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分析晚清慈禧太后的功与过?她有功吗?

老王说事儿


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重新设定一下问题的定义,功:设定为能力,过:设定为过失。

一、能力:

1、1861年咸丰死后,才称为慈禧太后,在清帝国政权领导层面主导慈安太后,主动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诛杀顾命八大臣夺取清帝国政权的最高领导权。刚开始是“二宫垂帘亲王议政”这个政治格局,但是清帝国政权的主导者慈禧,后来找个借口让恭亲王奕䜣靠边站开始独掌政权,开创主导和实际领导了清帝国回光返照的同治中兴时代。

2、在同治中兴时代,识别和任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于1864年8月消灭了南京太平天国主要的军事力量。后镇压捻军、义和团、苗民、回民等反抗清帝国的武装力量。识别和听取左宗棠的建议做出了不放弃新疆的政策,指派左宗棠于1878年1月收复新疆,于1881年,中俄通过谈判收回伊犁。

3、在同治中兴时代,在中国历史这个转折阶段开展洋务运动,增加清帝国各方面的力量(陆、海军事力量、工业制造)取消了科举制度,引入现代的办学理念。

4、在清帝国这个“特殊政权体制”下,慈禧任用了汉族和其他各族领导人,在中国这个特殊历史的转折阶段,慈禧有效的震慑了消灭天平天国运动的曾国藩这一体系的军事力量,历史性的开创了军事集团主动裁减自己军事力量的这一中国历史特例(曾国藩主动裁减了自己的军事力量)

5、利用列强矛盾,让李鸿章用白银3000万两赎回中日甲午战争割让给日本的辽东半岛。

6、1900年中国战败后,无奈实施新政,以图清帝国的苟延残喘。

二、过失:

1、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被动”战败。1895年4月17日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国不但失去台湾和向日本赔款,也是历史性的、事实上的失去了中国历史形成的主导东北亚历史走向的权利,中国东北亚的天朝朝贡体系彻底终结。

2、1885年中法战争,主动与法国讲和签订了“中法新约”,历史性的、事实上的失去了中国历史形成的主导东南亚历史走向的权利,中国东南部的天朝朝贡体系彻底终结。

3、1900年6月21日,慈禧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同时向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奥匈帝国十一国列强宣战。希望利用义和团对抗全世界列强(期间全世界列强与南方各军事力量签订东南互保条约,事实上形成了日后的地方割据政权)义和团的“能力”无力对抗全世界列强,中国战败,于1901年9月7日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当时中国每个人赔偿一两)。

4、1904年日俄在中国东北发生的战争,清帝国态度上表示中立,实际上支持日本(这一过失不做深入表述,读者自己评估)。

三、思考:

1、在1861年至1908年11月15日慈禧掌握清帝国这个时间维度内,清帝国基本盘的生存如果不是慈禧能支撑到1912年2月12日吗?

2、在1861年至1908年11月15日慈禧掌握清帝国这个时间维度内,在清帝国基本盘的“特殊”政权体制内,用什么方式能重新将清帝国的力量激活呢?

思考可能的答案:

1、键盘侠

2、最动听的口号


蔺广地


对于慈禧的功过,要一分为二地看。首先,慈禧是有大功的。在晚清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国内阶级矛盾尖锐,面对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义和团运动这些棘手的问题,慈禧通过重用汉族大臣,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平息了这些起义。面对列强侵略,她也抗争,如派左宗棠收复了新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搞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只是维新派侵犯了她的利益,才扼杀了维新。慈禧所做的这些,主观上讲,是为了维护她的统治,但从客观上看,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大一统。其次,慈禧也是有大过的。思想顽顾,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变革社会,使得中国贫穷落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使得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迟滞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综上所述,慈禧有功更有过,而且是大过。


书香伴我心


现在对慈禧新的评判来说,是有功有过的。

在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咸丰的领导下。中国与英法俄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这给了慈禧一个机会。她利用咸丰帝的懒惰而学会了政治,在她掌握权利以后,就干出了种种奇葩事,比如修园子(话说回来,一个女人,这也比较正常了,你指望她去开疆扩土吗?)但挪用的是海军军费,对面日本天皇内裤都当了拿来发展海军,这边让海军把内裤当了拿来修园子,天壤之别啊。又向十一国宣战,闹出了向全世界宣战的大笑话。转身就西狩去了,很可笑吧。

她在光绪和一群改革派即将开始大清中兴之梦时将其囚禁,打散了这些帝派,彻底将他们的中兴满清之梦破灭。


慈禧的种种举动,似乎都将反动愚昧的满清王朝推向更深的悬崖边,加速了满清的灭亡,为了使国家和政权更快的回到人民手里,她挫败了光绪不切实际的梦想和改革派明借改革实际上为了争权夺利的阴谋,她重用汉臣,以汉臣掌兵,这实际上也给了一直以防汉治汉为主要国策的满清以沉重打击,以汉臣收复新疆,扩大了汉臣的威望,种种迹象表明,她就是腐朽反动的满清卖国政权的掘墓人。

当然,她也是满清卖国政权的一员。

所以说功不一定是功,过不一定是过,慈禧没有人说的那样是所谓的著名女政治家,但总也有她干对的地方,是非功过,自有评说,满清这个时代,终究还是在她手里结束了。


关河南望



王荣联1


慈禧如果把她放在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上来说,毫无疑问都是大家口中的祸国殃民的妖后,愚昧无知妄自尊大的统治者,因为她拖后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导致中国被列强欺凌,这一类词还有很多,就不多赘余了。但是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即使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应该站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古代中国人尤其到了明朝后的中国无论统治阶级,知识分子,以及平民对于自身的定义都是天朝上国,蕞尔小国不容忤逆的高高在上的态度,再加上后世理学改革后的儒学道德伦理的熏陶,更加对于自身的一套国家运行机制以及文化的极度自信,所以在一次次被打之后还是沉浸在蛮夷无法分裂我大清的美梦中!



如果作为女政治家来说,不得不说慈禧是在古代中国这样的男权王朝里不可多得的政治家。当然比之武则天还是逊色许多,但是也不影响她作为女政治家的杰出表现。 那杰出表现在哪里呢,其一善于笼络人心,从辛酉政变中联合恭亲王罢免以肃顺八大顾命大臣,与东宫垂帘辅佐自己的儿子登基临朝;权谋之术了得,对于在剿灭太平天国运动的汉人功勋臣子与满清贵族之间的矛盾的调解游刃有余,避免了出现汉人自立的可能;其三,杀伐决断,毫不手软,对于朝政的把控正是由于慈禧的强有力的统治手腕,才使得备受列强欺辱的满清政权没有被地方起义或者徐图自立的臣子推翻,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主见的光绪皇帝至死不能独挡一面,推行维新变法的重要原因。






不空色


慈禧作为开启中国近代化的中央决策者和签到辛丑条约导致满清灭亡的卖国贼。

一、1860年咸丰病死辛酉政变至1889年光绪亲政。慈禧有功无过。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打到北京火烧圆明园,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满清风雨飘摇。

1.在这二十九年间,慈禧联合洋人、鼓励放权曾国藩等汉族地主武装办团练,湘军淮军崛起灭掉太平天国。

2.在慈禧的支持下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兴办近代工业,建立现代军队,发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出现了同光中兴。建立了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

3.在这二十九年间与西方列强除了中法战争外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而中法战争中面对世界三号资本主义强国能小胜后签订和平约实属不错的选择。

4.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民族资本开始发展,无产阶级产生发展,留学生选派为近代化培养了大批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人才。

二、1889年光绪亲政到1898年戊戌变法前。这一时期慈禧光绪母子同心。

慈禧还政于光绪皇帝,形成光绪直接亲政,慈禧太后幕后间接训政的局面。慈禧作为光绪的姨母、伯母、皇爸爸,光绪是慈禧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这时母子同心,母慈子孝。慈禧移居颐和园,离开权力核心,具体事情基本光绪亲政,重大事件慈禧把关。

1.这一时期光绪亲政,轻信佞臣帝师翁同龢,纵容其党争排斥异己,打击李鸿章,停了北洋水师经费,致使北洋水师在武器装备上和训练上逐渐落后于日本。

2.中日甲午战争,光绪轻信佞臣翁同龢,盲目开战,致使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

3.戊戌变法中,光绪轻信书生康有为,脱离实际瞎变法,得罪守旧派,朝廷失控。

三、1898年戊戌变法后期至1908年光绪慈禧先后去世。慈禧光绪母子失和,老年慈禧失去理智,倒行逆施。

1.康有为又妄图借助袁世凯刺杀慈禧,泄漏后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光绪母子关系测底决裂。光绪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杀。

2.康有为流亡海外,编出光绪衣带诏,欺骗世界,西方列强要求慈禧还政于皇帝光绪,甚至要驱逐慈禧。

3.内外交困下,慈禧利令智昏。利用义和团对抗西方列强,对世界宣战,导致八国联军侵略战争的发生。使中国测底沦为半殖民地。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前期洋务派被驱逐杀害,东南互保发生,满清逐步失去对东南控制。后期,为取悦洋人杀害顽固派,致使满清政府精英尽失,为慈禧死后,满清灭亡埋下伏笔。

5.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签订辛丑条约,使满清政府测底失去民心,国内民族矛盾尖锐,致使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朝为目的的革命如火如荼。敲响了满清灭亡的丧钟。

四、慈禧一方面推动缔造同光中兴,但另外一方面倒行逆施向世界宣战,签订辛丑条约,敲响满清灭亡丧钟。




人生如梦zhhw


慈禧只是一个女人,依靠身体获得皇帝的宠爱,再来点勾心斗角,利用大众的奴才心里,搞权利制衡,驾驭一部分人,获得权利,在那个历史时期,慈禧只是个顺应历史发展的普通女人,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只是慈禧自己所信任,倚重的大臣门商议出的选择题。慈禧不会像康熙那样制定国家战略,也不会像孙中山那样为中华自强而奋斗。慈禧只要权利独大。园林舒适,奇珍异宝多多赏玩。其他就让大臣们建议吧,就算做选择题,也是为了平衡属下的权利,不是为了国家百姓。


通达先生378


这样说吧,如果清朝未被外来侵略,即使最终也会被汉人赶下台。但她对中国还是有贡献的,她重用汉臣敢于对抗八旗子弟,至使后期开始了洋务运动建立兵工厂发展工业,建立北洋水师大力发展海军,开展外交斡旋(弱国无外交但还是要争取),虽然失败但已经开始向强国的方向努力迈进。

历史是公正的也是无情的,胜王败寇是不变的真理。


文武斌哈哈


慈禧最大的功劳是将苟延残喘的满清推向灭亡的动力,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将满清更加衰弱,向全世界宣战和利用义和团火烧教堂,用蒙古兵曾格林森屠杀英国使者,激发八国联军侵华和火烧圆明园,将鞑子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四哥40827573


有功不敢说,但用人方面绝对一流。一刚柔并济,高官没人敢反对她。二大胆启用汉臣。三不任人唯亲。这或许就是她统治近半世纪的秘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