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城內消失的老胡同——聚寶衚衕 丨 李春昌

這是長春城內已經消失的老胡同。

聚寶衚衕位於長春市南關區全安街道西頭道街至西二道街之間,南北走向。

長春城內消失的老胡同——聚寶衚衕 丨 李春昌

聚寶衚衕舊址附近新建築

《長春縣誌》城內諸巷中記載城內大街西諸巷的第一個就是“聚寶衚衕:頭道街至二道街,對塘子衚衕。”

這條衚衕名稱和長春城西門使用了同一個名稱,一個是聚寶衚衕,另一個是聚寶門。

長春城內消失的老胡同——聚寶衚衕 丨 李春昌

長春城西門聚寶門

清嘉慶五年(1800年),清朝在郭爾羅斯前旗境內設長春廳,治所在長春堡(今永春鄉境內)東隔伊通河10華里築土城,稱新立城。清道光五年(1825年),為避開伊通河水患和交通不便等因素,長春廳治所北移遷40華里至寬城子。據《長春縣誌》記載清同治四年(1865年)“馬賊竄擾由商民捐建築板為牆”。城牆全長約10公里左右。最初用木板修築,高3米,築門6座:南門全安門,東門崇德門,北門永興門,西門聚寶門,西北門乾佑門,西南門永安門。

其中西門即聚寶門,原址在今西三道街與民康路交匯處西側。在原“華俄道勝銀行”舊址偏西,面對西河溝上的西雙橋。形式同東門,東面直通三道街,民國十二年(1923年)補修為磚瓦結構,城門高8.25米,寬6.6米,築有望樓、雉堞十九堵,拆除年代不詳。(據房友良《長春城門考》)

長春城內消失的老胡同——聚寶衚衕 丨 李春昌

長春城門示意圖

因為長春城所在的寬城子聚落,早於長春城的修築,因此說,先有聚寶衚衕,後有聚寶門。

《1911年長春府域手繪圖》上,聚寶衚衕是在南大街以西,從西頭道街到西二道街。隔西二道街和塘子衚衕相對。

長春城內消失的老胡同——聚寶衚衕 丨 李春昌

1939年《“新京”市街圖》上,聚寶衚衕為西頭道街至西二道街,圖上標註清晰,聚寶衚衕以西為大經路,以東為城隍廟衚衕。聚寶衚衕走向基本上與大經路之間呈平行態勢。

長春城內消失的老胡同——聚寶衚衕 丨 李春昌

1947年《長春市街分區詳圖》上,聚寶衚衕標註清晰。

長春城內消失的老胡同——聚寶衚衕 丨 李春昌

《長春市南關區地名志》(1987年)《街路衚衕一覽表》上,聚寶衚衕,長140米,寬4米,起止點為自西二道街至西頭道街。

《長春市南關區地名志》長春市南關區街路圖(1988年)上,西頭道街與西二道街之間,標出兩條衚衕,但是沒有標註衚衕名稱。

長春城內消失的老胡同——聚寶衚衕 丨 李春昌

1987年全安街道下轄聚寶衚衕居民委也叫16委,共有8個居民組,397戶人家,1297人。全安街道辦事處曾經有聚寶衚衕社區,後又併入塘子社區。

長春城內消失的老胡同——聚寶衚衕 丨 李春昌

踏查長春團隊在2009年春天,曾經走進聚寶衚衕。成書於2010年4月的長春文史資料總第83輯《百年大馬路》一書中,陳學魁先生的《長春百年大馬路探究》一文中的《大馬路巷內的大院衚衕》一章,記錄了聚寶衚衕張家大院的歷史。聚寶衚衕張家大院建於清末的西頭道街路北,大院在南、北和東三個方向開有大門,踏查時尚存南大門,並有大門洞。據講張家老輩是大清道臺,當時大院內居住的多數是長春周邊縣鎮在長春經商的財主。大院周邊有鐵匠鋪、木匠鋪、皮匠鋪和大車店等。書中附圖兩幀,分別介紹了聚寶衚衕張家大院老居民96歲的龍富田和聚寶衚衕張家大院大門洞。

記憶中,西頭道街北側多為青磚起脊大瓦房,路過這裡感覺古樸悠久。

長春城內消失的老胡同——聚寶衚衕 丨 李春昌

最後的西二道街

聚寶衚衕東為城隍廟衚衕。長春城的城隍廟是一座道觀,位於當時長春城內西頭道街路北,北面抵達西二道街,西側是聚寶衚衕,其南北長達100多米。據《吉林通志》記載,城隍廟建於清道光六年(公元1825年),有“正殿三楹,後殿三楹,儀門三楹,東西配廡各五楹,禪堂十楹,鐘樓一座,地土祠一楹,大門三楹”。 在清代,長春城隍廟是官紳商民非常重要的宗教和祭祀場所,在長春官紳商民的文化生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時,每到城隍誕日及清明日、七月半、十月朔的“三節”,人們都要到城隍廟去祭祀。《長春市南關區地名志》記載,城隍廟坐落在西二道街10號,1958年長春市線材廠擴建時,城隍廟被拆除。

西二道街10號位置,就是後來的長春市線材廠俱樂部所在。線材廠全稱是長春市金屬線材廠。

長春城內消失的老胡同——聚寶衚衕 丨 李春昌

聚寶衚衕舊址附近新貌

2017年長春地圖上看聚寶衚衕附近,這裡已經成為恆興國際城建築群,西頭道街西半部以及聚寶衚衕均融入恆興國際城。附近的解放大路上設有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南關站。

長春城內消失的老胡同——聚寶衚衕 丨 李春昌

長春城內聚寶衚衕,消失的老胡同。

長春城內消失的老胡同——聚寶衚衕 丨 李春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