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紅一號衛星早就失去聯繫了,為何在太空飛了48年還不收回?

傳承-誓言


作為中國發射的第一課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無疑是非常成功的,說它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啟明星也是完全得當合理的,但是這樣的一顆啟明星,為什麼我們不把它拿回地球放進博物館為世人所參觀呢?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我們不具備那樣的技術,二是完全沒有拿下來的必要。所以現在我們還讓它在天上掛著,事實上它可能就這麼越飛越遠直到脫離地球引力。

東方紅一號的軌道,近地點400多千米,和國際空間站差不多,而遠地點那可就遠了,多達2000多千米,這樣高的軌道賦予了它很高的速度,因為沒有大氣阻力,飛行速度很難下降,而且在超過設計壽命8天也就是發射後28天的時候它已經和我們徹底失去了聯絡也失去了控制,這樣進行捕獲的難度就很大了。畢竟還要特地發射一艘飛船去攔截。

二就是完全沒有去把它進行捕獲後拉回地表的必要,東方紅一號已經成功超期服役了,發射飛船成功,數據也成功發送回地面基地了,現在可以說科研價值它已經沒有了,剩下的就是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了,可是與其為了紀念它把它拉回地表放進博物館裡面,還不如讓這顆啟明星繼續高懸天空,讓所有人晚上抬頭就能看見它,這樣不是比放進博物館收費參觀更好嗎?

所以於情於理我們都沒有必要把它從太空取回來放進博物館裡面去供人參觀。


紫龍防務觀察


東方紅一號,是我國首顆人造衛星,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東方紅一號受化學電池的壽命限制,在太空中工作28天后就失效了,由於該衛星橢圓軌道的近地點在400千米以上,遠日點在2000千米以上。這樣的高度保證東方紅一號幾乎不受阻力,靠慣性繼續飛行上百年。

兩彈一星是奠定我們大國地位的利器,東方紅一號的上天,其中過程的艱辛不言而喻。東方紅一號在那個特殊的時期,它的任務時要確保上天,完成掌握基本的航天技術的任務。最終的要求是:上的去,抓得住,聽得到,看得見。也就是確保衛星飛天,能夠實施測控,播放東方紅樂曲,在軌飛行時可見,鼓舞人心。最終成型的東方紅一號,直徑1米,質量173千克,近似球體的72面體,採用銀鋅電池供電。

在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由長征一號發射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這次成功發射人造衛星,是中國航天第一次從運載火箭,研製衛星,到地面檢測等系統的建設。

東方紅一號設計壽命只有20天,實際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由於銀鋅電池壽命有限,失去了地面聯繫。

原設計衛星要送入300公里的圓形軌道,但運載火箭不具備變軌能力,最終確定了近地點400多千米,遠地點約1600千米的橢圓軌道。在這麼高的軌道上,衛星幾乎不受摩擦,依靠慣性可以長期運行。目前東方紅一號的還在近地點430千米,遠地點2000多千米的軌道上運行,可以看到東方紅衛星絲毫沒有降低軌道,迴歸地球的意思,還有可能慢慢脫離地區引力,飛向太空。

所以對東方紅的回收,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技術和必要。但在航天技術高度發展的過程中,未來的飛船偶遇東方紅一號,將它捕獲,帶回地球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歡迎評論,關注量子實驗室。


量子實驗室


你好我是迷彩派,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順利發射升空。從那一刻開始,悠揚的《東方紅》旋律就開始響徹太空。當時東方紅一號衛星設計工作壽命只有20天,也就是說在1970年的5月14日它就停止發射信號,與地面失去了一切聯繫。

儘管早就已經失去工作壽命,但是東方紅一號衛星仍然在太空遨遊。距今為止,東方紅一號已經在太空飛行了48年的時間了。至於為什麼失去作用那麼久還不收回,主要有兩點原因:

首先東方紅一號衛星作為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對於中國航天事業乃至整個中國來說都有非同凡響的意義。它的發射代表了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用自制火箭發射衛星的國家,這為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有著重要作用。儘管早已經失去作用,但顆承載著民族希望的衛星,在天上要遠遠比在博物館更加有意義,因為它像一個啟明星般指引著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其次就是東方紅由於飛行軌道距離地球較遠,所以回收起來有很大的成本在裡面。而且東方紅一號雖然失去作用,但是它的飛行軌道是確定的,所以對其它衛星造成不了威脅,所以也有沒有必要費盡周折去回收它


迷彩派軍事


東方紅一號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於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對於我國的意義是非同尋常的,但是由於當時使用的化學電池,因此設計壽命只有20天。

在東方紅短短的20天設計壽命裡,源源不斷地像地面傳輸信息,20天過後不是說他就隕落了,而是再也無法向地面發送信息,也無法接收地面信息了,即失聯,這時嚴格來說,已經變成了太空垃圾。

在太空中衛星即使失去聯繫,也會在慣性的作用下繼續飛行,東方紅一號的20172近地點為441千米,遠地點為2037千米,遠地點勢能最大,近地點勢能最小,當衛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行過程中,勢能轉化為動能,速度加快,當衛星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行過程中,動能轉化為勢能,速度又逐漸減小,但是由於太空中阻力很小,總的能量損失很小,東方紅一號就可以在橢圓軌道一直運行,目前看來至少還可運行100多年,除非發生空中交通事故等意外情況。

那麼我國為啥不把東方紅一號回收呢?

從太空看地球,地球有點像毛絨球玩具,因此地球周圍已經被密密麻麻的太快碎片所包圍,其實這些太空碎片對於進一步探索太空有極大的威脅的,因此服役完成的衛星收回來是最佳選擇。

衛星迴收技術是一項重大突破,我國是在1975年11月26日才掌握的衛星迴收技術,因此當時不具備回收能力。

其實作為我國第一顆衛星,繼續在太空翱翔,也是對航天人、對中國人的一種精神鼓勵,你說呢?


核先生科普


事實上大多數衛星在設計的時候,就沒有考慮過回收的問題,所以一般來說,當衛星一般失去動力之後,就會淪為太空垃圾,然後孤獨的留在太空當中,等待墜毀大氣層的那一天,東方紅一號衛星也是一樣的,它和人類發射的無數衛星一樣,都不太可能被回收。

其實目前我國,已經掌握了衛星迴收的技術,雖然東方紅一號的軌道高度較高,但還是可以進行回收的,之所以沒有這麼做,大概和以下幾個原因有關。第一個原因就是成本高,如果我們要回收東方紅一號,就必須先發射一個帶捕獲功能的航天器上去。

這個航天器需要慢慢的接近東方紅一號,然後利用機械臂抓住衛星,然後再通過減速和下降的方式,安全的落回到地面上,但問題在於,發射這樣一個航天器的價格很貴,除非是必須要進行回收,否則一般的衛星都會被放棄。

第二原因是價值不大,其實東方紅一號在設計和生產的時候,一共製造了五個,當時之所以要製造這麼多,是因為害怕發射不成功,所以多準備了幾個預備品,但好在發射計劃非常的完美,所以現在我們的手中,還有四個一模一樣的東方紅一號衛星。

然後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以我們今天的角度來看,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技術很簡單,所以即使回收下來,除了紀念價值的意義之外,其他方面的的收穫很小,而且東方紅一號長期的停留在太空當中,本身就帶有一些太空輻射,而帶有輻射的物體,一般不適合進行收藏。

所以以上這些因素告訴我們,東方紅一號的命運已經註定了,我們不太可能回收這顆衛星,雖然這顆衛星的紀念意義很大,但它只能留在太空當中,等待著毀滅的那一天,那麼由於東方一號所處的軌道附近,並不是絕對的真空,它仍然會受到大氣阻力的摩擦作用,然後慢慢的下降,最後墜毀在大氣層當中,而且絕大多數衛星的命運,都是和東方紅一號一樣的,最後都會墜毀。


科學薛定諤的貓



首先我要告訴各位網友的是,這個網址可以實時看到東方紅一號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軌道參數等http://www.n2yo.com/satellite/?s=4382

東方紅一號衛星於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場成功發射,由於沒有太陽能電池板,自身的銀鋅化學電池壽命又有限,所以設計工作壽命只有20天,但實際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1970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便和地面失去聯繫。

現在,發射衛星的技術相對來說很成熟了,衛星的功能也各有不同,有些低軌道衛星在完成任務後會下降高度,主動在大氣層中燒燬,而有些高軌道衛星即便是功能喪失也不會掉下來,會成為太空垃圾繼續圍繞地球運行。

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歷史使命早已完成,在耗完電量後便和地球失去聯繫,之後就成為了太空垃圾,如果現在若再發射一顆衛星,進行軌道追蹤,將其撲捉並帶回地球,這將耗費巨大且衛星本身早已沒有任何價值。

另外,根據觀測,東方紅一號近五十年來的運行軌道也幾乎沒有降低,意思就是說,它可能還會繼續運行上百年時間甚至更久遠。


震長


既然題主都知道東方紅一號衛星早就失聯,都沒辦法控制了,那還怎麼把它收回來?

作為我國航天史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設計壽命不到一個月。東方紅一號被送上太空之後就沒有打算把它收回來,其實那時咱們也沒有這個能力,並且收回來也沒有什麼必要。東方紅一號的使命是能夠成功飛上太空,並與地面保持聯繫,它已經十分出色地完成了歷史使命。

儘管東方紅一號早就沒有燃料,但自1970年升空以來已經過去了將近半個世紀,它還在環繞地球飛行。這主要是因為東方紅一號的軌道高度較高,近地點為四百多公里,遠地點為兩千多公里,這樣的軌道使得東方紅一號在太空中所受的阻力作用極小,所以它能夠依靠慣性長時間環繞地球運動,並且在不遠的未來還會繼續在軌飛行。

雖然東方紅一號已經不再工作,但地面上仍然可以追蹤它的飛行軌跡,在衛星追蹤網Heavens-Above上可以查詢到。另外,Heavens-Above網還提供了衛星過境信息,東方紅一號的編號為DFH-1(https://www.heavens-above.com/orbit.aspx?satid=4382)。


火星一號


談起東方紅一號,至今仍讓每名中國人為之自豪!它是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我國也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五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射衛星的國家,在中國航天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後,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成功完成了自身“使命”,由於當時採用的是銀鋅電池,能量和壽命有限,東方紅一號完成使命後與地面失去了聯繫,目前,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軌道近地點400多千米,遠地點2000多千米,東方紅一號在此軌道上飛行所受摩擦力極小,據科學家推算,東方紅一號仍可飛行上百年。

至於中國為什麼沒回收東方紅一號衛星,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回收難度較大。衛星迴收的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地面航天中心向衛星發出指令,使其轉變成返回的姿態,再經過一系列複雜精準的計算和操控,使衛星按照既定軌跡返回地球。但發射東方紅一號時,技術還不太成熟,對於衛星的回收方面可能還是有所欠缺的,加上東方紅一號目前已經失去聯繫,要想讓其接受相關指令是相當困難的。第二種方案就是通過航天飛機將其“抓”回來。就像美國當年回收尤里卡衛星一樣。但現在東方紅一號軌道的近地點非常高,保持著高速飛行,要想抓取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是沒必要回收。就像前面敘述的一樣,如果通過航天飛機來抓取回收的話,成本也是非常高的,況且東方紅一號目前在其軌道上飛行時幾乎不受阻力,靠其慣性也能飛行上百年,所以沒必要將其回收。三是東方紅一號繼續飛行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東方紅一號是中國人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航天夢想,是中國人的驕傲,與其將其回收,不如讓其繼續在太空中飛行,帶著中國人的航天夢想遨遊太空,而中國人也可以在晴朗的夜晚觀賞這顆引以為傲的衛星,激發我們的航天之路不斷取得進步。


阿爾法軍事


上海科技報科普問答主持人:主任記者 吳苡婷

人造衛星的回收有幾種方法,第一種是航天中心向衛星發出指令讓衛星停止運行,使衛星能準確地轉變成返回的姿態,然後經過一系列非常複雜的過程,讓衛星迴到地球。第二種是航天飛機在軌道上抓取衛星。比如1993年8月,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在進入指定的軌道,回收一年前入軌的歐洲尤里卡衛星;1996年1月,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又回收了日本的一顆衛星。還有一些衛星無法回收,如果運行的燃料消耗殆盡,會因為引力墜入地球的大氣層,回到地面。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1970年4月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行研製的,在中國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5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發射衛星的國家。東方紅一號衛星按照預定計劃運行了20天,它把大量的遙測參數和各種太空探測資料傳回地面。錢學森、趙九章、郭永懷、錢驥、陳芳允、楊嘉墀、王大珩、王希季、任新民、孫家棟等科學家都參與到了這顆衛星的研製中。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發射為今天中國的航天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70年,日本搶在我國前面發射的日本第一枚人造衛星“大隅一號”在2003年已經墜入大氣層。

東方紅一號衛星無法回收的一大原因是近地點高度較高,它的近地點439公里、遠地點2384公里。而東方紅一號衛星橢圓的軌道形狀可以使得它在經過近地點的時候可以獲得較大的動能加快自身速度。此外當時也是中國第一次嘗試發射衛星,很多技術還在摸索中,回收的技術還沒有完善。今天,東方紅一號衛星雖然早已完成了使命,但是仍然在飛行中,如果晚上天氣晴好,我們用肉眼還能看到這顆閃亮的衛星,它有六等星的亮度,科學家預測,它還可以在太空至少呆上200年。


科壇春秋精選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主要是成本太高了,或者說沒有必要收回的,而且在太空上飛著也不礙事。

當初的東方紅一號衛星用來探索和炫技的

東方紅一號,有一點紀念的意義。因為這是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在第一個火箭發射實驗基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因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獨立研製和發射衛星的國家。

當年,我們的科技有點落後了。但是1958年地球物理學家趙九章向政府提出了研製人造衛星的建議,政府非常重視,因為是關乎到國家的命運和科技發展的。但是,當年我們沒有很多經驗的可以參考,經濟也不發達。但是先輩們硬是搞出來了,而且成功發射了。(這裡應有掌聲)

東方紅一號衛星設計工作壽命20天(實際工作壽命28天),期間把遙測參數和各種太空探測資料傳回地面,當年的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

所以說,東方紅一號本身的任務已經順利完成了。這個時候也順便向國際其他國家展示一下我們的技術和強大的決心。

沒有回收的必要

東方紅一號飛行軌道近地點439公里、遠地點2384公里,軌道是一個與赤道平面成68.5度角的橢圓形近地軌道。這樣超遠的距離意味著“東方紅”一號飛行軌道的阻力幾乎為零,靠著慣性就能飛行上百年(有資料稱200年)。天宮一號的軌道高度不過340公里,可以知道東方紅一號飛得有多高了。

要把東方紅一號收回來,我們要麼就等它自己回來,可能要等好幾百年;要麼就飛上去把它拉回來,這得花很多錢吧?而且技術要求非常高!要麼就用導彈把它打下來,閒著沒事幹吧?又不礙事,為啥花錢把它打下來?

有人說有紀念意義啊。對啊,所以2005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召集了當年相關航天科技人員造了個1:1的模型,放在北京天文館展示,給大家看看先輩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