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咳嗽要不要吃药?

Seven_樂樂


冬天天气寒冷,空气干燥,身边感冒、咳嗽的宝宝越来越多,妈妈们简直“

谈咳嗽色变”。

孩子刚咳嗽一两声,立刻就递上镇咳药,扒拉出收藏的雪梨、烤橘止咳法,费尽心思把咳嗽扼杀在萌芽中,殊不知,盲目止咳,反而给孩子身体带来更多问题。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为什么不能盲目止咳?

咳嗽是一种身体反射,本身并不是疾病,当呼吸道,即咽喉、口鼻、气管、肺等部位有异物时,通过刺激神经,支配身体产生咳嗽的动作去清除异物,达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如果孩子只是偶尔咳嗽一两声,大可不必过分紧张,多喝水润喉即可,但是如果孩子咳嗽比较频繁,一天咳十几声,家长就要注意了。

其次,妈妈要会分辨孩子是哪一类咳嗽——干咳OR湿咳

干咳

顾名思义,干咳是指咳嗽的时候并没有痰液或者很少有痰。孩子干咳多是因为喉咙干燥、发痒,还会受环境的影响,在某个特定环境、季节下持续性咳嗽,或者夜间咳嗽无法入睡等,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积、过敏。

湿咳

与干咳相对,湿咳是指咳嗽时痰多。孩子湿咳常伴随着呼吸重,嗓子里发出“呼噜呼噜”拉风箱的声音,这时候如果盲目镇咳,咳嗽停止了,痰液在体内无法顺畅排出,就会带来更多的健康问题,所以,湿咳时消痰优于镇咳。

孩子咳嗽有痰,妈妈要先做好这两件事——健脾、宣肺

脾生痰,存于肺。很多人一听咳嗽第一时间想到肺,并不全面,“五脏皆可止咳”,尤其是孩子,咳嗽痰多大部分是因为脾虚,湿气重,源源不断的产生痰液,再存贮在肺部,通过咳嗽反射排出体外,所以孩子咳嗽反反复复老不好,要先从健脾、宣肺入手。

一、健脾——多杆双糖

多杆双糖可以由内调理脾胃,增强脾胃活力。脾怕湿,多杆双糖提升运化,促进体内湿气及时排出,从而从根源避免痰液的产生。此外,多杆双糖还能促消化、减轻肠胃负担,减少食物在肠道的堆积,减少湿气留滞时间。

二、宣肺——甘桔百合

甘桔百合是药食同源中备受人们推崇的一个,由甘草、百合、桔梗三种植物组成。甘草平喘利咽,清热解毒,抗炎消火;百合生津润肺,清心安神;桔梗宣肺利咽,祛痰解燥。

孩子小不会吐痰,妈妈如何帮助孩子排痰?

1、 叩背:手指并拢,手掌呈空心状,抱起孩子自上而下轻轻叩击,注意不要太重,微微震感即可

2、 喝热水:常温的水并不能帮助排痰,热水才能够稀释痰液

3、 蒸汽:倒一碗开水,让孩子把口鼻正对着上升的水蒸

温馨提示:甜生湿,酸收敛,都不利于排痰,孩子咳嗽期间最好不要吃酸甜口味的食物。


TODAY育儿


最近我家两岁的儿子也是感冒咳嗽,严重的以至于影响睡觉。没办法,只好请教了儿科同学,并且根据儿科医生的指示,专门检索了关于儿童感冒咳嗽的国际权威文献。看到题主的这个问题,相信每个父母都会需要这些东西,所以就整理回答下。



1、最好不要给12岁以下的孩子吃治疗感冒的OTC(非处方药),包括止咳药。


药店里在售的治疗感冒的非处方药,基本都是混合了抗组胺药、减充血剂、止咳药、祛痰剂、黏液溶解药物、退热剂/镇痛剂等成分。所以服用后可以非常明显的缓解鼻塞、流鼻涕、咳嗽和发热症状,让人们感觉更舒服。但是,这些药物都是给成人的。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并不适用。


你一定会想:不是有专门标注了是给孩子用的OTC感冒药么?这些药物难道不能给孩子吃么?来看看国际权威观点是怎么说的吧:

美国FDA(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和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明确指出[1-2]:

除退热剂/镇痛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之外,应避免对<6岁的儿童使用治疗普通感冒的OTC药物。


而全球权威的循证医学临床顾问UpToDate中更指出:

除了退热剂/镇痛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之外,我们建议不要将治疗普通感冒的OTC药物用于6-12岁的儿童。


美国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规定,是因为尽管咱们国家没人做实验,但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大量客观权威的临床实验充分证明了 [3-13] :

给6岁以下孩子服用这些治疗感冒的OTC药物,治疗感冒的效果跟服用安慰剂差不多,并且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甚至致命。

此外,针对止咳药。国际权威的UpToDate临床顾问中也明确指出:

不建议将处方止咳药可待因或OTC止咳药右美沙芬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患儿的咳嗽。

因为这类药物的效果尚未得到证实,并且有毒性增强的可能性[14,15]。


美国儿科学会AAP也认为:

不要将含有可待因和右美沙芬的药物用于治疗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相关的咳嗽。

因为尚没有对照良好的研究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16]。


美国FDA更是推荐:

不要将含有可待因或氢可酮的处方咳嗽和感冒药用于年龄小于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17]。


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18]推荐:

不要将可待因制剂用于治疗儿童咳嗽,但对于长时间剧烈咳嗽影响了喂养或睡眠的少见情况,WHO指南认为可能需要使用右美沙芬。


那么,如果我们不给孩子吃这些OTC药物或止咳药,其他的又该怎么办呢?


2、孩子感冒咳嗽,我们该怎么做?


首先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咳嗽,只是一个症状而不是疾病,我们更应该关注引起咳嗽这一症状的疾病。如果咳嗽持续存在,超出感冒的常规病程,或者伴随其他症状,需要考虑其他疾病的可能,比如:肺炎、百日咳等。因此,需要找专业医生确诊诊断。


【咳嗽】能将分泌物从呼吸道清除,所以在不是特别严重时,咳嗽实际上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康复机制,而抑制咳嗽则可导致分泌物滞留和可能有害的气道阻塞[18]。


而,民间一直流传的【咳嗽能咳出肺炎】,其实是谣言。属于颠倒了因果关系,是因为得了肺炎咳嗽才一直持续不好,而单纯是咳嗽并不会引起肺炎。


但是,当孩子咳嗽特别严重,都影响了玩耍、学习,甚至严重影响睡眠时,就需要我们给予干预了。但既然前面已经说了OTC和镇咳药最好都不要给12岁以下的孩子使用,那么对于咳嗽,父母该如何正确的干预呢?


对此,权威的UpToDate临床顾问给出的建议是:

建议通过经口补液、摄入温热的流质(如鸡汤、粥)、蜂蜜(必须是大于1岁的儿童)来缓解促成咳嗽的呼吸道刺激,而不是使用OTC或处方止咳药、抗组胺药、祛痰药或黏液溶解药物。

(1)口服补液和摄入温热的流质

口服补液:维持充分补液有助于稀释分泌物,并舒缓呼吸道黏膜[18],从而缓解咳嗽及其他症状。摄入温热的流质:摄入温热的流质(如粥、鸡汤等),对呼吸道黏膜有舒缓作用,可促进鼻腔黏液流出(也可能是由吸入蒸汽所介导),还可松解呼吸道分泌物从而促进其排出[18]。


(2)蜂蜜,一个被养生重视,却常被父母忽略的止咳好东东。

蜂蜜止咳,可不是咱们中国的民间传说哦,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权威机构都推荐对1岁以上的普通感冒孩子应用蜂蜜止咳。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1岁以下的儿童不能食用蜂蜜,因为摄入蜂蜜有肉毒中毒的风险。这点作为父母,一定切记!


UpToDate建议:

对于1岁及以上的普通感冒患儿,将蜂蜜作为咳嗽的治疗方法。蜂蜜对夜间咳嗽有轻度作用,并且不太可能有害。由于摄入蜂蜜有肉毒中毒的风险,应避免用于不到1岁的儿童。


当然,不仅仅是UpToDate,国际卫生组织(WHO)[18]和美国儿科学会(AAP)[19]也建议:

将蜂蜜作为1岁以上年幼儿童上呼吸道感染(URI)的潜在治疗方法。


至于给孩子吃多少蜂蜜,以及怎么吃,UpToDate上给了具体服用建议:

每次2.5ml~5ml的蜂蜜(相当于0.5-1茶匙),可直接给孩子吃,也可稀释在液体中再给予。


一项2012年的随机对照双盲实验[20]验证了蜂蜜对于孩子咳嗽治疗的效果:


这项实验将270名,年龄1-5岁,有夜间咳嗽的普通感冒儿童,随机分为2组:


  • 蜂蜜组:睡前服用10g蜂蜜(桉树蜜、柑橘蜜或唇形科花蜜)
  • 安慰剂组:睡前服用安慰剂(外观和口味与蜂蜜相似,但实际上是海枣果提取物)


结果:

1、两组儿童在干预后症状都有所改善。
2、然而,与接受安慰剂的儿童相比,接受蜂蜜的儿童在咳嗽频率、咳嗽严重程度和烦扰程度方面平均改善程度更明显。


考虑到蜂蜜相对安全且成本较低,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也认为,对于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蜂蜜比安慰剂更有效[21]。


综上,总结下:


(1)绝大多数治疗感冒的OTC(非处方药),包括止咳药,并不适合12岁以下的孩子。


(2)咳嗽,只是一种症状,而非疾病。咳嗽可以将分泌物从呼吸道清除,算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康复机制。所以,诊断和治疗必须在专业儿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应擅自处理,更不应该随意的使用OTC或镇咳药。


(3)对于诊断明确,但咳嗽症状严重的孩子,父母能做的安全有效的是:摄入温热的流质(如鸡汤、粥)、蜂蜜(必须是大于1岁的儿童)来缓解促成咳嗽的呼吸道刺激。


最后,祝您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更多有趣有用的医学科普知识,请关注骨科医生路遥!


参考文献

1.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Public Health Advisory. Nonprescription cough and cold medicine use in children. FDA recommends that over-the-counter (OTC) cough and cold products not be used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 under 2 years of age. www.fda.gov/Drugs/DrugSafety/PostmarketDrugSafetyInformationforPatientsandProviders/DrugSafetyInformationforHeathcareProfessionals/PublicHealthAdvisories/UCM051137 (Accessed on August 31, 2011).

2.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Withdrawal of cold medicines: Addressing parent concerns. http://practice.aap.org/content.aspx?aid=2254 (Accessed on August 23, 2011).

3. Smith MB, Feldman W. Over-the-counter cold medications. A critical review of clinical trials between 1950 and 1991. JAMA 1993; 269:2258.

4. Paul IM, Yoder KE, Crowell KR, et al. Effect of dextromethorphan, diphenhydramine, and placebo on nocturnal cough and sleep quality for coughing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Pediatrics 2004; 114:e85.

5. Schroeder K, Fahey T. Should we advise parents to administer over the counter cough medicines for acute cough?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Arch Dis Child 2002; 86:170.

6. Paul IM, Beiler J, McMonagle A, et al. Effect of honey, dextromethorphan, and no treatment on nocturnal cough and sleep quality for coughing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7; 161:1140.

7. Smith SM, Schroeder K, Fahey T. Over-the-counter (OTC) medications for acute cough in children and adults in community setting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4; :CD001831.

8. Nordt SP, Vivero LE, Cantrell FL. Not Just a Drop in the Bucket-Inversion of Oxymetazoline Nasal Decongestant Container Increases Potential for Severe Pediatric Poisoning. J Pediatr 2016; 168:240.

9.Deckx L, De Sutter AI, Guo L, et al. Nasal decongestants in monotherapy for the common cold.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6; 10:CD009612.

10.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Infant deaths associated with cough and cold medications--two states, 2005.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07; 56:1.

11.Dart RC, Paul IM, Bond GR, et al. Pediatric fatalities associated with over the counter (nonprescription) cough and cold medications. Ann Emerg Med 2009; 53:411.

12.Gunn VL, Taha SH, Liebelt EL, Serwint JR. Toxicity of over-the-counter cough and cold medications. Pediatrics 2001; 108:E52.

13.Green JL, Wang GS, Reynolds KM, et al. Safety Profile of Cough and Cold Medication Use in Pediatrics. Pediatrics 2017; 139.

14.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Codeine-containing medicinal product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ugh or cold in paediatric patients. http://www.ema.europa.eu/ema/index.jsp?curl=pages/medicines/human/referrals/Codeine_containing_medicinal_products_for_the_treatment_of_cough_and_cold_in_paediatric_patients/human_referral_prac_000039.jsp&mid=WC0b01ac05805c516f (Accessed on July 01, 2015).

15.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odeine cough-and-cold medicines in children: Drug safety communication - FDA evaluating potential risk of serious side effects. http://www.fda.gov/Safety/MedWatch/SafetyInformation/SafetyAlertsforHumanMedicalProducts/ucm453379.htm (Accessed on July 01, 2015).

16. Tobias JD, Green TP, Coté CJ, et al. Codeine: Time to Say "No". Pediatrics 2016; 138.

17.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tion. Prescription opioid cough and cold medicines: Drug safety communication -- FDA requires labeling changes. January 2018. Available at: https://www.fda.gov/Safety/MedWatch/SafetyInformation/SafetyAlertsforHumanMedicalProducts/ucm592053.htm (Accessed on January 11, 2018).

1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ugh and cold remed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young children, 2001. http://whqlibdoc.who.int/hq/2001/WHO_FCH_CAH_01.02.pdf (Accessed on August 31, 2011).

19.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oughs and colds: Medicines or home remedies? http://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ear-nose-throat/pages/Coughs-and-Colds-Medicines-or-Home-Remedies.aspx (Accessed on August 23, 2011).

20. Cohen HA, Rozen J, Kristal H, et al. Effect of honey on nocturnal cough and sleep quality: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Pediatrics 2012; 130:465.

21. Malesker MA, Callahan-Lyon P, Ireland B, et al. Pharmacologic and Nonpharmacologic Treatment for Acute Cough Associated With the Common Cold: CHEST Expert Panel Report. Chest 2017; 152:1021.


骨科医生路遥


以下缓解婴儿咳嗽的方法:

1、对于1-5岁的儿童,可以给予半茶匙(2.5毫升)蜂蜜。一岁内的婴儿不能给蜂蜜,会中毒。

2、6-12岁的蜂蜜用量可以达到5ml,12岁以上可以达到10ml。

3、4岁以上的儿童可以考虑一些止咳糖浆和其他止咳药物,但如果你是6岁以下使用医生的建议,并注意成分,一些咳嗽药也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也就是泰诺林的主要成分),避免使用止咳药和退热药引起过量。

总之,如果确定没有其他并发症,4岁以下的娃咳嗽基本靠熬,只能吃一口蜂蜜暂时停下来。一岁以内连蜂蜜都没得吃,干熬!

因为孩子越小,对药物的反应越敏感,成人咳嗽药成分(可待因,右美沙芬等)和一些酒精作为溶剂,对儿童来说不是很安全,可能会引起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有可能不治愈疾病,它只有缓解症状的效果。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不吃药止咳还是更谨慎安全的做法。

此外,抗生素只能杀死细菌,对病毒引起的咳嗽无效,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如果宝宝因感冒引起咳嗽,服用抗生素就没用了。抗生素不单会引起抗药性,还会破坏肠道细菌平衡,引起消化不良或者拉肚子。

生活上我们还是有很多小技巧让咳嗽的宝宝好受一些的:

1、多喝水和吞咽:喝水或牛奶。宝宝不会清除喉咙和咳嗽。有时粘液积聚在喉咙中,不能清除,导致咳嗽反射。饮用水可以吞咽,可以帮助宝宝吞下粘液进入胃部,减缓咳嗽。有些宝宝生病了特别容易不吃不喝,这个时候母乳就非常重要

2、拍背:拍背帮助气管中的粘液尽快脱落,方法是让宝宝趴着或者侧躺,尽量头低脚高。大人手掌拱起中空,力度适中的拍打宝宝背部,让宝宝把痰咳出来,注意拍的方向是由下往上依次拍上去,还是很有效果的。

3、打开加湿器:湿润的空气也会对咳嗽反射产生抑制作用。

4、斜躺着睡,太严重也可以考虑竖着睡,只要不平躺,鼻涕就流不到气管哪里,会直接流到食道附近被咽下去,会睡得更好一些。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有疑问请咨询我们医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平安好医生官方号


这天真是越来越冷了,最近溜娃发现小区十个孩子里7、8个咳嗽,千防万防我家孩子昨天也开始了。虽然达妈自个知道咳嗽是怎么回事,但听到孩子咳不停还是有立马冲过去给他喂止咳药的冲动,好在最后我按耐住了。这里也提醒大家,其实小孩子咳嗽大多数没有我们想得那么严重,此时冷静护理远比一言不合就喂药要有效。

咳嗽本身不是一种疾病

其实,咳嗽就是一种症状罢了,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症状,一般是由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

简单的说,它就是一种应激反应,可以帮助人体排出刺激异物。所以说,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

我们毕竟不是专业医生,难以准确找到病因并“对症下药”。若不能解决引起咳嗽的根源问题,仅单纯止咳并无卵用。这也就是为何咳嗽往往很难很快痊愈的原因。

想要孩子少受罪,咳嗽的诊断这种专业的活儿还是交给专业医生吧。

孩子咳嗽可别乱吃药

宝宝一咳嗽就喂药很可能不仅没效果,反而会导致副作用。国内虽然没有相关规定,但外国有,大家可以做个参考。美国FDA的建议是,未满4岁的孩子不要使用任何非处方的咳嗽、感冒药。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建议未满6岁不要使用。除了止咳药,抗生素、成人药这些也千万不要给孩子吃。

如果孩子咳嗽得很厉害,请尽快带其就医诊治。

既然药不能随便吃,偏方呢?只要网上一搜,你会找到大量相关内容。再有就是热心的大妈宝妈们也会告诉你很多亲试有效的偏方。

各位,如果偏方真的有用,那还要制药干嘛呢?!如果真的有效,医学专家肯定早就推广全球啦~

帮助孩子缓解咳嗽妙招

难道看着宝宝难受,我们就什么都不做吗?并不是,大家可以做好护理工作让孩子舒服点。

✔ 多喝温开水

这么做能湿润孩子的呼吸道,不仅减少因为空气干燥引起的咳嗽,还能稀释那些黏在咽部的痰液,帮助痰液排出。

✔ 增加室内湿度

除了多喝温开水,大家还可以使用加热器来增加室内湿度,让孩子呼吸道保持湿润,这么一来他会感觉舒服点。

✔ 经常开窗通风

若室内空气混浊会对孩子的呼吸道产生刺激,引发咳嗽。为了减少刺激,建议大家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孩子呼吸到新鲜空气。

✔ 家庭食疗方

美国儿科学会的指导意见,满1岁孩子可以喝2—5ml蜂蜜。有研究发现,蜂蜜用来治疗夜间咳嗽效果比治咳嗽更好。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议未满1岁的宝宝吃蜂蜜,以免中毒杆菌中毒。3个月—1岁的孩子若咳嗽每天宜喝4次温水,每次5—15ml。

警惕以下这些情况

一般来说,孩子咳嗽无需太过紧张,只有精神挺好且饮食、睡眠正常通常都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带孩子就医诊治:

未满2个月小宝宝咳嗽,伴随发热,咳嗽带血,呼吸急促或困难,黄绿色浓痰且气温难闻;咳嗽持续时间长,有疼痛感或有喘鸣(呼吸时发出尖利声音)、呕吐或者皮肤青紫;出现尿少、嗜睡、眼睛凹陷、头晕等脱水情况,正常进食、睡眠受影响等。


育儿网


宝宝一咳起来,小脸都憋红了,看着是挺让人很心疼的。

不过,丁妈提醒宝爸宝妈,给宝宝用药,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

4 岁以下的宝宝,不要用非处方药;

而 4~6 岁 的宝宝,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用非处方药;

6 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


所以,爸妈别一见孩子咳嗽,就想买药给他吃啦。

当然,爸妈也不是只能干着急的,丁妈告诉大家 3 招,可以让宝宝舒服点儿:


1. 对于 3 个月到 1 岁的宝宝,可以让他喝点儿温水或者苹果汁,每天喝 4 次,每次喝 5~15 毫升。

2. 对于 1 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喂点儿蜂蜜,每次喂 2~5 毫升就行。

注意,一定要一岁以上才可以喂蜂蜜吃!

3. 可以用空气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也能帮助缓解咳嗽。

当然,如果宝宝真的咳得很厉害,精神也不好,尽快去医院看医生吧。特别是 3 个月以下的小宝宝,拖不得。


丁香妈妈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反射动作,严格地说,咳嗽并不是身体本身的疾病,而是身体对外界刺激的防御反应。

所以咳嗽是不是该立马吃药呢?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一咳嗽就吃药

感冒后,宝贝咳嗽1~2周很常见,不要看着宝贝咳嗽几天不好就急着用止咳药。若是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咳嗽,是无法用药物消除病因的,得耐心等待身体形成对抗病毒的免疫力。

只有当咳嗽严重,影响到日常活动、玩耍和饮食时,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针对病因有目的地治疗,而不应该为了止咳而盲目吃药。

咳嗽必须吃抗生素

许多妈咪怕宝贝咳嗽咳出肺炎,盲目给宝贝吃抗生素。实际上应该先了解引起咳嗽的原因。

若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需要使用抗生素;若是过敏引起的咳嗽,需要使用抗过敏药物。

对于明确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咳嗽,除止咳外,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治疗,而其他病原菌引起的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止咳药治咳嗽效果好

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咳嗽反射较差,气道管腔狭窄,血管丰富,纤毛运动较差,痰液不易排出。

如果一咳嗽,便给予较强的止咳药,咳嗽虽暂时得以停止,但气管黏膜上的纤毛上皮细胞的运痰功能和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蠕动功能受到了抑制。

痰液不能顺利排出,大量痰液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影响呼吸功能。

因此儿童慎用成人止咳药如中枢性镇咳药可待因、咳必清、咳美芬等。

糖浆太甜,稀释后喝更好

对症选择止咳糖浆很重要。引起儿童咳嗽、咳痰的原因很多,要先请医生查清病因,弄清咳嗽的性质后,再有针对性地给宝贝选服止咳、祛痰糖浆。

止咳糖浆很甜,有些宝贝喜欢喝,但妈咪要注意,切莫过量服用;切忌将药瓶口直接与患儿的嘴接触,以免瓶口沾上细菌而使药液污染变质。

要注意的是,糖浆服用后会附着在咽部黏膜上,减弱了黏膜对外界刺激的感受作用,本身就可达到镇咳目的,服用时不需要用水稀释,也不要用水送服。

很多妈妈认为咳嗽只是小病,就到药店给宝贝买止咳药就喝了,但不知道儿童慎用成人止咳药。再喝止咳糖浆时也不要加水稀释,这样效果会减弱!


妈咪宝贝传媒


听到宝宝咳嗽我们经常会感到不安。

其实,咳嗽是一种反射,偶尔的咳嗽并不代表什么问题。咳嗽可以去除粘液、刺激性物质和呼吸道感染来保护孩子的身体。

可以帮助保持喉咙和呼吸道通畅。虽然很让家长担心,但咳嗽可以帮助你的身体自愈或保护自己。

咳嗽可以是急性或慢性的。急性咳嗽突然开始,持续不超过2-3周,通常是由感冒、流感或其他感染(如鼻窦炎或肺炎)引起的。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方权威机构建议, 4岁以下的宝宝不建议使用咳嗽药。它们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有潜在的副作用,包括心率加快和惊厥。

宝宝咳嗽该怎么办?

小于3个月:尽快就医

3个月至1岁: 温的洁净液体(如温水或苹果汁)。当宝宝咳嗽时,每天喝5-15毫升,每日4次。不要给蜂蜜,因为这会引起一种叫做婴儿肉毒杆菌病的疾病 。

1-2岁: 根据需要使用2-5毫升的蜂蜜。蜂蜜可以稀释痰液并缓解咳嗽(如果没有蜂蜜,你可以使用玉米糖浆)。最近的研究表明,蜂蜜比止咳糖浆在降低夜间咳嗽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上更有效。

2岁及以上:在喉咙上方的皮肤表面涂一层厚厚的薄荷摩擦剂。

除此之外,多给宝宝喝水或者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来缓解咳嗽的症状。

1、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比平时快

2、持续时间超过3周

3、嘴唇、舌头、脸部发青发暗

4、发烧(特别是没有流鼻涕或鼻塞或者年龄小于3个月)

5、咳嗽后,吸气时有“吼吼”的声音

6、咳血

7、吸气时有喘鸣声、呼气时有喘息声(除非医生已经诊断为哮喘)

8,虚弱、暴躁或易怒

9,脱水。症状包括头晕、困倦、口干、眼睛凹陷、干哭、小便次数较少


李纯营养师


一到了冬春季节,家里有小朋友的妈妈,最怕的孩子咳嗽,一些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上学的小朋友,一有同学咳嗽了,那妈妈就担心自己的孩子也跟着传染咳嗽起来了。尤其是有的小宝宝,夜里睡觉咳嗽的让爸爸妈妈非常揪心,很多妈妈都说,宁可自己发烧咳嗽,也不想让孩子遭罪,毕竟大人可以吃药。孩子咳嗽太受罪了。

其实对于宝宝咳嗽这件事,家长不必过于焦虑,没有人一生中不咳嗽的,那么人为什么会咳嗽?

首先,咳嗽它其实是一种保护性的呼吸道的反射,那么人体呢可以通过咳嗽来排除呼吸道的分泌物,能够保护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所以有些情况下咳嗽是一种有益的动作。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咳嗽都是由疾病带来的。

那么鉴于咳嗽实际上是一种保护性的呼吸道反射,所以我们对于咳嗽要不要处理里的第一条就是如果是轻微的咳嗽不频繁的,那么也不影响吃也不影响睡得,对这样的小朋友是我们是啊不着急给他用药了。那有些小朋友呢就是通过增加室内的湿度,还有一些需要适当的饮食,他就会感觉嗓子不那么严了,然后有一些少许痰的,自己能够排出来,这样呢咳嗽是可以自行缓解了,就可以不用药了。

我们是芝麻育儿,专注于0-8岁孩子家庭在健康、养育、教育方面的需要。芝麻大的孕育问题,关注我们就有答案!

芝麻育儿


宝宝咳嗽,家长一定急在心里。但是平常的、未查明原因的咳嗽,我个人不太建议用药

为什么呢?因为咳嗽是一种人体自身保护性的反射动作

,通常咳嗽反射能够清除人体肺部和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以及进入气道的异物,咳嗽、吐痰是人体排出肺部和呼吸道垃圾的最佳办法。

人体的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是气体运行的通道,每隔一段时间它们就会沾染上污物,咳嗽的振动使污物脱离附着体,这些污物与体液结合形成,然后在呼吸道毛细血管的作用下被送之咽喉,排出体外。

如果一遇咳嗽就吃药治咳,肺部及呼吸道的细菌、病毒、垃圾的排出反而少了一个通道,久而久之,积满为患,器官功能受到影响,哪有不生病的道理,人体自然无法健康了。所以要尽量支持清除有害物质的过程,才能有机会让病人早日康复



茄子营养师


Hello亲爱的宝爸宝妈,蜜桃姐姐来咯!

不论是电影还是漫画中,挂着鼻涕的小儿是很常出现的形象;现实生活中,宝宝咳嗽和鼻水流不停的情况也很常出现,令爸妈们担心不已.天气一冷,呼吸道出现状况的机率更高,这时更需要对这些常见的症状与用药有更多了解!

  • 非疾病性的咳嗽


当出现湿度与温差变化时,难免还是容易产生打喷嚏咳嗽等情形;有家长会觉得新生儿还不会咳嗽,这是因为新生儿有来自母亲的抗体所以不容易感冒,但不表示不会咳嗽。他并提醒,当出现连续性咳嗽还是要特别注意,须先排除是否有伴随其它症状以及是否有受到一些病毒的感染;若只是短暂性小咳(尤其是季节变化交替或接触到灰尘时),当仔细去听宝宝的咳嗽除较无痰音外,也不会咳到脸色涨红;加上小朋友本身又没有发烧、吃不好、呼吸急促等情形,晚上也无哭闹不安的话(即睡眠、体温、活力皆正常),基本上应属于非疾病性的咳嗽机会居多,家长就不必太担心。另一种情形则是门诊中也曾遇到家长说:‍“我的孩子没有咳嗽,但呼吸时口腔或气管里一直有痰的感觉(或是发出类似鸽子的呼噜声)。”这种情况常是因为支撑气管/支气管的软骨尚未发育完全而导致,也就是所谓的喉头软化症,此现象常会在宝宝喝奶或活动时最为明显,待熟睡时杂音声会明显减少。喉头软化症在症状上通常只会发出痰音,既不会有明显的喘也不太会咳嗽。发生这类情况时基本上不需要吃药,等到孩子年纪再大一点(约1岁)的时候自然会痊愈

  • 常见慢性疾病性咳嗽

除感冒咳嗽外,气喘&鼻窦炎两者都是小儿慢性咳嗽常见的原因,以症状区分如下表:

  • 咳嗽复原期较久?


咳嗽的复原时间长短要看病原影响的部位,若是影响到是属呼吸道下端的肺泡或气管,咳嗽的时间可能会超过2周以上。一般对成人来说,小感冒引发的咳嗽约1周会好,而发生在幼儿身上时则持续较久;主要是因为小孩感冒时常会伴随支气管发炎,再加上婴幼儿气管本来就比较窄所以更容易导致痰卡在气管内,所以有时单吃咳嗽药水并无太大效果,必须要家长同时给予婴幼儿拍痰,少数的婴幼儿甚至要同时服用一些气管的药,使气管不要处于太紧缩的状态。同理,当小朋友正值气喘发作的时候,即使给孩子喝很好的咳嗽药水还是会咳,其原因出自于气管很紧而引发的咳嗽,此时若给予支气管扩张药则能帮助孩子把气管打开,痰也就容易咳出,也才会较有治疗效果。

  • 护理&用药须知

1.感冒咳嗽并不需要吃到抗生素;抗生素是在某种严重状况才会吃的

2.就生理上来说,咳嗽对小朋友来说有其帮助的同时也是一种警讯,过度的止咳不但会让脏东西和病菌堵塞在体内而制造了二度感染的机会,也会因没有对症用药而延误病情;而止咳药的实际功能在于使咳嗽不会影响到睡眠或一般作息即可,而非一有几声咳嗽就要吃药止咳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