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一絕,扶風青龍山大廟會

寶雞一絕,扶風青龍山大廟會

扶風以“輔助京師、以行風化”而得名。

在扶風縣段家鎮東北7公里處,有一座看似不起眼的山峰,因山下韋河環繞山峰,蜿蜒而過,情景像一條青龍,故名青龍山。山頂上有一座古廟,廟因山而得名,稱為“青龍廟”。青龍廟懸山峰頂端,四面古柏環抱,鬱鬱蔥蔥,勢如星辰倒映,俯視西崖,故有“韋水古柏繞鷲嶺,三面臨壑懸青龍”的詩句。

寶雞一絕,扶風青龍山大廟會

青龍山並不起眼,青龍廟也不出眾,但卻因其獨具的神秘色彩和傳說,千百年來一直受到四川廣元、甘肅隴西、寧夏固原、河南靈寶等地及本省武功、周至、興平、眉縣及扶風五縣群眾的信仰和朝拜。每年農曆三月十五廟會登山朝拜的人群,摩肩接踵,首尾蟻行,高峰期每天可達上萬人之多。

相傳在唐貞觀年間,本地有一民女,索姑在青山坐禪悟道,苦修正果。間隙她潛心研習醫術,遍採山間草味藥材,為群眾醫治疾病,救死扶傷,普救眾生,護佑布澤。她特別專長治療小兒疾病和婦女不孕不育症,使得山上山下很多人家的孩子因她的治療化死為生,很多久婚不育的婦女喜得子嗣,了卻一樁樁心願。索姑成仙后,唐太宗李世民賜封索姑為“全貞娘娘”,靈應顯赫。

人們感激索姑的恩德,傳揚她的佈德行善名聲,索姑成為老百姓心目中除病驅邪、送子佑童、賜福澤德的神仙。

在扶風縣青龍山索姑老家,群眾在青龍廟舊址上,修建了索姑殿,雕刻了索姑肖像,在索姑誕生的院落修建了供奉索姑娘孃的祠廟。

此後,每年古歷三月十五、七月十五青龍山附近群眾都會自發舉行廟會。除舉行祭祀、設壇齋醮等法事、道場活動外,並申疏文表、祈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最為隆重的當屬“迎轎子”活動,從三月初八開始,廟會總會長召集青龍廟村南、北、西16個自然村八社理事會,組織恭請仙姑的隊伍,抬著轎子專程前去周至青山迎請索姑娘娘“回家”。沿途各鎮、各村數座廟宇均設有接待站,舉行隆重的迎送儀式。一路上,不但有上百人的鑼鼓隊、彩旗方陣護送,更有旱船、嗩吶、社火等民間藝術表演,直至三月初十索娘娘誕生這天,將索娘娘迎請到青龍村索姑祠廟歇息。三月十四當天正式迎轎上山,期間場面宏大,遊人如織,熱鬧非凡。

寶雞一絕,扶風青龍山大廟會

青龍廟會禮儀莊雅隆重,宏大,周邊,乃至西北五省的群眾聚集於此,登山朝拜,祈求索娘娘賜福。期間也有文化活動,秦腔歌舞,百藝彙集、名人登場;雜耍娛樂, 鑼鼓、嗩吶、旱船、雲朵、雜技等曲藝表演在這裡輪番展示。廟會更有日常用品、土特產品及禽畜交易等商貿活動,為即將到來的春耕生產做準備。這種以感恩-伴隨農耕產品交易的傳統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來,成為每年春天的標誌性節日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