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Bounce公司宣布收购ofo 并接管了部分关键员工

印度Bounce公司宣布收购ofo 并接管了部分关键员工

大家都知道,最近ofo小黄车在国内市场已经频临奔溃的边缘,大部分用户都在追回押金。

11月28日消息,今天早间印度线上摩托车租赁服务Bounce正式对外宣布,他们已经成功收购了中国共享单车ofo印度分公司的资产。与此同时,Bounce也接收了ofo公司在印度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自行车。

Bounce公司联合创始人VivekanandaHR在解释收购ofo资产的决定时表示,“Bounce并不限定于某一种出行方式,而是根据适合的条件推出相应的服务。在1至2公里的距离内,我们感觉提供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更为适合。”今年8月,Bounce宣布完成了8.36亿卢比(约合1220万美元)的A轮融资,联合领投方为红杉资本和AccelPartners。

Bounce公司总部位于班加罗尔,成立于2014年,此前名为MetroBikes,在印度班加罗尔、迈索尔、斋浦尔、马尼帕尔、艾哈迈达巴德、戈卡纳等多个城市提供电动踏板车、助动车和摩托车共享服务。此外,其海外业务已经拓展到了新西兰市场。

虽然拒绝披露具体的收购细节,Bounce联合创始人Vivekananda HR认为,1千米到2千米的距离十分适合使用单车和电动自行车,因此团队收购了ofo的单车并部分关键员工。

目前,印度城市内“最后一公里”交通服务市场潜力巨大,据称规模高达45亿美元。Bounce希望到2020年将服务拓展到印度所有主要城市,除了电动摩托车之外,他们还将提供自行车、智能电动车和小型摩托车租赁服务,收购ofo印度资产便是这些计划的一部分。

Vivekananda相信,共享单车的成败在于执行,而技术可促进执行。他说:“印度的出行十分零碎,解决这个问题将极大地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出行是一大机遇,在这一领域依然存在较大执行空间。未来,我们将在印度各地推广这一解决方案,并基于用户案例和消费者偏好推出新的模式。”

Ofo从2018年1月开始在印度开展业务。今年7月,在有报道称该公司现金短缺后,Ofo关闭了其在印度的业务。此外,该公司解雇了在印度的30名员工中的大部分。

在中国市场,ofo同样过得不好。最辉煌的时候,ofo在全国投放了2300万辆单车,单日订单超过3200万份,与另一行业巨头摩拜瓜分共享单车90%的市场份额。而今年以来,ofo几乎每隔半个月就会传出负面新闻,从裁员欠薪、资金链断裂、“人去楼空”,到最近的退押难、与网贷平台合作,人们不禁质疑,强弩之末的ofo究竟还能撑多久?

近日有用户发现,在ofo申请退押金时,被系统提示称,可将押金转入互联网金融平台PPmoney。随后,在争议和回应之下,PPmoney当日表示已下线该合作渠道。

虽然当事双方分别进行了回应,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ofo押金越来越难退。一方面,退还押金的周期越来越长,从最初的秒退,近日延长至0-15个工作日。另一方面,很多用户已经等待超过15个工作日,退款却迟迟未到账。

对于押金问题,ofo方面却回应称,ofo退押金一切正常。“由于近期更新办公地址,ofo部分服务器需要进行短时迁移,致使退押金周期被暂时性延长,待相关工作陆续完成后,退押金周期将会恢复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