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要素:浅谈格律诗“对仗”小技巧

对仗是律诗必须要有的语言的形式。对仗能够使得句式显得“凝练、匀称、典雅。一般好的对仗诗句往往就会成为律诗中最精彩的部分,增强了古诗的感染力。但是如果只一味的追求规矩,很容易停滞不前。关于“对偶”我们不要光看见古人求同的方面,也要看见存异的方面,后者相比前者更为重要。

诗词要素:浅谈格律诗“对仗”小技巧

对仗

对仗,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对仗多用于骈文。

对仗又称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总而言之,诗词对仗归纳为三要素: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反

诗词要素:浅谈格律诗“对仗”小技巧

对仗的规律

1、时空交错

对仗中的一句或者一联,从时间开始描写,或者是从空间开始描写,以表达出古诗词的内容变化。

例如:

几许明清韵,大千秦汉魂。

风回堪可守,雨过未相侵。

第一联从时间写,第二句从空间写。两个维度相互衬托,以表达出诗句的语义空间。

诗词要素:浅谈格律诗“对仗”小技巧

2、动静相宜

古诗词中的对仗一句或者一联写动态,则另一句或一联写静态,动静结合的非常完美。

例如:

万里狂歌银与玉,几家焦虑炭和粮。

枝闲鸟寂风雷渺,云淡星稀日月长。

第一联描写动态,第二联这是静态。两句联一动一静相结合,相映成趣。

诗词要素:浅谈格律诗“对仗”小技巧

3、视听之变

人接触外界有五种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其中在古诗词中最常用的是视觉和听觉来形成对仗或是对偶。当然其他的也可形成对仗。

例如:

轻云漫隐溶溶月,远火遥接淡淡星。

琴韵含情涵海韵,钟声彻耳坼风声。

第一联在描写视觉,第二联则在描写听觉,视听相结合,月色交相辉映,来构成对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词要素:浅谈格律诗“对仗”小技巧

4、宏微并衬

两句中一句着眼于宏观或多数,另一句则是微观或少数。

5、多少分明

一联两句,通过数目对比,使得语句更加具有表现力。

6、节奏起伏

对仗句要求上下句法句式结构一致,但以为追求形式的工整和句式的结构,势必会影响到对仗内容的气韵。往往在诗的字面对称的前提下,它的内在气韵也要有所变化。

诗词要素:浅谈格律诗“对仗”小技巧

例如:

身骨煎熬逐日瘦,手足皲裂任霜残。

身骨煎熬/逐日/瘦,手足皲裂/任/霜残。

这一句字面对称,句式一致,但是其深层的语意不同。一为逐日消瘦,二为任霜欺残,形似而神异,属于“语意变化整齐”的写照。两联句式节奏变化大,能够增强读者的耐品读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