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在外出差,月薪1.5万,每年只能与妻儿见4-5次,这种生活方式你们能接受吗?

浙江宣和电器有限公司


工作是为了什么?如果连生活都没有了,这样的人生过的有什么意义?大部分人童年时候,应该都过得很快乐,无忧无虑地玩耍,不用工作,也没有烦恼,也不需要钱!反观现在,很多人一天到晚都是工作,甚至一个月没有几天休息,赚那么多钱有什么用?一天24小时,白天上班8小时,如果加班,可能晚上还要去掉2小时,坐车上下班要用掉2小时,再减去晚上12后到第二天8点起床,总弄8小时,也就是说你一天真正生活的时间只有24-8-2-2-8=4小时,也就是说你每天只有4小时是用来生活,假设不用加班,那就最多只有6小时是拿来生活,条件稍微好的,周末还能双休!人生有几个10年!如果连生活都没没有了,我宁愿去农村耕田种地,慢慢生活!


环球趣闻哥


完全不能接受!

最近的身边例子,我司有个小伙子,年纪29岁,原来任我司东部某省会城市经理,妻儿都在该省会。年初被挖到某同行业中等公司任总监,薪资翻了3倍,你没看错,是翻了3倍,从此他的朋友圈全是各种高大上的行业聚会展会交流会等。


由于新公司总部在北京,而他又负责全国业务,基本和题主说的一样,每月只能休息一两天,而这一两天可能又在北京,再坐高铁长途跋涉回家,在家最多能呆一天。工作十个月后,快两岁的小孩已经不认识爸爸,妻子提出离婚!


现在果断辞职后,又回到原来的省会城市工作,虽然薪资低了一些,出差依旧很多,但是起码每个周末都能回家。而现在他的朋友圈里,已经全部是云淡风轻,各种带小孩玩,或者周末旅游爬山之类的。


我们的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如果一份工作,他让你没有了生活,那么工作几乎就没有意义。除非你是世间的英雄,因为英雄是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为了人民的生活的。


现在很多职场人最大的误区,就是努力赚钱非要去阿尔卑斯山,但是去了又如何?你的父母最喜欢的,是你回家陪他们坐一会儿,而不是你给他们吹你去过什么鸟阿尔卑斯山,你的孩子最喜欢的,是你陪他们玩玩积木踩踩草地,而不是你给他们讲什么鸟阿尔卑斯山。


人生漫长,但其实很短,一转眼就人到中年,再一转眼就人到花甲,你曾经以为的所有努力带来的骄傲,不会有一个人记得;但是你陪伴过你亲人的每个瞬间,他们都记得。等你年老时,你不会感叹你年轻时多么成功,你会感叹,你当年怎么没多花点时间教育孩子!就这样!


没有结婚的,这工作我建议可以挑战一把,已经结婚有娃的,这样的工作要远离,你就问问孩子还认不认识爸爸,再做选择吧。不要给我讲什么要赚钱养家,我就不信,你和父母妻儿在一起,能饿死?

500强经理,20年老职场,只讲升职加薪的实在话,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谢谢!

职场再出发


我老公就是这样的,目前是一年回家四五趟吧。但是我很支持他。

1.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原因:我们在4线小城市,原来的工作一点升职空间也没有不说,也学不到什么技能。再荒废几年,原有的技能也都荒废了。刚30多岁,就开始混日子,实在是浪费生命。

2.眼下的工作也不是一辈子的,有机会还能在一起,或者离家近一些。

3.现在的工资是原来的2.5倍左右,对于家庭开支也有了很大的帮助。(我也上班的)

4.困难是暂时的,现在的社会没有钱孩子都养不起,困难克服了,以后还是觉得值得的。

老公出门在外,自己在家确实很辛苦,父母在帮看孩子,俩娃。但是,双方彼此信任,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美美74563009


我老公就是这种情况,我在家带孩子,一年见面几次。别人还以为我是他外面的小三儿呢。只不过我们结婚8年,从谈朋友到现在10年了。说习惯了吧,也是习惯了,除了多了孩子,要不然真感觉自己还是单身。他回来的时间,还不习惯呢。

有时候也钻牛角尖,为何不能和平常夫妻一样,朝夕相对,为何我要像块望夫石一样,望穿秋水。。。。最后总结,还不是生活所迫,没有办法造成的。有时候开玩笑说我是留守妇女,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也挺难过的,说他岂不是流浪汉咯?全国各地跑。。。

虽然我们聚少离多,但是感情一直很好。他也很爱我们和我们这个家。只要一回家就天天陪着孩子,孩子虽然和我一起经历着期盼爸爸回来的苦日子,但是孩子渐渐大了,也能体谅爸爸的辛苦了。以前每次孩子对我说,为什么别人的爸爸天天在家,我的爸爸很少在家,抱着复杂的心情,我尽力给孩子解释,爸爸是爱我们的,只不过爸爸的工作需要长期出差而已。

现在我们都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也不知道何时是个头。一家人能真正意义的在一起。走一步看一步了,我也很爱他们的!


0素姬0


如果月薪只有1.5万,长期在外出差,每年只能与妻儿见面4-5次,这样的生活方面能不能不能接受,我想要看情况吧,毕竟1.5万的工资也还算可以。

如果自己处于事业初期,经过这样一年之后,赢得事业的上升期,待遇和职位都可以上升一个层次,变成3万-5万,我想这样的情况是可以接受的,想得到就要付出,没有工资高,离家近,事情少的工作。要想给妻儿更好的生活条件,必须得有牺牲和付出,只要值得可以去做吧。另外,如果自己走不开,也可以安排好妻儿生活工作,让他们抽空过来见面,或者暂时就在一个地方生活,也是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如果这份工作是长期的,后期也没有多大升职加薪的空间,还要牺牲家庭,我想是接受不了的。完全可以在可以照顾妻儿的地方,找一份这样薪资待遇或者少点工资的工作,没必要钱赚得也不到,妻儿也照顾不了,得不偿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很多人可能更惨,工资待遇低,常年在外,和家人聚少离多,为了生活同样要坚持。

在农村外出的农民工,他们为了孩子上学,为了家庭,可能家里就是孩子老人,自己就是春节回家一次,有的几年回家一次。

生活很现实,对于有条件的,不差那点工资的人来说,生活品质才是他们追求的。而对于另外一种,工资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最基础生活保障,没有连生活都没有了,还谈什么质量。

我是老张,朋友们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


老张闲言碎语


大家好,我是婉晴。你的情感倾听者。

从女性的角度来讲,老公如果月薪1.5万,但是每年只能和老婆孩子见4-5次面,这样的生活方式一般的女性肯定是很难接受的。相信很多男性即使能接受内心都是难受或者纠结的,因为人们对现代婚姻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除了有物质要求外,人们可能更多会注重精神上的需求,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对家人的陪伴,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都非常重要,如果长期处在这样的婚姻状况下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这样的婚姻内容是非常空洞的,妻子除了能感受到每个月丈夫带回家的工资以外,很难感受到丈夫的存在感,当老婆生病最需要丈夫的时候他不在身边,当孩子生病发烧妻子最无助的时候丈夫也不在身边,而妻子自要独自处理各种家务琐事,人情世故。独自承担培养孩子的主要责任,相信每一个这样的妻子内心都会有很多不满,除非她是一个特别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忍受力又超强的女人,而作为丈夫,如果有这样一份工作也是很无奈的,一边是生活所迫为了养家糊口,一边是对老婆孩子的内疚之情,还要忍受漂泊在外对老婆孩子的思念之苦,也是有苦难言了。


婉晴轻语


在看到您的问题时,我忽然脑中就浮现出一个画面。

这是央视曾播过的一个农民工生存情况调查,电视中的这些农民工住在工棚或简陋的出租屋中,吃的大多也不太好,穿的也仅算衣能遮体而已。

在调查中发现,这些背井离乡的人,不仅仅是生活条件差,还要忍受着世人的白眼、工头的欺压,虽然忍受着辛酸,但他们的收入却很微薄。

他们中的有些人,为了节约车票钱,有的已经二、三年未曾回家了。

我相信,如果月薪给到一万五,甚至打个对折,给到七千五,也仍会有大批人抢着干,别说一年仅能见妻儿4、5次,就是4、5年见一次,也会有人抢着干。

没办法,为了生活。为了让父母有病时能得到医治,为了让孩子有学上不再走他们的老路。生活很现实,要先活着,才能活得更好。没有了最基础生活保障,其他的也就无从谈起。

大约十年前,我曾随团丨市|委去过贵州山区,看到过有些困难家庭的真实生活状况,甚至比我们一般人想象到的还让人心酸。

而对于追求生活质量的人来说,可能就无法忍受您说的情况,宁肯放弃这个收入,也要家人团圆。

所以,我的结论是因人而异吧。


老王观职场


我是缪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咨询师。精神动力取向,致力于婚姻情感、亲子关系、情绪困扰、个人成长等咨询方向。

就我个人来说,我不会选择这样的生活,因为在我的价值体系里,工作和家庭都各自占有很大的比例,我不会因为工作的原因和家人长期分开。

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人,我有某某公司职员的身份,也有女儿、妻子、母亲的职责,哪一个身份都有一份责任在里面,所以我会选择各方面都比较平衡的生活状态——既对企业有责任,也对家庭有责任。

但是我也知道有很多人,被迫或者是主动选择这样的生活。比如有很多来自贫困地区的人,迫于生计只能选择去大城市打工,赚取基本的生活费。还有一些人,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主动选择去做可以挣更多钱,但可能没有办法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的工作。

有一部纪录片叫《含泪活着》,就是讲述这样一个男人,在日本打工15年,期间只见过妻女一面。他一人打数份工,每天清晨就出门,到凌晨末班车都没有了,才步行下班回家。他把挣到的钱都寄回家里,供女儿读书。

截图自《含泪活着》

后来当女儿考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后,他干得更多,以此支持女儿的留学和生活费用。现在女儿在美国成了一名出色的妇产科医生,他们全家也都在美国团聚并定居下来,可谓苦尽甘来。

截图自《含泪活着》

其实,每一种活法,没有好坏之分,总是有得也有失。关键是你在做选择之前,是否衡量过可能会有的得失,自己是否能承担这些?最后,选择了,就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关于华大
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始于2003年,专注心理咨询、心理培训、企业EAP。300多名富有实战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团队,600余名志愿者服务团队,30门电话组成的免费公益心理服务热线向社会提供服务。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我觉得这个问题得分情况,也得分人。如果是每个月能拿1.5万的话,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做出这样的生活方式。你不知道的是,在我们老家,很多人外出打工,一个月大概能赚个五六千块钱,一年基本就回家一次,可是他们还是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如果一个月能赚1.5万,一年还能跟妻儿见面四五次,这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一种福利。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只是一年只能见妻儿一两次面,有的甚至一两年才会见一次面。而他们的工资也远远达不到1.5万。所以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绝对能接受的。

如果对于家境殷实的人来说,每个月宁肯赚个四五千也得守在家里。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们则会不能接受这个方式。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赚钱并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跟家人一块生活,团聚才是最重要的事。而且还有一点最重要,对于他们来说,赚钱并不是特别紧迫的事。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能接受这种生活方式的!


保险岛岛主


世界上都说“钱多活少离家近”,但很多人可望不可及。尤其是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的人,许多人过着“双城记”,甚至“三城记”,丈夫、妻子、孩子在三个城市。我们身边很多这样的人。比如,我许多朋友都是从基层调到北京总部工作,老婆留在家乡小城工作,孩子在省会上学,一家三地,聚少离多。但为了个人发展和未来美好生活,许多人都要忍几十年,甚至退休了才能团聚。

这样两地分居的人很多,尤其是外企、央企和名企,因为工资高、发展前景好,许多人都舍弃了家庭这方面的感受。有月薪1.5万元,这还算好的。还有一些施工人员,月薪5000元,还不是满世界乱跑,抛家舍业的。当然还有一些高薪者,比如,国企外派到海外项目的员工,年薪几十万上百万,一年回家几次。他们图什么?还不是为了将来挣够了钱,再团聚,享受更好的生活。没有这个梦想,谁能坚持住?

谁也不傻,只是没有办法,或者说,追求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很简单,给你月薪1.5万,这个收入,在家乡你得不到,所以,你的妻儿就要为此付出聚少离多的代价。如果工资降到5000元,在家乡就能解决工作安置,谁还去满世界乱跑。往往这样奔波的人,只能选择一头,就是抓紧挣钱,只能牺牲一头的感受。如果能满足挣钱多和照顾家,估计没人愿意颠破流离。

其实,能够忍受这样的分居之苦,并不在于工资高低,而是未来的希望。小城市到大城市打工的人,就像迁徙的候鸟,飞来飞去。他们甘心这样,无非就是为了一个家庭的共同梦想。今年1.5万,明年2万,五年后3万,十年后5万,当收入足够高的时候,他们想在大城市里买房定居,把老婆孩子接过来,过上质量更好的生活,改变家族的生活轨迹。就是为了这个梦想,许多丈夫和妻子,忍受了这样的分离之苦。

西方人比中国人就少这些观念,他们走到哪里就工作就定居,换工作就换城市。中国人不一样,总要一个人去闯荡,另一个人坚守家乡阵地。那个人站稳脚跟,一家人才会团聚。这是因为工作比较难找,还有户口、学籍的限制,还有人生地不熟不好办事的困扰。再加上,中国人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总要留下家人陪伴老人。这种候鸟式的分居模式,依然长期存在,真是对人性的折磨,但没有根本解决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