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中如何发现自己进步了?

千千千里马


对于在学习书法中如何发现自己进步了这个问题,题主可以认真读一读,写一写板桥的这首诗,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以后也不会再提出这样的问题了。

郑板桥的这首诗是这样说的:

四十年来画竹枝,

白天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

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板桥作画善竹,可谓是精心研习了几十年,画着画着,就觉得自己不会画了。后来才知道,当他觉得不会画竹时,其画作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学习书法与作画一样。在学习书法中,如果发现自己的书法没有进步的时候,这说明自己的书法已经进步了。

(上图为刘文华的隶书作品)

但是有一点,必须是认真临习某一种或两种书体,且下了相当大的功夫,付出了一定的心血,并把悟性渗透其中,真正达到这样的状态时,说明你的书法不但进步了,而且你也基本上成功了。从学习书法到越写越“不会”写,大约须20年至30年的时间。

(上图为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

如果在临帖过程中觉得越临越觉得不像时,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是你却是退步了,二是你确实进步了。至于是否退步,是否进步,这个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上图为王福庵的隶书作品)

孔子曰:生无所息。

俗话说,学无止境。

学习书法,必须要有一定的目标追求。即便是通过努力达到了一定水平,也不要满足于现状,更不能产生骄傲心理,还须继续努力,继续把学书之路走得更远,并向高峰攀登。


中州耕牛堂主


自己进步了怎么发现?由开始时的一窍不通,笔不知往哪儿下去,到渐渐的手不抖了,运笔稳定了,字由东倒西歪,到写的像样了,端正了,具有法度了。笔画由歪歪扭扭的,漫漫开始到有起有收,由粗糙变精细了,由精细变巧妙了……这些都是每天坚持积累起来的进步。怎么可能自己不知道?


有人说,书法的进步要靠悟性。更有人讲,书法的进步要靠“顿悟”。悟性从哪里来?一个绝顶聪明的天才,不去练习,他的悟性从哪里来?不练习,幻想着实然间灵光闪现,通解了,手上的能力执行不了大脑的指挥,顿悟的出来的东西,分明是正确的,却因手无执行能力,自己又给否定了。

事实上,只要你是每天坚持练习,都会有进步。为什么会发现不了自己在进步?甚至感觉是在退步?因为急于求成的心理。书法没有速成,唯一的捷径,便是不走捷径。书法是技能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艺术。技能只有越练越精。停止了练习,技能就会生疏而不是停留在原地。我们常常看到书法中提到“笔力”,一个人的书法水平,就要看他的笔力。笔力就是一天一天的练习积累。



子衿书法


如何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进步了?


个人的经验只有一点,那就是当自己看自己字丑的时候,就已经进步了。


很多“老艺术家们”,学了几十年,不临帖,拿出字给不懂书法的人看,饱受夸奖,然后内心膨胀,遇人则说“我字如何如何好,有多少人喜欢”这种就是典型的不知道自己进步的人。

艺术是没有尽头的,我老师收我做徒弟时,给我写了一幅字“艺海无涯”,他跟我说,艺术只有不停地进步,没有制高点,即便是我也得临帖思考。

只有看不到自己差的人,才是没有进步的人。如坐进观天,坐在井底的天,跟往上爬十米看到的天空是不一样大小的。

以前练字有个规律,今天临帖一天,感觉临的很好,但是绝对超不过两天,一定能看到自己写的非常差!在初学前两年,这个规律一直在,两天后,一定是感觉自己写的非常差。

原因也很简单,我一直临帖,古帖是参考标准,多看一天,多一点理解,眼力就高一点。

然后花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去改正自己感觉的“差”,等到在写一篇感觉不错的,又看两天,再花一个星期时间去改正。

这个频率,从以前的两天一个星期,逐渐到写的字一个星期后才能看出好坏,需要半个月来改变,再到现在隔一个星期能看出好坏,再通过没有时间的思考和努力来改变,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

现在大体能估算自己的字到明年能到哪种状态,能否改善现在的缺点。

这就说明眼力一直随水平提升,但是手上功夫终究需要时间去慢慢提升,不可能跟思考一样,想几天就能通。可能有的时候看见自己的一个问题,需要花半年的时间去改正,再给自己定个一年的计划,临什么,学到哪种状态。

心理有数的时候,就是能稳健进步的时候。

当自己觉得自己不错,不知如何进步的时候,那就说明自己的眼力或思考已经到了瓶颈,只能通过不断临帖,不断探寻古人来解决。


练字很苦,冬三九,夏三伏,日常没时间,费钱不赚钱,这不算苦。

练字,需要一遍一遍的去否定自己以前的看法,去接受新的答案,直到你的眼界思考手中水平能否定现在你所想。

有些人不愿意去改变思想,故而不可能进步。

人被抽一下,打一下,不疼。只有当思想改变的时候,才是痛苦的开始。

田蕴章亦只能认命,坦言自己追欧阳询此生无望,来生不易。

这绝不是谦虚,这是成长的代价。


梁宇航


感谢千千千里马道兄的邀请。

学习书法如何发现自己进步了,我的建议如下:

一是理解活到老,学到老的含义。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这句话含义不说自明。何况练习书法呢?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字体诸多,何能学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所以说,无论怎样学习书法,无论是专业的书法人,还是业余爱好者,自提笔开始写字,就是一个提高起端。字无完美,人无完人。这就是学书的最高境界。每每写完一幅作品,就会发现不足,进步随时都在进行。

二是学书过程是辛苦和漫长的路程。自开始学习一撇一捺开始,到你成熟的阶段,这就是提高的过程,这就是进步的过程。初学时的幼稚字到成型的阶段,这也是进步的结果。进步代表着功底的加厚,学习代表修缮不足的过程。事物总是矛盾的,没有矛盾哪来的发展。自己对自己书法的不认可,这也是代表进步的启程。不学习就没知识,不思考就没办法,不总结就不会提高,这三句话就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激励我们学习书法人在学书路上不断进取,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汶水才子


题主提出的问题新颖,这是以前很少提问过的问题。

关于学习书法中如何发现自己进步了?下面谈一下自已的看法:

人,在学习中成长,知识在成长中积累,广学博取,博采众长,这是人之天性。

对于一书法者来说,一但书法作品问世,美与丑,好与坏,它已行成一种客观的存在,使人往往对自己写过的书法作品,又回头欣赏,观察,评判,真对写过的书法作品,从来不会满足,已是事实,这是每个书法者独具的艺术特性;其主要体现在对每个字的结构,形态,体势,气韵,意境,包括章法,笔墨浓淡枯润相互配合的墨法等,作一番重新认真的分析,揣摩,推敲,在理论知识和聪慧的悟性基础上,,认其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为以后书法再创造作补充,达到尽善尽美的书法艺术追求。





水天一色梅竹雙清


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随着长期的练习,对笔法的掌握,望着自己的作品会感到兴奋和高兴,但有时候会发现对以前写的或许现在写的作品很不满意,这就说明你进步了,眼界的提高和要求的提高,自然对作品不满足。详细到笔法,比如你会写折笔笔画和翻笔笔画,而以前不会,不是进步吗?比如你会打点发力,会空中取势了,以前不会,不是进步吗?临帖的作品周围的人看了,说变化很大,一般都是进步了。书法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进步是非常缓慢的,特别是到瓶颈的时候,会更慢。附作品。



蝉山写书法


临摹学习书法过程中看自己是否就进步,并不难。一是在临摹过程中自查自纠。二可以通过背临检查昨天的学习效果。三是看技法的运用是否能够做到随心所欲。其实,方法很多,这里谈这三种。


一是临摹中自查自纠,就是和原帖进行比较,临一个字后立即进行比较,找到和原帖不一样的地方去纠正,直到能够和原帖重合。再这个过程中,每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小的进步。如果能够发现问题,在下一次能够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就是进步。

二是通过背临的办法来检验。我们可以将昨天临摹学习的字尝试一下看能够背临到几分相似,如果能够做到如影随形,那自然就是一大进步。说明你自己已经真正掌握了昨天临摹学习过的那个字。当然也可能需要反复多次甚至一个星期时间来检验自己的遗忘曲线的变化情况,如果一个星期后仍然能够精准临摹学习下来,才是真正的掌握了。


三是通过临摹或背临,甚至以习作的方式建议自己对所学技法的运用能力。比如提按技法把,看看自己是否能够精准的驾驭毛笔,把自己心中的字形表达现与纸上,如果能够做到对提按技法运用随心所欲而不逾越规矩,就说明你真正掌握提按技法,如果不熟或用笔非常生涩,说明还没有熟练掌握,需要继续不断的加强锻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