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這句詩?

咗邊丶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出自陳寅恪先生《憶故居》詩。全詩如下: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餘歲月送淒涼。
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

據吳密先生抄稿,此詩作於1945年4月30日,時抗戰基本勝利,只是中國並非完勝,也非大勝,而是“慘勝”。當時國事雖然向好,但山河破碎,百廢待興,陳先生自然歡悅不起來。

這首詩有序:

寒家有先人之敝廬二:一曰崝廬,在南昌之西山,門懸先祖所撰聯,曰“天恩與松菊,人境託蓬瀛。”一曰松門別墅,在廬山之牯嶺,前有巨石,先君題“虎守松門”四大字。今臥病成都,慨然東望,暮境蒼茫,因憶平生故居,賦此一詩,庶親朋覽之者,得知予此時之情緒也。

國事之外,家事身事,亦令陳先生倍感落寞。這首詩所憶之故居,一為廬山牯領之松門別墅,故此詩題目,一作《憶松門別墅故居》。

所憶的另一故居“崝廬”(崝zhēnɡ,高)。1899年,陳寶箴葬亡妻黃夫人於西山後,在墓旁築屋,該屋懸有陳寶箴所撰對聯——天恩與松菊,人境託蓬瀛。

《憶故居》第七句之“松門松菊”,字面意,大抵由此聯而來,兼指崝廬和松門別墅。


題主所問的兩句,乃詩歌頷聯,寫的是陳先生的身事

因為自己一直堅持人格獨立,奉行自由思想,孤高行世,不肯屈居人下,苟同世俗;四海之內,知己寥寥可數,而今臥病他鄉,偏居蓉城成都,而身邊竟無一起賞玩夕陽之人。

當然,“四海”,除了指天下,四境之外,還有另一重意思,“眼高四海空無人”,即能入我法眼,讓自己青眼相加者甚少。“夕陽”,除了指傍晚的斜陽,還暗指落寞的人生際遇。山河破碎,國家瘡痍,背井離鄉,故園荒蕪,平生大志尚未實現,今又臥病,情緒頗為低落。

早在1927年,陳先生遊靜明園時所作詩,有“回首平生終負氣”句,知陳先生孤高自許,不肯苟合於人,由來已久。


此外,順便解讀下詩歌的其他六句。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若有似無的鐘聲,從遠方傳來;依稀林影中,眾多烏鴉返回巢穴。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餘歲月送淒涼】雖然贏得了勝利,而國家破碎,民生凋敝。剩下的歲月中,倍感淒涼。

【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回到松門別墅,像陶淵明那般,高蹈自晦,任性自然地生活的美夢,何時才能實現呢?權且把他人當作故鄉,以減輕思想的苦楚。



更多人文靠譜解讀,敬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



風雅人文觀察


一九四五年四月,陳寅恪寫下了憶故居,這兩句是詩中最著名的兩句。

全詩如下: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餘歲月送淒涼。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

這個時候的陳先生已經五十五歲了,寫這首詩的時候正在患病,想起故鄉曾經居住的地方,不由得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鐘聲從渺遠的遠方傳來,窗外依稀可以看到群鴉飛回巢穴的影子。群鴉已經還巢,而我還漂泊在遠方,這正是陳內心的寫照。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自負才氣絕倫怎麼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放眼四海只有夕陽與我為伴。陳先生一直是自負的,當初王國維走後,他寫下了“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但是他那種淒涼的境地誰能懂?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餘歲月送淒涼。一九四五年開始日軍已經有失敗的跡象,但是戰爭勝利了,我們的河山,各個方面都遭受了巨大的傷害,對於陳先生來說,文化無疑是傷害最大的。而陳先生這個時候已經年過半百,就算贏得了勝利,自己只剩下晚景。

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陳先生的父親在抗日戰爭的時候為了抵抗日軍絕食而死,陳先生此刻臥病想起以前的先人在的時候,一家人在老家其樂融融。可惜那不過都成了回憶,都變成了夢一般,自己羈旅他鄉,只好把他鄉當做故鄉。



詩書君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陳寅恪的這句詩,刻畫了文人精神家園與現實境遇的矛盾,也回答了文人究竟應該怎麼活。

擁有獨立人格,才能一生負氣。

如果境界不高,人云亦云,所謂的懷才不遇,一生負氣,那是生氣的氣,怒氣的氣。

而陳寅恪負氣負的是才氣。才高八斗,冠絕群雄。立於泰山之巔,一覽眾山小。眼界之遠,是他人目光無法企及的地方。

但縱使如此,如果沒有獨立於俗世的人格,這份才氣,也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終會煙消雲散。



縱使今日四海無人,追求真理之志不變。

精神家園,一定是清淨的無為的,只有真理的光芒遍佈虛空。而世俗的評論,詆譭,謾罵,侮辱,都像一陣怪風,攪的精神家園,天翻地覆。

往前走一步,是天才;走兩步,是瘋子。看到比別人看得更遠的地方,如果不能忍受這份不理解,忍受不了眾人的背叛和離棄,那離真理也就會越來越遠。

今日四海無人,不是孤獨悲苦,而是真理之門打開的前兆。那一輪夕陽,不正是真理漏出的光芒嗎?



路漫漫其修遠,雖千萬人吾往矣。

一簞食一瓢飲,回不改其樂。顏回的偉大,更多的在於,他放棄了對物質的追求,一心向往真理。

真理在每個人的精神家園。慾望是最大的絆腳石,物質慾望尤甚。既然追求高尚的精神,文人何須悲苦自憐?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陋室一杯茶,清涼一蓬雪;有風皆是客,無人邀明月。

有此境界,人生何處不是樂土?


Fandy


全詩如下:

憶故居丨陳寅恪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餘歲月送淒涼。

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



我們先要了解的一個名詞叫「同光體」。

這是近古詩派之一。同光指的是「同治」「光緒」兩個年號。由鄭孝胥、陳衍揭竿而起,標榜此詩派名。往後至民國時期,猶有響應者無數。

大體特點就是一股子書生氣。多出現「負氣」「負手」等顧影自憐的擺拍poss,同時又生僻拗澀,生怕別人看的懂顯得loW。

在詩詞圈裡有句學詩的玩笑話,叫做“學唐十年不出頭,同光三月成大佬”。雖是玩笑,但也能體會出一些東西了。

這麼說吧,打個比方:唐時的詩,宋時的詞,就好比是健康清淡的食物。同光體的詩就是放了無數工業調料的快餐。後者雖然初讀起來頗有震撼力,但是多食傷身,破壞口腔,讀多了甚至會體會不到健康食物的好處。

回到陳寅恪這首詩。同光體用濫的詞前面說了,基本就是「負氣」,「負手」。這首基本佔全了。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看夕陽」。一如是。初讀之下,臥槽格調真高,感覺說到我心坎裡了。我就是這麼一個抱負未展又孤獨的這麼一個人啊。但是說到底,也就是擺拍的一個造型而已。而且是一首詩從頭到尾都是拗造型。反覆強調的是我好淒涼,我好孤獨。

再說形象點就是上了一盤翡翠雕龍,能吃的地方也就是龍鬚的那點蘿蔔切絲兒,還是生的。


無聊到巔峰


拜讀了一下各位網友的回答,感覺和我對這兩句的理解有些小的出入。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是陳寅恪於一九四五年所做《憶故居》詩中的兩句,這個大家說的很清楚了,不在贅敘。結合當時的時代和人物背景,我覺得陳寅恪的“一生負氣”應該是對自己才華的一種隱性認可,是比較委婉的表達,大家都知道這種同光體是陳寅恪的父親陳三立以及譭譽參半的鄭孝胥所創,負氣這個詞在鄭孝胥的詩中也曾多次出現,比如“向來盛負氣,不自謂我非”“三十不官寧有道,一生負氣恐全非”。陳寅恪的負氣應該是鄭孝胥的延續,想表達給世人的是自矜英氣到現在了,後一句“四海無人對夕陽”我覺得是用夕陽來喻己,當時的陳寅恪已經五十五歲了,而且眼睛還失明瞭。葉落歸根,懷念故土,所以就有了“四海無人對夕陽”之句。綜合起來,我覺得陳寅恪這兩句想表達的是自己一生英氣滿腹才華,慨嘆現在老去了,安安靜靜的日子裡就會思念故土與故人。

其實比起我自己對這兩句詩的註解,我更喜歡我讀過的另一種解釋:“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就是beyond唱的“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哪怕有一天會跌倒……”


蘆葦luwei


對於這一句早已經成為陳寅恪先生一生象徵的句子,讀來讓人感慨萬端。我有個想法,當一個人的才能超過這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的時候,這個人註定是孤獨的;因為高處不勝寒啊;當一個人追求自由性格獨立到萬徑人蹤滅的時候,他最後的結局將是無可避免的獨釣寒江雪。這就是陳寅恪,一個一生都在和人間負氣的大師,一個一生都在追求思想和精神自由的大師,一個晚景淒涼但最終打動了歷史的大師。

要理解這句話,我們不妨來看看陳寅恪先生這首詩的原文:

憶故居序:

寒家有先人之敝廬二:一曰靖廬,在南昌之西門,門懸先祖所撰聯,曰‘天恩與松菊,人境託蓬 瀛’;一曰松門別墅,在廬山之牯嶺,前有巨石,先君題‘虎守松門’四大字。今臥病成都,慨然東望,暮 景蒼茫,回憶平生故居,賦此一詩,庶親朋好友之者,得知予此時情緒也。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餘歲月送淒涼。 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

人在年少時,總認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十八歲我想出門遠行,哪怕是在細雨中呼喊,人生都是幸福而浪漫的。所謂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陳寅恪先生年少時懷著深厚的中國文化的功底,帶著夢想,遊學國外,遍覽群書,終於成就他的淵博高幍之學,成為民國時代的大師,可以說,除了梁啟超、王國維,有誰敢說我能和陳寅恪爭中國文化、中國史學的一杯羹呢?

人在進入中年之後,骨子裡的家國之思會如春天的野草一樣瘋狂生長。家畢竟是血脈所繫,畢竟是魂牽夢繞的地方,回到家鄉,我們會變得異常平靜,哪怕是歲月在心底刻下海溝一樣深的傷痕,故鄉都會將它抹平。其實這首詩寫的並不複雜,只是陳先生遠在成都東望故鄉的一種感受。最讓人動容的就是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一句。其實這是陳寅恪先生一生的寫照,也許是一語成讖,也預示了他在即將到來的晚年歲月的悲慘遭遇。

人生的不如意來自哪裡?來自對人生對命運對社會的不妥協。人的生命就像是一根橡皮筋,你的不妥協,必然會被人生越拉越長,直至繃斷,陳先生就是這樣一根被繃斷的橡皮筋。他一生崇尚自由,崇尚獨立,可以說是不自由毋寧死。但是在這個世界,東方、西方,古代現代,哪裡有真正的自由,所謂真正的自由,大概只會在夢裡出現,而夢,最終都會醒來的。人的痛苦,大抵都出現在夢醒之時。

人可以遠離家鄉四海無家,但絕對不能四海無朋友,陳先生在晚年終於認識到,一個人孤獨無依的淒涼。這個孤獨無依,不是指身體上的,他畢竟有老妻相伴殘生,這種孤獨無依,來自於無人理解。辛棄疾不是把欄杆拍遍,感慨無人會登臨意嗎?嶽鵬舉不是哀嘆欲將心事付瑤琴,絃斷有誰聽嗎?一個人最深處的孤獨,來自於精神。這種孤獨可以造就天才,同樣可以造就傻子!陳寅恪先生是學術上的天才,卻是世俗社會的傻子!

我以為,做個孤獨的天才,死也值得!


好玩的國學


《蹉跎》聯句,💁一生負氣成今日,


💁四海無人對夕陽

💁莫道人生雖苦短,


💁花好月圓終有日。


mm4545


這句一氣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這可謂人生的悲慘結局。原因在於這種眼光短淺,心胸狹窄,疑心太重,不會處人,到處樹敵,處處碰壁,親叛眾離,不得人心,孤立無援,:。一直到了暮年,設有親人朋友相伴,只有快要下山的夕陽可見,發出悲憐之感嘆,一切都往矣。正應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句話。事到今日,何必當初。這是自作自受,不善處事為人的結果。此話告訴人們,人活在世上,不要太任性,要有包容之心,不要斤斤計效,嚴從律己,寬以待人,切可以與人隨便結怨,到處樹敵,否則將自己處於被動孤立的地位,而無所適從,無為作為,自買氣受,一生無樂,白白一生,得不到人間溫暖,以悲哀的下場結局。


吳定律




而對於他來講,即便失明亦不是件太過悲傷的事情,只是還有很多著作不及寫完。憂心身喪,文化存亡。1945年還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四月初,美國人轟炸了日本本土,戰事開始呈現一邊倒的形勢。日本人敗相已露,然黎明前,祖國大地仍然滿目瘡痍,籠罩在黑暗中。此刻詩人難免傷懷。在此背景下,大師寫下了《憶舊居》。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破碎山河迎勝利,殘餘歲月送淒涼。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

前兩句畫面感極強,有王維的筆風。“三句之後皆典型宋詞婉約惆悵格式。此為典型“同光”派作品。“同光派”歷來褒貶不一。然而晚清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陳三立”便是典型同光派之代表人物。而陳三立正是陳寅恪之父。幼年長期耳濡目染,國學基礎,西式學說,出其父者,貢獻之巨。

解說此詩文,通篇”惆悵”、“負氣”。某偉人就曾說過“暮氣沉沉”,認為其為遺老之流。


的確中國的知識分子的書生氣永遠夾雜著幼稚棄世的內容。彷彿從羋原的《離騷》開始,到後來的王國維投湖。這是基因裡的夾帶。

所以“負氣”之罪不在”同光派”,而在於詩人所處的歷史和社會背景。那種背景叫“國之不幸,詩詞大幸”。而今人之所學“同光體”,已無其社會歷史背景,乃成“為賦新詞強說愁”了,實乃沽名釣譽,故弄玄虛耳。

而陳寅恪為學術耗盡了一生。他無心政治,追求精神自由,思想獨立。所以一生不願離開大學,越是眼疾之後,創作越是夜以繼日,有著強烈的緊迫感。


回到題主所提之“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用beyond的一段歌詞可以解釋:“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哪怕有一天會跌倒(今天果然臥於病榻),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哪怕有一天只你共我(的確看著夕陽,似乎也只有唐篔陪著自己,想想還是有點小淒涼呢!)”


炒米視角


憶故居丨陳寅恪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餘歲月送淒涼。

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



好友詩書君和無聊到巔峰已經說得很好了,我來補充一點吧!

這是一首同光體詩歌不假,也許這種風格在詩歌鑑賞上有種種不好的地方,但是,我更想讓大家理解作者陳寅恪寫詩的經歷與背景。我固然是不提倡過分強調詩歌背景鑑賞,但,作者是陳寅恪先生啊!

同光體代表人物有:陳三立、鄭孝胥、沈曾植等人,他們很多人可以劃歸於清代遺民。而陳三立的兒子就是陳寅恪啊!


下面解釋一下,遺民是歷經改朝換代心懷故國,不願意做官的人們。單純,這樣沒問題,但,同光體的那批詩人,他們是經歷過近代的劇變,近代的恥辱、改朝換代的改變、對於政權和中華文化的眷戀種種複雜情感湧上心頭,淒涼、孤獨情感氾濫也就很正常了,對他們經歷的就是國破家亡。


再說,陳寅恪一家三代,陳寅恪祖父陳寶箴。維新派登上歷史舞臺的時候,他思想不保守,跟得上時代潮流,支持維新派,後來結果可想而知,被罷黜,兩年後死得不明不白。他有一個兒子陳三立,當年一起被革職,抗戰的時候,他為了自己的清白,五日不食,憂憤而死。陳三立有一個兒子就是陳寅恪,在這樣的家裡出生,愛國之情,憂患意識這些都不會少。

別人抗戰勝利了,歡欣鼓舞,興高采烈,陳寅恪怎麼淨用“夕陽”、“殘餘”、“破碎”、“淒涼”這樣的詞呢?陳寅恪不是不愛國(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愛國的,他不可能不受到影響),而是心中藏滿了悲慟的東西。父親在戰爭裡死去,自己顛沛流離,賴以讀書的眼睛也開始視力下降,一腔熱血無處灑。他不是戰士不能保家衛國,單薄的筆墨承載不了多舛的國運。所以,他曾寫過“一管書生無用筆,舊曾投去又收回。”陳寅恪先生曾在英、法、德,日等國留學,不過是希望能學習西方的史學理論,給傳統中國學術界帶來新鮮思想。他能做到的只有這些了,很偉大,但對他與中國來說又很單薄。



陳寅恪最為人熟知的無非是“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他知道學術上需要一個冷靜的心態去研究,但,破敗的國土、江河日下的國運,自己又如何冷靜呢?故此,隱藏在內心深處久久無法發洩的壓抑情緒,在抗戰勝利爆發出來——“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誰又能真的理解他呢?


最後一句,“且認他鄉作故鄉。”你既可以理解他是羈旅他鄉,思念故鄉。也可以理解這劇變的近代政局,如同魯迅的詩歌“城頭變幻大王旗”,陳寅恪先生沒有那種歸屬感,所以,“他鄉”作“故鄉”。家不一定代表一個地理位置,而也可以是一個給你帶來熟悉感與歸屬感的事物。


好友無聊到巔峰他固然不喜歡“同光體”,我覺得這是有道理的,他們近代那批人,有自己獨特的人生經歷,他們筆墨之下是他們的經歷,現在學習寫詩模仿別人獨特經歷去創作,豈不是驢唇不對馬嘴,貽笑大方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