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拾荒老人撿3萬現金,交給派出所,還曾交過文物

68歲拾荒老人撿3萬現金,交給派出所,還曾交過文物

近日,68歲的唐舍娃,像10年前撿到兩塊珍貴的石碑無償捐獻給國家一樣,再一次拾金不昧,上交了3萬元“暫無主”現金。

11月18日上午9時,西安灞橋區唐家寨村村民唐舍娃像往常一樣在紡織城街道棗園蘇村拾荒時,看到垃圾臺水泥臺上有個黑色書包,將包拿起後發現裡面裝著不少東西,還有剩的饃饃。

“我喜歡給貓、狗扔些饃塊,沒想到扔著扔著發現書包底部有幾層破布包著的厚厚幾沓錢,還用細繩捆著。”唐舍娃說,“看到那些破布,我猜失主可能也是好不容易攢了這麼多,竟然弄丟了,一定要趕緊還給人家。”

唐舍娃快速趕往與他相熟的一位退休幹部家,想讓對方支招快速找到失主。“這位退休幹部近80歲了,也是熱心腸,他說陪著我一起找各級政府部門。”唐舍娃說,“19日下午在灞橋區委宣傳部的幫助下報了警。”

紡織城派出所接警民警董警官說:“老人撿到包連家人也沒告知,直到交給我們後才清點了錢數,整整3萬元!”

在拾了20年荒的唐舍娃看來,這似乎不值一提。“我一輩子都要做好人,不能因為這3萬元擾亂了良心,希望這3萬元現金的失主儘快出現。”

別看唐舍娃是拾荒老人,他其實一點不簡單。2008年,他將拾荒中撿到的一塊唐公主墓誌銘蓋和北方真文鎮墓石無償捐獻給文物部門,併成功進入“文物圈”,還在2009年入圍第二屆“薪火相傳——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年度傑出人物”。這次入圍讓老人還得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不過不久老人因為個人原因還是重操“拾荒”舊業。

“我不貪錢,這些年我還從土裡發現過罐子、樁子等,珍貴不珍貴,我都交給了文物部門,大概我就適合幹這行吧。”唐舍娃說。 華商報記者 付啟夢 實習生 王璧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