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發點射和全自動射擊在實戰中各有什麼優缺點?為什麼美軍總是改來改去?

哨兵小虎


美軍的M16系列步槍,在全自動與三發點射間

折騰來折騰去

M16A1是半自動/全自動;M16A2改成半自動/三發點射;

M16A3改成半自動/全自動,M16A4再改回半自動/三發點射。

原因就是軍方高層和國會老爺們腦殘。他們總擔心新兵會緊張,扣住扳機不放將所有子彈打光,既打不準目標,又浪費大量子彈,所以強制將M16A2/A4改為三發點射。他們覺得三發點射足夠兼顧精度與火力了。

誠然,實戰中全自動射擊的確不常用。全自動射擊時,後坐力會使槍口持續上跳,子彈散佈大,無法保證精度,浪費大量彈藥。另外,持續射擊也會使槍管變熱,甚至燒紅,影響射擊安全性。所以,有經驗的老兵通常使用單發點射或三發點射,既有精度,又不浪費彈藥。

但M16的設計者,槍械大師斯通納是強烈反對這樣改動的。m16小口徑自動步槍,本就是為自動射擊而生的。

雖然自動射擊使用場合不多,但也並非全無用武之地。在激烈的巷戰中、近距離遭遇戰以及視野不佳的環境中,誰能夠率先潑出大量子彈,誰就能佔得先機。這與二戰蘇軍的波波沙衝鋒槍是一個道理,50米之內射擊,火力比精度更重要,所以波波沙受到士兵的熱烈歡迎。

對於老兵和特戰隊員來說,其戰術素養高,槍械使用熟練,他們在作戰中需要連發功能,所以對三發點射的意見很大。後來在M16A3和M4A1上又恢復了全自動功能。

所以說什麼人用什麼槍,普通部隊新兵多,配發三發點射的槍,特種部隊配發全自動槍械,以應對不同作戰需要。

不光美軍這麼迂腐,二戰的英軍也一樣。李恩菲爾德步槍射擊速度快,彈倉容量大,這本是一大優勢,讓敵人非常恐懼。可英國軍方老爺們也是擔心浪費啊,特意設計了一個彈匣隔斷器,使其只能裝一發子彈打一發,然後再裝再打,完全反人性啊。

三發點射模式有個大缺點:如果扣動扳機只射出2發子彈,那麼下一次扣扳機只射出1發,再扣扳機才是3發,這是個大問題,在戰場上會讓士兵不知所措陷入慌亂的。

以上就是美軍步槍為什麼改來改去的原因。


和風漫談


自動射擊是現代突擊步槍常見的一種檔位,現代突擊步槍基本都是採用的自動射擊加半自動/點射檔位的(M16A4等步槍就屬於例外),在必要的時候採用自動射擊能夠以很強的火力壓制、消滅敵人。當然,在更多的時候,訓練有素的軍隊還是會使用射擊精度更高的半自動模式或者點射模式射擊,而不會死扣扳機不放自動射擊(像非洲民兵就是一個反例,只管掃射)。

而三連發檔位,實際上是一種辦公室產物。當時美軍使用的是M16A1步槍,存在有射速較快的問題,彈藥很容易打完,所以美軍那些坐在辦公室的高級將領們就感覺乾脆直接把全自動檔位撤掉,改成半自動檔位和三連發。其中三連發就相當於自動射擊,比半自動更有火力,而且射擊精度也有保障。因此雖然包括斯通納以及大批基層軍官反對,取消了自動檔位的M16A2還是服役了。

後來的M16A4還是沒有自動檔位。而這實際上三連發效果並不好,射擊精度肯定不如半自動,而且實戰中士兵緊張之下依然會連扣扳機多次三連發,依然比較浪費子彈。再加上後來M4A1出現,已經成了美軍的主力步槍了,M16距離退役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畢竟如今的主流做法就是保留自動檔位,但是提供半自動或者點射檔位,而美軍當初直接幹掉自動擋的做法,顯然是很失誤的。


戰壕


裝備全自動武器反而造成部隊火力持續性下降,是真實存在的問題。

解放戰爭中整編74師死得那麼快,就有美械衝鋒槍彈藥消耗快的原因。陳毅就曾對美械裝備有過很中肯的評價:“美械使火力增強,但火器複雜,幹部無法掌握,不能靈活運用,消耗彈藥甚多,缺少運輸工具,供給不上。野戰能力很弱,美械化害多利少,最多不過利害相等。”

如果說陳毅對美械的評價針對的是當時國共的後勤能力,有一定歷史侷限性的話,朝鮮戰爭中志願軍對美軍的評價也有火力兇猛,但士兵意志薄弱,不能長期堅守陣地的說法。

對應美軍的戰史,通常強調的是部隊打光彈藥後光榮撤退——只不過這個彈藥可能十幾分鍾就打光了——於是十幾分鍾就衝上敵陣地的光榮就常出現在志願軍某連某排某班的戰史裡。

戰場上彈藥最大的消耗並不在瞄準射擊上,而是為了聽個響,例如警戒射擊,壓制射擊,宣示存在射擊。只要有槍響,對方就不敢從容地觀察射擊移動,並不一定非要火力全開。

菜鳥們手指火熱,有人沒人來一梭子,降低的可是全員的火力持續性。因此儘管士兵不滿意,美軍還是對武器的射速做出了硬件限制。

有人說武器的實際使用者最有發言權。然而掌握大數據的卻是後方的官僚們。當士兵用火力全開維持自己的安全感時,高層會用冷酷的數字告訴你400發彈藥只能堅持半分鐘。

消你,是為你好。家長常常這麼說。事實是家長常常是對的,或者是迫不得已的。

不過對於精英部隊,3發點射的毛病也挺多。m16a4的3發點射計數是不會歸零的。也就是第一次扣扳機如果只打了兩發,再次扣扳機就成了半自動,只能打出一發。所以美國海軍陸戰隊等有逼格的部隊就沒有3發點射的限制。


味冷


先說結論:相比起全自動射擊,三點射真的是個弱智東西,沒有哪怕一丁點的優勢。

美軍搞三發點射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怕士兵在慌亂中一下子就打光一個彈匣”

就這麼簡單粗暴。以現在的眼光看,是不是覺得很弱智?玩PUBG的肯定深有感觸。實際上類似的東西曆史上很多。最早的步槍是打一槍裝一發子彈。後來有了彈匣,打5發裝1次,武器的射速就大大提高了,但是軍官認為這樣的話士兵會在慌亂中亂開槍。

於是英國軍官發明了彈艙阻隔器,打一槍,要把彈艙阻隔器掰開然後再拉栓上彈再開槍。後來M16的三點射和這個沒啥區別。當然,自越戰到現在,幾十年過去了,美軍也不在乎這東西了,老舊的M16A4經過改裝也可以全自動射擊了,M4A1之後的M4全都是沒有三點射的。


貞觀防務


有錢就掃射火力壓制,地獄火模式,沒錢就點射,精確壓制。現在說明美國沒錢了,要精確壓制,不要說什麼附帶傷害,平民傷害,說鬼聽的。


張鵬飛92621


單個目標 三連發命中率高 當遇到三個目標在小范內 連射對方就會沒有反擊機會 多數野外300以內 城市近戰百米 一梭子放倒一個也是賺 三發點射只是能給後勤補給減少壓力 沒啥太大鳥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