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缺血是什么原因?

日月星86403648


你说的心脏缺血就是心肌缺血吧!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了解心脏结构。供应心脏营养的是左、右冠状动脉。

如果心脏比作汽车发动机,供应心脏营养血管就是发动机的输油管道。

心肌缺血就是发动机供油不足。

那导致发动机供油不足的原因:1输油管道不通畅;2或发动机消耗油增多,但输油管道不能相应提高供给。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或心肌肥厚导致心肌能量消耗增多而冠脉血管无法相应增加。促使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

在正常情况下, 心脏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

当某种原因导致心肌血液供需失衡:供应减少或需求增加,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

引起心肌缺血原因:

1.低血压降低、主动脉供血减少。特别是舒张压低。

2.冠状动脉阻塞,如冠心病可直接导致心脏供血减少,最常见的原因。

3.心瓣膜病如主动脉瓣狭窄。

4.血黏度变化。如贫血血红蛋白低等。

5.心肌本身病变如心肌病或高血压心脏病等。

6.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异常,如冠脉痉挛。

7.其他如:炎症(风湿性、梅毒性、川崎病和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多种。

心肌缺血危险因素
主要指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为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肥胖、体力活动少、高龄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心肌缺血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些20~30岁的年轻人也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


希望对你有帮助!


健康守护神阿波罗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客观证据, 但临床上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 又称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与心绞痛发作相似, 都是由于心肌供血和需求平衡失常所诱发, 包括以下 3种情况:(1) 心肌耗氧量增加。 (2)心肌氧供应量 (血供) 减少。 (3) 以上两者并存。

大部分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是在轻体力活动或脑力活动时发生。一般认为,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与冠状 动脉痉挛亦密切相关, 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因素包括:运动、 吸烟、 寒冷刺激、精神紧张等。另外, 血管内皮损伤 后内皮素释放及内皮舒张因子的减少, 一些自体物质如血栓素 A2、某些肽类激素、血小板因子及某些神经递质 (如 儿茶酚胺、 血清素和组织胺 )等亦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 上述因子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无症状型冠心病) ,对该类型患者应积极采取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措施, 对有高脂血症者, 可行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 以防止粥样斑块加重 和促进粥样斑块消退 , 控制或消除高血压、 糖尿病和吸烟 等危险因素, 以防止其发展为严重的冠心病和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这类患者的治疗中, 重视减轻全部心肌缺血负荷比仅仅控制心绞痛症状更为重要。因此, 除积极采 用抗心肌缺血药物控制心绞痛发作外, 可采用动态心电图重复监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时段、发作次数、 持续时间和 ST段下降程度, 观察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治疗 效果, 避免或消除导致心肌缺血发作的诱因, 并按照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生理节律性, 合理调整抗心肌缺血用 药, 从而控制心肌缺血并预防冠心病事件的发生。

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药物治疗可参照慢 性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尤其是 β 受体阻滞剂可使心率减慢, 心肌收缩力下降, 心肌耗氧量降低, 并延长心脏舒张期, 增加冠状动脉灌注量。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 减轻运动时无症状性左室功能异常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减少梗死后心性猝死, 降低病死率, 对改善预后有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