还是比较高的,洒水时遇到行人或骑车的,一般都会把喷水停下,过了再喷。但是,路面滑的问题还是非常难解决。特别是一些妇女和老年人,本来骑车操控能力就差,特别在拐弯的地方,非常容易滑倒。这样的事,随着天气变冷,我经常能在路上看到。

洒水车究竟是否该承受背负环保压力

第二点我想说的,就是浪费!北方地区本来就缺水严重,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南水北调,为的就是解决饮水问题。可是,为了防控雾霾天气污染,洒水车已经严重变了味道,根本不是为了清理道路,而是为了防止扬尘和政绩。从上到下对环保数据上纲上线,直接和政绩、考核等挂钩,这一趟趟的洒水车啊,每天仅市区就要消耗掉多少水?消耗掉多少能源?而且更让人不理解的是下雨天,居然洒水车还在那喷水,这不是浪费是什么?

而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原因,真的是这些道路扬尘吗?我想大部分百姓都会认为是那些污染大的企业。今年和去年的环保严查,天多蓝啊,霸州消失多年的西北山都经常出现。可今年冬天刚开始不让一刀切,你看看入冬以来这一场场大雾和重污染预警,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去年冬天就那么少?我是康仙庄的,就拿我们村来说,有多少厂子现在都在疯狂的干活,村里百姓都知道。我们村这些厂子污染还算小的,你再去东边那些大中型企业看看,污染源真的只是洒水车这样浪费水资源能缓解的吗?我认为,洒水车真该理性的收收了,与其花这么大财力物力在这上面,不如从上到下帮助那些污染企业增设治污设备,不如加大力度疏导污染企业绿色生产创收。而且最关键的,到底是成绩和指数报表重要,还是釜底抽薪彻底解决污染源重要,谁心里都清楚。

洒水车究竟是否该承受背负环保压力

(图为入冬以来的几场“雾”)

【我是洒水车司机】

网友李先生(化名)是洒水车司机,其表示道:我们也是上班赚钱的,早出晚归的都不容易。有的时候,大半夜凌晨都得趁着人少的时候洒水清扫路面,这些辛苦大部分人都看不到。白天洒水的时候,道路上车多人多,特别是一些骑到机动车道上的电动车,一般我们路过都会停止喷洒。可是有的时候人太多,稍不注意喷上了,往往就是纠纷矛盾。有的人能理解,而有的人直接拦着车不让你走,甚至还有动手打人的。我们也难。

洒水车究竟是否该承受背负环保压力

对于大家伙说的结冰问题,其实之前123也报过,我们到了冬季低温时,我们会错开低温期,而且都会往水里添加防凝剂,一般到了零下十几到二十度才会结冰,这点大家不用担心。让我们郁闷的是,往往会将冬天早晚雾气在路面上附着的水气,也归咎于洒水车身上。即便没有洒水车,这种季节一早一晚路面也会有水气,也可能结冰,这不是洒水车的罪过,这个黑锅我们真不想背。

洒水车究竟是否该承受背负环保压力

(图为霸州益津路一加油站旁的路面露水证明)

还有就是下雨天喷水的事,其实这不但不是浪费水,反而是节约。只要雨不太大,趁着下雨洒水清扫路面,能清扫的更彻底干净,用水量也少,在我们这行里叫“湿扫”,反而更节约。但至于每天喷洒多少趟等问题,我们也是按照上级的安排,这不也是为了城市环境吗。难道满大街都是沙尘和垃圾没人管,大家就乐意了?到时候肯定就该骂没人管了,有人管了就挑洒水车的毛病,我们真的挺难的。

城市环境固然重要,我们也应当做好分内的工作,也会在火灾等突发事件时出一份力。我也想和大家说一下,真的别拿环保的事和我们洒水车挂钩,在霸州我们只是城乡一体化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而大气环境最重要的治理,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个人也同意大家伙的意见,主要还是与工业生产有关。从古至今,大家都烧柴火做饭取暖,也没有前些年那么多的雾霾天。而现在呢,厂子遍地都是、汽车几乎家家都有,这些工业时代的产物,才应该是最主要的污染原因。作为一名洒水车司机,我只希望我们洒水车不要背负这么多的骂名,希望更多的人理解我们,更希望对于环保治理这块,不要让洒水车背负太多的责任,毕竟最重要的还是工业生产这些污染源。

洒水车究竟是否该承受背负环保压力

以上是各方的观点,我们不加以评价,最后再来听听网友“淡定帝”咋说的:霸州近年来壮士断腕的成为首个“无钢市”,前钢、新钢等都退出了市场,小散乱污厂子得到了治理,环境立马就发生了巨变。咱也能看到霸州在招商引资很多高新兴企业和绿色企业入驻,在逐步解决就业等问题。但面临我们眼前的,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这些传统污染散乱污小厂子、小作坊的生存问题。几乎在霸州每个村,都有很多这样的厂子。他们为了生存,有偷偷生产的、甚至有潜规则让某些地方乡镇环保执法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我说的都是实话,这些问题确实存在,我也能理解。不仅他们需要挣钱,他手底下的工人,也要生存,否则喝西北风啊。如何解决这些小厂子如今面临环保严查,而设备又不能立马解决污染问题,真不是一刀切能解决的,否则背后必然会存在很多见不得光的利益纠葛。如何帮助这些小厂子度过难关,其实也是帮助了很多村民的就业、收入问题,这远比洒水车要重要的多。比如建立产业园,集中对污染工序进行统一设备处理帮扶,比如镀锌、喷涂等工序,小厂子通过没有污染的工序将半成品生产出来,然后拿到由相关部门统一扶植建造的污染处理设备达标的工厂进行处理,我觉得也是一个解决办法。当然,还有更多的办法可行,可以研究。而这些,才是釜底抽薪的解决办法,远比单纯的一味一刀切、或者去抨击洒水车、或者去花大力度治理表面的事,才要更实际,更长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