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幼儿园的东西拿回家,应该怎么办?

壮仔妈宝


我们幼儿园里有类似的情况,一个小朋友把幼儿园的玩具装进口袋里了,被萌萌老师发现之后萌萌老师是这样做的


整理完区域之后本来要继续下面的课程,但是萌萌老师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她调整了一下课程,对孩子们进行了一下,随机教育

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象宝宝要回家:

一个小朋友把幼儿园的小象玩具带回了家,晚上,她在睡觉的时候听着有哭的声音,原来是小象宝宝哭着要找妈妈,他想幼儿园了,想幼儿园里的妈妈了

这位小朋友听了小象宝宝的哭诉,觉得很愧疚,就把小象宝宝送回了幼儿园

然后萌萌老师用拟人的手法,让小朋友们听一听,哪里有声音,唉?好像是玩具宝宝在说话

玩具宝宝再在说:

这里好闷啊,这里好闷啊,我要出去,我要回我自己的家

“哪里来的声音?小朋友帮忙找一下吧!”

那个把玩具装到自己口袋里的小朋友悄悄的把玩具拿了出来

“老师,我找到了,我把她送回家”

然后萌萌老师就夸奖了这位小朋友,因为他让玩具宝宝回家了,是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通过这件事情之后呢,我们幼儿园策划了一个家长会,就专门针对这个问题,跟家长做了一下交流


大概内容如下

  1. 遇到孩子把玩具带回家,这样的事情请家长不要小提大作,这不能说明别的问题,只能说明孩子特别特别喜欢这个玩具,家长协助小朋友把玩具送回幼儿园,送回玩具的家就好
  2. 这样的事情发生,提醒家长帮孩子保护她的界限的安全,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邻家的小孩到我们家来玩,如果家长不经孩子的允许,就把孩子的玩具让别人玩,这样会导致孩子界限不清楚,所以对于别人的东西他也觉得可以拿,孩子一方面努力的抓取,维护自己的东西,不让别人玩,而一方面又侵害别人的界限。有人到我家来玩,我都会非常认真的问我家阳阳让哥哥玩一下好吗?得到他的同意,我才会把他的玩具分享出去,否则我是会拿我的东西来分享给别人,而绝不会动他的东西
  3. 如果孩子又碰到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的时候提醒孩子可以跟别人说一下:我可以带回家吗?得到别人的允许之后才可以把玩具带回家,并且第二天要还回来。
  4. 孩子不打招呼就把东西带回家,还有一方面的可能,他认为打了招呼也不会得到允许,那这样的事情就反射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孩子的需求是否经常满足?记得之前有一个教育实验叫做延迟满足,但是在我看来一个经常不被满足的孩子,他会更多的抓取,因为得来不易,所以更要抓取更要想尽办法获得,所以提前家长多关注一下孩子的需求吧,如果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不是太过分的话,尽量满足孩子吧!
上面是我们给予家长的指导,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学慧育儿经


首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定是要知道的,孩子这种行为绝对不能和盗窃划等号,因为孩子对于这种行为的性质与严重性还没有足够的认知。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教育和引导为主,那么怎样去教育和引导幼儿呢?对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开展相关教学活动。


如果班里孩子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么作为老师一定要开始重视,可以顺势组织一次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给孩子普及相关知识,让孩子们了解这种行为的严重性,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与意识。

第二:通过多重形式渗透。

除了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进行渗透。例如设置相关的活动区角,或者利用图片绘本以及故事案例的分享,让孩子们对此形成意识与观念,这种方法家长同样适用。

第三:与家长交流沟通。

如果孩子出现了此类情况,老师一定要告知家长,同时也要让家长清楚,孩子这种行为和偷盗是不同的,需要的是帮助孩子认识严重性与危害,并且在家也要教育和引导孩子,做到家园共育。

第四:教会孩子正确的方式。

孩子会把这些东西拿回家,证明孩子对这个物品的喜爱。那么不管是作为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教会孩子运用正确的方式去获得。例如可以向老师说明情况,借用物品到期归还,或者拿别的玩具进行交换,方法有很多只要孩子学会运作正确的方式,对于孩子的以后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也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里面每天都会发布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谢谢。


李梦龙


相信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会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即便如此,有些小朋友,再去别人家玩的时候,或者在幼儿园的时候,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是会顺手拿回家。如果孩子把幼儿园的东西拿回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我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会在班上教育小朋友。让他们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拿,拿了别人东西是不对的道理。我会跟他们说:“如果哪位小朋友不小心把幼儿园的东西,放到书包里面拿回家了,那改天把东西拿回来就好了”。不要给小朋友随便贴一个“偷”的标签,这样会很伤他们的自尊心。


第二,跟家长沟通。私底下跟该小孩的家长沟通一下,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并能够一起教育孩子。我觉得更多的是言传身教吧,如果自己家的小朋友拿幼儿园的东西,那家长能够,及时的制止,并且及时归还,那么以后小朋友就不会再拿幼儿园的东西了。相反的,如果小朋友拿了幼儿园的东西,家长发现以后从来不说,那就助长了小朋友拿幼儿园东西的坏习惯。

我们要教育小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即使再喜欢,不是自己的东西,拿了就是不对的。以上是我的两个观点,如果大家有其他的点子,欢迎讨论。


幼儿我最棒


幼儿园这个年龄段孩子刚刚建立自我意识,他们愿意尝试各种新的事物,对自己做的事没有像成人一样有很强的好坏意识,所以这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大声指责、批评,惩罚孩子,强化孩子把东西拿回家这件事。

做父母的学会换角度跟孩子说,比如孩子把幼儿园他喜欢的绘本带回家了,首先弱化把绘本拿回来这件事---设想孩子拿回绘本的目的是为了读,跟孩子说“孩子你是因为特别喜欢这本书,又没有看完所以拿回来接着读的,是吗?”

然后告诉他不能这样做的理由:“可是这本书是幼儿园买给大家的,如果同学都这样做,别的好书你也看不到了,明天妈妈跟你一起把书放回去,以后幼儿园的书要在幼儿园读,回家把看过的故事给妈妈讲讲,妈妈爱听你讲故事。”

接着要让孩子承担责任,把书还回去:第二天让孩子带上书,当你的面把书给老师,回家要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孩子还书这件事,让孩子知道,即使做了不太好的事情,要承担责任,父母也是爱他的。

处理孩子的事情,不要情绪冲动,千万不要上来就指责,发脾气,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跟孩子交流,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看,了解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他的动机是什么,不要过分解读孩子的行为。

只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把孩子的行为导向一个良好的动机并强化它,让孩子承担责任自己纠正错误;第二,孩子纠正错误后,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你不会再焦虑纠结孩子犯错了。

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家长的问题,孩子出现什么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错误的处理方式,孩子出现问题如何解决,是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正确面对不断学习的。


阿笨是只猫


Hello亲爱的宝爸宝妈,蜜桃姐姐来咯!

到了幼儿园,大多数孩子都明白拿走不属于他们的东西是不对的。即便如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会因为觉得某样物品可以帮助到自己,私自拿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且在他们心中,可能结果也不严重,没什么大不了的。比如,有个孩子在书法课上“偷”了同伴的笔,因为同伴的字写得比自己好,他觉得这支笔能让自己提高书法能力。

如果家长当场发现孩子的行为,那就要让他明白,拿不属于他东西是不对的。朋友在这个年龄段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指出,做这样的事情也会破坏他和朋友的友谊。不要给孩子立马贴上“小偷”的标签,也不要把重点放在他的偷窃行为上。相反,告诉孩子,家长关心的是如果他拿了别人的东西,他的老师和朋友会如何看待他。

当与孩子讨论这个问题时,让孩子将物品归还并道歉。让他为“受害人”做点什么补偿。比如,课间休息时,他可以在教室里帮助他的同伴,或者带点特别的东西去分享,或者给朋友一个小礼物。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他做错了什么,他需要怎么去弥补。

如果家长怀疑孩子用借口推脱,那先请仔细观察情况。比如问孩子背包里的溜溜球是从哪里来的,如果孩子说是他的朋友给他的,那就需要询问一下朋友的家长,看看是不是这样。如果孩子真的是不问自拿,但家长又听信了他的借口,孩子会“喜欢上”这样的做法,会越来越不诚实。有时候,家长也要整理一下孩子的房间,如果有多出来的,明显不是爸爸妈妈送给孩子的玩具或物品,最好要问清楚来源。

偷窃是一种家长不想让孩子染上的恶习。如果家长已经努力教导孩子,孩子却还有这样的行为,那就寻求专业人士的建议。可能是孩子有潜在的心理问题,需要专业的帮助。


蜜桃姐姐


幼儿园的小朋友喜欢拿别人的东西,这是因为他对这个东西很感兴趣,他觉得好玩,自己家里也没有,他很羡慕这个小朋友的东西,所以他就想拿去玩下。他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不像家长想象的那么严重,所以家长不要太紧张。不能以大人的思维去给这个孩子贴标签,不能去严刑拷打他,更不能说“偷”这个字。

这种事情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去纠正他呢?我们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爱惜东西的观念,特别是他自己的东西,你要告诉他要爱发自己的东西,你的东西不见了,你会不会不开心呢?家长还要教育孩子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别人的角度教他同比的心理去想。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语气,用平和的口气和孩子交流。你可以引导他说要是你自己很叶欢的东西不见了,被别的小朋友拿走了,你会不会不高兴呢?他肯定会说,会啊,我肯定会不高兴,很生气。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反问一下他,孩子肯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我们自己在家里,也要尊重孩子,孩子有什么愿望。他想要一个什么玩具的时候,我们也要给孩子一个自主的权利,让他自己选择。当然也是要在对他有帮助的前提下,他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而我们家长不能及时的满足他,也要告诉孩子一个理由。

如果孩子很想要一个什么玩具,你又不给他,他又非常想,那他当然就拿别人的东西来玩了。但是不管怎么样,当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回家,我们做家长的都不能着急去批评孩子。我们可以跟孩子谈谈心,就和上面说的一样去问一下孩子。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不对,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对方肯定不高兴,很着急。我们可以一起陪着自己的孩子去把那个东西还给人家,并且对那个小朋友道歉。

这样一方面让孩子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另外一方面也能让他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平时我们要跟孩子多交流,沟通,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出现了问题,我们也能及时的去纠正。孩子有些动作、行为都 是无意识去做的,他拿别人的东西他没有主为这是不对的,他只是想拿回来看看,仅仅如此。可能也有很多原因,也许他在家里觉得没有安全感,很多因素,所以在心理上我们要疏导一下孩子,不要去责骂孩子,更加不要去当着很多人的面去指责他,那样会适得其反。

做家长的可以成就一个孩子也可以毁掉一个孩子,经常说一个沉默的眼神可以激励孩子,也是会伤害孩子。我们用多少语言上的利器去伤害孩子,那么到时候可以就会让我们用加倍的温馨话语去温暖我们的孩子。所以我们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那就会变成问题的本身了。当发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去解决。不要想的过严厉,不要把大人过激的思维加到孩子身上。希望家长多去跟孩子交流,我觉得宝贝们跟你谈一次心以后,肯定不会再去拿别人的东西。


jollyswan


这应该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有时候孩子分不清这个东西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只是喜欢了就想拿走。我觉得这个时候除了再班级强调幼儿园里的东西不能拿回家之后,可以跟家长沟通一下,不是去斥责孩子,而是帮助孩子明白什么是他人的,什么是自己的,更有利于建立规则意识。

老师说得再多,关键有影响的还是父母。我就不希望孩子拿别人的东西,一旦看到了就会让孩子主动还回去,慢慢的孩子也知道了别人的东西不可以随便拿走,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孩子应该明白的道理。


甜宝爱学习


我个人认为这个事情可以争取家长的协助。我相信大多数家长还是会认为这是不好的行为,也不愿意自己自己的孩子养成这种习惯。当然孩子有时并没有偷这个概念,他喜欢就拿走,思维很简单。所以,老师在跟家长沟通的时候也要站在孩子不懂的这个角度来说。要告诉家长孩子这种情况出现过多次,所以才需要家长协助监督,告诉家长要帮助老师让孩子明白,公共的物品可以挖玩,但不能占有的道理。告诉家长你正在保护他的孩子不被贴上小偷的标签,家长一定要重视,无论在哪儿都要教孩子不要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SS135409617


我觉得幼儿园的孩子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的现象很正常,因为他们目前还分不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他们认为都是自己的,所以会把自己感兴趣的玩具带回家。我觉得你看到提醒就行了,另外,可以和家长们沟通,如果发现孩子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了,不要斥责孩子,和孩子讲这是幼儿园的玩具,不能带回家就行了,并且及时归还。


十八线mama


可以告诉家长。跟家长说,孩子把学校里的东西拿回家了,及时把东西归还学校。

但是孩子沟通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上课的时候,可以跟孩子说,学校的东西是公共 的东西,不能拿回家。可以给孩子讲一些这方面的绘本,让孩子懂得,不是自己的东西,随便拿是不对的。

但是不要把孩子拿回家的事情说成是偷。因为孩子太小,有时不懂。他觉得好玩,特别喜欢,就给带回家了。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平时家长也可以举些小例子,让孩子说说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大部分的时候,孩人子有自己正确的判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