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鴰sa 文

老鴰sa 文/馬琦

我的家鄉在西安東北部的高陵,自我記事起,農家人都是一日兩餐,而非現在的一日三餐。上午飯一般在九、十點,下午飯在四點左右。下午飯人們常吃一種叫“老鴰sa”的麵食,其湯濃稠醇厚,菜蔬多樣,尤其是帶著麥面的筋道,越嚼越香。

高陵素有黃壤陸海之稱,又有涇渭二水之利,麥子更是隨處可見,麥面也是人們主要的口糧。不管是務農的,還是經商的,在繁忙中吃一頓飽飯是一日的重要之事。老鴰sa的做法簡單便捷,能很快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記得母親做老鴰sa時,先用搓瓢從面甕中量取麵粉,倒在鋁盆中,再用水和麵,和麵時一手拿著水瓢慢慢地加水,一手在盆中揉麵。母親靈巧的手在盆中揉搓攪拌,白淨乾爽的麵粉很快就變成絮狀,進而成為塊狀,表面軟滑細膩。揉好的麵糰需要蒙上微潮的布醒二三十分鐘,將小麥粉的韌性全部激發出來,這正是老鴰sa口感筋道的秘訣所在。

利用醒面的時間,開始備菜。主要有小芹菜、豇豆、茄子、木耳、黃花菜、西紅柿等時令蔬菜,淘洗後控幹水,切成小丁。在柴火大灶上用熱油翻炒,炒至八成熟時放入少量水燉煮,待汁水收幹後將菜盛出,黃、綠、紅、黑、紫各色時令蔬菜薈萃一盆。

隨後把麵糰放在盆裡稍稍壓成扁平狀,在麵糰周圍加入少許水,以剛好沒過麵糰為宜。用手把浸泡在水中的麵糰擠壓揉搓成片狀或者兩頭尖中間圓的不規則狀,也有用兩根筷子夾的,通常也叫“夾老鴰sa”,將之一個一個下到開水鍋中。麵糰大小隨個人自己喜好,通常老人牙口不好,愛吃小些的、薄些的,年輕人喜歡吃大點的、厚點的。

搓到最後盆中會有很多被洗出的澱粉,湯湯水水還會帶一些黏稠的面絮,一併倒入開水鍋中,這樣煮出來的老鴰sa湯汁最是濃稠。約十分鐘開水鍋裡咕嘟咕嘟冒泡,這時將炒制好的菜倒入鍋中,用勺子攪勻,面片面團和各樣菜蔬在鍋中一起成就了一份鄉間美味。

老人們說起“老鴰sa”,還有一段鄉野故事。據說從前有個皇帝過生日,在皇宮內大擺宴席,宴請前來慶賀的文武群臣和各國使節。這可忙壞了御膳房的老廚師,他翻開了菜譜,做好了各樣名菜,全都端了上去。可皇帝各樣菜只夾一筷子品個味就不吃了,看著大臣們吃得興高采烈,外國使節更是由衷讚歎宮廷御宴的美味可口,皇帝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一個勁派人去御膳房傳話:“ 上菜,上菜。”

老廚師把拿手的菜都做了,把菜單上的菜都上了,可是皇命難違,急得團團轉。忽然他看見案板上放著一盆面,急中生智,就把面夾成麵疙瘩,下到滾水鍋裡煮熟,再把那些撤下來的剩菜剩湯倒進去攪一攪舀進碗裡。負責傳膳的人怕這碗應急的飯會惹得龍顏大怒,推來推去無人敢端到宴席上。不得已,只得老廚師親自去送。

皇帝夾起一塊麵疙瘩放在眼前來回細瞧,百思不得其解,便問跪在大殿上的老廚師:“這叫啥名字?”老廚師是咱西安人,說一口地道的方言,見皇帝夾的那塊麵疙瘩,中間圓,兩頭尖,很像烏鴉的頭,忙回話說:“陛下,這叫老鴰sa。”皇帝咬了一口,也許是山珍海味大魚大肉吃膩了,另換個口味吃起來還不錯,就高興地說:“老鴰sa,好吃好吃。”群臣們聽皇帝說好吃,紛紛動筷子吃起這“老鴰sa”來。

從此,這“老鴰sa”就流傳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