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

“论道”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

魏加宁。

“论道”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

张克科。

“论道”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

方舟。

“论道”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

钟向阳。

“论道”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

刘建刚。

“论道”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

高海燕。

11月27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日报承办的“城市竞合,湾区共生———2018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市南山区科兴科学园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以“城市竞合、湾区共生”为主题,深度探讨大湾区创新发展中的城市群协同发展路径。会上,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产业创新、金融合作、区域建设等热点话题展开“头脑风暴”。

采写:苏梓威 邱永宽 郭悦 张秀娟 策划/统筹:曲广宁 苏梓威 摄影:鲁力 朱洪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加宁:

大湾区可成立联合开发银行,支持跨区域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加宁表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也是宏观经济的“先行地”,所以要率先解放思想。广东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良好契机,在金融领域先行先试。金融先行主要应当从金融教育、金融研究、金融理论和政策研讨等方面先行一步。

魏加宁认为,大湾区金融业对外开放时应当首先加快金融业的对内开放,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民营银行,把民间资本纳入到体系内来,以便更好地进行监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回归真正商业银行。而政策性银行不妨再多搞两家,“比如,粤港澳大湾区是否可以成立一个联合开发银行,为大湾区内的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建设资金”。再有,应当让大湾区内的资金流动更加通畅、更加便捷,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技术创新。”魏加宁说。

“为此,金融监管必须跟上。”,魏加宁认为,应该建立大湾区金融监管合作协调机制,以加强大湾区内的金融监管,并确立监管中立的原则。同时,还要重视推进竞争政策,打破歧视性的金融政策。”

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克科:

建湾区产业发展路线图,组织重大专项联合攻关

“任何一个关注中国的人都应该来深圳看看,深入了解深圳,深圳特区的迅速发展,不仅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全世界发展中的国家和城市带来了信心,提供了宝贵经验。”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克科说。

张克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是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区域协同和科技合作是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两大主要内容。他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今后要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做优做强珠三角核心区,加快珠海、汕头两个经济特区发展,把汕头、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

在科技合作方面,张克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在社会支撑领域,比如在低碳、海洋领域;二是新兴产业,比如工业信息化;三是平台性的领域,包括软件、物联网等。这些都需要包容政策环境和资源。

“在城市如何融合方面,人居、开放、创新、活力成为重要要素。他提出从转型角度,需要城市空间来承载产业和人。”在粤港澳大湾区资源配载平台方面,张克科建议要建立创新创业交流机制,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共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条件。

他就粤港澳协同创新发展提出五点策略建议:一是建立湾区产业发展路线图,组织重大专项联合攻关;二是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大学合作联盟;三是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基金,推进创新合作平台“湾区驿站”建设;四是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合作市场要素自由流动规则;五是统筹和发展一批重点工程和平台项目。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

建议将“1+3大河套区域”提升为国家级战略平台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科技、高端制造这些核心领域发力,融合发展具有全球领导力的城市群,是大湾区的关键目标。在他看来,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来说,以生产要素及人、财、物等生活要素的自由流动来实现城市群的融合发展非常重要。在宏观环境层面,大湾区有着近7000万人口,拥有最大的本土消费市场及制造业基础,其还有强大的制造业体系及完善的产业链条,香港则具备全球最佳的营商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创新要素环境层面,大湾区具有领先的科研环境、科技人才、专业创投资本等优势。

“香港与深圳具有很强的优势互补性。”方舟表示,未来大湾区的发展需要从几个方面着眼,一是要发挥香港优势,促进香港的基础科研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进行成果转化,与湾区协同发展;二是推动香港成为大湾区知识产权跨境贸易中心,他建议在深港边境地区新设港深科研成果转化大学,专注于应用研究;三是搭建大湾区技术转移信息化平台及推动专利经理人队伍建设,提升对接效率;四是建立多元化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

在方舟看来,落马洲河套地区是深港重点创科合作平台,若将落马洲河套地区连同深圳的福田保税区、皇岗口岸停车场区及罗湖小河套地区的“1+3大河套区域”定位为“一国两制”合作示范区,并提升至国家级战略平台,将推动港深大河套区创科生态圈的建设和发展。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干部培训部部长钟向阳:

深圳锻造了一种崭新的现代城市文化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干部培训部部长钟向阳认为,深圳38年实现了几大跨越。第一、深圳从国际分工最低处“爬坡”到国际水平;第二、实现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第三、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信息生态文明,实现两次连续转型。

据介绍,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突破2万件,达20457件,占全国申请总量的43.07%,连续14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名。深圳正在成为全球的“标准高地”,在全球广泛布局科技研发中心,经济实力在国内与广州、香港持平,共有7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过去5年,深圳GDP年均增长9.2%,跻身全球城市30强。

钟向阳认为,深圳锻造出了一种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海纳百川的崭新文化:刚健型、创新型、力量型、智慧型的现代城市文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中小企业商业与股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建刚:

从顶层设计入手实现企业创新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为企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企业如何才能抓住机遇,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在刘建刚看来,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目前,我国企业在创新方面常面临创新意识和投入不足、人才短缺及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实际上创新是有一定逻辑和方法的,“商业上要获取成功,需要把技术、模式、运营组织以及人才、资本进行结合,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基于此,刘建刚提出了“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体系”:以创新驱动为内核,通过组织、模式、机制和价值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其中,他特别强调了组织变革创新的重要性,且组织效率提升要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匹配。“有了组织架构和效率的提升,还不足以推动和保障创新发展的实现,还需设定好的机制制度以给予保障。除了这些基于内生的创新之外,还需要链接外部资本进行整合,最终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他说。

刘建刚认为,创新体系的具体操作实施,可从顶层设计入手。顶层设计是企业核心商业要素的逻辑组合,具体包括商业设计、治理设计、组织规划和产融规划。他特别强调了公司治理设计的重要性,合理的股权结构关系到公司的资源优化配置、利益分配及发挥团队创新竞争力。他表示,公司治理的设计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企业发展需要具有产业格局的视野和意识,也需要宏观的产业地图和路线图来逐步实现。

深圳市企业并购促进会执行会长高海燕: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中心功能非常突出

“由于互联网的应用和扩散以及自动化的发展,新机遇、新产品、新模式、新产业还有新组织不断涌现,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精耕细作了吗?”在论坛现场,高海燕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如何从微观层面破解时代所带来的难题,是亟须考量的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表现出了一种产业创新中心的功能,不论是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产业服务能力的扩散上,这一功能都非常明确和突出。”他以三个名词来概括其核心观点:“超级链接”“品类综合化经营”和“持续迭代”。

随着在线化流程革命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流程革命,但它们并没有完全适应。“适应变革,才能使得企业内部生产环节对外部的响应具有一定灵活度,使生产的全流程进行互联网化。”高海燕认为,品类综合化是全世界的商业潮流,企业家需要重视这一商业潮流的变化。行业思维是制约发展的传统思维,越来越多的新兴企业正表现出明显的“无行业属性”。

在持续迭代方面,高海燕表示,产品技术并不能恒久保证企业的竞争力,真正保证竞争力的关键始终是变化和迭代。“比如手机行业,去年还在讨论‘刘海屏’还是‘全面屏’哪个更好,今年已经开始讨论手机屏幕可否折叠,这意味着企业的产品必须始终保持‘在线’、不断迭代。”他说。

在高海燕看来,创新是有不确定性的,技术未来的发展是不可预测的,甚至连竞争都是不确定的,“你并不知道竞争对手会出什么牌,因为全品类的企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企业把自己的产业链、供应链充分打开,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创造者参与其中。”

■相关

南方城市智库珠三角高质量发展

体系研究计划发布

利用强大专家资源

展开深入观察

珠三角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回答这一问题是研究珠三角未来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打造的南方城市智库已着手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在11月27日举办的2018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南方城市智库(以下简称“智库”)发布了南方城市智库珠三角高质量发展体系研究计划(以下简称“研究”)。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产业体系较全面,市场发育较成熟,转型升级较先行,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珠三角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区域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板块,对广东高质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研究的目标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研究经济规律,建立珠三角高质量发展研究体系,定期发布反映产业、行业、地区等各方面产业竞争力指标、产业创新指标、质量效益指标和新动能发展指标、绿色发展指标等指数产品。为分析研判珠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状况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依据。

珠三角高质量研究体系的成果,将以指数报告的形式向外界发布。记者了解到,研究由珠三角城市产业竞争力报告、珠三角城市创新指数报告、珠三角城市绿色发展指数报告以及珠三角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构成,从产业竞争力、创新指数、绿色发展指数、可持续发展指数等四个维度来发布。

在研究方法方面,智库将利用南方城市智库强大的专家资源,对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利用南方城市智库深厚的调研能力,深入一线跟踪研究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建立指数研究模型,构建对珠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深层观察体系;强化城市比较研究,搭建珠三角城市与国内外重点城市的对标研究体系。

近年来,南方城市智库共进行了超过50项课题研究,其中《珠三角企业创新报告》、《佛山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制造强国 佛山探路”跨国大调研、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跨省大调研等智库项目和成果,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7月至8月,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与南方城市智库合作开展“品质革命”佛山企业大调研,提炼总结出佛山制造业的十大品质“战法”,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关注。南方城市智库的专业能力也受到周其仁的高度认可。

未来,研究将以南方城市智库的年度产品、各种大型调研的报告、各种大型论坛的成果(如《珠三角企业欧洲并购报告》《广东创新驱动供需对接暨佛山校地合作发展报告》)等形式发布。各种指数报告除了在线下发布印刷版外,还将在线发布电子版,利用南方日报全媒体平台,通过报、网、端等各种方式进行宣传预热和报道。

“南方会”俱乐部成立

深度链接优质企业资源

形成“媒体+产业”联动平台

当前,各民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资源、要素、创新、品牌等问题时,资源整合、抱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11月27日,在“城市竞合 湾区共生——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南方日报深圳办事处联合深圳重点行业协会组织发起的“南方会”俱乐部成立。该俱乐部由20位具有商业智慧和眼光的企业家作为发起人,目前已有首批近百家企业加入俱乐部,接下来俱乐部将邀请深圳及全国知名企业家参加。

首批近百家企业加入俱乐部

按照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度融合,全面转型”发展路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会(深圳)大数据品牌管理中心于去年12月揭牌。“南方会”俱乐部是该平台下联络、凝聚中小企业、企业家、创业者的组织。

南方会俱乐部由南方日报深圳办事处发起成立,隶属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委托南方日报深圳办事处负责个体运营,是一个以管理经营主题沙龙为主要模式的学习型组织。

据悉,该俱乐部由20位具有商业智慧和眼光的企业家作为联合发起人,目前已有首批近百家企业加入俱乐部,接下来俱乐部将邀请深圳及全国知名企业家参加。

据了解,该俱乐部将以俱乐部、商协会和媒介三位一体方式规范运作,以切实助力中小企业成长发展为己任,深度链接各行业优质企业资源,形成“媒体+产业”的联动平台,逐步赋予其资本、培训、孵化等功能,使各企业通过平台彼此相互帮助支持,实现资源整合。目前,已有首批近百家企业加入俱乐部。

将策划小型沙龙加强成员交流

融资、人力、咨询、推广是俱乐部的四大服务内容。记者了解到,俱乐部除了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培训及猎头等全方位人力资源培训服务,还将帮助企业加强与银行、投资公司、担保机构的沟通与交流,搭建常态化的银企对接平台和企业信用平台。另外,通过建立俱乐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商标事务所、各类认证机构、咨询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会员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小型沙龙、大型活动、内部资源共享将是该俱乐部近期策划的主要活动形式。无论是企业家小范围聚会、沟通交流,还是组织俱乐部全体成员进行投融资、资源整合、社会公益、慈善捐赠等活动,会员企业将在这里构筑社交圈,合纵连横,与其它商协会和团体交流互动,形成商业、异业、异区联盟。此外,俱乐部还将定期给内部成员和其他全体会员举办关于企业培训、政策分析、行业分析、各种公开课讲座等方面的培训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