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之战,为什么有人说北约不出兵助英国呢?

陈华150992139


谢悟空。

这是一个误解,真相是北约还是为英国提供了巨大支持的。

北约需要英国展现实力

英阿马岛战争虽然是英国与阿根庭两国之间为历史遗留的土地展开的战争,但背书却是整个世界的势力格局变换。

二战之后,世界又四大趋势主导并互相冲突:两大集团的冷战,两种国家、政治、经济模式的比竞,印度与东方大国带动的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美国谋求在英法世界殖民体系的置换与替代。

今天的人们很难体会当时的氛围,因为这四大趋势冲突不仅表现在板块、国家之间,甚至深入到全球每个角落的社会与家庭生活之中,国与国之间是兴衰存亡的决定,人与人之间则是生死搏杀的竞争。

开局时美国明显占居上风,其未经战乱与世界大后方积累的物资、工业、资本比上主要大国战后重建恢复,发挥了极大的优势,而援助欧洲、复兴日本也奠定其西方阵营的领导地位,在中东、东南亚、非洲逼得英法节节败退,印巴战争、中东战争都是这样发生的。而对于未参战的南美与拉美也被几大势力排除在外,参与不了世界的游戏。


然而,美国高看了自己,经历韩战、越战、伊朗革命三次重大失败,在全球与苏联的竞争中彻底处于劣势,而“登月骗局”也没吓住苏联反而更耗干自己的国力。苏联开始在欧亚大陆全面出击,越南、阿富汗、两伊战争第次爆发了,在欧洲一线苏联的钢铁洪流也展现出碾压优势,政策也更加强势。

就这样,人类走进了八十年代。

北约需要表现出新的力量,二哥英国是当然的人选了。恰好阿根庭送上门来了。

阿根庭是北约“杀鸡儆猴”的最佳选择

虽然同是二战的局外者,但文明没有跟上时代节奏的南美并没有成为赢家,而战后被排除在世界之外,也得不到市场与资本的援助,南美第一强国阿根庭自己玩得经济破碎、社会面临崩溃,需要特殊手段重建国家、经济与社会体系。

但也因同样被排除在外的原因,阿根庭并不知道世界的风向已变――民族解放与独立高潮已过去,美国已经不再将夺取英法势力范围当目标!也不知道大国们的实力如何,估计他只看见了英国的不断败退吧,也一定如越南、萨达姆一样将自己当作了“世界第三”,所以在1982年3月19日,悍然出兵占领已被英国治理百五十多年、人种都换过的“马岛”,挑起了英阿战争。

阿根庭的选择也不能说错了,除了时机。毕竟阿根庭有一支现代化的空军(当时),装备了来自法国的导弹(击沉英舰的东东),而且军事思想也直接师承西方,也是真正的南美霸主。国际上可是越南能击败美国、伊朗敢判美国!而英国一面,能源中心中东、世界咽喉波斯湾马六甲苏伊士好望角都能丢得没脾气,区区几个岛屿还会拚命吗?

何况阿根庭一定自认为绝对不怕英国拚命!



偏偏是北约正要找这样一个“世界强国”展现实力,英国就更需要了。

而打阿根庭,那与一个大学教授与小学三年纪学生比吹历史一样的碾压呢――谁让他师承西方还学走样呢?

无耻的北约群匪表现

首先是针对苏联出击宣布:我们不团伙打一个,欺负弱小国。

其次是美法无情出卖。美国将自己曾经说过的话“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当屁,强势禁止古巴导弹布署的气质全丢,为英国提供情报支援。法国在阿根庭给自己的导弹打完广告后,不但禁运,而且将武器参数全部提供给英国。

北约群匪对英国的万里出兵没有任何形式的制约、遣责与批评,在英国全胜后却跳出来阻止继续战争,让阿根庭只能承受失败。

所以,北约事实上是借这一次战争,停止了内部争斗,完成了广泛的合作――欧洲防苏外的第一次真正的合作。

而英国也以这次战争向世界宣示:大英帝国的威风还在。北约也借机向华约表明:我们不仅有美国,还有强大的英国与卓越的法国武器!苏联也真的开始有所收敛,与美国陆续签订丁《中导条约》、核裁军等中大协议,美国也因此缓过气来,先在经济上恢复,再在军事上畜力,直到海湾战争才再次露出獠牙,当然北约的狰狞也完全露出来了。

阿根庭失败原因总结

不自量力、不知已知彼、西方的无耻出卖之外,选错时机,是最根本的。如果早发生十年,在美国抢占英法势力时,阿根庭一定可得到美国支持,如同中东、南亚发生的事;如果早五年,则一定能得到苏联的支持,如东南亚的越南。

可惜,当英阿马岛之战时,美国已不再与英国竞争,而苏联也因为越南、阿富汗、两伊战争等缠住,没有余力了。


bashanlaike


谁说的北约在马岛战争时,没有帮助英国一方的?


事实上,在英国的特混舰队和驻马岛的阿根廷守军交火后不久,英国就向它的北约盟友递交了照会,贾求它们不得出售武器给阿根廷。而在阿根廷军队刚刚占领马岛时,美法等国曾劝英国息事宁人,和阿根廷就马岛的归属问题进行和平谈判。当时的英国首相,人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斩钉截铁的回答说:“不!当年张伯伦就是在这里作出了对希特勒妥协的决定,我不能再犯这个错误了!”眼见英国的态度是如此的坚决,美法劝和的使节只好打道回府。

英国的北约盟友都遵循了英国的照会,拒绝向阿根廷出售先进的武器,使阿根廷的武器外购之路,断了来源。本身工业基础就薄弱的阿根廷,在英国还没有派出它的特混舰队到达马岛海域时,不去积极准备它在马岛上的防御;而当英国的特混舰队到达马岛海域,并向驻马岛阿军进攻时,阿根廷军方朝野束手无策,捉襟见肘,应接不暇。在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后,阿根廷败下阵来,英国重新成为了马岛的主人。这其中,北约对阿根廷的武器禁运,起了重要作用。谁说的,北约没有帮助马岛战争时的英国?


孤独的人209381559


马岛最早是法国人占领的,后来被西班牙人殖民,1816年阿根廷独立后收回了对马岛的主权,但从1833年开始英国又武装占领了马岛,从那时起阿根廷一直抗议,但未作效,到了1965年,马岛归属问题第一次提到了联合国,英阿两国谈判,那时英国已在马岛殖民100多年,岛上居民基本是英国人后裔,讲英语,偏向英国,所以英国以马岛居民自己选择为由,拒绝归还,1982年阿根廷以军事行动占领马岛。

图为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民聚集在五月广场支持总统加尔铁里发动马岛战争。

消息传到伦敦,一片震惊,英国铺天盖地的报纸都写着“耻辱”发表评论,美国马上从中斡旋,而英国首相铁娘子叫道:我要和你单挑!于是组建战时内阁,以海军少将伍德沃德为舰队司令,率竞技神航母,带着20多艘舰船,开赴马岛。战斗中最精彩的是英国的“谢菲尔德”驱逐舰被击沉,而阿根廷的“拉诺贝拉格将军”巡洋舰被击沉。

阿根廷士兵在马岛上的纪念品商店买的明信片。

在战斗的过程中,因为这是英国的自家事,没有北约加入,但美国一直混在其中,前期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后期给英国提供了很多支持。美国本来和阿根廷是盟友,当时的阿根廷加尔铁里曾多次访问美国,关系不错,前期美国充当调停的角色,国务卿黑格穿梭于伦敦和布宜诺斯艾斯之间,后来英国同意谈判,但阿根廷不同意,美国调停失败后转而支持英国。

被导弹击中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那时由里根总统下令,先是对阿根廷实行制裁,比如停止向阿根出口军事物资,扣发阿根廷的军事销售执照,同时公开宣布支持英国,让英军在美军事基地阿森松岛上进行中转,还向英军空运了150万加仑的航空汽油,向英军提供了“响尾蛇”对空导弹、激光目标仪等装备,用卫星侦察向英军提供情报,另外美军还在欧洲替英军执行预防苏联的任务,让英国有更多精力进行马岛战争。

图为今天的马岛。

马岛战争,英国是付出了巨大代价才赢得胜利,但世界各国军事家对英国的胜利呲之以鼻,但对阿根廷的表现还是比较敬佩的,现在马岛还是英国管辖,但阿根廷依然宣称对马岛拥有主权。


图文绘历史


以前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大约是“英阿马岛之战时,北约是什么态度”,今天是“为什么不出兵”?的确,1982年北约没出兵帮助英国,但问为什么,就要先弄清楚北约的功能是什么?冷战时,北约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了防范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也就是社会主义阵营。英阿马岛之争,是他们两家的私怨,国际上认为,作为曾经的老牌殖民者的英国,应该以外交的方式解决。

第二个原因,就是阿根廷军事强人加尔铁里与里根的关系很好,美国政府正利用他对付南美洲的左翼游击队,加尔铁里本人很受里根政府的赏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理查德·艾伦称加尔铁里是一位“崇高的将军”,加尔铁里也自称为“美国的孩子”,基本算是同一个阵营。

第三个原因,(大约也算一个吧)在北约国家中有能力跑大半个地球,到大西洋南端去打仗的欧洲国家不多。英国打这场战争,都勉强支撑,其他国家没有美国的支持根本就办不到。

其实,北约最终还是帮助了英国,战争一打响,欧美大国就对阿根廷实施了经济封锁和武器禁运,再加上阿根廷军队缺乏与大国军队的作战经验,到底还是输掉了战争,加尔铁里也弄了个身败名裂。


燕北林丛


原因很简单,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并不在北大西洋条约军事同盟条款范围内,所以福克兰/马岛战争并未触发北约军事同盟条款,北约自然不会出兵。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基于《北大西洋公约》这一军事同盟条约组成,其军事同盟条款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四条 无论何时任何一缔约国认为缔约国中任何一国领土之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
第五条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此等武装攻击及因此而采取之一切措施,均应立即呈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安全理事会采取恢复并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必要措施时,此项措施应即终止。第六条 第五条所述对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包括对于欧洲或北美任何一缔约国之领土、法国之阿尔及利亚、欧洲任何缔约国之占领军队、北大西洋区域回归线以北任何缔约国所辖岛屿、以及该区域内任何缔约国之船舶或飞机之武装攻击在内。

由条约文本可以看出,北约军事同盟集体防卫权条款触发条件,被第六条进行了地理限制,福克兰/马尔维纳斯群岛属于英国所辖岛屿,而缔约国所辖岛屿受到武装攻击的触发条件,被限制在北大西洋区域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大西洋海域)以北任何缔约国所辖岛屿,所以位于南半球福克兰/马尔维纳斯自然被北大西洋条约摘出去了(我怀疑这个范围限制就是针对福克兰/马尔维纳斯群岛的,美国显然不会希望自己铁杆小弟之间的武装冲突把自己卷进去),所以在福克兰/马尔维纳斯群岛发生的武装冲突,自然不会触发北约的共同防卫条款。

北大西洋公约把南大西洋摘出去了


DDG的老船坞




一、北约组织的整体防御性质,制约了北约出兵帮助英国的军事行动。北约组织其本质是美国用来对抗华约和前苏联的,其共同防御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欧洲地域防御,马尔维纳斯群岛是英国的殖民地,在主权上本来就存有争议,阿根廷的军事收复行动,只是英阿两国间的领土争端,并没有碰触到北约组织的共同防御条约机制,北约国家想要介入英阿马岛之战,出兵帮助英国理论上并不成立。



二、美国与阿根廷的伙伴关系,使美国成为英阿马岛战争出兵风向标。英阿马岛之战发生在1982年,当时的美阿关系比较密切,虽然达不到战略同盟关系,至少也属于盟友构架。而美国又是北约组织的老大和实际掌控者,美国对英阿马岛之战的态度决定了北约和欧盟国家的立场,美国在整个马岛之战中,主要是作为第三方调停者的身份出现的,所以在美国没有出兵或者授意的情况下,北约各国不会冒然跳出来出兵帮助英国。



三、北约组织对阿根廷的牵制,是间接的事实上的对英国的军事支持。从英阿马岛之战的整个过程看,实际上北约组织是出手帮助了英国的,美国不但给予英国物资支援,还专门利用军事卫星对英国提供情报支持,欧洲各国不但对阿根廷武器禁运,而且还单方面中断签约的,为阿根廷制造的航母、驱逐舰等战略武器。同时,美国还利用操控联合国权力之机,对阿根廷实施制裁,可以说阿根廷不是单对单与英国作战,而是面对整个北约支持的英国作战。

总之,英阿马岛之战在明面上是阿根廷败于英国,输掉了战争,实际上是输给了北约。北约虽然没有出兵,但是对英国的支持,对阿根廷的限制,使本来就不对等的战争对抗,呈现出了一面倒的局面,阿根廷输的不怨!


兵谣视角


马岛战争,主战方是英国和阿根廷两个国家。大家都知道,英国是北约成员国。而英国也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可以这么说,一战二战前。英国的海外殖民地遍布全世界。实力相当的雄厚。虽然后来逐渐的没落。但毕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阿根廷跟当时的英国不是一个级别。

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欧洲率先催马扬鞭。首当其冲的是西班牙,接着是葡萄牙和英国。然而,英国因为殖民地版图过小而心存不满。他们给海盗颁发执照。让他们专门抢劫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队商船。这些海盗集聚在加勒比海域。因此又叫加勒比海盗。后来,这些海盗斗垮了英国的对手。使得英国在美洲地区所向披靡。几乎称霸了全部的南北美洲。这个时候,海盗就没用了。因为随着英国在美洲地区成为老大。海盗反倒成了英国的累赘。于是,英国政府收回了执照。加勒比海盗也成了姥姥不疼,爷爷不爱的弃儿。正当英国得意洋洋的时候。他们的司令华盛顿带领军队独立了。美国诞生了。这个时候,英国的敌人又成了美国。因为当时的美国相当于从英国嘴里抢吃的。英国当然不愿意了。但在陆地战斗中,英国是节节败退。只守住了五湖地区以北的加拿大等苦寒地区。南部的墨西哥却被美国蚕食的仅剩墨西哥湾周围的地区。随着时间变迁,在南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的带领下。巴西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国家相机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这其中也包括了阿根廷秘鲁这些国家。只有沿海的一些岛屿还在英国和美国等以欧洲白人的统治者手里。比如波多黎各(美)马岛(英)当然还有中国的香港和澳门了。

英阿马岛之争的起因来源于阿根廷的经济危机。阿根廷的总统为了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想用武力夺回英国人占据的马岛。当时的马岛上的居民大多是英国白人。数目大概两千多。二战后,英国由于殖民地急剧收缩,国内财力不足。于是,英国政府向外出售了大量的二战遗留武器。包括巡洋舰和航母。而阿根廷也真是知道这些资料信息后,估计英国对马岛会是鞭长莫及。于是,出兵抢夺马岛。马岛虽然不大,但根据海洋公约。马岛的作用和利益就太大了。这也是阿根廷政府的如意算盘。

英国在得到消息后。当时的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立即决定出兵马岛。由于英国的航母严重不足。所以,英国在跟阿根廷的马岛战争中。虽然是赢了。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比如当时名声在外的谢丽菲尔德号。被阿根廷的一枚导弹就给击沉了。打到最后,阿根廷由于飞鱼导弹没有了,英国才赢了。大家想想,如果飞鱼导弹充足的话。英国会赢吗?而飞鱼导弹是阿根廷从法国进口的。一共九枚,几乎无一落空。

要说北约没有帮助英国,那是瞎扯。因为就是北约动用关系,让法国不要再卖导弹给阿根廷。我们说,北约是没有对阿根廷进行军事干预。但这种卡脖子的事算不算?所以,帮助不一定是要出兵。有时候,一个命令或条约。也会起到不可预想的效果的。谢谢。


风雨中的梅云


盟国就是"把兄弟″,利益一致,利害相关的时候,就是亲兄弟。

如果利益不一致,或者某些方面的利益发生冲突,盟友就是路人。

对马尔维纳斯群岛的观念不一,与阿根廷利益的多寡,使盟国间产生了分歧,这是原因之一,

英国凭一己之力,也能打败阿根廷,是原因之二。

美法等盟国,暗地里使了不少劲。算是原因2.5。

所以:福克兰群岛仍在英国控制下。


bindong1


只有在本土遭到袭击了,北约才能履行反击职责,马岛属于海外争议地区,而且北约的成立主要应对的是华约集团,随着苏联解体,北约存在的意义就是美国捆绑欧洲对抗俄罗斯,只有一个假想敌才能压制欧洲,这是美国的一个战略,并不是美国非得跟俄罗斯过不去,假设欧洲北约成员国本土被侵略袭击了,那么北约成员国有义务出兵帮衬,马岛属于海外有争议地区,北约没有义务趟这浑水。


_欣懿_


首先,北约受条约限制不便出兵。但强势世界依然支持英国。比如:联合国安理会要求阿撤军和英国谈判; 欧洲共同体十国决定对阿实行禁运,也不卖武器给阿; 西徳停止发运为阿建造的四艘现代化护卫舰; 荷兰宣布停止出售上述四艘护卫舰上的雷达; 法国宣布停止为阿建造的价值三亿五干万美元,可载一干人的大型航空母舰,同时停止这艘大舰上的十四架舰载机。这些举措有力地支持了英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