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被称为创举?

yuzuki


元朝的行省制度影响到后世一直到现在,对国家稳定有深远的影响。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要从金灭北宋说起。

金朝统治着中原,基本区划和北宋没有区别,主要区别在于金朝有行台尚书省。行台尚书省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时设立的,主要出于稳定政治的考虑。由一个信得过的大臣出面,坐镇某一地区全面管理军、政。金朝曾设立燕京行台尚书省、汴京行台尚书省。

金朝的行台尚书省有点类似隋唐时的总管府,如果和现在类比,约相当于大的军区。

元朝的疆域远大于金朝,对行台尚书省的设置比金朝更为迫切。元宪宗蒙哥就仿效金朝,设立了燕京行尚书省等外遣机构。公元1260年,刚继位的元世祖忽必烈取消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元朝是集权制度进一步深化的时期,自然不允许地方有太大的权力。

中书省是朝廷的最高议事机关,各地事务都要归中书省管理。可地盘那么大,地方上鸡毛蒜皮的事如果都报进大都(北京)的中书省,官老爷们非得累吐血不可。所以,中书省就在地方上派出外遣机构,代表中书省管理地方,这就是行省制度的由来。

最早的时候,行中书省更多的是临时性的军事机构,不管民政。久而久之,行中书省军、民两务一担挑,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地方行政区划。

元朝的地盘是太大了,但元朝出于统治稳定的考虑,反而只设置了非常少的行省。元朝统一之初,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中部、山东、河南,以及东三省、外东北,都是中书省直管地区,称为“腹地”。也就是说中书省老爷的精力,是可以管部分地区的,再多就忙不过来了。

现在的江苏、安徽(皖北)、浙江、江西东北部,设立江淮行省,“省会”初在扬州,后迁杭州,然后在两地之间来回折腾。如果省会在杭州,就称江浙行省,省会在扬州则称江淮行省。

因为江淮行省地盘大,经济强,元朝觉得不太放心。1291年,拆出江淮行省的江北,加上河南,设河南江北行省,“省会”在开封。原江淮行省剩下的部分正式称为江浙行省,省会在杭州。

这样一样,江浙行省地盘就略小点,1299年,朝廷撤销福建行省,并入江浙行省。但到了元朝快挂掉的1356年,又恢复福建行省,但已没实质意义了。

而中书省直管的地区面积超大,同样需要拆分。1287年,现在的东三省及外东北,设置了辽阳行省,“省会”在辽宁辽阳。

还是太大,接着拆。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在今外蒙古、西伯利亚(不含外东北)正式设置岭北行省,“省会”在和林。

中书省的管理范围大幅缩小,西边是陕西行省。陕西行省设立于中统元年,1260年,当时面积包括陕西和四川,“省会”在西安。然后迁来迁去,今天在汉中,明天在广元,折腾一回又回到西安。到了1281年,把四川单独建省。3年后,四川又并入陕西,又过了两年,1286年,四川完全从陕西分离,各玩各的。

四川行省治成都,面积约相当于现在四川省不含青藏高原部分。而拆分后的陕西面积也不大,只管辖现在的陕西全省加甘肃东部。

陕西往西是甘肃行省,“省会”在武威,地盘基本是西夏国的复制,含今天的甘肃省河西地区、宁夏、内蒙古最西部。甘肃行省隔着祁连山,与青藏高原相连。为了管理这片特殊的区别,元朝设宣政院,专门进行管理。

从青藏高原东南方向出来,就是云南行省,设置于1274年,“省会”在昆明。云南行省也基本复制了大理国时的疆域,含今云南省,四川攀枝花地区,缅甸东北大部,泰国最北部。

云南行省以东是湖广行省,都设置于1274年。湖广行省面积很大,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贵州、广西、海南等五省区,以及广东最西部的雷州半岛。“省会”定在行省最东北角的武昌,也就是说,如果你从海南岛出发去“省会”办事,需要跨海,再跋山涉水上千公里……

湖广行省以东是江西行省,“省会”在南昌,辖现在的江西省(不包括南昌以东),广东(不含雷州半岛)。江西行省设置于1277年,但一年后并入福建行省,两年后又复设江西行省,福建单独设省,“省会”在泉州。

这是元朝十个行省(外加腹里)的情况。另有一种观点,元朝是11个行省,还有一个征东行省。征东行省实际上是高丽国臣服于元朝的官方称谓,人家自己单玩,“省长”是国王兼的。所以,一般都不把征东行省算进来。而且,征东行省设置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方便征服日本……

在元朝,这种地方区划制度的全称是XX等处行中书省,简称行中书省,再简称行省,再简称省,一直到现在。


地图帝


行省制度中的惊天大阴谋,你知道吗?
行省制度起于元朝,元朝地域是我国历史上最辽阔的的。为了中央便于管理,建立了以军事管理为主要思想的行省制度。元朝一共建立了十一个行省和中书省。从秦汉开始,地域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虽然这样比诸侯国割据的情形好了很多,但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各地长官还是容易割据兵变。
行省制度中的惊天大阴谋,你知道吗?
元朝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使各个的经济、文化认同感都有很大的差异,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如陕西行省(治奉元路,今西安市)。辖今陕西省及内蒙古河套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把回族与蒙古族放于一行省,两族在文化认同感上有很大的差异,使其不能统一割据。
行省制度中的惊天大阴谋,你知道吗?
中书省管辖今河北、山东、山西,姑且不说今河北省与山西省差异很大,就连河北省内部的承德市与保定市在风俗习惯上就相差很大,承德地区与内蒙古辽宁接壤,在饮食、风俗习惯上面与东北地区相似,而保定地区又是另一番风景。时至今日,我一想到皖南不安暖气,皖北安暖气,我就想笑。
虽然元朝的行省制度只是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的统治而形成的产物,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团结,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牧羊犬


别的我不太了解,但有一点是这样的。元朝面对地方政府的叛乱,他有这么一招。

例如汉中地区与四川地区本来是无论从语言,气候,习俗都非常接近。容易产生凝聚力,产生反叛。元朝就把汉中地区划归给陕西省。这样,四川就缺少了汉中这一屏障。叛乱也不那么容易发生了。

再者,苏南,浙北也是一样,风土人情气候比较相近。所以元朝就把苏北和苏南合成一个省。用句俗话来说,这就叫做掺沙子。方便元朝的统治。

明清两朝基本上沿用了元朝的行省规划,影响一直到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