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號”設計師郭鷂:為中國高鐵走向世界插上翅膀

“复兴号”设计师郭鹞: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插上翅膀

我叫郭鷂,是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時速350公里CR400BF“復興號”動車組總體設計師。

我在國外留學學習的是航空無線電專業。2009年,我碩士畢業,跟隨心愛的姑娘落戶到唐山,才“轉行”設計高速鐵路動車。那時,中國的高鐵進入跨越式發展階段,對人才的需求非常大,“跨專業”的我能進入高鐵領域,著實趕上了好時候。作為新人,我被分配到系統集成室,跟著公司裡的“老師傅”們學繪圖。前輩們注重規矩,講究細節,嚴控整個繪圖的工序,我很感激他們對我的影響。

“复兴号”设计师郭鹞: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插上翅膀

2010年,郭鷂在動車上。圖片由河北文明網提供

興奮勁兒剛過,“攔路虎”就來了。當時我的心裡也沒有底,畢竟從航空轉到鐵路,一個天上飛的,一個地下跑的,完全兩個系統。我當時連CAD製圖都不會。但咱不怕,學唄。從那時起,我同一線工友們查線佈線,一個筆記本、一支電筆成了我每天去車間的隨身品。慢慢的,我對機車內的電氣線路結構比對自己手掌的紋路還要清楚,只要眼睛一閉上,哪個連接線接頭在哪裡,哪個按鈕在哪裡,都像刀刻在腦海裡一樣。我的技術也有了跨越式提升。

2010年,公司啟動國家863項目“高速檢測列車動車組”的研發,我被安排負責電氣位置圖的繪製。這是我參與動車組設計的第一個機會。電氣圖的設計是一項非常嚴謹的工作,我告誡自己,動車項目的設計與無線電不一樣,我設計的車是要坐人的,因此一定要敬天畏人,把每一條線號寫正確,保障動車高速運行的穩定和乘客的安全。經過不懈努力,2012年,國家863計劃項目通過驗收,受到業內人士的高度認可。

“复兴号”设计师郭鹞: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插上翅膀

郭鷂查看車間。圖片由河北文明網提供

“复兴号”设计师郭鹞: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插上翅膀

郭鷂(中)正在和團隊成員討論產品圖樣。圖片由河北文明網提供

從國家863項目到CRH380B項目,從“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項目再到跨國互聯互通項目,一次次檢測試驗,一個個重大項目、關鍵設計,持續的積累、深入的汲取……我也從一名普通的電氣工程師、系統工程師,成長為“復興號”的總體設計師。

接手“復興號”項目之後,“總體設計”的概念在我的腦海裡愈發清晰起來。動車的總體設計章法分明,包含概念設計、方案設計、詳細設計三個層次。這些設計的流程說起來輕巧、明確,但每一次技術研討之前,我們需要花極大的功夫在機房、車間,乃至到測試現場做大量的前期準備。我覺得自己更像是一個導演,協調各方力量,拍好一部戲。

動車速度可以越來越快,但我們保持精準的“工匠精神”卻不能變。車就是我們的作品,它的各項技術和指標是逐漸完善和改進的。我也記不清參與了多少次改良、攻關,但是,大方向很明確,就是讓車變得更加人性化,更符合中國國情。比起“和諧號”,“復興號”的整車斷面加寬加高了,載客量增加了,但整車重量卻沒有增加。我們的團隊在保證整車的功能、強度和速度的基礎上,在車體、旅客界面、設備艙防護的材質上下功夫,逐一進行指標分解。在“復興號”動車組研發過程中,我們組織多次重大方案設計變更,完成技術文件300餘項、產品圖樣10000餘張,實現了技術的全面自主化。

2018年7月1日起,我們參與研發的時速350公里的16輛長編組“復興號”在京滬高鐵投入運營。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中國高鐵邁出了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復興號”也成為“中國名片”和“大國重器”。

“复兴号”设计师郭鹞: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插上翅膀

中車唐山公司生產的全國首列長編組“復興號”動車。河北日報記者趙傑、趙海江攝

“复兴号”设计师郭鹞: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插上翅膀

2018年8月,郭鷂在總裝車間檢查“復興號”的以太網接口。河北日報記者劉禹彤攝

回望來路,從我們八九十年代坐綠皮車,到21世紀CRH動車組列車開啟中國鐵路的高速牽引時代,再到今天中國成為高鐵先進技術的世界領跑者,沒有哪個詞比“復興”更能代表國人的喜悅。作為一名高鐵設計師,我感到很自豪,也很慶幸把最好的十年獻給了這份職業。

我經常和團隊裡的年輕設計師交流,設計思路需要不斷創新,生產製造需要一絲不苟。幹我們這一行,就要心懷敬畏,踏實幹好每一天,經歷沮喪、懊惱、艱苦、收穫、喜悅,正是青春該有的模樣。下一步,我和我的團隊還將再次接受挑戰,設計時速為400公里的洲際動車組。在我們公司,在全國各地,還有許許多多的技術人員在為“復興號”的研發生產做著努力。大家紮根在工廠,用工匠精神、技術創新為中國高鐵走向世界插上翅膀。我相信,中國高鐵的故事,還將“疾馳”,壯闊豪邁,一往無前。(作者:郭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