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是否適用於農村?對此你怎麼看?

客派家釀


一切都是金錢的錯,使人失去了原有的愛心,農村有句諺語不知道你聽說過沒有,叫“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當你有錢了你即使住在無人區,都有親戚去看你。當你窮得只能靠低保來維持生活了,即使你在城市,他們都不敢去見你,深怕你向他借錢。但是他們還忘記了一句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不可能倒黴一輩子的總有一天會有好運的。鄰居可能比遠親好,畢竟他們就在你的隔壁,有個頭疼腦熱的,可以馬上給你拿藥倒水。在農村,隨著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攀比心比城市還要重,我們農村你家有事鄰里鄉親會過來幫忙!城市裡是因為你沒有多少朋友,所以感覺不到?農村就不一樣了。




草帽老農山貨堂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或人情世故的淡漠,出現了鄰里數年不知名姓,形如陌路,徹底顛覆了古人的那句話:遠親不如近鄰!

然而, 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我的看法,使我對遠近不如近鄰這句話有了新的體會。事情是這樣的:

上個月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電話那頭說,他是對門鄰居,他說看到我父親說話吐字不清,走路趔趄,好像不很正常,你回來看看吧!

聽了鄰居的話,我趕緊趕回百里老家,發現父親果真有病,看來還不輕,急忙把他送進醫院,經診斷是腦梗塞,好在送醫及時,否則不堪設想!

我沒想到平時很少來往的鄰居,看到父親異常,竟然找來手機號為我聯繫,使我感動不已,深深體會到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據悉,一名記者曾經做過一個社會調查,他調查了一棟高層樓上的住戶,看看是否認識自己的鄰居。結果發現有半數以上住戶表示不認識,為什麼高樓裡的鄰居會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呢?我想生活節奏加快,忙於工作只是一方面,主要是現在人越來越冷漠了!過去那種近鄰勝於遠親的觀念淡薄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走向了絕境!

其實,這樣絕境並非堅冰,只需要一個點頭一個微笑就可以打破,如果大家每天見面都冷臉相對,什麼時候才能熟悉呢?其實自己主動的一個關心就能拉進鄰居們的距離。

遠水不解近渴,遠親不如近鄰,鄰里關係處理好了,誰家有個小事互相幫個忙,孩子提前放學回家,家中沒人,在樓下鄰居奶奶家寫寫作業。炒菜做飯,突然發現沒有鹽了,敲敲門借點鹽。如果鄰里關係和諧,我們的生活幸福感、安全感也會加倍。

這時你會發現鄰里之間並非虎視眈眈,而是比親戚還能用的上的朋友!

改變對近鄰的看法吧!你放下架子,給他一聲問候,一個微笑都會得到一個溫暖的回應!你會發現鄰里之間並非堅冰,隔著的是薄紙一樣的任性和麵子!








河南鄉土鄉音


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我是深深地感受到它的真諦了!

爺爺 奶奶91歲高齡了,患有老年痴呆症,老兩口生活在老家農村,我父親姊妹七個都沒在他們二老身邊,平時僱了一個阿姨幫著做一日三餐,洗洗衣服,照顧二老的日常起居,記得有一次十月份,河水都有點兒刺骨了,晚上八點左右,天已經黑了,突然接到鄰居的電話,說奶奶出事兒了,讓我們趕緊回家一趟,我們住在離老家十幾裡地的城裡,接到電話急忙趕到家,家裡面圍了好多人,聽他們議論紛紛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奶奶拎了一籃子衣服去水渠邊洗,跌落到水渠裡了,渾身衣服溼透了,等我們趕到家,鄰居們都已經幫我奶奶換好衣服,安頓到床上,薑茶都熬好了,聽鄰居說,天快黑的時候看見我奶奶拎著衣服從他們院子前面路過,過了好半天不見奶奶回來,他覺得不對勁兒,趕緊也追過去看看,看見奶奶已經跌落到水裡了,當時我們心裡真的是說不出來的感激,想想真的很後怕,如果不是因為鄰居的細心,奶奶年老體弱爬不起來,天黑又沒有人看見,估計……後果真的不敢想象。

我一直有一種感覺,雖然在城裡安家生子了,可是每次回到老家才真正的感覺到踏實,在外面總有種飄著的感覺,每逢節假日有空了,我總是喜歡回到老家去,跟街坊鄰居聊聊天,嘮嘮家常,在山上轉轉,老家人還是樸實些,沒有城裡人的斤斤計較,老家人的相互照顧,相互幫助好像有著心照不宣的默契,誰家有點什麼事兒,都會主動上去幫忙,我覺得遠親不如近鄰那種感覺在城裡是體會不到的。






旭說天下


在農村,隨著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攀比心比城市還要重,我們農村你家有事鄰里鄉親會過來幫忙!城市裡是因為你沒有多少朋友,所以感覺不到?農村就不一樣了。

比例:隔壁老陳家的兒子今年買了輛新車回家家裡又蓋起兩層樓房。左鄰右舍的鄰居就會誰家的兒子怎麼樣怎麼樣?就會拿你和隔壁家的兒子做對比。哪種心情?你不是一個農村出來的孩子,沒人懂我我,心裡陰影油然而來?所以強大自己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靠誰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



鄉村貴州軍哥


我覺得有一點點道理。農村有句諺語不知道你聽說過沒有,叫“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當你有錢了你即使住在無人區,都有親戚去看你。當你窮得只能靠低保來維持生活了,即使你在城市,他們都不敢去見你,深怕你向他借錢。但是他們還忘記了一句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不可能倒黴一輩子的總有一天會有好運的。鄰居可能比遠親好,畢竟他們就在你的隔壁,有個頭疼腦熱的,可以馬上給你拿藥倒水。





農人幫


80後農村人,談點個人看法,不喜勿噴,認同的可以點個贊。

90年代初期以前,農村鄰里互助的氛圍還是比較濃的。那時候都比較窮,都在溫飽線上打滾,就算偶有衝突也很容易化解。農忙時節鄰里之間互相轉工,曬糧食的時候遇下雨互相幫忙搶場也是常有的事。遇到有人家裡過事或蓋新房,也會相互捧場幫忙。那個時候基本上是不要錢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遠親不如近鄰,是沒毛病的。

從90年代中後期到2015年左右,農村也發生巨大變化,逐漸有了貧富差距,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轉變,對金錢和利益追求也從人性深處開始釋放出來,人們開始妒忌、攀比,甚至仇富,尤其是對身邊的人和鄰里之間。馬雲一天賺幾個億,人們可能會崇拜他、羨慕他,但不會敵視他,畢竟他和大家不在一個“村”,離大家比較遙遠,而且就算你敵視他也沒任何用。而對於身邊的人,則有可能去詆譭、拆臺,甚至做出一些過份的舉動,比如大衣哥朱之文的鄉親。

而到了現階段,多數人則顯得比較“佛系”,大不了大家各掃門前,你窮我不欺負你,你富我不巴結你。

大家對這個問題是否有同樣的看法呢?


土家舌尖


左右鄰舍爭風吃醋是常有的事,那都是一些攀比心理在怪。你比我強,我還想比你更強,這樣的思想人皆有之。那難道你就沒有這種想法嗎?我不管別人,反正我也有這種想法。你的車買來了,我也想掙錢去買一臺。怎麼啦?這種想法有錯誤嗎?這就是鄰居逼出來的上進心。

人們都說要好好幹,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人家鄰居在城市裡買房了,你在那裡偷偷的掉淚,那就是對自己的傷害。按照我的想法,你就要以鄰居為楷模。找找自己的原因,調整思路,也像鄰居那樣,去城裡買房。

我認為鄰居就是我的老師,遠親就是不如近鄰。





開心人生8047


遠親不如近鄰很恰當地形容鄰里關係,遠親確實不如鄰居朋友。鄰里處得最好的屬兒時夥伴,喝著同一河裡的水,享受著同一方的陽光。那種光著腳丫相互配合在小溪裡捉魚是多麼的默契,因淘氣頑皮偷吃鄰居長輩家瓜果為爭罰記憶猶新。夥伴們從讀書到成家立事,同吃多少次一口鍋飯同睡了多少次一張床。那時的我們只有坦承沒有秘密,從眉目間就能猜到各自的小九九。每個家庭日子跟現在比那是相當清苦,逢上誰家喜事都要請鄰居們喝兩杯,當然了去喝酒的時候也不會空著手,隨禮隨意莫見怪。偶爾有鄰居因瑣事爭吵也是過後即忘,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都沒壞心腸。誰家都有老都有小,相互照應吃點虧算個啥,真的、有幾個好鄰居真是福。

現在雖為生活好一些出門在外好幾年了,一年也回不了幾次農村的家,要不是那些留守的親鄰相互幫助解了多少後顧之擾,我也沒有那麼安心那麼踏實。也是在外多年讓我更感受到農村鄰里關係是那麼得和諧友善,也為我是農村人感到驕傲。






謝永舵一1736


遠親不如近鄰,這是先人總結的俗語,經過千百年來的驗正,確實如此,大家同住一個村,同飲一井水,大家互幫互助,親如一家。還記得六十多年前,我患腸胃疼,父親去縣城開會,農村缺醫少藥,離縣城太遠,是鄰居三叔用小車將我推到鄆城縣黃安鎮麻寨村就醫,年輕的醫生診斷後給打了一針,疼痛漸止,這時如召喚親戚,豈不是遠水不解近渴?鄰居二嬸七十多歲,突然摔傷,街坊鄰居立即叫人,並電話聯繫她在縣城工作的兒子,大家齊心合力,使老人很快就醫。至於誰家有紅白事,更是離不開街坊鄰居,正象俗語說的,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在農村真的離不開左鄰右舍。至於城裡,也是如此,只有繼承和發揚傳統美德,鄉里鄉親,團結一致,方便他人,也方便了自己。


嶽陽樓記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抵對門。街坊四鄰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是抬頭不見低頭見,朝夕相處,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遠親為啥不如近鄰呢?我想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時間空間的距離。

遠親顧名思義是離自己不是太近的親戚,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意外,最先發現幫忙的還是知根知底,知冷知熱的近鄰。遠親由於距離的原因來幫忙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也許沒有鄰居的幫忙,錯過了寶貴的時間,會出現更大的意外。

情感寄託

日常嘮嗑,打牌,趕個集,買個東西,這些曰常的瑣事也許都會有鄉里四鄰相伴。不知不覺彼此間都有一種默契,一種寄託。

農村老人常說百萬買宅,千萬買鄰。生活中有一個好鄰居剩過常年出門在外不知歸家的親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雅士讚美,歌頌鄰里,可見有一個好的鄰居我們是多麼幸運。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鄰居都是好鄰居。你所說的鄰居對你虎視眈眈我想是極其個別的現象。你如沒有對鄰居虎視眈眈。將心比心,鄰居也不會如此對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