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城老街:贪污桥的故事

小河区三江口有座“贪污桥”。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当时的民国贵阳县政府由贵阳新修一条到孟关的公路,公路经过中曹司至陈亮直达孟关。这条公路全由乡村安排民工修筑,但历时多年未能通车。

有一年,当时的民国贵州省政府主席吴鼎昌到中曹司视察路面,到三江口时,看到修桥工程缺乏经费,当即点款作为修桥资金,但这笔资金却被当地的权势们贪污了。权势们为了讨好上司,桥修完后,就在桥上立了一块石碑,上刻着“鼎昌桥”三个字,命名此桥为“鼎昌桥”。

这条公路途经补苗寨,当时贵阳的地方大地主万静波有很多田土和一台水碾在补苗寨。由王武胖水牛潭流入小黄河的一条水沟横跨公路,常被水淹没。万静波也效仿吴鼎昌,出资给当地修建一座桥梁,但这笔钱却被一个乡民代表私吞了。而桥则由乡里民工苦力到指甲塘山上抬石头来修建,并在桥上立了一块石碑,上刻“静波桥”三字,希望能够流芳百世。

解放初期,成立农会开展反恶霸斗争时,群众愤怒砸碎了这两座石碑,并把坐落在三江口的桥称作“贪污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