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早於京劇,為什麼發展不及京劇?

觀瀾689


關於秦腔發展不如京劇的問題,看你站在什麼角度。秦腔作為戲曲的鼻祖 ,是一個發展成熟,有完備的聲腔系統的劇種,秦腔文學、音樂、板式、臉譜、表演等都是極具表現力,秦腔的戲曲魅力絲毫不遜色於京劇。


有學者把“秦腔”和“漢字”作為華夏文明的精華相提並論,可見從傳統美學和社會學角度講秦腔是優於京劇的,秦腔具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京劇是在吸收秦腔、崑曲、漢劇、徽劇的基礎上形成的新劇種,真正發展成熟也就一百多年的歷史。京劇作為國粹是戲曲藝術的集大成者,但我們也不能無限放大“京劇優越論”,劇種不分大小,各有各的好。特別是秦腔的“原聲唱法”比京劇的“假聲唱法”永遠給人的感覺來的要更加真誠和富有感情。在西北五省,不存在秦腔發展不如京劇的問題。相反,京劇基本無人問津。


京劇自身的發展也存在很大的問題,譬如,唱腔略顯呆板、程式化,缺乏藝術表現力,群眾基礎差等。全國各個區域基本都是地方劇種的天下,京劇的市場被相對壓縮在京津冀一帶。靠國家財政養著一大批所謂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卻不能真正為群眾服務,完全市場化的京劇或許更能夠救贖自己,否則遲早有被邊緣化的可能。目前京劇演出市場被無限壓縮 ,年輕人喜歡的確實越來越少。

秦腔則不同,在西北五省一篇繁盛的景象,因為秦腔已深深融進了秦人的血脈,已經深深的嵌進了秦文化之中。隨著西安啟動“梨園之都”的建設,隨著“擂響中華”國際戲曲交流項目的啟動,在繁榮戲曲的同時,秦腔的未來只會越來越好。

我是清樂堂,歡迎大家關注交流。


清樂堂


其實這個問題不止秦腔在問,很多劇種都在問,比如徽劇、漢劇、豫劇、梨園戲,這些劇種無一例外都比京劇起源要早,但是為什麼發展卻比不上京劇,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京劇的來源就不需要我再複述一遍了吧?它是經過花雅之爭,最終在花部拔得頭籌,經歷了一百多年生成的,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徽漢合流。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換成,為什麼中國這麼多戲曲,京劇能夠脫穎而出成為國劇?這樣比較好,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特定的歷史因素

其實在京劇之前,明清兩朝都是有官方戲曲的,放在今天也叫國劇,那就是崑曲。而花雅之爭的另一位主角雅部,也就是當時清朝的官戲。

崑曲在最火的時候究竟有多受歡迎呢?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就沒有幾個不喜歡聽崑曲的。當時幾乎每個崑劇團都有文人墨客,也就是今天的作家替其寫劇本,並且由民間知名的音樂人為其譜曲,再由名伶、名家們來演唱。歷史上很知名的一位美女陳圓圓,唱的就是崑曲。


花雅之爭結束後,京劇替代了崑曲的地位,也成為了清朝的官戲,當年的老生三傑、譚鑫培、同光十三絕等京劇名家,常常到皇宮中表演京劇。這也為京劇成為國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為什麼說京劇具有代表性?這又得從花雅之爭說起,在花雅之爭初期,花部處於下風,當時京劇的前身京腔成為花部的代表劇種。

為了抵抗崑曲,花部十幾個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劇種,將自己劇種內的藝術特點及其精華內容都無私奉獻了出來,全部交給京腔來打理。


同時,京腔又偷偷吸取了崑曲的藝術特色,成為了一個結合體,到了形成京劇的時候,它已經融合了我國戲曲界的大部分聲腔,我們最常見的四大聲腔,崑腔、高腔、梆子腔、皮黃腔在京劇裡面全都有。

因此它可以說是地方戲曲的結合體,具有特別強的代表性。因為我國絕大多數劇種,都避免不了這四大聲腔。

三、京劇的繁華程度

京劇的繁華程度,除了當年極具輝煌的崑曲,是任何一個劇種都無法達到的。

程長庚、譚鑫培、梅蘭芳、馬連良、餘叔巖等等,這些人的名字放到戲曲界哪一個不是如雷貫耳。京劇的名家多得可怕,而縱觀全國各地這麼多劇種,知名的演員加起來估計還沒有京劇的名家多。


再看看戲曲界最輝煌的上世紀,地方戲的特徵又有多少能夠顯現出來呢?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城市,北京、天津、上海等,唱的大部分不都是京劇嗎?

四、程式的完整性

京劇的程式可以說是戲曲界最完整的了,全國上下沒有任何劇種能夠與之比擬,就算是崑曲也不行。

而程式的完整度,又恰恰能夠體現出戲曲的舞臺經驗豐富。因為所有的程式都是在一次次的實踐中摸索出來的,演出的次數越多,程式就越來越完整,越來越規範。這也從側面體現出京劇的繁華之處。

五、特定的地理因素

最後一個原因,其實相對起來並不是那麼重要,不過很多不服京劇的人總是會提,說京劇要不是出生在北京,根本就成不了國劇。

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在上世紀,劇種能打出名頭的有三個城市,就是北京、天津和上海。戲曲界有句老話:北京學藝,天津成名,上海賺錢。


一個戲曲藝人想要成為名家,是要在這三個城市闖出一片天地的。而劇種也是如此,劇種想要受到更多人的喜歡,一定要在這三個城市站得住腳,這樣才能發展壯大。

可惜戲曲界最輝煌的時期,只有京劇能夠在這三個城市站穩,並且發揚光大,那個時候沒有政治因素吧?
這樣也就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了,為什麼秦腔發展不如京劇?相對於京劇的覆蓋全國,秦腔只是偏居一隅,別說去北京天津上海紮根了,就連西北都很難走出——歷史上走出不代表現在。還是好好反省吧!


魏青衣


秦腔是土生土長的劇種,京劇呢是一個借鑑了好多劇種的那麼他們的差距為何這麼大我們來看看。

第一,京劇是融入了各種劇種特色的產物,而且歷史相對較近,喜歡其他劇種的京劇都能懂,而秦腔是西北人的土生產物,適合西北人的風土人情。就像普通話和地方方言那樣,不一定會說普通話但能聽懂,但方言聽不懂的不會說。

第二,秦腔的更新很少,曲目也相對減少,京劇的更新快,曲目也多,幾乎任何劇種的戲京劇都有。

第三,地域的區別,京劇是在華北哪裡,靠近或者在京城,所以首都的東西全國都會有所推介,如果西安還是我國的首都,你再看看秦腔受歡迎還是京劇受歡迎。

第四,應為第三個的原因,所以國家會主力宣傳它,秦腔則不會,不可能得到國家大面積的推廣宣傳,簡單一點,就拿每次給外賓演出都是京劇,或者春晚節目戲劇表演都是京劇,不可能也沒有出現過秦腔。

綜合上述,秦腔沒有那麼大的發展既有它的歷史原因也有當下的各種原因。


愛秦腔的80後


我們一張口就是鼻祖,國粹。窮則生變,我們老是感到很滿足。假如沒有廟會,剩下的劇團最多個位數。即就是頂級的劇院,下鄉來過來過去也就那幾本戲,金沙灘,回荊州,大保國,周仁回府,八件衣,鍘美案,竇娥冤,,有好多地方小戲劇到保留了好多古老劇目,其他劇種豫劇也有很多有情由的劇目。秦腔,越劇以外,別的劇種多少都能聽懂唱詞。放一段稍微不熟悉的秦腔,如果沒有字幕,即就是一個老戲迷也聽不來唱的啥。十個梅花獎演員唱一個字,可能就有十個唱法。,我並不排斥別的劇種。在天津人民大劇院觀看程派京劇《鎖麟囊》,那演員的身段美妙得讓人心碎。 白先勇先生帶領著崑曲《牡丹亭》進行全國巡演,演員年輕秀麗,唱腔纏綿婉轉,彷彿能夠帶領觀眾一起都入了幻境。後來在河南,發現幾乎所有的電視頻道里,不約而同得都播放著豫劇,都有不低的收視率。轉回頭,我開始懷念秦腔,懷念那一方黃地土上曾給予我的那些回憶和情感。前幾年排了《玉堂春》,吃瓜群眾就是一板謾罵。老百姓更喜歡看一些新編的生活劇,演自己周圍普通人的故事。《闖宮抱鬥》,梅伯抱柱,可以下面穿上衣服,不要光膀子,演的也有些恐怖,畢竟是舞臺大美藝術。創新才能更好的發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94, "file_sign": "f396cbfe04771f68f6b5d4c6cf4c40d8\

秦風國韻


坐井觀天!秦腔的受眾遠高於京劇,京劇不過是少數一部分把持國家媒體機器的人,排斥其他劇種,獨尊京劇造成的不正常現狀,京劇我們也喜歡,也認為是“國粹”,排斥其他劇種,獨尊京劇背離了毛主席提倡的文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正因為有一些人排斥秦腔,所以人們只能在電視節目上看到的只有京劇了。說實在話,究竟有多少個人在看京劇天知道。而秦腔紮根在人民群眾的土壤中,秦腔在西北人的生活中,生命中就像空氣、水、陽光一樣不可或缺,秦腔在西北地區的陝、甘、寧、青、新乃至豫、晉等省的一部分地區熱愛秦腔,吼秦腔的人遠遠高於京劇受眾,這能說秦腔比不上京劇的發展嗎?秦腔能夠生生不息,傳承幾千年,正是秦腔的魅力所在,也正是其生命力強盛的最好詮釋和例證!


天河秦風


“內因決定外因”,關於這個問題,我不想過多的歸結於外因的問題,當然也不能刻意的弱化外因的影響。

秦腔自乾隆四十四年開始,在經過長達一個世紀的“花雅之爭”後,終於奠定了在中國劇壇的盟主地位,直接影響了京劇的形成和表演風格的確定。而隨著京劇的形成,秦腔的地域侷限性開始顯現,進而被新興的京劇打壓到西北一隅,開始了它地方性戲曲的漫長髮展道路。

曾經的秦腔,無論是在表演技藝上,還是在化妝技巧上,還是在舞臺呈現效果上,都是各個劇種爭相效仿的對戲,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其他劇種的發展和成熟。而到了今時今日,其輝煌已經不在,到底是什麼原因了,和京劇對比,除去客觀存在的不可抗拒外力,其內在主觀上人為因素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首先,戲曲作為程式化集成的表演體系,有著嚴格的傳承,而相比於京劇,秦腔在傳承上可以說是一踏糊塗。京劇在成熟時就形成了各個派別,而繼承者嚴格遵循其表演手法和演唱技巧以及代表劇目。而秦腔在其粗放型的發展歷程中,可以說從為真正意義上的有嚴格的派別傳承,致使表演技藝丟失嚴重。

其次,秦腔的盲目改革,重文不重武導致秦腔武戲基本失傳,在表演體系上嚴重缺失,甚至出現了在特定歷史時期秦腔團體都唱京劇的可悲局面。

第三,演員基本功差,人才培養沒有系統性。縱觀現在的秦腔表演,重唱不重舞,演員基本功差得甚至到不會走臺步的地步,實在讓人無以名狀。

第四,市場定位的偏失,將一個接地氣的耿直於廣大人民群眾的藝術形式,在城鎮化的進程中非要搞的附庸高雅,有影響力的大院團不思走出城市,到田間地頭,到正真需要秦腔的地方去,卻仗有政府財政的支持,慵懶散非常嚴重。一個擁有全省決對數量的國家一級演員的團體,卻不出戲,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窩在城市劇場的溫床上,靠政府採購,靠送票在劇院常年累月的演那麼幾齣戲,連電費都不夠,更別說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了,如此這樣,焉有不敗之理啊。


秦腔鬚生


京劇屬於國家全力支持發發展的,被稱為國粹,有點高大上,國家給予京劇演員的地位很高,有點陽春白雪的味道,外國友人來了都要欣賞一下,而秦腔比較接地氣,群眾基礎紮實,但缺乏上層的推廣和認可


瀟瀟風雨竹


一,沒有被當成國劇,遠離上層建築。二,自身沒有走出去,清朝有個秦腔宗師曾讓秦腔火遍京城。三,喜歡京劇的人多?還是喜歡秦腔的人多?去西北就知道,秦腔就是老百姓的戲,京劇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