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王爷姓什么?

降龙十八掌97


“灶王爷本姓张,摇摇摆摆下了乡。白天吃的油盐饭,晚上喝的烂面汤。岁末上天言好事,年初下界降吉祥。”很多人听过这首民谣,在民谣中直接说出灶王爷的姓氏为张。

说起姓张,大家是不是又联想到玉皇大帝也姓张?那么灶王爷和玉皇大帝是什么关系呢?实际上灶王爷和玉皇大帝没有什么关系,而且灶王爷也并不仅仅是姓张,因为他不止一个人物原型。

根据记载,灶王爷有很多个历史人物原型,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灶王爷的原型人物不断地改变。在传说中,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神,灶王爷左右随侍两神,分别捧着“善罐”和“恶罐”,将一家人所做过的善事恶事记录在罐子中。

一般是每年腊月24的时候,灶王爷就会离开人间,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的情况,如果某家人这一年做的好事多,来年就会有好收成,如果做的坏事多,那么来年就会有灾难发生,所以人们为了敬畏神灵,大部分都喜欢做好事。

灶王爷上天禀告玉帝又称“辞灶”,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也称谢灶。古代阶层分化太严重,连谢灶之期也要分阶层,关于何时谢灶,中国民间有所谓“官辞三”、“民辞四”、“邓家辞五”,

“官指官绅权贵,习惯于年甘三灶。“民”指一般平民百姓,会在年甘四谢灶,“邓家即指水上人,会在年甘五举行。但是中国民间百姓大部分会选择年二十三谢灶,这是为了沾上权贵们的好运气。

而关于灶王爷的原型,则是众口不一,毕竟从有“灶王爷”这个说法至今,也有几千年了,这几千年间,随着神话体系的不断完善,灶王爷的人物原型也在不断更改着,不过大概有以下几个说法。

《事物原会》中说“黄帝作灶,死为灶神”。意思是黄帝发明了灶,死后被尊为灶神。也就是说,一开始灶王爷的原型是黄帝。不过在《淮南子·泛论篇》中说“炎帝作火而死为灶。”这里灶王爷的原型又变成了炎帝。

到了《周礼》里“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灶王爷又变成火神祝融了。再到《仪礼·特牲馈食礼》中“卒食而祭爨、雍爨”,“爨者,老妇之祭也。”这时更奇葩,灶神直接变成女性了。

再到《荆楚岁时记》中“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姓王名抟(一说博)颊。”说灶王爷叫苏吉利,灶王奶奶叫抟颊。这时灶王爷的性别倒是变了回来,但又多了个灶王奶奶。

由此可见,灶王爷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人物原型,这些所谓的人物原型,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改的。而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民谣中,灶王爷姓张,实际上来源于明清时期的一个说法。

据说这个灶王爷名叫张单,又名隗,字子郭,他的妻子叫丁香。张单经商发了财后移情别恋于妓女海棠,还用一纸休书把丁香休了,连孩子都不要了。丁香后来带着孩子改嫁给当地的一个砍柴郎。

张单整天在花天酒地的,钱很快就败光了。海棠也在一次失火把家烧没了之后跑了,张单只好以讨饭为生。有一年腊月二十三的时候,他讨饭到了丁香家,遇到丁香羞愧难当,一头钻进灶门里憋死了。玉皇大帝知道了这事儿,觉得张单还知道羞愧,就封他为灶王爷。


魏青衣


说灶王

灶王爷爷本姓张,

自幼取名张万昌。

家财万惯多富有,

命里会被他败光。

其父为其选贤妻,

聘得渔女郭丁香。

郭氏多才更贤孝,

善做乌鱼面鱼汤。

滋味美好营养高,

家道富贵人安康。

万昌嫌弃渔家女,

一纸休了郭丁香。

至此家道遭败落,

万贯家财一扫光。

十冬腊月去讫讨,

二十三日遇丁香。

丁香生性本善良,

施其乌鱼面鱼汤。

万昌羞愧无荣地,

头扎灶底一命亡。

上帝念其有悔意,

封他管家为灶王。

丁香寿终百年后,

也把灶王奶奶当。

一段灶王始末话,

送给朋友来分享。


圣智慧众


灶王爷姓張是正确的,这个人浪湯破烂书生,取郭丁香为妻,后于其表妹王妙香成奸,把郭丁香休啦,張万郎是他的本名,他有万贯家产,郭丁香走后,张家一把天火烧尽,張万郎眼也看不見了,到处要饭为生,一日要到郭丁香家门,正是郭丁香庆孩子百岁曰,做的大蒸饱里面放上元宝,丁香就叫家人给张万郎送去,他一吃有硬物一回扔了,被其他要饭抢去,最后郭丁香给他出的葬,就郭丁香的善心感动上帝,因家被火烧尽,才封他灶王爷称他一家之主看火,都是在灶台上供他,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就把上年的灶王图摘下,送他上天供品是糠瓜粘住他的啃嘴叫他上天对玉帝少说凡间的闲話,粘嘴这一点故出在白士郎他娘白牡丹那里今天就不多讲,到初夕晚上再将新买来的灶王图挂上摆供和我们一起啦。啦


百吃不厌7


本人做为山东省民俗协会会员,曾对灶王的传说进行过调查,略陈于下。

“灶王爷本姓张,摇摇摆摆下了乡。白天吃的油盐饭,晚上喝的烂面汤。岁末上天言好事,年初下界降吉祥。”这首民谣直接道出灶王爷的姓氏。灶王爷原本是姓张的。

其实灶王爷传说有很多,很多史书上也有记载,《淮南子》中记载“炎帝作火,死而为灶”;《礼记》上说,灶王爷叫祝融;而《庄子》中又称“灶有髻”,又变成了美女。但民间大多认同来自张单休妻的传说。说是从前有一个人,叫张单,字子郭(也有传为张腊月的)。话说这张生的妻子叫丁香,为人勤劳贤惠、孝顺父母。张生不愿守在家里种地,就出门做生意。后来发了财,回家后竟嫌弃起自己的糟糠之妻来,一纸休书把丁香赶出了家门,娶进一位名叫海棠的妓女做老婆。由于海棠生活挥霍奢侈,而张生在外又吃喝嫖赌,很快家道败落。后来一场天火又将家里的财产全部烧光,海棠也改嫁他人。这张生急火攻心,竟然瞎了双眼,只得靠乞讨度日。话说丁香后来改嫁他人,勤劳持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有一年腊月二十三,张生要饭竟然要到了丁香的家里。丁香认出张生,话里套话得知张生的下场,心里又疼又恨,给张生下了一碗面条,面条里放上自己的长发。这张生吃到这独一无二的长发,知道对面是自己休出家门的前妻,他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一头碰到灶台上。张生死了,善良的丁香找人画了张生的画像,怕自己男人看到,只能贴于灶后,日日供奉,就这样,张生慢慢演变成了灶神!可见这灶神原本是个负心郎,变成神也只是个灶后的神!


齐东晏子


灶爷,据说是河南渑池县令张奎夫妇二人。当年姜子牙兴兵攻打渑池县城。张奎夫妇率兵抵抗。城破而亡。死后封神,封张奎为九天云厨司命灶君,夫人为灶君夫人。民间称为公灶君,母灶君!








灵虚子道人


关于灶王爷姓什么?有可能全国各地不一样,在这地区姓李到了另一个地区可能就姓王。俺们这里属胶东半岛,灶王爷一般都是姓张名云芳,也有的人称他为张郎。。灶王奶奶有两个,左边的那个姓郭名丁香,右边的那个姓李名海棠。在富饶美丽的大沽河两岸流传着一个剧种名子叫《柳腔》,柳腔戏里有个剧本叫《张郎休妻》,这个张郎即是灶王爷爷张云芳。每当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来临,灶王爷爷更是精神抖擞喜气洋洋,他被人们尊为"一家之主",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成了千百年来老百姓的希望!如果你想了解灶王爷爷的前世今生,请百度一下《张郎休妻》千万别忘记是"柳腔"。



菱形一角


传说中灶王爷确实姓张,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会把供了一年的灶王爷画像取下来,放入灶膛里焚烧,说是这样会助灶王爷升天。灶王爷的画像两侧是一幅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



他是去请求玉皇大帝保佑勤劳的人们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民间灶王爷的故事: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



民间故事:从前有一个书生叫张生,从小家境贫寒,娶了妻子叫姓郭,叫丁香。



丁香美丽漂亮 ,长发飘飘, 很是贤惠, 勤劳善良,后来逐渐把日子过起来了。可是张生并不满足 ,对妻子非打即骂 ,最后一纸休书把妻子给休了 ,其妻子只好改嫁他乡 。由于丁香把家给过富了,张生又娶了张海棠为妻。海棠不像丁香会过日子,好吃懒做导致家庭败落 ,最后离开了张生。后来张生以乞讨为生 ,以至于双目失明 。一天他乞讨到一户人家 ,正好是丁香改嫁到的那家,丁香看到张生又气又恨又痛又可怜他,就给她做了一大碗面条吃 ,面条里放了一根自己的长发。张生很是感激 ,吃着面条的候突然发现里面有一根很长很长的头发, 张郎突然明白了 ,这家女主人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啊 !原来她是被我休了的妻子丁香 !张郎很是害羞 ,慌不择路,就一头拱进了锅灶内上天了! 这一天是腊月二十三。后来玉皇大帝就任命他为灶王爷,好看着人间的好坏是非再上天汇报。后来他的两个老婆也就跟着成了神仙。


礁石56


大家都说灶王爷姓张!

但我就怀疑这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扮的!

玉皇大帝不是也姓张么?

那他为什么要扮灶王爷呢?你想玉皇大帝在天宫里面,那是天天琼浆玉液,葡萄美酒,仙桃参果!这些东西你整天都吃,那也乏味是不是?这乏味了就得换换胃口,人间多的是山珍海味,时不时地下人间走一遭,解解乏也是好的!再一个是来人间走走,了解一下人间的情况,也好让天上的风雨雷电四神把握施法的节奏,不然他们要一乱来,那人间岂不是要遭殃?

玉皇大帝如此关心人间疾苦,那地上的人们就会在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号晚上祭灶王爷,什么好吃的都往他身前放!

为什么要在晚上?

因为只有晚上才看不到灶王爷的真面孔!





踏浪寻欢


灶王爷本姓张,有传说故事为证。

相传,有对姓张的夫妇,家境贪困,养不起妻子,把妻子嫁入富戶为妾。

富户赈灾济贫,交与妾办理,其妻赈饭首日,见夫未领到饭食,第二日其妾命家奴从后面施饭。其夫也未领到饭,第三天命家奴从中间施饭,却不见前夫前来。

前夫己活活饿死了,那女人悲傷过度,自寻短见,自缢殉情。玉帝得知,深感同情,于是封张氏夫妇为灶神,专管人间烟火之事,不再有肚饿之忧。

还有一个传說。

周成王时代有个富家子弟叫张宙,字子单,父母去逝后,不会持家,导致家道败落,只好买了妻子,自已成了乞丐。

有一天,张宙在某家乞討,开门的居然是其妻,两人见面,悲喜交集,于是引他到厨房用饭,主人特然回来,来不及离开,只好躲在灶膛之内。

主人命妾烧火做饭,妾迟疑不决,又不好向主人说明。主人便自己烧火做饭,张宙怕连累妻子,就这样活活被烧死,前妻为了记念张宙,便在灶头立神位,日夕祭拜,谎称"灶神"。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开了。

还有一个传说。

灶君张隗字子郭,长的英俊,但性情懒惰,游手好闲,而且十分好色,原本在天庭当神仙司厨,因为偷窥王母娘娘侍婢之美色,以致煮焦食物,被驱逐下凡,在人间当灶君,人间下厨的大多是女人,让他看个够,若果看过灶君神像便知,他脸色很红,而且面容较肥胖。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王爷姓什么不重要,那都是传说吧了,信者则有,不信者则无。风调雨顺,平平安安。家和万事兴。








有缘人153832681


【灶王爷】姓什么?



《灶君赋》

常言上天奏好事,又道下地降瑧祥。

天上人间为使臣,不知往返几千番。

任劳任怨心中怨,再苦再累再徬徨。

当年张生英後汉,也曾娶妻名丁香。

不思进取守产业,花天酒地祖业完。

生存无计拿破碗,流落街头乞丐汉。

三饥两饱无着洛,最怕秋暮入冬寒。

呜呼兮!

吹赌嫖窑终破败,

变成劝世流浪汉。



挨过一天又一天,怕寒冬时又冬寒。

堂堂五尺男儿汉,乞讨难活泪汪汪。

沿门挨户彳亍行,不觉走近朱门旁。

尊声老爷施口饭,别让饿死你门上。

听到声音有人来,见他褴褛面饥黄。

将其让至灶厨中,添柴加火找衣裳。

灶台之上饭将熟,柴火熊熊映厨房。

张生朦胧抬头瞧,见是前妻郭丁秀。

又饥又寒又羞愧,血动血湧血气翻。

无颜再对前妻面,钻入灶中一命亡。

呜呼兮!

当年如有此觉悟,

何必今朝火中丧。


三魂渺渺归地府,七魄幽幽乱游荡。

纠察灵官引上殿,玉帝勅封灶君王。

望汝洗心革面去,莫负眹望保平安。

每岁小年到来时,烦卿天庭报人寰。

呜呼兮!

欢欢喜喜离天庭,

年年岁岁降瑧祥。



【灶王府君传说多】

【各地版本不一样】

【但有一个共同点】

【灶王爷爷都姓张】




‘[欢迎新老朋友点评,点赞,吐槽,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