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的家庭教育应该如何去做?

鸡毛老师


本人正在做家庭教育类的相关工作,接触过很多家庭和孩子。

关于这个问题:现在孩子的家庭教育应该如何去做?

也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有从道德的、习惯的、陪伴的等等各方面去教育的。

其实家庭教育有一句很有名的话:“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其实要看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去影响孩子。

你不让孩子玩游记,父母自己却手机不离手;

你让孩子好好学习,认真看书,父母自己却从不学习看书;

你让孩子礼貌友善,彬彬有礼,父母自己却争吵不断,恶语相向;

……

大道理说的太多,连自己都不信,怎么能让孩子相信,说教不如言传身教。

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要学会怎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有什么好的方法或者新的观点,欢迎大家留意。


雅蠛蝶的镜像杂货铺


我个人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身边人的人生经历去反观,家庭教育做到两点就好

第一,德行。所谓厚德载物,这个德先从父母自己做起,比如孝顺父母,公婆,行善积德,多做公益,做公益不见得需要很多钱。需要出钱的量力而行,不需要出钱的,量体而行就可以了,比如义工,生活中的举手之劳等等!无论哪种行善重在心的出发点,不在善举的大小。一个家庭,如果父母做到厚德,孩子是直接的受益人,孩子如果从小就开始从这些做起,未来对他(她)的人生路非常有帮助,我常说,改变孩子命运轨道唯一的一条路,就是行善积德,而不是学习成绩。父母有这些习惯,孩子就会潜移默化的跟随

第二,习惯。我们一个人每天不用习惯去做的事情几乎不超过百分之五,所以说每天支撑我们的行为的,就是我们的习惯,所以人们常说,好习惯让人受益一生。孩子习惯的养成不是逼迫,而是提醒,孩子做不做不需要去强行要求,提醒到一定的时间,孩子自然有一天会改,也许是成年以后,所以这一点父母要极度有耐心。提不提醒是父母的事,做不做到是孩子的事。为啥现在孩子容易叛逆,就是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习惯,说到就要做到。试问一下,我们的父母曾经要求我们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我们又能否做到?我们就能理解孩子了。这一点是我自己体会出来的,我发现我许多小时候父母提醒过得的习惯,小时候做不到的,成年以后慢慢都做到了。我父母对我放养的多。所以这是我自己经验的总结。我大女儿提醒她见面与人打招呼,九岁才开口。记得幼儿园毕业的时候,保育老师跟我说,我女儿三年没有喊过她,说让我教教孩子要有礼貌,其实我每天送她去幼儿园都有和她说,见到老师要问好。所以我没在意保育老师说的话,我也不觉得自己没面子,回来就要整治我的孩子。

这些面子问题需要父母拥有强大的内心,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和保护,父母要能承担来自外面的这些压力!

还有就是,父母的榜样力量也非常重要,父母的好德行,好习惯,直接让孩子潜移默化的得到学习。

除了这两点作为基础以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男孩女孩的培养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女孩👧,重点培养持家有道的能力,我们都知道,一个女人,影响一个家庭乃至家族,所以女孩的个人内在修养的培养,是放在第一位的,她未来要做妈妈,直接影响下一代,甚至好几代人。持家的能力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从做饭做家务,到理财,到协调人际关系等等。所以我告诉我女儿,女孩子未来都要回归家庭,未来你想坐在家里带孩子都能同时有钱进帐,那么未来你需要具备你选择工作的能力,而不是工作选择你。至于需要怎么做你自己考虑!有了这个方向,我家孩子自己努力,不需要我操心。同样,这一点也需要妈妈先做到,才能代代相传。

男孩👦,重点培养责任心,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等。有家庭责任的人,会懂得尊重女性,比如母亲,妻子,女儿等,只有懂得尊重家里的女性,家庭才会和谐;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会有鸿鹄之志,有了鸿鹄之志,才有学习的动力,工作的努力!

男孩女孩懂得这两点,基本就懂得了知识对我的益处,还需要家长操心吗?至少我家孩子不需要我操心,我只做她坚强的后盾就好,孩子就特别有安全感!

最后祝福所有的家庭,都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我是做了12年的全职时尚辣妈,欢迎关注,我的空间没有美文,只有我的生活记录,朴实无华。有个人成长,家庭教育,亲密关系等内容分享,让大道理融入生活中!


生活百家讲坛


我说说我的孩子吧!我儿子刚二岁时我就给他卖个笔和本子字写字,那时他的小手好像拿不住笔,我就用手拿着他的小手写,一开始让他一天写一张1,每天都这样,小孩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这么做第一我是让他养成一个爱学习的孩子,第二让他锻炼一下他的手,这样等他上学的时候他的小手基本可以会用笔了。

保持每天教他半小时的汉字时间,这样开发他的脑子。从上学开始我就教育他在学校不要拿别人的东西,如果别人有的东西你没有,但自己很想也有的话给妈说,妈妈会给你卖的,如果你的东西被别人偷去了,你也不能跟他们学,因为那不是好孩子,去奶奶家,如果奶奶家桌子上有钱她不在你也不要拿,困为那不是咱的东西。《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如果大一点再去跟他说他很难听你的》。钱再多也不能让他养成爱花钱的习惯,就说买玩具吧,有的父母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各种各样的,现在孩子少就怕委屈了孩子。从小就领他大手大脚的花钱,长大了会有什么后果想想可知。孩子小的时候不能任他的意,这样会养成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说实话我儿子今年四年大学毕业了也考土研了,他从小学习我从来不管他,因为他太爱学了,从一上学到现在我从没说过:你怎么不写作业去,从没说过这句话

每次打电话他就说:她您在家吃好点,多喝水,别感冒了,从小吃什么都先说:妈您吃吧!

这就是我养孩子的方法,希望给你个参考。


15553084186


🌹关于家庭教育问题,我能写,也会写。因为“教育”是我几十年的职业。但不爱在“网上写”,原因是→没有几个人看!若关注教育的人多了,“混子”、“喷子”、伸脖子喊口号的、跑龙套的、瞎胡闹的人就少了。

🎍为了不失《悟空》邀请的面子,写上几段话,与3至5个重视教育的正经家长交流,以便孩子成才,早成才!📚父母的任务是在帮助孩子重视学习,认识知识的重要性。绝不是代替孩子去作题、找答案。父母要做孩子伙伴,蹲下来看孩子,站在孩子角度与其平等交流、学习。

📕早期教育的目的,绝不是枯燥的传授具体的知识,而是应该:激活孩子的脑神经细胞,拓展脑神经网络,开发其大脑潜能。让孩子存有下列因子:①好奇心;②想象力;③兴趣感;④求知欲。

📔从小从早培养孩子: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家长应该以极大的“耐心”,投入一定的“精力”,加以引领(必须如此),大约用7年左右时间。待孩子“入门了”,“上道了”,我们可以说:户口已经进入;道路已经开通;障碍已经排除。父母可以含着微笑,适当适时的拨正偏差,目视着自己的孩子径直地走下去→乖乖前程可望矣!

📚父母只有先唤起自己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能使孩子产生持久的学习热情;只有引导孩子摸索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孩子一生受用。

💗本文只写给那几个真正关心自己孩子教育的网友!若有兴趣,欢迎直接或私信交流!


笑看东篱


现在的孩子太珍贵了,简直就是一个活宝,放在手心怕飞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上学了,书包有人背,有车接,有人送,是处处小心,是时时呵护,可我们的孩子有几个能理解你,任性,不能独立,处事能力差,令人堪忧。要想搞好家庭教育,首先,父母要做好榜样,言谈举止要有修养,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动手能为,思维能力,多接触自然,多融入社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树立正气,举止文明,家庭的环境胜为重要,一切都起到浅行默化的效果,为人父母诫之。





原野之上105


我认为家庭教育对小孩的影响要比学校教育还重要,所以家庭教育可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不是家长对小孩口头的教育,而是家长的言行身教潜移默化的过程。首先家长的三观会直接影响小孩的三观,所以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能做到尊老爱幼,小孩也会有爱心。家长充满着正能量,小孩也会积极向上。其次,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教会小孩正确的是非观,让小孩接触社会,了解真实的社会,辫别是非。第三,不要让小孩在温室中成长,要让他学会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千万别让小孩有颗玻璃心。第四,要对小孩的行为进行教育,该有的待人接物礼仪一定要教育。总之,家庭教育要使小孩成为一个有思想,文明的正直的人。


无极无极1212


现在的家长无论是从金钱上还是从精力上,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可谓不重视,不可谓不投入,从火爆的幼教培训市场可见一斑,各路商家卯足了劲都要分上一杯羹,打着各种旗号的早教、英语培训机构;五花八门的各种课外辅导班、兴趣班、体能拓展训练机构让家长们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众所周知,阅读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儿童智力发育、情商培养、性格养成大有裨益,不少家长心知肚明,但苦于孩子不爱看书,有劲使不上。我家女儿今年四周岁了,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以她成长为例,我总结出几点经验,家长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渐培养起幼儿的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习惯越早越好。

幼儿3岁前,活动范围相对较小,对家长的依赖度高,容易接受家长的建议引导;随着孩子的逐级长大,对家长的依赖减弱,自由度更高,同时书籍之外的外界事物对他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外界的干扰越来越大,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越早越好,让阅读像吃饭、喝水一样,成为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家长可以每天留出固定的时间带孩子一起看绘本,听故事,刺激孩子大脑的发育,天天坚持、日积月累,养成习惯。当然已经是大童的家庭,从现在开始也不晚,只要开始了就是进步。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选书

根据孩子的年龄段,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在每个年龄段,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家长们最了解自己家的孩子喜欢什么,从他们的兴趣点逐渐延伸,慢慢辐射更宽广的领域。另外多提供和孩子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孩子有相似经历的书籍绘本,容易产生共鸣。

三岁生日时,给孩子买了一套《玛蒂娜故事书》,共60本,跟着玛蒂娜学芭蕾、去露营、学厨师等等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活动,伴她度过了一年的美好时光。我家小丫喜欢美食,对讲吃的书格外感兴趣,如《乌鸦面包店》、《天上有时下肉丸》,我买来自己看的《跟着君之学烘焙》一书也让她连续几个月每晚睡前必看必翻,里面有各种各样面包、饼干、蛋糕的精美图片,让她看了垂涎欲滴。

孩子初上幼儿园时可以给他读读《小兔子去上学》、

《Llama llama misses mama》,缓解初入园的焦虑;有二胎的家庭可以给老大读读《小兔子的新宝宝》、《玛蒂娜当保姆》,这两本书是讲怎么照顾小弟弟的。因为书中所讲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环境相似,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家长要身体力行,亲子阅读必不可少

少了家长的陪伴参与、少了家长持之以恒的每天坚持亲子阅读,孩子很难在书桌前坐得住。这对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上班族提出一定的要求,每天回到家中,必须放下手机,卸下工作一天后的满身疲惫,稍作休息后,重新上阵,耐心的为孩子读故事,陪孩子安安静静的看图画,享受美好的亲子时光。说实话,小孩子喜欢反复,一本书讲完一遍,再让你讲一遍,有时候一本书会连续读三遍,容易让人抓狂。有什么办法呢,听着她苦苦哀求,“妈妈,讲、讲”,只能喝杯水润润喉咙,继续开讲。

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一些经典的绘本在喜马拉雅电台上都有音频,可以适当懒一下,让孩子边看书边听音频,咱们就负责播放。这样家长可以腾出时间做点别的,省得自己口干舌燥了。

其实亲子阅读只是一个阶段,大人辛苦也就那么一阵子,等到孩子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会逐渐过渡到自主阅读。坚持天天读,等到培养起阅读习惯后,她会自己一个人静静的看书,不再缠着非让你读。

少看动画片、少开电视机

之前我们邻居有个小女孩,和我家小丫经常在一起玩,她的奶奶告诉我,小女孩回家就打开电视机,在家的时候光看电视,还问我家孩子在家看不看。我不建议给孩子看动画片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小孩子自制力差,容易上瘾,看起来就不让关;二是长时间看动画片容易影响孩子的视力;三是电视画面、动画片对孩子的诱惑远大于图书对孩子的吸引力,孩子爱上动画片后,会疏远对图书的兴趣。

我家的电视机自从孩子出生后打开的时间非常非常少,为此大人肯定得做出牺牲。因为电视总不看,我们现在已经没有看电视的习惯了,孩子睡后收拾收拾房间,用手机上上网,看看书。一个家庭里如果大人沉湎于看电视,那孩子肯定也容易养成看电视的习惯。我家小丫两三岁时迷上看《米奇妙妙屋》,一次看好几集都不过瘾,那个阶段明显就不怎么喜欢看书了,只会闹着说,“看米奇、看米奇”,后来颇费了一番周折,又让她重新回到阅读的轨道上来。

买借结合,力求丰富

我的体会是尽量多的为孩子提供资源,让孩子能够选择出自己感兴趣的图书,中文的、英文的;故事类的、科普类的、益智类的;中国传统文化类和西方经典绘本,最好都涉及一点,培养孩子全方位的阅读兴趣。

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那儿的资源多、氛围好,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选择自己爱看的借回家、买回去,不愁她不喜欢。一些经典的绘本、图书,还是建议买,孩子可以反复看,并且这些在图书馆不容易借到;借书可以拓宽孩子的阅读面,所以也要发挥下图书馆的作用。我今年办了个首都图书馆少儿馆的借书证,一次可以借六本,最长可以借两个月,已经借过两次了。

多向周围的家长请教,让他们推荐,选口碑好的。

参考当当排行榜和各大论坛、公号的推荐,这些推荐里肯定有重合的部分,选重合的,大家说好就是好喽。

获国际大奖、知名大家的作品,一般都错不了。

只要家长们稍微花点心思,相信孩子们都会爱上阅读。


涵好有你


了解当下社会发展带给孩子成长的环境。物质丰富、诱惑增加、生存压力变大、互联网影响巨大等。

了解孩子的伴随生理发展的心理变化。自我意识增强,自尊感强烈,性意识发展,被关注多、情感压力大、自律能力有待培养等。

了解家长自身在孩子教育引导方面的状况,学习亲子沟通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理念,提高自己育儿水平与能力,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策略。

对孩子的成长期待合理,有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有会倾听的能诉说的能理解的场所,有一起开心相处的时间与方式,有文明礼仪的习惯与相互表达关爱的能力。


马蹄声醉


古语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是说明一个人生下来,性格是善良的,但要有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当年孟母为了培养孩子,三次迁家,就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才造就了一个名满天下的知识性人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在接触的环境与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接触的范围对孩子成长有影响,要尽快引导孩子走出困境,培养孩子努力向上,做一个有远大抱负的知识型人才。


用户蓝天翱翔


从小教育孩子,遵守规矩,懂得分享,尊重他人,这是最起码的基础教育。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有良好的形象,有些争吵尽量避开孩子,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成长。家庭教育对孩子最重要,是孩子成长真正的起跑线,快乐、健康、有益的家庭,比忙着补课的孩子,一定优秀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