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哪些东西农民不喜欢,而城里人却当成宝?

刺楸


第一,我认为农产品当中营养价值高,容易种植,而又不怎么需要化肥农药的东西,比如南瓜,红薯,田边地垄随手种植的豆角,豌豆等等,这些东西老家基本上每家都有,随手可得,不稀罕,实在吃不了就喂牲口,但在城里却被当成抢手货,大家大都非常喜欢。



第二,我认为农村的野生的中药材,野生的蔬菜城里人也很喜欢。比方说,清明之前的白蒿,端午的艾草,丹参,枸杞等等在我们老家随处可见。再就是山上的竹笋,马齿笕等野生的菜类,在农村大家感觉不出珍贵,在城市的餐桌却是稀罕物儿。


第三,农村以前的生产工具,比方说,石磨,石碾,石槽子等,纺车、布机、木犁,耙,耧等等,在农村现在已经派不上用场,到城里可登大雅之堂。

由于社会发展不均衡,农村和城市的需求不对称,文化差异大。导致很多农村不被重视的物产到城市却被当成宝贝,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图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民工贰哥


第一城里人梦想住进新农村的别墅。农村人整天在家住着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已经习以为常,不足为奇。而城里人对车水马龙的城市生活已经厌倦,总是想到农村住进新农村的别墅享受农村生活,体验田园风光!

第二城里人最喜欢农村的纯绿色无公害蔬菜。对于自家田地里种植的蔬菜,农民不稀罕,自家田地里吃不完的新鲜蔬菜经常送给在城里的亲朋好友。而城里人到超市买蔬菜,总是感觉不新鲜,还顾虑这蔬菜是不是无公害蔬菜。

第三农村的老物件。在农村,七八十年代的农具已经被村民们遗忘。而城里人见到这样稀罕的农村工具特别好奇,有些城里人还把这些老物件专门收藏起来当作宝贝。

各位朋友,图说亳州介绍以上几点城里人很稀罕的东西,你认为还有几个,欢迎关注交流,更多三农故事与你共享!







图说亳州


我觉得就是我们每天都吃的馒头。特别是手工馍,我们村就有个老奶奶,她儿子在大城市的某个大医院里面好像是个中层领导那么个级别。她儿子比较有眼光,也许在医院里面有关系吧,每次回家都会买上很多的面粉,毫不夸张的说,我见过用汽车往回拉了一车面粉,拉回来就让他的母亲一天在家里就蒸手工馍,蒸好了就会拿去医院出售给住院的病人或者批发给医院的食堂,一个手工馒头可以卖到两元钱一个,我们知道手工馍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漂白粉,蒸出来的馒头就是有点黄,而且比较硬,可是在我们农村人眼里就觉得城里面的白馒头好吃,可是城里面的人就非常的稀罕手工馒头,就喜欢纯天然无公害的东西,因为他们都注重自身的健康,手工馍吃了的确对人身体没有害处的。所以说有些东西我们农村人看似很普通,而城里人就会觉得非常喜欢!


关中小宇


农村有很多东西不是农民不喜欢,只是经常吃,天天吃,吃到伤了一样。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农民见得多了,而城市里基于城乡的差别,很多没有办法见到,所以才觉得农民觉得不稀罕的,而城里却当成宝。

玉米粥



在我的记忆里,我可是从小在玉米粥和饼的粗茶淡饭里成长起来的,以前农村都比较穷,小麦还要交公粮,所以咱们农村赖以生存的或者说每顿能够填饱肚子的就要靠玉米和红薯啦。

红薯叶


红薯叶小时候农家人都不吃的,红薯叶一捆捆地用来喂猪,红薯叶繁殖极快。这种植物营养价值极高,被称为“蔬菜之王”。这几年遭到疯抢,一上市就没了,还卖得贵,一般摘取嫩叶尖芽,清炒,凉拌,下火锅都很好吃,滑滑的。

槐花

我们农村食用槐花主要是加面粉蒸一下吃,再拌点酱油醋吃起来非常好吃,小孩老人都特别喜欢吃。健脾安神,清心降火,止咳化痰,清热利水,杀虫消肿。除以上几点槐花的功效与作用外,槐花还具有解毒、医疮、止痛的功效。还有做饼,又可凉拌、炒食。洋槐花干制后可长年食用。

蒲公英

蒲公英在农村可谓是处处可见,一到时候很多老人会去田野里四处挖掘,蒲公英具有味苦,性寒入肝,清热解毒利尿等功效。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将蒲公英采摘回来清洗干净然后凉拌或炒着吃都可以,而更多的是洗完晾干后备用,平常拿一点出来泡热水喝,起到清热下火作用,妇女们长喝消除或预防乳腺炎作用。

榆钱


榆钱也是和槐花一样配点面粉一起蒸着吃。

马齿苋

又名马齿菜、马齿草。小时常常妈妈用马齿菜拌面粉烙饼吃,小时也不知道是啥,只知道可以吃。长大都去外面打工才知道在城市里特别金贵。由于其中含酸类物质比较多,所以吃的时候会觉得稍有些酸味,食用时用水焯过之后凉拌酸味会小好多。也可以炒鸡蛋,做馅都可以。马齿苋具有解毒、消炎、利尿、消肿的功效,一般人都可食用。但正因为如此,马齿菜性寒,脾胃虚寒、孕妇禁服。

香椿

小时每到钩香椿叶时都特别兴奋,因为当香椿加上调料拌好吃起来时,那个香啊,别提多香啦,很多人家里面多有香椿树。因为小时确实能够吃到的好东西确实少,生活水平低所以儿时的记忆是决定刻在骨子里的。

以上这些一想起来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回忆起了很多美好。但是现在我们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大多生活用品和城市里差不多少了 ,有更多的选择的时候会倾向于简单的选择,榆钱很少见人吃了,槐花也是朵朵枯萎凋零,农民们不再像以前生活拮据的时代那么喜欢了。这些季节性的东西在城市里更显得那么奢侈,因为这些很多能食用采摘的时间很短,所以城里人都会把它当成宝。


农家小四


农村有哪些东西农民不喜欢,而城里人却当成宝?

野菜是农村人用来喂猪的,青黄不接的时候,无论怎样没有菜吃,农村人也不会去找野菜吃。但是城里人却把野菜当成宝贝,特别是春天,礼拜天的时候一边踏春一边找野菜,我记得有一种水芹菜被城里人大把大把的搞回来吃,还不忘送一些给亲戚。农村人却不瞧一眼。



红薯也是农村人吃腻了的东西,在城里人看来红薯简直是美味,并找出它的价值,罗列出一大堆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理由,有的地方在菜市场十元一斤都有人买,比猪肉都贵,而农村人却用来喂猪,喂十斤红薯给猪吃未必能生长出一斤猪肉来。红薯叶在近年来被城里人作为主打菜,并上了酒店歺桌,一盘二十元,而且供不应求。但在农村只用来喂猪。



除了吃的食物外,农村山上野生的兰草花是最受城市人欢迎的植物,兰花外形美观,又容易盆栽,特别是花的香气沁人心脾,几乎每一个城市女人都爱不释手,很多人在春天自驾下乡挖兰花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农村人从来不挖回家盆养。



另外,还有农村传统生活用具因机械化的原因,起不到作用了,被农村人抛弃,比如说石猪槽,石磨等,在农村人看来这不过就是一个石头,凹凸不平的,哪儿也用不上去就抛弃在一边,但城里人却视如珍宝,发现其中的价值,花点小钱买来珍藏,等它升值。



总之,农村人不喜欢而城里人当成宝,是两者对事物的认知观念上的不同。信息发达的城市人思想开放,接受能力比农村人强得多,特别是在健康方面特别讲究,所以大鱼大肉惯了的城市人,特别需要野菜来平衡一下不堪重负的肠胃;而农村人一惯循规蹈矩,生怕吃野菜中毒,或者是吃猪吃的野菜会被人瞧不起。


田晓农村论谈


这个真的是多了去了,我家就在农村,说说我印象最深刻的吧,我有个亲戚是山东菏泽市的,算是城里人吧,有次他到我家里来,因为刚好是冬天嘛,我妈妈做了那个猪肉炖粉条下面铺了一层那个红薯丸子,他来了就特别爱吃,住的那几天我妈妈天天给他做,大冬天吃了也特别暖和,还有我们这儿的腌菜,都是自己家冬天腌的,有大辣椒,莲菜啥的,全部腌在一块,想吃了就用筷子捞出来,他们来了都特别喜欢吃!


乡村一朵行走的小花


我是泌阳县马谷田镇山区的,我们农村野菜遍地都是,比如荠荠菜,马齿览,红薯藤,芝麻叶等等都是不错的无公害山野菜了。


还是回家的感觉好


物以稀为贵,不仅仅是农村和城市的比较,地域的差异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身边常见的东西就会习以为常,反之就会倍加珍惜,比如我们东北农村每年冬天家家户户都会蒸粘豆包,因为每家都有,所以都不会当成珍贵的东西,然而送到城市亲戚朋友那里就会很受欢迎,因为这个粘豆包是纯手工制作,原材料天然,并且还凝聚了一份爱心和情谊,所以得到欢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再比如,农村随处可见的山野菜,野生蘑菇,散养鸡,都是被城市生活的人所喜爱,因为在城市的生活环境中,很难得到这样的产品,所以物以稀为贵,得到欢迎是必然的。


庆安聚合农资


农村遍地野菜没人要,城里人却把它们当成宝,春天的荠荠菜,野葱,还有野兔野鸡,城里人都喜欢吃这些,其中野菜最受欢迎


乡间拍客


农村生长的野生植物,只要能吃,城里都喜欢,而农村的人只要能卖到钱都差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