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考上中师的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当于现在哪个层次的学习水平?

三友教育


20年前?也就是1998年。

这个时间段不是很好!

就我的经历来说如果题主问的是25年前我会说那个时候能上中师的都是精英!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都是“学霸”!

因为25年前我是初中毕业考高中。

那年以及那年之前的能够考上中师的初中生,无论是谁学习成绩都是嗷嗷叫的!

以我们班第为例:前三名有两个去了师范,另一个也就是我选择去了高中,而整个班级除了两个考上师范的之外只有八个普高,其它四十多人都去了中职。

但是那几年突然就出现了转折!

1、我那两位上中师的同学毕业之后并没有去工作,而是继续上大专,因为到她们毕业的那个年代的时候,中专已经不太好用了。

2、而那些上中职的同学有一部分也上了大专。没错,就是那几年开始大专也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

3、最重要的是,当他们快要毕业的时候,也就是1999年,国家推行了扩招。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本科生都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

所以题主说的“二十年前”别的地方我不敢说,但是在我所在的城市,那个时候去中师的学生已经不再是那些成绩特别好的学生了,除非是一些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导致不得不这么选择!

所以我说,如果题主把问题改成“三十年前”的话,那么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那时候一定是最优秀的学生才能够考入中师,但是如果是“二十年前”那么其实跟现在的区别已经几乎不大了!

所以最后回答题主的问题:就我的经历来看,二十年前中师学生的水平绝大多数跟现在中师水平没有太大区别;二十五年前以及更往前,那些能上中师的学生基本上放在现在都是重点高中的水平!至于上了重点之后的成绩会怎样,或者说高考成绩会怎样,这个就没法说了。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我是1997年考上中师的,一晃就21年了。所以我来回答这问题很合适。

1997年中考,我们县分预考和正考。通过预考的,再参加正考。正考我考了全县第一名。我同班同学李大平考了全县第十五名。我们是来自普通乡镇的初级中学,能比县城的学生考得高,实属不易。所以我们都很高兴。我上了中师,李大平上了县中学。

报到后我发现本县前十名和邻县前几名基本上都来了中师。中师不重数理化,对文体才能异常重视。我的同学每个人都精一至几门才艺。有人书法特别好;有人音乐很好;有人写诗在报刊上发表;有人画得很棒。我们也经常举办歌咏比赛、书法展览或者出去写生。我们不以应试为目的,大家才艺上得到充分发展。但是,当时我们就知道毕业后出路不会太好,因此越临近毕业越弥漫着悲观情绪。



我们那届毕业近300人,只保送4人至省里的师范大学。其中就包括我。其实在中师期间,我通过努力已经取得了自学考试的大专文凭。有个同学说,你反正已经上大学了,就把证书给我吧。我就给他了,不知他后来用上没。这也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未来的焦虑。我上大学前去见了李大平,他在县中排第一,考上了一所著名的985高校。他对我只能上一所师范大学表示惋惜。

上大学后,我发现有一个特殊群体,那就是师保生(从各中师保送上来的),每个班两个,一般担任班长和团支书。他们学习成绩好,活动能力强。很多从高中考上来的同学开始还不服气,两三年下来也就只有看齐的份了。

师大毕业我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是我那所师范大学第一位应届毕业考上北大的。到北京后,自然也有校友会,我发现师大到北京的校友,基本上是师保生。现在我和这些同学还有联系,他们有些在各部委做公务员,有些是小有名气的年轻学者,都有较好的前途。

我那些中师的同学,毕业时只能去乡下的小学了,后来经过努力,现在大都在县城的中小学教书,成为骨干教师了。


王可期


86年初中毕业,没考中专。当年小升初,全乡第一,初中三年,也算是神一般的存在,次次全校第一,包据校长在内的所有老师都认为我考个中专是板上钉钉的,家里穷,父亲也迫切想我能早点捧上铁饭碗,奈何我对农林医师等都没兴趣,因师范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我对考中专也没什么积极性。后来筛选,我竟然差一分没选上,呵呵,真没选上,全校二十几个,班上二三四五六都过了。我倒没怎么觉得伤感,说只是失误而已,但全校震惊,老师都认为我是故意的,父亲也很失望。后来中考,我仍然是全校第一,超中专线近二十分,就这么阴差阳错。只是因家里太穷,为省钱而没有报全县最好的省重点高中,读了离家里近的一般高中,自己后来也没怎么努力,但好歹也算考了个一般的大学,毕业后进了省城,虽没有大的成就,工作生活也算过得去。回想当年,往事仍历历在目,就差那么一点,也许我现在也在老家附近的某个小学中学奉献,因为当年我一旦考上了,我肯定是没勇气放弃不去的。相对于现在大学的扩招,我认为当年能初中考上中专的,放到现在应该是妥妥的985保底,因好多当年的中专学校都是现在的一本了,但现在研究生都满天飞,一般公司招人,不管什么年纪的都要求本科起步,对部分四十几岁的人来说是不太公平的,我公司招人的时候,我就会同时关注是什么时候毕业的,重本也要重质,绝不能轻看了那一代人。


13467675688


中师是从1983年到1999年,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不足的问题,实行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

那时候,由于时代背景,经济不够发达,所以很多考中师的都是家庭条件一般,但却是成绩优异的孩子。就如一些网友提到当时去读中师的原因:“我们都是寒门子弟,父母和我们都希望我们尽快丢掉锄头把,吃上国家粮”。“1987年上中师,当时家境贫寒没有选择”。“因为当年的我就是为了每月的35.5元才报考师范的。这微薄的收入却是我们一家的救命粮。”

这些中师人是一群学习成绩优异、充满才华的人,尤其是前几届中师毕业生,全都是初中阶段学习成绩最出类拔萃者。1983年,刚实施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师范学生政策时,许多中学都进行了筛选考试,只有进入了全校前二十名的,才有资格报考中师。所以

能考上中师的不亚于现在的985与211。

他们优秀到什么程度?一位叫做谢新茂的老师举例说:

“其一,在这所中师学校1983年录取的新生中,有一个学生最终选择去上高中而没有来中师报到。这个学生在高中阶段参加了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一等奖;高中毕业时参加全国高考,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现在已是全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另一个学生在入校后,因为查证属于复读生,被退了回去,只好去上高中。后来这个学生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军校,现在已经是中部战区的一名大校。

其二,从1984级开始,每届中师学生毕业时,都按1%的比例,保送优秀中师毕业生上师范类大学。我所在的学校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大概推荐了50名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师范大学深造。他们进了大学后,几乎全成了所在院系的优秀学生,无论从事业务工作或从政,都取得了卓越成绩。50来名学生,有20多名在大学任教,10余名在省级以上媒体工作,10余名处级以上官员。几乎全成了精英群体。”

不过由于时代的限制,很多中师人也是因为当时上了中师,没有上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掐掉了一大批农村中学的顶尖学生,对这批学生来说,大部分人湮灭沉寂了,是很大的不幸。

不过不管怎么说,二十年前考上中师的都很优秀的人,只是由于时代背景所限,现在还默默耕耘在教育一线,很感谢这些中师人为中国教育做出的贡献。


信子花开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样,没有亲历,就写不出来当时的真情实感。我是过来人,亲身经历过,在这方面感悟挺深的。


我是1973年生人,1988年初中毕业,所在学校是一所镇中学,我们那届毕业生400多人。当时报中专要经过选拔的,之前安排的统一考试,犹记得我考了第二名。可因为我身体不好,有残疾,听力全无,所以我没有取得报考中专的资格,当时我非常伤心,哭了好久,连续几天旷课没来上课,实在是太失望了。我们班任老师安慰我,说是金子哪里都会闪光。后来填报中考志愿的时候,我填报了县城的高中,之后以全镇第2名成绩考入县城高中(省级示范高中)。

我们那届学习好的几个,基本都报中专或者中师了。那时候在我们农村孩子眼里,中专的魅力远远大于高中,没办法,那时候的人穷啊,大家都想早点工作改变家境,改变命运。考上了中专,意味着给农转非,吃上商品粮了,给安排工作,所以大家都趋之若鹜。至于他们为什么不选择上高中然后考大学,只能说是时代局限的原因,不能怪他们没有眼光。


记得考上中专的几个好友在我上高中还来看我,他们那是可是满满的优越感。后来他们中专毕业,很快就工作了,基本都分配到县级基层单位。而我1991年参加高考,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

俗话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从1997年开始,中专生明显就不行了,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鸡肋,即使省里最好的中专学校,每年也都会招生犯愁。朋友圈里有一个省重点中专的招生老师,每当入学季,看见他卖力地为学校宣传,语气谦卑得近乎哀求时,就不胜感慨。从当年的香饽饽沦落到现在的土坷垃,真是造化弄人!


最后谈论我们这几个人的命运。那几个考上中专的好友,有的一直扎根于基层卫生院,现在已经成为院长了,有的当上了初中老师,现在已经是教学骨干。当然,他们通过函授、党校、电大等方式,基本都弄到本科以上学历了。所以他们在学历方面也没什么可遗憾的,唯一受影响的,就是他们只能在基层发展吧,这就是命吧!我大学毕业后,因为听力的原因,又回家乡那个县城了,在基层机关工作。前段时间,我的新书《愿你走过半生,心中仍有蓝天》顺利出版后,同学们搞个盛大的聚会,为我庆功。这几个上中专的同学也来了。我们在一起谈得很融洽。当年中考后,大家分道扬镳,而今殊途同归。

现在回到题主的话题上来,我认为,20年前考上中师的学生水平相当于现在985、211的硕士研究生水平。因为他们确确实实是当年的学习精英,据我所知,有一个当年没考上中专的,后来高考时,考上清华了,我想这个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李中东


正常来讲,中师也就是初毕业后就读的师范类学校,与当年的中专、技校、职高一样,同属于中专学历。

精英菌的一位表哥在二十年前(也就是1998年)中师毕业,当年一毕业就在县城的最好的第一小学成为一名桃李满天下的数学老师,后来随着政策的变动,于2001年考入教育系统成为教育局的一名科员,如今已是该县县政府里的一名政务人员。


因此,从毕业后的就业形式而言,社会现阶段,能进入小学任课的首要条件应该是为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吧。

同理得出,中师水平=大学本科?

然而,想当年,初中能够直接考中专的学生都是学校里成绩较为拔尖的,都要进行筛选考试,只有进入全校前十名二十名之内,才具有报考中专的资格。这也意味着毕业之后可以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离开乡村,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领一份稳定的薪水。

那么如果,如果这批成绩优异的学生没有报考中师,而是奔着专研学术的梦想,读完高中参加高考,并进入大学的话。按现今的教育方针,成绩的优异的重重选拔,将就读重点高中,进入重点班级,那么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唾手可得,紧接而来的是各种研究生、博士、博士后的产生……

当然这些都是假设、如果……当年的他们也无法再从新选择……精英菌也看到曾经的中师毕业的人在风光几年后,下海经商,混的落魄的。

因此,人生在世,经过破一番深刻的自我剖析之后,朝着自己的目标,经营好自己左右前后这一方净土就好,不必比较也不必悔恨。


无忧精英网


这个问题我应该很有发言权。

其实,如果把“二十年前”改成“二十多年前”的话,这个问题更有价值。

因为二十年前是1997年,这个时候,中等师范学校已经势微,生源质量较之前的十多年大幅下降。

以笔者所在地区为例,也正是从1997年开始,中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国家不再包分配。

而在之前,能考上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都是真正的学霸。放在今天,考上一本应该没问题。

下面说说笔者自己的经历:(仅是举例,不是自夸,勿喷!)

我1991年初中毕业,中考成绩是全区三所初中的第一名,总分比县一中的录取分数线高了整整70分。而当年我们学校考上县一中的,也仅有一人。

按政策,我有三种选择:市重点高中、县一中、中等师范学校。

母亲说:你身子骨弱,读高中的话,万一将来没考上大学,只能回家务农,还是捧只铁饭碗稳当些吧?

我只知道,读了师范,可以转户口、吃国家粮。至于以后会当一辈子老师,那时似乎没想过。

可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进师范的第一年,粮票取消了;毕业后,农业税取消了;再过两年,非农户口也没用了。

附着在中等师范这张文凭上的、所有令我向往并引以为荣的东西,转瞬间黯然失色,变得毫无价值。

1994年,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月薪只有380元。

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跌跌撞撞地被裹挟进命运的洪流,不知不觉,已人到中年。

期间,也有过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我能及时进修高一级文凭,就可以参加公务员选拔;如果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辞职去沿海发展,应该也能找到份不错的工作;如果能看准一个方向,比如写作,然后付出二十年努力,应该也能有所成就。

可是,因为惰性,也因为教师工作的艰辛,更因为缺乏远见,我错失一切。

当年一个班的师范同学,有的考上了公务员,在仕途上混得风生水起;有的改了行,薪水高、工作轻松;有些去了沿海发达地区,日子也过得不错;还有一些在学校成了领导层。只有我,仍是一介布衣,一个手捧保温杯的油腻中年男。

像我这样的中师毕业生,在师资匮乏的年代,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拿着极低的工资,担负着繁重的教学工作,支撑起农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半辈子的青春。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等师范学校已完全被高等教育代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今新进入教育行业的的年轻老师,至少都是本科毕业,学历上彻底碾压我们这些当年的中师毕业生。不过,若论基本功及个人综合素质,却未必能强到哪里去。


能看到这里,你我就是有缘,“关注”一下,我们就是朋友啦!


毫米


这还真不是吹的,那时候的中师生真的是学霸级别的!

记得那时候,只要考上中师,就可以端国家饭碗,那可是妥妥的铁饭碗啊!那时候学生喜欢考中师的原因是什么呢?

农村生活艰苦,孩子们能早点端上铁饭碗,跳出农门,支持家庭是无上的荣光。

高中考大学录取率超级低。很多学生十年寒窗苦读,连高考试卷都摸不到。记得那时候在高考之前还有一次“预选”!大约在四五月份,预选过后,一个五六十人的班级只剩下不到十来人。很多人自行车后座背满行李,流着泪离开学校……所以,考中师是第一选择,不需要挤高考的独木桥!

那时候,教师的职业虽然清贫,但非常受尊敬。所以,大家都愿意报考师范。

书归正传,那时候的中师相当于现在哪个层次的水平呢?

由于中师主要是初中的优秀学生报考的。所以不好与现在高中考的大学生对比。仅仅以少部分高中考上中师的学生来对比现在的学生,那时候大学是非常难考上的。能考上中专、中师的已经是佼佼者了。也就是说,他们相当于现在本科第一批次的考生。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中师生就是神一般的存在。笔者遇到很多非常有名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居然都是中师生!


姑苏讲堂


这个问题似乎没法比,但总有人提出类似问题。提问题者大多对方面的中师生怀有好感。倘若一定要比,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看。



1、比考取难度,应该比现在的211还难。笔者考取师范是85年,当年比县一中分数高32分。当年全镇六万多人,38个村,总共考取的中师和中专人数只有区区6人。

2、比学业水平,中师生弱在知识深度,强在知识广博度。中师生由于学习内容不同,在语数理化等方面,学习难度有所降低,知识深度不高。英语整个师范干脆没再学。笔者有很多时候后悔没有读高中,感觉有时候有先天不足。但是,当年的中师生大多有几个优势,素质比较全面,普通话、粉笔字、吹拉弹唱、绘画等都能懂一点,很多还成为特长。这是读完高中的一些师专毕业生所少有的。

3、比学习能力。那时候的中师生远胜当今的二本生。笔者有几个同事,中师毕业出来就教初中英语,只有初中水平,出来就教初三,居然能带的挺好。有两年成绩居然能考全市第一。笔者出来第一年就带初三,和原来带我的老师对着带,居然第一年大幅超越老师。毕业第二年中考成绩居然全市第一,并在次年的中考复习专题会上做经验交流,成为目前为止全市最年轻的经验交流者(当年刚满20岁)。



笔者一生在乡村从教,几乎没什么发展,但好几个敢于出去的同学都很牛。我们班一女生是武汉十大名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有名师工作室,成为一知名武汉初中校长,有一年到我地跟全市初中语文老师讲座,让我们同学很是自豪。一男同学曾获湖北省初中语文讲课第一名,曾在深圳两所公办学校任校长,目前是深圳某区教育局科室负责人。另一男同学曾获全国高中语文讲课第一名,目前是上海浦东教科院主任,辖区学校就有两千多所。由这些出去的同学的发展,我要说,这种素质不差。



可惜的是,大多数同学没敢迈出走向大城市的那一步,一辈子就局限在小地方,尽管目前大多都学校正职或副职,但和那几个同学不能相提并论。

时势弄人,很多的优秀中师生和我一样,就扎根在基层,他们满怀教育激情,为本地的教育奉献了几十年。目前,他们逐渐年老,再过几年将逐渐退休,但我要说,正是有他们的付出,才支撑起乡村教育的一片天。请善待他们,曾经的中师生!

谢谢你的品读,期待你的关注转发!


文轩阁


我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亲历者,不得不站出来说几句。其实是三十年前到二十年前这个阶段,以前师范生是高中生考的,包括大部分中专以及所有大学。大概到了80年代初期,83年左右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直到99年左右不再分配,大约有15.16年的样子,提前掐尖。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贫寒子弟很多走了师范中专,因为解决城镇户口,因为正式的工作,因为家贫,也许因为父母目光短浅等等。

那时能上师范的都是初中最顶尖的学生,排名在2%之内,按素质来说约等于现在的211以上。学习更好的上高中考个985不成问题,最次也是一本吧。这是中国最委屈的一批人,也是对我国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一批人,还是请大家对这些折翼的天之骄子保持足够的尊重。他们,我们,不易啊!

我是87年上的师范,那时全县大约3000考生,中专招生数额大约是60-80人,师范是40人,县第一高中是省级重点,比师范分数低20多分吧。我是浪费了十分上的师范,当年考的分数是520分,语数外,物理化学政治六门课。记得加上面试分数我在本县(山西祁县)是第一,我的普通话和音乐厉害,体育面试也过得去。说起来当时却没有任何骄傲的感觉,倒是我母亲一说起来我和哥哥一起考上师范是她一生的荣耀。我去了师范第一年就极其懊恼,不愿学习,第一次期末考试全班排名30多名,觉得来这学校太丢人了。哎!那时不过15.16岁。后来还是想开了,也稍稍努力了一下,成绩也到了前面。班里还有几个比我都高十几分的,脑瓜那个聪明。要是上高中,好点的985是跑不了的。

那时我是在县一中上的初中,班里有一大半的学生来自农村,我也是来自村里的,也算是文化教育发达的大村。班里条件好的大都上了高中大学,还有不少出国了,在国内的也大都留在了大城市。想起来还真是造化弄人。留在本县的基本都是上了师范中专的,大都在政府部门和教育战线奋斗,起码衣食无忧吧。知足常乐吧,我们是划破长空那最闪亮的超新星,用极短暂的灿烂,极耀眼的光芒,燃烧了自己,照亮了自己和别人前行的路。

愿所有新星们大顺大安!康健平安快乐!


30年一瞬,我辈已近天命,泪已阑珊,就此搁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