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真的有那麼重要嗎?為什麼?

未來探索菌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當然非常重要!因為,雜交水稻的推廣使得我國乃至世界的糧食安全都得到了保障!

雖然,我們現在已經不用再為糧食短缺而發愁,但是在幾十年前,實際上很多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吃飽飯。甚至直到現在,很多非洲國家人民的最大願望也是吃飽飯。因此,依靠傳統的種植方式,顯然無法去滿足對糧食的巨大需求。而雜交水稻顯然是依靠農業科技來大幅度提高水稻產量,才使得我們國家能夠面對糧食危機。使得我們國家的人民再也不用經受糧食短缺的危機。所以,現在我們再也不用擔心糧食短缺,反而開始擔心由於營養過剩而造成的肥胖等問題。

而世界上很多國家,比如一些非洲國家目前仍然面臨糧食短缺的危機。就需要進一步推廣高產的雜交水稻技術,擴大其種植面積。唯有此,才能夠使得很多非洲兄弟可以吃飽飯。從而使得非洲經濟、政治和教育等都得到全面的發展。最終脫離貧困,解決溫飽問題,甚至奔向小康。


地震博士


袁隆平院士給我國糧食安全戰略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部分國人吹毛求疵總認為袁院士沒那麼大貢獻,更有甚者因袁院士也開始利用轉基因技術進行水稻研究而被其長期汙言穢語的辱罵。借用網友的一句“都怪袁院士的增產水稻讓其吃太飽了”。

一般的網友不認同的袁院士的巨大貢獻的理由是目前國內的雜交水稻品種中,袁院士的品種佔有率並不大,所以認為袁院士的貢獻沒那麼大。那麼簡單的對比一下,現在的電燈都不是愛迪生生產的,那麼愛迪生在電燈產業也沒那麼大貢獻麼?有這個疑問的親們是沒有分清原始創新的巨大貢獻。若沒有袁院士的雜交水稻技術問世,現在各個雜交水稻品種就如同空中樓閣是不會成為現實的。正是因為袁院士的原始創新工作的巨大貢獻,後來的育種家才會在其技術理論的基礎上進行完善與發展選育出好的水稻品種。

至於汙言穢語辱罵袁院士的人(一個財經大學的顧姓教授),你只會被掃盡歷史的塵埃裡,一點痕跡都不會留,而歷史會給袁院士留下其應該屬於他的一起光輝。


柳小慶


不請自來。記得本人當知青時,那時水稻畝產400來斤就好得很了,後來有了雜交水稻珍珠矮、廣常矮,水稻產量有所上升,這兩個品種主要是抗倒伏,縮短生長期,可增加一季種植,當時就感覺非常了不起。後來,袁隆平教授的雜交水稻越來越高產,如今大田畝產可達2000斤,也就是說現在一畝田的產量等於過去五畝田的產量,可以說雜交水稻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這是誰也否認不了的事實。現在的中國人口與本人當知青時已經翻了一倍,當時是七億人口,現在十四億。在耕地面積減少,人口海量增加的情況下,中國人比過去吃得更飽,袁隆平教授功莫大焉。最近又聞袁隆平教授的巨人稻、海水稻培育成功,將新增兩億人的口糧,袁隆平教授真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啊。本人是由衷地敬佩袁隆平教授的,他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還解決了世界上很多貧窮國家人民的吃飯問題,他的功績怎麼評價都不為過。


Wwbing


嚴肅認真不帶感情色彩分析結論是:(1)雜交水稻=吃飽飯,言過其實;(2)袁隆平確實是中國農業領域貢獻最大的人。

(1)雜交水稻=吃飽飯?

我國水稻播種面積4.5億畝,總產量2.1億噸,其中袁隆平發明的三系雜交水稻約佔總產量的40%,我們就假定它為一億噸。雜交稻品種比常規稻品種增產20%。如果沒有三系雜交水稻,水稻總產量應該減少2000噸。全國平均每人每年減少14公斤稻穀≈ 10公斤大米。從宏觀層面看,我國糧食總產6.2億噸,每年進口1.3億噸。如果沒有雜交水稻,則需要進口1.5億噸。2000噸稻穀價值600億元,兩億農戶平均每戶每年減少300元收入,這的確是很大的數字,但和是否能吃飽飯聯繫起來太誇張了。

(2)雜交水稻的貢獻。

a) 在農業領域的單項成果中,雜交水稻是一顆耀眼的明星,堪比化肥和雜交玉米。 b)

袁隆平發現了水稻不育系,在全球首次將雜交水稻的概念變成農民的效益,提高了中華民族在世界科技發展中的地位。 c) 水稻畝產的提高,提升了中國水稻的國際競爭力。否則,我們需要更高的進口關稅才能保護國內糧食市場。

有人造神不假,但這不是袁隆平的錯。

歡迎討論。


種田博士後


看到今天這個標題,我想來說兩句,作為一個50年代過來的人,經歷過吃野菜吃樹皮的日子,上山下鄉時也在農村呆過兩年,那個時候忙忙碌碌一年下來,水稻的產量也就是五六百斤,交了公糧,賣了佘糧,大隊在留一點,分到社員手裡,就是100多斤穀子,再分點玉米,紅薯,一年300多斤,糧食,不是農民,不勤勞,由於沒有好的品種,產量低,人們根本就吃不飽飯,是袁隆平研究的雜交水稻,現在已經達到一兩千斤,吃飽飯已經不是問題,可是現在有的人,罔顧客觀事實,指責袁隆平院士的雜交水稻,對一個解決了世界人口吃飯問題的老科學家,在學術上,在網絡上進行攻擊,喪失了做人的底線,難道讓人們繼續過著吃野菜?吃樹皮的日子就好嗎?


卿山457


老子看寫評論的有幾個種過田?有幾個看見過水稻,在此瞎雞巴鬧,袁老為當代米神、受後世敬仰,當之無愧,他從來都沒說過自己如何偉大,是他一個人的功勞,國家表揚袁老,那是在他的帶領下才有此成就,就如歷史上每一個偉大的人都是有特殊貢獻的,人民為感激他們,立廟,寫傳,受萬代香火。老孑給質疑的傻B們科普一下,在雜交水稻沒有時,是怎樣種地的,田地,必須深耕,保持水深,育種一畝,就要一百斤種子以上,,採用搭棚火烝發,讓它發牙,繼爾移入弄好的田上,讓它生長,一顆種子只發一根秧苗,長大些就又移入田裡,每一窩要弄上一把秧苗,才能行,麻煩,它不會分裂,廢力廢種子,產量不高,不耐水耐澇耐蟲病,一畝地就產個四百斤就很好了,餓肚皮,每畝留種都要一百斤以上,傻B們,剩下多少,稻草倒是很多,費力費種,吃不飽,就在旱地裡種上作物,玉米,紅薯,高梁,-年四季都在坡上幹還餓肚子幹得吐血。

有了雜交水稻一切解決, ̄粒種了可火分裂為一窩, ̄畝耍一斤種孑就夠了,耐旱耐病,省時省力畝產高,敢天天吃乾飯,l


銅梁胖哥哥


還是吃的太飽了!



潘發明3


對袁隆平的指責,實際上早就在網易這樣的地方開始了。說什麼雜交水稻種植面積實際上極少,沒起到作用;什麼現在種植的基本上都不是袁隆平搞出來的品種;什麼口感不好之類的。只是在最近加上了袁隆平生活奢侈,沽名釣譽什麼的。總之就是一群外行的胡說八道或者別有用心的人胡亂叫囂。

實際上這些人根本不知道袁隆平的研究是什麼回事!

袁隆平的貢獻在於育種領域的基礎性研究和實踐。其最大貢獻在於首創性的利用單倍體嵌合水稻優良性狀,從而一舉解決了水稻這一作物育種過程中極易性狀分離的問題。使得高產、抗病等優良特性得以穩定表現。在正確的方法下,人們得以很容易的,穩定的提高了產量。

一句話,袁隆平解決了根本性問題,使我們的能力上了一個臺階!

至於對其人品的攻擊,那則是完全的無中生有。袁隆平88歲高齡,還天天在科研第一線戰鬥,重活和重複性勞動幹不了了,這也是罪過嗎?

袁隆平先生的家我去過,算不上奢華,他除了水稻,也沒有太多的愛好。攻擊這樣的人,實在是不像話!


柔情之海


我是出生在40年代的人,經歷過餓飯的長久日子,特別是1961年,由於當時的浮誇風和自然災害,讓中國的百姓飽嘗了無飯吃的痛苦日子。記得第一代雜交水稻的名稱大家稱它為矮子粘(具體科學名稱不詳,也許是因為它植株矮才這樣稱呼),也不清楚是否是袁隆平所研發的,由於當時我們生產隊的隊長是個循規守舊的人,更本不相信科學,可臨近的生產隊就及時改換常規水稻為雜交水稻種植,年年豐收,分得的稻穀也越來越多,於是在廣大社員的一片罵聲中,我們的隊長也終於被說服改種了雜交水稻,結果我們也豐收了。事實勝於雄辯!


旭宇源-6828


不重要,一點也不重要,行了吧?為什麼現在國人開始出現一種自卑心理,崇洋媚外嚴重,把德國、日本製造吹上天,對自己的科技、文化都採取否定態度。

現在網上開始批判中醫藥、漢佛教、儒學、功夫、漢服、清朝、元朝,這些確實有兩面性,有落後不好的一面需要批判。還有人說中國的120V電壓標準落後,說中國的航天事業、超級計算機、高鐵是燒錢沒用,噴阿里巴巴、華為,罵小米、BYD。

但是最近怎麼連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也開始噴了?有的人質疑“雜交水稻”的真實性與實用性,這個我不是很懂,是真的吃飽了撐著嗎?是不是隻要是中國的就得噴,只要是外國的就是香的,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