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上海,你對上海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糖糖點評


和平飯店!對上海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深的印象就是和平飯店。




2013年四月份的時候第一次去上海。還記得到住處安頓好後就徑直去南京路那邊逛,路過一家酒店前覺得好有感覺啊。和同伴兩個怯怯地走了進去想看看,為什麼怯怯呢?因為酒店看起來很高檔啊,一看名字“和平飯店”,雖然那時對她不是很瞭解,但光看名字就覺得應該來頭不小啊。進去之後,確實被驚到了,裝修很低調奢華,住客竟然清一色的外國人。有個廳裡面當時好像還在舉行什麼聚會,也全都是外國友人。所有,我對上海的第一印象源於和平飯店,覺得外國人比中國人還多,不愧是國際大都市!


旅途圈外圈


說實話,第一感覺是,“哇,繁華都市,我這是鄉下人進城了”,我說這個話的前提是在我來上海之前,我並沒有到國外去旅遊過,甚至北京深圳都沒有去過。

  • 因為在武漢讀完大學,自己跑到上海來找工作,說實話,在我來上海之前,我並不知道上海是多麼的繁華,只是聽說上海,這個地方比較公平,歡迎全國各地的精英。剛來上海的時候因為同學的緣故住在浦東的川沙,那是2013年,當時川沙看起來像三四線城市一樣,並沒有想象中的高大上知道我開始投簡歷,有一家陸家嘴的金融公司叫我過去面試,我懷著是這個心情過去了,說實話這個時候我還沒有在網上查一下陸家嘴是個什麼樣的地方,然後坐2號線到陸家嘴那一站下來,當我從地鐵出來的時候,突然眼前的高樓大廈讓我震驚了,覺得自己的氣質與這種高大上的地方不相符合,畢竟剛畢業的學生又沒有多少錢,氣質也沒有培養出來,所以在這樣的地方心中難免感覺到自卑,就是感覺自己是鄉下人進城了。

  • 然而真正能夠體現上海美的,我覺得是上海的夜晚,尤其是外灘跟外灘對面的萬國建築群。



  • 還有淮海中路,兩邊全是高大上的商場



姝小瑾


我是一名旅行達人,我到上海生活已經五年了。大學的時候,就想著畢業後去上海,當時並不知道為什麼要到上海,就是想來。

當初對上海並沒有什麼概念,不知道哪裡好玩,只知道東方明珠。還有上海人排外這樣的說法。

後來,我到上海了,入住的是非常偏僻的地方,那地方還不如我們縣城,來上海我是為了圖它的繁華,所以我每天坐車四小時往返,也要在市區找工作。那時候每天路上都能聽見上海人互相罵,那時候我不敢跟上海人說話。

後來因為工作不好,我離開了上海,然後又來到上海。之後又走又回,三進三出上海,我才知道自己真心喜歡這個城市。後來工作久了,認識許多上海朋友,房東也非常熱情,徹底改觀了我對上海人的看法。

然後說城市,上海是中國最繁華的城市,對於來此旅遊的人來說、看見的是陸家嘴、看見的是淮海中路、南京路這樣繁華的地方。而我,作為一個旅遊達人、攝影師,我走遍了上海的每個角落,除了繁華,我更喜歡這裡的自在。有人說,上海物價高壓力大。而我恰巧覺得在這裡沒有壓力,這裡不需要走關係,你想辦事起早排隊就是,這裡24小時便利店,想買什麼買什麼。這裡無論是嘀嘀打車、還是共享單車都是首發城市,也是優惠力度最大的城市。

無論是生活、交通,都是非常方便的。雖然人多擁擠是一個煩惱,不過,作為自由職業,我避開人潮就是。


程閱川


問了問我外地來上海讀書的同學。她說,上海和她想象中有點一樣,也有點不一樣。第一感覺就是變化怎麼如此之大。

和想象中一樣的是,上海的繁華,但和想象中不一樣的是,上海的繁華還有人。

她出身是外省的三線城市,早幾年也來上海玩過,但是過去的印象放到今天,又大變了模樣,上海日新月異,發展變化的程度超過她的想象。

而之前是以遊客的身份來上海 ,現在是以學生的身份努力想要成為這座城市的一份子,融入城市的生活。一直以來有點忐忑,覺得或許人沒那麼好相處,因為聽多了“上海人排外”這種說法,但後來發現,上海的同學老師很友善,在公共場合碰到的上海居民也很友善,並沒有因為知道她是外地人而對她有什麼偏見或者不一樣的待遇。

她覺得上海是一座很包容的城市,同時也在為融入這座城市而奮鬥著。


❤魔都小資城市生活指南,帶你過有態度的小資生活~快來關注我的頭條號吧!


上海小資美食生活


第一次到到上海是在2011年,那時初到上海被高樓大廈和繁華的街道給震撼住了。夢想著有朝一日在這裡能夠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於是,在這裡經之前同學的介紹,到了一家臺灣人開的自助餐廳做廚師。剛開始覺得上海這裡的一切都很新鮮。可是經過半年的時間,發現上海的生活節奏太快了。快的讓人覺得只要一停下腳步你就會被淘汰一樣。高額的房租和高消費讓普通的打工者有點吃不消。

再加上本地人對外地人有些歧視之說。心低默默感覺與這個繁華的大都市有點格格不入。於是,在做了兩年之餘。辭去了工作回到了二三線城市打拼。

總之,上海是一個繁華,快速,充滿朝氣的大都市。有錢在這裡就是天堂。沒錢就算在繁華也與我們無關。

如果你想去上海或者已經在上海,你可以在那裡親身感受一段時間,也許才會有切身的體會吧。


俺是李子


我的初海!那是98年秋我參加全國急危重病研修班(衛生部主辦,上海市衛生局、醫療救護中心協辦)。會期一個月,主要研修地在長征和瑞金醫院。20年過去了,留下上海的初印是什麼?1我皮鞋裂了,去街邊修鞋,修鞋的老大爺讓我排隊,可是我發現只有我和他倆,我問怎麼排?他指著地上5只,我說我給雙倍、我不應,讓我白花3小時,當年第一感喜。一週後會務組織我去杭州看看,乘當年滬杭專線,途中坐在我身後的中午中年男聽出我南方口音,問我拍了我一下說、我是到杭州度假去的,你對上海有什麼意見?我反問:您是人大還是政協?他說我是XX廠工人,我憂!、…總之,上海土族,自大!好在20年來房價一直裡前2,會進入交替時代。今天我再應是新發現!丨


三江源6489


安靜,跟武漢比,給我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安靜,不管是核心區還是開發區,總是一片平靜祥和,從容不迫,不像是有那麼多人口的城市。。。然後就是飲食有特色,很喜歡這裡的本幫菜,在家常菜這個檔次裡,吃飯還比武漢便宜不少,朋友推薦的海金滋,看價格很便宜,以為上海人吃相斯文吃得少份量少,兩個人點了五個菜一百多,結果連最愛的紅燒肉和蔥燒大排都剩一半吃不下,按武漢這個手藝,這個份量的小店得兩三百。。。羨慕住上海的小夥伴啊,只是房價太貴了,跟武漢市同等地段的價格貴兩倍,甚至好幾倍。。。總之很喜歡上海這個城市,吃得好睡得好,還很好賺錢,上海人也不錯哦。。。


souyu


上海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繁華,但是繁華當中會帶點民國時期的色彩。

上海,又被眾人稱為“魔都”,我理解為它是一座擁有魔力的城市。那它到底有什麼的魔力能這麼吸引人呢?下面我就來說說它吸引我的東西都有哪些吧。



一、上海的夜景

上海可以說是一座不夜城,到上海的人,一定要去外灘感受夜幕降臨時華燈盡開的場景,絕對讓你畢生難忘。這裡有上海的標誌性建築——東方明珠電視塔,不同顏色的變換更替,給人以神秘又讓人好奇,與之相呼應的是不遠處的各個大樓,視覺效果極佳。


二、上海的民國氣息

大家應該都知道,民國時期的上海很是精彩,電視劇里民國時期的上海有很多很多,我認為最經典的應該就是《情深深雨濛濛》了。由趙薇、古巨基、林心如、蘇有朋等主演的《情深深雨濛濛》,當時簡直轟動了整個中國!

這部劇講述的就是民國時期的事情,愛情、抗戰、軍閥等,都是民國時期上海的經典故事。民國時期的上海風格,至今也一直還有留存,那股“上海灘”特有的民國風情,是其他地方沒有的。

這樣的上海怎能不吸引人呢?當然這些只是我印象中的上海,上海還有許多吸引人的方面,每個人對它的印象也盡不相同,就看你是喜歡什麼了!


旅遊消費視界


網上有個段子是這樣說的,上海人覺得除了本地人,全國其他地方都是鄉下嗎。這也說明了上海的繁華,發達。而且上海是真的發達,作為全國經濟最好的地方,上海是有實力這樣說的,上海的平均工資也是全國最高的,到了上海才感覺,除了上海其他地方都是鄉下,作為一個鄉下人,我感覺上海的物價是真的高,生活節奏也快。而且上海的房價也是真的高的離譜,不過上海也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大家有空可以去上海玩啊!!!



鳳孀馗


我初到上海的時候,看到了一些本地早已經消亡的事物,比如社區自動理髮啥的,還有牆上辦證的標語,大概我先去的浦東的一個破落的地方,感覺失望,還有點像農村……

剛到上海,第二件令我感到有趣的是電話亭,浦西的電話亭密密麻麻分佈在每個道路上,就像是時代的印記一樣……我們家鄉電話亭還沒有流行起來就被手機淘汰了……可見上海的方便……

第三件事讓我震驚,我以前受上海製片廠,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影響,以上海為時尚的中心,都是講標準普通話的,所以聽到上海人私下裡說一口誰也聽不懂的土鱉難聽的方言時,非常震驚…後來也學了幾句上海話……

第四件事是人多,人民廣場地鐵站高峰期,人山人海,讓我喘不過氣來,沒擠死我呀……我們老家哪有這麼多人……

其他倒沒啥……外灘和陸家嘴都很美麗,在上海久了,見過繁華的都市的一面,也看見過上海的貧民窟,還有老式弄堂裡的沒有抽水馬桶的房子,一個破房間賣一百萬……我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