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有什么用?吃这个药,需要注意什么?

为你该如何疯狂


六味地黄丸是北宋时期的儿科名医钱乙创立的方子,在他的书里叫“地黄丸”,而这方子里的药一共有六味,就叫六味地黄丸。这六味药分别是:熟地八钱、山萸肉四钱、山药四钱、茯苓四钱、丹皮三钱、泽泻三钱。其中,熟地是入肾经的,它滋阴补血、益肾填精,可以对肾进行营养补充;山萸肉是入肝经的,同时还兼入心经、肾经;山药味道是甘甜的,所以它入脾经,同时还兼入肺经;丹皮,又叫牡丹皮,它可以直入肝经,清除肝火;茯苓,它是寄生在大松树根须上的一种菌类,味甘淡,是泄水健脾的能手;泽泻,顾名思义,主要是泻水。六味地黄丸的作用是三补三泻,补正气,去邪气,它不仅仅是补肾而已,而是补肝、脾、肾三经,只是重点是补肾经,所以它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调理身体的方药,是中药应用的神来之笔,妙用经典,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临床考验后,它成了中成药中最著名的方子。

那么,究竟出现了什么样的症状才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呢?

如果想要服用六味地黄丸,在肾阴虚的时候,服用效果最好。那肾阴虚都有什么表现呢?首先要看舌头,舌头分舌质和舌苔两部分,舌质红,舌苔薄的人可能是肾阴虚,有服用六味地黄丸的可能;如果舌质白则是阳气不足,舌苔厚的人说明是体内有痰湿,是不能服用此药的。

然后看脉搏,肾阴虚的脉搏的特征是细数,如果你的脉搏跳得比较快,则有可能肾阴虚;如果脉搏跳动得比较缓慢,那是绝对不用服用此药的。

如果上面这二条符合的话,我们再来看症状。如果有以下症状之一,基本就可以认定是肾阴虚,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了。头晕眼花,这是因为气虚不足,虚火上攻的缘故,主要表现在眼睛干涩,还容易见风流泪;腰膝酸软,因为肾的位置在腰部,如果肾阴虚了,腰部会有酸软的症状;耳鸣耳聋,有时会出现那种长时间的、声音很小的耳鸣;盗汗自汗,就是身上总是出虚汗,稍微一动就是一身,尤其是晚上睡觉时出汗,说明阴虚得非常厉害了,当然夏天晚上的桑拿天除外。

那么,什么人群又不适合服用该药呢?

第一,阳虚的人。所有的肾阳虚都是在肾阴虚的基础上形成的,此时不要马上补阴,阳虚实的诊断指征是舌质颜色淡,脉搏跳动多数是缓慢的,下肢发凉,怕冷,尿是清长的,这部分人要先补阳,再补阴,或者两者同时进行(金匮肾气丸就有这个作用)。

第二,有湿热的人。这种人舌苔厚、舌苔黄腻,胃肠里面胀闷,大便不成形,这些是体内有湿热的人的诊断指征,需要排除。

第三,脾胃功能弱的人。因为六味地黄丸的主药熟地有滞腻的功效,所以长时间服用会导致脾胃不振,所以要慎重服用。


药事健康


关于六味地黄丸,很多朋友私信过李药师,问是否能长期吃,问性功能不好吃了是否管用?是否能壮阳等等,但通常我都没有回复,为什么呢?六味地黄丸确实好药,但现在确有很多人对它有一些理解上和观念上的错误,导致了一些滥服滥用的情况出现,不管是六味地黄丸,还是其他什么药,用药一定要对症,如果不对症,不如不吃。

六味地黄丸功效分析

六味地黄丸,其原方来自于宋代医学大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其组方以熟地黄为君药,淮山药,山茱萸为臣药,泽泻,丹皮,茯苓为佐使,具有滋养肝肾的作用,是中药平衡用药的经典组方。

方中熟地黄是君药,具有滋养肾脏,填补精气的作用,而山药有益脾胃,强精补肾,山茱萸补养肝脏,是为“三补”,丹皮清肝泻火,能够平衡山茱萸之温,泽泻能够清泄肾火,能够平衡熟地黄过强的滋补作用,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能够有助于山药的补养脾胃之功效,是为“三泄”,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泄,因此,既能补养肝肾,又不会造成进补所造成的过燥,是中药应用的神来之笔,妙用经典。

六味地黄丸确实好,但它也有明确的适应症,六味地黄丸的主要功效在于“滋阴补肾”,对于肾阴虚所致的夜间盗汗,头晕目眩,耳鸣,盗汗遗精,口燥咽干,慢性疲劳等症状,服用六味地黄丸是很好的选择。

因此,如果想要服用六味地黄丸,一定要确定自己身体的状况确实是肝肾阴虚的情况,如果是腰膝酸软,夜尿频多,不孕不育等症状的话,很可能是肾阳虚,如果是大便稀薄,食欲不振,胃脘不适,舌苔厚腻等情况,多数属于肾气虚的情况,这些情况下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但无效,还有可能会导致反作用。

六味地黄丸的其他滥用情况和服用注意事项

很多男性朋友,到了中老年,性功能开始出现下降的情况,总是想着各种方法“补肾”,吃六味地黄丸就是很多人在做的事情,但实际上,补肾不等于提高性功能,这两个方面并不完全相关,如果是肾阴虚导致的性功能减弱,服用六味地黄丸往往有效,如果是肾阳虚所致,服用六味地黄丸,则往往起不到效果或反而不利健康。因此,在此强烈建议大家,肾不要乱补。如果想提高性功能,吃补药可能还不如加强锻炼来的效果明显。

除了不可乱补以外,六味地黄丸的服用还有一些注意事项,给大家简单说几个——

1. 感冒期间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不利于身体恢复;

2. 三伏天不建议吃六味地黄丸;

3. 腹泻时不宜吃六味地黄丸;

4. 脾胃虚弱的朋友不宜长期吃六味地黄丸;

5. 服用六味地黄丸期间,要忌食辛辣;

6. 抗结核药物利福平不宜与六味地黄丸同服,会增加利福平的肾毒性。


李药师谈健康


上学的时候,刚学到这个方子,就有同宿舍的人偷偷的买着吃,因为补肾!

可是后来越吃问题越多,不得不找到我们老师,老师告诉他补错了。

或许刚开始学习中医的时候,我们也是只知皮毛,以为六味地黄丸能补肾,能治疗阳痿、早泄,提高性能力。

现在估计还有很多人也是这样认识的。

其实六味地黄丸并没那么简单。

该方出自宋代医学大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六味地黄丸之所以经典,一方面是因为疗效,另一方面是因为区区六味药,相互作用非常到位,而不像很多大方子,动不动就几十种药物。

方中熟地黄为君,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

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

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

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

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泄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

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萸肉之温涩。

三药称为“三泄”,均为佐药。

六种药物,三补三泻,补泄合用,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

主要功效:滋阴补肾。

适用病症: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很多人遗精或阳痿早泄等等症状,就觉得六味地黄丸可以治疗,自己偷偷买着吃。

岂不知,肾虚包括肾阴虚也包括肾阳虚。

所以,服用六味地黄丸一定要找中医大夫看完后,望闻问切,辨证施治。不能自以为六味地黄丸就能治疗自己的病。

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慎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其实,所有的药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应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而不能自以为是。


心血管王医生


六味地黄丸;属补肾阴虚药。不是补阳药,不能补肾壮阳,不能治肾虚,阳痿,早洩。现在,一些人,尤其男人,肾阳虚的较多,不懂,往往买六味地黄丸吃,这不对,因为阳虚必然阴盛,六味地黄丸是补阴药,越吃会阴越盛、阳越虚,阳痿早洩更厉害。所以,肾阳虚的人不宜吃六味地黄丸。并且,体内有实火,阴虚内热,消化不良的人也不宜吃此药。


郗金民新号


六味地黄丸的作用: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六味组成。

功用:滋补肾阴。

主治:肾阴不足,证见腰膝酸软,头昏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潮热,消渴,淋浊,足跟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临床运用:

1.治疗小儿行迟,齿迟,脚软,囟门久不闭合,阴虚发热诸病,这些病证,皆由肾虚,故用之有效。

2.现代医学疾病之肺结核,肺气肿,糖尿病,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神经衰弱,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征等慢性疾病,见上述肾阴不足证者,均可用六味地黄丸治疗。

3.本方加五味子,名都气丸。能补肾纳气,治肾阴不足的虚喘。

4.本方去泽泻,丹皮,加枸杞子,炙甘草,名左归飲。能主治肾阴不足而无火旺之证。

5.本方加知母,黄柏,名知柏地黄丸,能滋阴泻火,治阴虚火旺,见潮热,遗精之证较甚者。

6.本方加枸杞子,菊花,名杞菊地黄丸,能滋肾平肝,治肾虚肝旺,见目痛干涩,视力减退等。

总之,在临床上运用得当,效果不错。

吃六味地黄丸,要注意:

1.淡盐开水温后送服。(咸入肾!)

2.不宜飯后服,宜飯前一小时或半响服。

3.只在对证时使用。

4.脾胃虚寒等不对证者忌服。

因此,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以上供参考之。





桂花芳香77105282


六味地黄丸的名气可以说是震天响,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仅在我国如此,现在韩国、日本等很多亚洲国家都十分推崇六味地黄丸。

有人说过,每一道中药方,都是一部重要的哲学思想,都是凝结了前人无数智慧精华的宝藏。大名鼎鼎的六味地黄丸把这句话诠释的淋漓尽致。

六味地黄丸,源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到北宋正式成方。

顾名思义,六味中药组成,三补三泻,阴阳调和:

三补:肝、脾、肾三阴同补。

熟地黄--滋阴补肾;

山茱萸--滋肝养肾;

怀山药--补脾益肾。

三泻:泻湿浊,平偏盛。

泽泻--泄肾利水;

丹皮--泄肝清火;

茯苓--泄脾祛湿。

六味地黄丸药效主治:

1.肾阴亏虚导致的遗精滑精、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消瘦乏力。

2.性生活过度导致的肝肾两亏、虚火旺盛、头晕目眩、冲动易举、耳鸣耳聋。

3.肾阴不足导致的小便淋漓、腰痛绵绵、尿有热感。

4.肾阳过旺导致的免疫力低下、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等。

六味地黄丸服用注意:

六味地黄丸不是万能药,很多人只要一腰痛或是有肾虚症状就要吃点六味地黄丸,这是大错特错!

六味地黄丸是典型的滋补肾阴药物,肾阳虚患者吃的话会导致阴邪更盛,阳气更虚,表现为越来越,没有力气、没精神、怕冷等症状。

六味地黄丸适合阴虚患者使用,但也不能毫无节制的吃,服药到阴虚症状有改善就停药,吃多了会再次破坏阴阳平衡,伤害身体。

以上回答属于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评论,分享看法。收藏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健康非常道,每天听三甲营养主任医师道健康,致力成为您身边最贴心的健康养生专家。


营养科李医生


中药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医者智慧的结晶。六味地黄丸作为中药的一份子,在找众多的中药中可谓是具有“脱颖而出”的光环,颇受国人的喜爱,在东南亚等国家也颇有“威名”。药虽是好药,却也得适和适度方能起到疗效。有很多人常怀着六味地黄丸的崇拜,盲目用药,致使药到不能病除,反而多添疾病困扰。

六味地黄丸的成分

六味地黄丸处方原本来自于宋代太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删减张仲景(汉代)“八味肾气丸”中桂枝、附子二味而得。原本是小儿用药。

现今的六位地黄丸中表明的成分主要有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和茯苓。

三补

六味地黄丸中有“三补”之称的是熟地黄、山药、山茱萸。

熟地黄具有养肝脏、不精气的效用;山药具有的健脾胃、补肾的效果;山茱萸则具有养肝脏的用处,因此三者被称为“三补”。

三泻

除了“三补”之外,六味地黄丸也有“三泻”的药物,主要是泽泻、牡丹皮和茯苓。

泽泻主要是平衡熟地黄的效用,清肾火;牡丹皮是清肝泻火之效;茯苓则是利水渗湿,健脾胃。

此方以“三补”、“三泻”为其显著特点。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

六味地黄丸最主要的功效是滋阴养肾。此外,在临床上,六味地黄丸的主治范围是由肝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遗精等症状。

若是因为肾阳虚而引发的此等症状,此时六味地黄丸便不宜使用,以免加重疾病,甚至伤害身体健康情况。

服用六味地黄丸的注意事项

六味地黄丸对人体有诸多疗效,但是这只是对部分疾病有此效果,若是盲目用药,把所有疾病都用此药治疗,只会是从“药”变成“毒”,伤害身体健康。

1. 湿热患者。对患有口苦、小便黄等湿热症状的患者,六味地黄丸的滋阴效用只会加重身体的湿热情况;

2. 感冒患者。感染患者此段时间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以免使疾病久久不愈;

3. 脾气虚寒者。六味地黄丸中滋阴药物多,对于那些怕冷、大便稀等情况的人,此药可能加重他们的脾胃负担。

4. 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疾病者,服用六味地黄丸要注意情况,应在医生的建议下用药。

备孕、湿气重、肾虚、减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肝病、皮肤病等等,怎么调理最有效?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趣味的健康知识,帮您识破健康谣言,走出用药误区!


康爱多网上药店



杏林回春21


无论中药还是西药一定要对症治疗,须经有资质的医生看过后放可用什么药,怎么服用注意什么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