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乌克兰继续派军舰硬闯克里米亚大桥,俄罗斯敢击沉吗?

云霄飞翼



俄罗斯已经学聪明了,强硬,但又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乌克兰拼命把俄罗斯从对手升格为敌人,俄罗斯则耐着性子努力将乌克兰从敌人降级为对手,避免被乌克兰拖入不必要的危害极大的局部战争,用实力控制在冲突的层面,给俄乌对立对峙的解决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躲开美国为首的北约、德国为首的欧盟给俄罗斯挖的巨坑。这是因为俄罗斯在叙利亚、乌克兰东部顿巴斯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武装冲突的经验,面对实力不如自己的敌人、对手,根本没必要用力过猛,给人留下口实、把柄,用其他的非致命的强硬手段同样也能威慑对手,控制冲突的烈度与危害。

所以,即使乌克兰不服输,或者在北约、德国为首的欧盟的怂恿下,继续派军舰硬闯刻赤海峡,挑战俄罗斯的管控,俄罗斯根本不需要开炮继承乌克兰的军舰,撸起袖子再扣押就可以,一样达到教训对手的目的。对于这次的俄乌冲突,普京的态度表现得相当克制,忍功了得,努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于乌克兰的下个回合的挑衅,也会如此。

如果乌克兰不服输,或者其背后支持者怂恿他继续挑衅俄罗斯,再次硬闯俄罗斯控制的刻赤海峡,俄罗斯会不会比这一回的开火警告,扣押舰船与人员的动作更大,利用军力优势将乌克兰的军舰直接击沉?俄罗斯完全有这个实力,但不会这么蛮干,若是这样干,就落入乌克兰与其西方支持者设置的圈套了——乌克兰很清楚自己在军事上根本不是俄罗斯的对手,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以卵击石呢?最大的目的就是激怒俄罗斯,诱使俄罗斯率先挑起战争。这样子,俄罗斯就输惨了。

即使俄罗斯击沉乌克兰军舰,率先挑起俄乌战争,乌克兰不是俄军的对手,俄罗斯怎么会输惨呢?一旦俄乌爆发战争,无论全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北约、欧盟这些俄罗斯的战略对手必然会乘机介入俄乌战争,倒不是说北约、欧盟的军队卷起袖管替乌克兰出头,在战场直接与俄军大战,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北约(含欧盟)将会打着“替天行道”、“主持正义”的旗帜,以乌克兰免遭俄罗斯的“侵略”为由,派军队进驻乌克兰,部署在俄乌边境,直接威胁俄罗斯的生死存亡——对于北约这是十分重大的胜利!平时,北约没有机会,也不敢将军队部署在俄乌边境——这会把俄罗斯逼疯,做出极端的反应,北约吃不消。若爆发了俄乌战争,北约强行将军队部署到俄乌边境,俄罗斯就无计可施,也阻挡不了。

北约军队若是趁俄乌战争部署到俄乌边境,不用与俄罗斯开战,而是利用技术、资金与军力的优势,与俄军玩非战争的军事较量,这样的玩法俄罗斯是没有优势的,在叙利亚战场,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就是这么玩的,让俄罗斯很被动很吃力,消耗不起。美国为首的北约将叙利亚的套路复制到乌克兰,俄罗斯就吃不了兜着走。

普京对这次的俄乌冲突及其背后潜藏的危机、陷阱看得明白,想得远,表现得很克制,对于乌克兰实施30天的战时状态,全员战备的做法,只是表达了“严重关切”,并没有随对方起舞,跟着升级局势,而是努力降低局势的冲突与危险性,并将这起冲突的处置的节奏掌控在自己手里,掌握进程与走向,使结局有利于俄罗斯。普京的忍,将会掌控好这次的俄乌冲突,尽可能阻止美国、德国、北约、欧盟、法国、英国等深度介入俄乌冲突,最终通过外交的方式解决。

普京为什么要对乌克兰及其背后的西方支持者忍耐?因为俄罗斯严重被西方孤立,外部环境非常恶劣,比伊朗还糟糕,不仅国家安全受到严峻的挑战,还被动地被对方极大地消耗资源与国力,使破败的俄罗斯经济更加不堪,国家加剧衰落,人民的生活加剧贫困化,这会瓦解俄罗斯的世界大国地位与影响力。因此,今年5月开启了新一个总统任期的普京用踏踏实实的态度做一个强大的“忍者”:频频向特朗普示好,急切与对方建立友谊,缓和美俄关系;一次又一次地向土耳其埃尔多安低头,连箭在弦上的叙利亚伊德利卜反恐战役在埃尔多安的强力反对下取消了;不得不向以色列收敛坏脾气,即使被以色列设局导致一架伊尔-20侦察机被击落,造成机毁人亡的恶劣后果,普京依然对以色列总统内塔尼亚胡笑脸相迎……

在新的六年的总统任期内,普京的头等大事就是率领俄罗斯冲出美英德法为其部下的新型冷战的铁幕,改善外部环境,振兴经济,改善民生,国力止跌回升,稳固世界大国地位与影响力。一旦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战争,俄罗斯就陷入被“群狼围攻”的危险境地,普京的头等大事就化为乌有,俄罗斯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危险,这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危害。忍一时风平,退一步海阔天空,显然,普京已经领悟了这个汉文化的精髓。


飞狼


目前乌克兰三艘军舰试图通过刻赤海峡大桥,遭到俄罗斯的拦截,并扣留了这三艘船。乌克兰不会继续再派军舰穿过刻赤海峡大桥了,如果那样的话,还有可能会被俄罗斯扣押,如果同俄罗斯进行冲撞的话,不排除会被俄罗斯击沉。

其实本次乌克兰派三艘军舰通过刻赤海峡大桥主要有两个目的:

第一、试探俄罗斯有什么反应。

其实这次乌克兰派军舰试图穿过刻赤海峡大桥,进入亚速海的马里乌波尔港口,就是有点试探俄罗斯的意味,看看俄罗斯有什么反应。结果俄罗斯封锁了刻赤海峡大桥,不允许乌克兰船只通过,并且扣留了乌克兰的船只。这说明俄罗斯的态度很坚决,只要你乌克兰的军舰敢过来,就叫你有来无回。

第二、引起乌克兰国内民众的反俄情绪。

波罗申科是亲欧美政客,最近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不断地挑战俄罗斯的神经,在乌克兰军舰被俄罗斯扣留以后,宣布乌克兰进入国家紧急战备状态,乌克兰民众也冲击俄罗斯驻乌克兰使馆,乌国内的反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了。

目前,乌克兰铁了心一路向西,加入欧盟和北约,现在乌克兰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同俄罗斯持续对抗,乌克兰真以为西方国家会为其出头。但是,如果乌克兰想想十年以前的格鲁吉亚,战争打响了,北约根本就没有出一兵一卒,最后不得不惨败而归,失去对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控制权。所以,乌克兰政客会将乌克兰人民带上一条不归路。


铭苏先生


不会击沉!既然能抓住,又为什么要击沉呢?

如果俄罗斯动用反舰武器,击沉乌克兰海军舰艇,看似长面子,实际上是亏大发了!!!

1.克里米亚大桥通行权力实际上掌握在俄罗斯手里面,但是并不代表国际上不允许乌克兰舰艇通过这一地区。

如果俄罗斯强硬动手,实际上是给了欧美动手的借口,实为贻人口实的下策。

另外俄罗斯现在利用油船和其他船只,已经成功的封锁了克里米亚大桥,没有必要再次击沉乌克兰舰艇。他们“没脑子”想撞油船,俄罗斯自然不会反对。

2.乌克兰明年三月大选,目前乌克兰国内的右翼分子已经蠢蠢欲动,三艘油船被俄罗斯扣押后,乌克兰右翼分子集聚在俄罗斯大使馆门口抗议。如果这个时候击沉乌克兰舰艇,那么最后只有两个结局:

(1)乌克兰右翼分子分子继续泛滥,波罗申科的支持率不断上升。(2)乌克兰进入长期国家战争状态,大选被迫推迟。

无论哪一种,实际上都都是有利于波罗申科,也就是乌克兰境内的右翼势力。而俄罗斯更加希望在俄欧之间找到平衡的季莫申科上台,因此俄罗斯不会做这种傻事。(乌克兰右翼分子)

另外这个提问还有一个前提,乌克兰还会派军舰硬闯克里米亚大桥吗?

这三艘军舰进入亚速海,侵犯俄罗斯领海,没有波罗申科授意他们敢吗?这不是在找死吗!

而波罗申科也不是傻子,乌克兰临近大选。乌克兰此举目的在于作秀,既然是作秀,又何必真的和俄罗斯真刀真枪的干起来呢?


虎贲军huben


在此次武装冲突中乌克兰虽然吃了亏,但波罗申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目前来看,乌克兰再派军舰强闯克里米亚大桥的可能性很小,但如果继续强闯被击沉的可能性很大。


此次乌克兰军舰强闯克里米亚海域事件是波罗申科政府经过精心策划后的行动,而俄罗斯此后也将修订自己的应急预案。我在此前的文章中曾分析过,这是11月以来波罗申科政府对俄罗斯一系列军事挑衅行为的一部分,挟洋自重又有政治私利的波罗申科终于走出了这一步来试探俄罗斯的底线。而俄罗斯方面最初的反应是对峙和撞击,过了四个小时候卫星通讯社的消息是正在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结果就出来了:

俄罗斯军舰向乌克兰炮艇开火,造成乌克兰军人的伤亡,并扣留了乌克兰的船只。“开火”这个决定显然是尚在克里米亚的普京直接作出的,而开火就意味着人员伤亡和船只沉没的可能性,所以俄罗斯已经有了击沉乌克兰军舰的预案。


目前来看,波罗申科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除非得到外部势力的支持不会再送上门去挨打。

波罗申科想要的一是试探俄罗斯的底线,二是强化自己的总统权力,三是挑起国内的反俄情绪,四是争取美欧的支持,五是破坏特朗普和普京的会晤。前三个目的都已经达到了,他通过戒严令和战时状态制造紧张气氛压制其他候选人,强化了总统权力;而已经被贴上“反俄”标签的他又可以通过国内高涨的反俄情绪来拉选票。后两个目的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欧盟和北约已经发表声明,呼吁俄乌双方克制,避免局势的进一步升级。不过,只要不让自己的士兵流血,美欧不介意让波罗申科去当炮灰。但是如果观众觉得演出不够精彩而加钱(经济援助)的话,波罗申科只能继续演下去,极小概率事件是乌克兰派出为数不多的军舰再送去被打脸。


除了获取个人的政治利益,波罗申科再普京和特朗普会谈前,通过这一事件把克里米亚问题炒热就是为了给美俄关系的缓和制造障碍,现在确实让双普都很头疼。


云霄飞翼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不会击沉的,因为刻赤海峡太浅了,只能行驶小型船舶,而且建设刻赤大桥只留了一个桥洞供船舶进出,当时的目的就是把这座桥当围栏用,把黑海和亚速海隔开,让亚速海成为俄罗斯的内海,如果这里击沉几条船,那这里行驶船舶就太危险了。但是如果乌克兰再进犯,俄罗斯一定会出手的,具体是把它打成筛子还是把它击沉,那得看炮手的技术了。我现在在西伯利亚地区,跟身边的很多俄罗斯朋友聊天,他们都是群情激奋,认为乌克兰现在是侵犯了俄罗斯的领土,故意挑起事端,是想开战,但是俄罗斯人也不怕战争,支持政府对乌克兰出手,然后我上网看了些俄罗斯社交媒体对此事的看法,基本都和这差不多,就是要和乌克兰硬刚,即使欧美制裁也得怼乌克兰。加上俄罗斯的普京在保持国家民族尊严上从来没有让民众失望过,向来是更大的提振民族自信,所以乌克兰再进犯,在俄罗斯从上到下都是支持对乌克兰出手的。乌克兰应该也不会傻到听信欧美的唆使挑起大规模战争吧?真到那一步,欧美不一定会正面插手,最多给钱给武器,那乌克兰有了这些就能刚过俄罗斯?





俄罗斯你彬哥


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非常清楚,再次派遣军舰硬闯克里米亚大桥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所以,乌克兰继续派遣军舰硬闯刻赤海峡的可能性不大。即使乌克兰决策失误,继续派遣军舰硬闯,俄罗斯当然敢击沉乌克兰军舰。在过去,俄罗斯人敢与拿破仑、希特勒硬碰硬;在现代,俄罗斯人敢与美国人斗法。乌克兰实力远逊于俄罗斯,有涉及克里米亚问题,俄罗斯怎么可能不敢击沉乌克兰军舰。

乌克兰再次派遣军舰硬闯刻赤海峡的可能性不大

11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克里米亚。11月25日,乌克兰三艘军舰准备硬闯被俄罗斯实际控制的刻赤海峡。结果,乌克兰三艘军舰被俄罗斯海军扣押,成为了阶下之囚。事件发生以后,乌克兰总统于11月27日下令全国进入为期30天的全面战备状态!与此同时,乌克兰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反俄游行,抗议俄罗斯扣押乌克兰军舰。

为什么这一次乌克兰派遣三艘军舰硬闯刻赤海峡?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想要连任总统,但是支持率太低,仅为7%。如果能够煽动起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对立情绪,波罗申科再站出来表现出对俄罗斯强硬状态,势必会提升支持率。再者,非洲30个国家已经表态,将于2019年到克里米亚参加“俄非峰会”,这等同于认可了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因此,波罗申科必须做点什么,既要向外界表明,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又要赢得乌克兰人的支持。这样一来,派遣军舰硬闯刻赤海峡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既能够传递乌克兰对于克里米亚半岛的态度,又能引发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对立。

这一次乌克兰三艘军舰被俄罗斯海军扣押,波罗申科已经达到了目的,根本不需要再次派遣军舰硬闯刻赤海峡。要知道,乌克兰海军一共只有60艘军舰,多数还是苏联时期的老古董。被俄罗斯扣押的三艘军舰,已经属于乌克兰海军最先进的军舰。所以,乌克兰再次派遣军舰的可能性不大。

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

俄罗斯有胆量、更有实力击沉乌克兰军舰

最巅峰时期的拿破仑,俄罗斯人敢与之硬碰硬,即使烧毁首都莫斯科也在所不惜;最巅峰时期的希特勒,俄罗斯人也有胆量与之搏杀,最后打到了希特勒的老巢柏林,逼得希特勒自杀身亡;现在最强大的国家是美国,俄罗斯也敢派遣图-160战略轰炸机去美国西海岸转转。您说,面对实力远逊于俄罗斯的乌克兰海军,俄罗斯怎么可能不敢击沉其军舰。

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对待乌克兰海军军舰,代表着俄罗斯对待克里米亚的态度。乌克兰军舰硬闯刻赤海峡的理由非常简单,刻赤海峡属于乌克兰,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如果俄罗斯海军默认乌克兰军舰经过刻赤海峡,岂不是意味着承认克里米亚半岛与刻赤海峡依旧属于乌克兰?对于土地,俄罗斯人堪称世界上最“贪婪”的民族,怎么可能轻易放弃一寸?

此外,乌克兰海军实力对于俄罗斯海军来讲,根本不值得一提。乌克兰海军与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都属于苏联黑海舰队的一部分,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海军分到力量18.3%的苏联黑海舰队,俄罗斯黑海舰队分得了另外的81.7%。俄罗斯海军还有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等等!您说,实力相差如此之大,俄罗斯击沉乌克兰军舰又能怎样?

欢迎大家讨论,乌克兰还敢派军舰硬闯刻赤海峡吗?


美国观察室


如果乌克兰继续派遣军舰强行通过克里米亚大桥,俄罗斯会果断击沉乌克兰军舰吗?

实际上俄罗斯完全没有必要那么做。因为真的将乌克兰军舰击沉的话,只能让俄罗斯。陷于更加彻底的被动。遭致更加严苛的制裁。



本次事件已出,世界各国均在呼吁乌俄双方冷静一下,尽可能进行安抚,俄罗斯方面当前也撤走了那都堵住了整个海峡唯一通道的油轮,(克里米亚大桥只修建了一处能够让船只通航的地方)

恢复了海峡的正常通行。


所以说俄罗斯也比较克制,毕竟俄罗斯黑海舰队离那不远,而此次出面的仅仅是巡逻船而已,并不准备让事件扩大化。

并且乌克兰本身就有一部分的领土,所以亚速海是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公海

但是现在看来,亚速海沿岸的乌克兰领土,趁早奔向俄罗斯吧。不然这些人的小日子没法过的。

再说 击沉了把航道堵了 亏的究竟是谁....反正不是俄罗斯


寻找丢失的方向盘


乌克兰政府已经成功挑衅俄罗斯,并得到了想要的结果——西方国家再次聚团谴责俄罗斯,并可能进一步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乌克兰的部分地区宣布进入战时状态,乌克兰的民族性被调动起来,外敌压境的背景下,总统波罗申科在明年3月的总统大选前有了王牌。

既然目的达到了,乌克兰方面应该不会在冒险行事,再在刻赤海峡挑衅,因为那样会把“弱国被大国欺负的”形象给毁掉,反而不利于它获得舆论、道义上的好处。

当然,如果乌克兰军舰再次挑衅,俄罗斯方面一定还是会予以火力打击的,毕竟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不能怂。

此次事件发生在刻赤海峡,该海峡东边是俄罗斯,西边是已被俄罗斯“收回”数年的克里米亚半岛,按理来说在海峡两侧都是一国的情况下,其他国家的船只在经过时是需要提前报备并按照相关要求才能通过的,毕竟牵扯到领土领海问题都是最敏感的,何况还是在已经动荡数年的克里米亚地区呢。

在此次事件发生前,乌克兰的军舰也多次安全穿越刻赤海峡,因为其提前向俄罗斯方面提交了正式申请,并且遵守了相应的规则。而这次,乌克兰方面非但没有报备,反而在舰船上安装了大口径的火炮,这显然就是赤裸裸的挑衅。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仍然不为所动、不采取任何行动,那才叫说不过去,但是在它采取行动扣下乌克兰的三艘舰船后,接踵而来的就是国际社会的谴责,毕竟,在西方主导的舆论环境下,俄罗斯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

【小溪解局,聚焦时政问题,分享个人观点,敬请关注】


小溪解局


乌克兰通过克里米亚大桥所在的刻赤海峡是天经地义的,俄罗斯如果因为乌克兰军舰通过克里米亚大桥,就要击沉乌克兰的军舰,那就是赤裸裸的入侵行为,这个与俄罗斯干涉乌东、或者之前对乌克兰演习舰艇开火两个事相比,有本质的不同。

俄罗斯干涉乌克兰的乌东地区,以及对乌克兰的演习舰艇开火,在国际上都可以找到争议的借口。比如干涉乌东,可以是俄罗斯暗地里进行,国际上虽然都知道是俄罗斯在搞鬼,但是却难以全面摊牌;而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演习舰艇开火,俄罗斯也有乌克兰舰艇越界这样的借口。但是,如果俄罗斯对乌克兰通过刻赤海峡的乌克兰舰船进行击沉,则一点理由也无法立足。

因为刻赤海峡的位置,恰恰是连接亚速海和黑海的关键。而亚速海西侧和北侧是乌克兰,东侧是俄罗斯,如果西北两侧的乌克兰要出亚速海进入黑海,刻赤海峡--也就是俄罗斯建桥的克里米亚大桥之下,是乌克兰唯一的出口。苏联解体以后,亚速海成为乌克兰与俄罗斯两国的公海,两国均可以由亚速海通往黑海。

而俄罗斯在吞并克里米亚以后,如果试图将刻赤海峡全部据为己有,则亚速海基本就成了一俄罗斯的内海,乌克兰东部则由此成为一个临海的“内陆”。基于这样的企图,俄罗斯在与乌克兰交恶的情况之下,可以通过封锁等方式阻止乌克兰舰船出入刻赤海峡。这个虽然蛮霸,但还不至于引起国际上的普遍反感。

但是如果俄罗斯要使用击沉乌克兰舰船的这种方式,来阻止乌克兰出入刻赤海峡的话。则真的是过分了,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支持这种行为。而如果俄乌两国由此升级为战争的话,俄罗斯必然成为众矢之的,在国际上遭到空前的孤立,这是俄罗斯不得不掂量的。

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怀疑俄罗斯击沉乌克兰舰船的魄力,但是由此局势升级而带来的后果,想必也是俄罗斯不能够承受的。所以,在俄乌两国还没有处于战争状态之前,俄罗斯不敢直接击沉乌克兰通过克里米亚大桥的舰船。


苏绽


要不要击沉主要还是要看乌克兰方面的态度是否坚决,俄罗斯对于目前的俄乌摩擦已经摆出了明确的态度,那就是绝对不会纵容乌克兰的政治投机行为,所以只要乌克兰方面继续派遣军舰硬闯刻赤海峡的话,俄罗斯方面也一定会强硬应对,一旦双方在纠缠中发生交火,那么俄罗斯方面必然会下令击沉乌克兰军舰,相信此时的俄罗斯军方已经做好了相应的预案。

此次俄乌两国在刻赤海峡的冲突,已经在美国的策动下朝着升级的趋势发展。

在此次俄罗斯扣押乌克兰军舰的事件发生以后,俄罗斯方面反应还是比较迅速的,一边扣押军舰,并将受伤的乌克兰士兵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另一边俄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萨夫龙科夫,在26日要求就亚速海目前局势召开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紧急会议。

尽管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提出要求召开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紧急会议的时候,美国方面在此次事件的表态却极为偏袒,11月27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基尼.黑莉在有关会议上为乌克兰的挑衅行为进行辩解,并谴责俄罗斯扣押乌克兰的船只是非法行为,宣布美国将会和乌克兰站在一起,共同来面对俄罗斯。

无疑美国的这一番表态,等于是给乌克兰方面打了一剂强心针,为了配合美国方面的行动,波罗申科已经在26日提前宣布乌克兰进入为期60天的战时状态,与此同时俄罗斯驻乌克兰联邦大使馆也遭到了攻击,美军的侦察机也开始在克里米亚地区活动。

以上一系列事件证明,乌克兰进入刻赤海峡挑衅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完全就是一个有预谋的行动计划,在这个计划里波罗申科是打手,而背后的主使者则是美国,目的则是希望将此次俄乌冲突继续升级,把乌克兰变成第二个叙利亚,只不过美俄此时的角色出现了颠倒而已。

俄罗斯对于此次俄乌冲突早有预料,已经严阵以待。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斗争,绝不可能像小孩子过家家那样简单,在此次俄乌冲突中,俄罗斯之所以断下狠手,这明显是已经获得了足够的信息,让俄罗斯对乌克兰此次故意诱发两国冲突的意图,有了一定的分析和判断,最后才决定强硬以对。

虽然此次俄乌冲突发生时,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现得很淡定,继续在克里米亚半岛参加活动,但实际上俄罗斯有关的预案肯定早已制定完成,在25日事件发生以后第二天,俄罗斯的战斗机就已经开始在黑海上空进行巡航,外交上也开始了相关的工作。

俄罗斯在26日~27日两天的动作,体现出了俄罗斯一贯对外强硬的态度,希望能吓阻乌克兰政府在此次事件上继续做文章,同样用这种态度向美国方面表明俄罗斯不惜一战的态度,也同样是意图让美国方面知难而退,避免事态激化。

此次俄乌冲突很明显是美国的策划,他的目的不仅仅是希望在乌克兰继续消耗俄罗斯的精力,而且还想引发欧盟各国的紧张情绪,让这些欧洲国家重新回归北约的旗帜之下。

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的持续紧张,是美国在欧洲战略部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推行这个计划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继续消耗俄罗斯不多的战争潜力,其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以俄乌冲突为契机,来恐吓欧洲各国,引发欧洲各国的恐慌情绪,以此继续分裂欧盟,最终实现美国对欧洲势力的重新布局。

要知道在最近一段时间,美国领导的北约在欧洲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那就是以法国和德国为首的欧盟强国,正在企图挣脱北约对各国军事力量上的束缚,重新实现欧洲军事力量的独立化。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法国总理马克龙在最近几个月里多次建议欧盟,重新建立独立的“欧洲军”,而且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对马克龙的建议进行了表态,以一国总理的身份强有力的支持了马克龙的想法。

美国人很清楚,随着美国实力正在不断的衰退,欧盟挣脱美国的束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是迟早的事情,但是美国绝对不会让欧盟轻易的得逞,此次美国指使乌克兰“炮制”出来的俄乌冲突,很明显就有借刀杀人的想法。

因为乌克兰紧靠着欧盟各国,一旦俄乌两国发生全面战争,那么必然会引起欧洲各国的紧张情绪,而此时的美国也将会依仗这种紧张情绪,再一次把北约的旗帜重新竖起来,利用北约组织的有关成员条款,强迫欧洲各国服从自己的意志,以此来达到美国继续领导欧洲的战略目的。

所以仅仅从此次的俄乌冲突中各方的行动来看,这次冲突绝对不会是波罗申科为了拯救自己的权利而发动的一次挑衅行动,其中必然蕴含着深刻的政治背景,美国、欧盟、俄罗斯都正在乌克兰这个大棋盘上相继落子,而最终的结局如何,将视各方实力而定。

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欧盟的态度,如果欧盟最终决定摆脱美国的束缚,那么在此次事件中欧盟将会全力以赴,与俄罗斯一起制止冲突的扩大,如果欧盟决定跟从美国,那么很快冲突就会升级成战争,乌克兰在70多年后将会再一次沦为大国之间的战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