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陈桥政变之后,周世宗柴荣的4个儿子的命运如何?

余万涵


周世宗柴荣的儿子们结局也很悲惨。

  除了周恭帝柴宗训,柴荣还有三个儿子:曹王熙让、纪王熙谨、蕲王熙悔。

    乾德二年十月,当时最多也不过就是六七岁年纪的柴熙谨不明原因地夭折。熙让和熙悔也在不久之后陆续“不知其所终”。

  现在,柴荣的儿子就剩柴宗训一人了。柴宗训(953年—968年),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原封为梁王。周世宗于公元959年6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午日继位,沿用周太祖年号“显德”。

柴宗训即位时,年仅7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柴宗训在位期间,特别重用宋太祖,使他产生了做皇帝梦。

公元960年正月元旦,群臣正在朝贺柴宗训时,镇(今河北省正定县)、定(今河北省定县)两州忽然有人来报说,辽和北汉合兵南侵,其实这是宋太祖和其他将领编造的谎言。范质便命令宋太祖率领禁军北上抵御。禁军到达陈桥驿后,突然发动兵变,拥宋太祖为帝。宋太祖回师开封,建立宋朝,废黜柴宗训,降封他为郑王。后周亡。

不久,柴宗训被迁往房州(今河北省北房县)居住。史称柴宗训为恭帝。

自宋王朝建立后,周恭帝被废为周郑王,他先是和继母小符氏一起幽居西宫。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刚九岁的柴宗训被贬居房州,那是一个贬放废帝废太子的好地方,在大巴山和秦岭之间,想当年唐中宗李显贬居房州,又成功地咸鱼翻生重登帝位。只是李显的经历没有在柴宗训身上重演。贬居房陵十一年后,即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三月,柴宗训死在了荒凉的居住地。离他的二十岁生日还差五个月。这个死亡年龄,就象他夭折的弟弟们那样,很难让人相信会是自然现象。更有可能是有人万万没想到,那个九岁的孩子竟会在那样艰难孤寂的环境里仍然顽强地活了下来,终于按捺不住要终止他的生命。于是,柴宗训死得很是时候,刚刚成年,却还没来得及成婚,更没来得及为他英雄一世的父亲柴荣留下后代。当然也就为赵宋王朝免去了一个祸患。对比担惊受怕的贬废生涯,柴宗训死后的待遇却是超高标准。赵匡胤为这个儿时曾经喊过自己叔叔的少年穿孝发哀,辍朝十日,又派人专办丧事。还给他上了个“恭皇帝”的谥号。这些热闹生人眼目的事情,柴宗训是再也不会知道的了。当年十月,柴宗训归葬故里,长眠在父亲柴荣的身边,终于不再寂寞凄凉。

赵匡胤让后周小皇帝柴宗训当了郑王,符太后当了周太后,小皇帝后来被迁往房州,北宋开宝六年(973)逝世,终年20岁,被谥为恭帝。

  史书上关于后周恭帝的记载非常少,民间传说倒是有一些,但都不足为信。他即位时只有7岁,当皇帝不过半年。传说他禅位后先居住在天清寺,然后被迁往房州,一直到20岁去世。有的传说认为他是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的,这不太可能。因为赵匡胤死在开宝九年(976),柴宗训比他还早死三年,在赵匡胤活着的时候,赵光义绝对不敢擅作主张毒死柴宗训。而依赵匡胤的仁慈性格和一生的表现,是绝不会对柴宗训下毒手的。

  赵匡胤生前,曾在太庙里立下石碑,后来的新天子即位都要到太庙里去拜碑,并默诵誓词。这石碑立在太庙寝殿的夹室中,除了北宋历代皇帝,别人都无从得知。就是新皇帝去拜碑时,也只有一个不识字的内侍跟随,其他人都离得很远,弄得很神秘。直到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宫门被打开,人们才得以纵览,不过是很简单的三条:一是保全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三是子孙不得背弃上述誓言,否则即遭天罚。此外,赵匡胤还给柴家发了“丹书铁券”,凭此券柴家子孙犯罪永远免死。《水浒传》里小旋风柴进就是因为有丹书铁券,所以才那么吃香,活得很滋润。由此可见,赵匡胤保护柴宗训和柴家的心是很赤诚的,他怎么会加害柴宗训呢?

  民间传说还有,柴宗训后来为了避祸,跑到了福建,子孙还改姓为“林”。柴宗训的墓现在河南省新郑县城北的郭店,他当然不可能跑到福建去,当时的交通条件也不允许。可能是他的子孙后来因为什么原因到了福建,改姓为“林”。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柴宗训一定是得了善终的。   直到嘉佑四年(公元1059),不知是不是自己的儿女夭折得太多,五十岁的宋仁宗忽然想起了后周王朝的皇子们来,下令找来柴氏族谱,从柴氏家族的旁支诸房中找一个辈份最长的人,给予一定的待遇,由他及他的后人承担奉祀后周皇族之职。——但是这位柴氏后人,应该是柴荣兄弟们的后代,已经与柴荣没有什么关系了。

  那么,郭威和柴荣的女儿们还有谁在吗?我们所能确切知道的,大概就只有郭威之女寿安公主了吧,她当初幸免于后汉的屠杀,是因为她已经出嫁并随夫离京。她的丈夫是与赵匡胤非常铁杆的张文德,入宋后仍然官运亨通,寿安公主在那时候会以怎样的心情看待自己孩子的父亲。

  柴荣的女儿,史书上只记载了那个在父亲去世前夭折的无名皇女,其它的公主都不见记载。但在民间传说中倒还能找到柴公主的身影。记得从前看过一篇游记,作者写道:在山西孟县藏山,也就是两千多年前“赵氏孤儿”躲藏过的那个地方,有一座烈女祠,里面祭祀的就是柴荣的一个女儿。据说这位后周公主不甘做亡国妾妇,在皇权交替的混乱中逃出皇宫,打算投奔仍然忠于后周的大臣以图再起。她先是投奔在山西的李筠,李筠却失败了,于是柴公主隐居山西。当李重进的死讯也传来之时,。柴公主终于完全失望,便自尽于藏山。当地的百姓感念柴公主的刚烈,在她下葬之处建祠纪念。千年以来一直祭祀不绝。


道中道道而道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周世宗柴荣四个儿的命运如何?其实周世宗在世时,对赵匡胤非常信任,多次提拔。周世宗一生英名,可惜突然暴病身亡,众官共扶持柴荣第四个儿子做了后周皇帝,称恭帝,那时恭帝柴综训年方七岁,可以说什么也不懂,属于任人摆布的玩偶,所以赵匡胤谎报军情,辽国入侵,率军抵抗,在陈桥被部下黄袍加身,史称陈桥兵变,回军逼迫幼主 柴综训让位,并立下铁卷丹书,保证柴家一世平安,享尽荣华福贵!柴综训退位后被封为郑王,据说水浒梁山的好汉小旋风柴进就是郑王的儿子。柴荣的二儿子柴熙让,在赵匡胤抢权后被宫人抱走,大概是为了逃命,三儿子被宋将潘美收养为义子,他四儿子柴熙海被岳父收养。父亲死了,皇帝保坐被抢,能活命也就不错了!





张思远33


柴荣一共有七个儿子,但是前三个儿子都在后汉乾祐三年(公元950年)被后汉隐帝刘承佑所杀(世宗子七人:长曰宜哥,次二皆未名……宜哥与其二,皆为汉诛)。柴荣的第四个儿子就是后周恭帝柴宗训了,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柴宗训即位。

半年之后,赵匡胤便在“陈桥兵变”中称帝,建立了北宋。他们一行从陈桥驿回到开封府之后,把皇帝柴宗训降封为郑王,封地在房州(今湖北房县),但是末代皇帝一般都没有好的结局,柴宗训也不例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年仅二十岁的柴宗训去世,史书上也没有记载他的死因(《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开宝六年三月乙卯,房州上言,周郑王殂,上素服发哀,辍视朝十日)。但是柴宗训英年早逝,不得不让人怀疑赵宋皇帝是不是干了什么缺德的事。

柴荣的另外三个儿子分别是柴熙让、柴熙谨、柴熙诲。《新五代史·周家人传》中记载:“皇朝乾德二年十月,熙谨卒。熙让、熙诲,不知其所终。”

但是北宋王铚在《默记》中记载了柴熙让与柴熙诲的命运:柴宗训禅位之后曾经暂居天清寺,赵匡胤前往探视的时候看见两个宫女怀抱婴儿,询问之下得知他们乃是柴荣之子。赵匡胤本来的意思是要除掉他们(艺祖命提去),但他同时看出了潘美的不忍,潘美说:“臣岂敢以为不可,但于理未安”,最终赵匡胤将两个孩子中的一个交给潘美抚养,终生再也没有过问(后潘美不言,太祖亦不问)。这个孩子就是潘惟吉,后来宋真宗曾经派他出使辽国给辽圣宗祝寿。


国史通论


周世宗柴荣一共有七个儿子,分别是柴宗谊、柴宗诚、柴宗諴、柴宗训、柴熙让、柴熙谨、柴熙诲。其中前三个儿子柴宗谊、柴宗诚和柴宗諴在郭威反叛自立时被后汉隐帝杀害,柴荣是郭威的养子,也他的妻侄,后汉诛郭威九族,所以柴荣的三个儿子未能幸免。第四个儿子柴宗训也就是后来的周恭帝,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降为了郑王,被迁徙到房州,待遇虽好,实际是在监视中,让人疑惑的是柴宗训二十岁却突然死亡,究其原因无从考证,他死后爵位由其儿子继承。五儿子柴熙让,兵变后就下落不明,有可能被杀也可能被亲信救下隐姓埋名生活。六儿子柴熙谨本来要被赵匡胤杀死,被大臣潘美就下后收为养子,改名潘惟吉。小儿子柴熙诲传言后周灭亡后被大将卢琰收养为义子,改名卢璇。

总的来说,周世宗柴荣活下来的儿子们过得还不错,其子孙后代也并没有遭到赶尽杀绝,与以往朝代更替相比,这一点赵匡胤确实做得还不错。靖康年间大金铁骑攻入大宋都城,在北宋皇宫一块石碑上发现了赵匡胤留下的三条遗训,其中有一条就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足以证明北宋对柴氏家族的宽厚。


猪恋上枫叶


柴荣死的时候,大儿子才七岁继承皇位。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7岁的周恭帝禅位给赵匡胤。后周结束,北宋开始。

周恭帝7岁是长子,次子5岁,三子3岁,幼儿2岁右左。赵匡胤是杀了3↑或2个。其中最小的由太宗的岳父潘美收作侄子另立宗室了,(姓潘了)。

柴荣与赵匡胤是一字并肩王。怕后人骂他背信弃义。封柴荣的堂兄弟的儿子继承柴荣的王位。

浅薄之见。


可可潘琴


赵匡胤在陈桥登基为帝赵匡胤对后周最一位皇帝退位免于一死啊赵匡胤对柴荣后代就不错啊柴荣后代不敢复国啊亡国之道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