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后粮食增产靠的农药、化肥、品种等先进技术,为什么有的人说靠的是分田单干呢?你怎么看?

顺林72


农村是在90年代后才普遍使用农药化肥,粮食增产增收既有农药化肥的功劳,也有分田到户的带动的积极性。不同的时期粮食增产增收的原因不同。

1、82年~90年,主要依靠分田到户达到增产增收。

1982年1月1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常说的“分田到户”。这以前是集体劳作,记公分的方式种植粮食。分田到户之后,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大幅上升。但以前主要还是以农家肥为主种植粮食,很少使用化肥农药。

2、90年代后主要是农药化肥的普遍使用达到粮食增产增收。

其实化肥农药的使用,在80年代就已经开始使用,但没有全部推广,只有少部分农村会使用农药化肥。昕瑞生态就是农村人,在93年的时候,家里种植的水稻,主要还是农家肥,会使用农药防治水稻的病害,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在95年的时候,当地农村以农家肥配合化肥。到了2000年以后,在当地农村都使用化肥施肥、除草剂除草、农药防治病虫害。在2000年以后在昕瑞生态当地农村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

3、在昕瑞生态当地农村是在1995年开始广泛使用杂交水稻种子,增产效果非常明显。

记得在1995年之前,昕瑞生态当地农村的水稻亩产量才400斤,这些水稻的品种都是老品种,植株矮小、抗病害能力非常差、产量很低。在1995年,随着杂交水稻的普及,开始使用新的水稻种子种植,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明显,由原来的亩产400斤,迅速提高到亩产800斤。到2000年之后,随着杂交水稻技术越来越成熟,水稻的产量进一步上升,亩产量达到1000斤(2000年),现在昕瑞生态当地农村使用杂交水稻的亩产量在1200斤左右。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粮食的亩产量还会逐步上升。

结语:1980年以后,时间跨度39年,不同的时期,粮食增产的原因也不一样。现在的粮食增产增收,主要依靠新的粮食品种,化肥农药的科学使用,才能增产增收。


昕瑞生态


这些人太无耻,明知道强娶的老婆肚里的孩子是人家播的种,却不知廉耻说孩子是他的儿子。当你细数粮食增产原因时,良种是什么时候研制成功的?答:七十年代中期,八十年代中期才普及。同样的土地、同样的耕种管理,良种与普通稻种产粮有差别吗?答:有差别,良种产粮高出普通稻种产粮超过40%。问:土地开垦、平整、改良、水利建设是什么时候做的?答:是五十年、六十年代和七十年年代初期做的。问:化肥、农药厂是什么时候大规模兴建的?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兴建的,规模逐年扩大,产能逐年增加,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才满足市场需求。化肥、农药普及,不仅保障了粮食稳产、高产,使粮食增产40%以上,而且大大节约了积肥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所需时间和体力。不仅如此,分田单干,还浪费劳动力、浪费水资源、浪费化肥和农药,降低了田间管理效率。


用户1836572138530


应该说,80年代后,我们的粮食增长是有很多方面的因素而成的。有农药化肥使用的功劳,有种植技术的功劳,也有品种改良的功劳,也有分田到户单干的功劳。

如果单说是分田到户的功劳,就片面了。说实话,如果没有那段时期的集体协作的耕种模式为基础。从一开始就分田到户,很多人可能会饿死。具体的原因,我就不细说了,懂的自然会懂。

1:要说农药化肥的功劳,其实,在80年代前,集体生产时,村里的田地,也是有用化肥和农药的。只是在化肥农药的用量和品种方面,没有现在那么多。


80年代前,田地里用的肥料是很少的,多数是用有机肥为主。因为那时候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没现在那么高,化肥生产是计划来的,化肥产量不高,而且价格贵。所以,很多田地的化肥农药用量还不足现在的十分之一。这就导致了整体产量不高。

2:品种改良。80年代以前,集体的田地,还是种植土水稻,低产量的水稻。等袁隆平研发出杂交水稻,并大面积推广时,已经是分田落户了。

所以,80年代后,耕地粮食增加与杂交水稻的推广是有很大关系的。


3:科技的发展,带来的种植技术的革新,也是粮食增产的一个因素。80年代前,我们的田地种植大部分还是属于人力牛耕的时期。而现代农业里,基本上已经机械化或者半机械化了。这就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而且,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农业上的应用得到了各种好处。在过去,一些很难处理的病虫害,现在基本上都能科学地去解决了。

4:分田落户后,大家种地的积极性提高了。多劳多得,种出来的粮食是归自己所有的。


在80年代前,田地是集体所有,而种地劳动是计公分的,男人算10个公分的话,女人是6个公分。而秋收后,大家分粮食,也是按公分来分配。

在这种形式下,很多人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反正,只要出工一天,就算一天的公分,不管你做多还是做少,都一样的公分。这哪里还能调动大家的劳动积极性呢?

分田到户后,大大地提高了农民们的种地积极性,自然粮食的产出就变多了。

总得来说,80年代后,我们的粮食增产了,是有很多种因素促成的,缺一不可。


村哥小凡


80以前,大锅饭,干和不干一个样,流氓地赖不出工一天照样一元三毛二,消极怠工,生产队,工厂都开不出资,中国已经到了节点,工厂不下岗分流,农民不包产到户,是不好维持了。包产到户后地是自己的了,不用看不公,不用憋屈,来了干劲,刚开始也没什么化肥,就是上粪,以前一亩几百斤粮不够一人吃,包产到户后一亩产八九百斤甚至上千斤粮食,够好几个人吃。说实话包产到户救了那时的农民,也救了中国,不然可能没有今天。


东来阁公爷


农村靠单干发展是一些人为抹黑社会主义道路而颠倒黑白


止水131185603


未种过地,没有当过农民的真的不太了解!我家在山东滕州,年轻时家在农村,做过农民!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那个村的小麦,亩产大约两百斤至五百斤的样子,大多数地靠天吃饭(机井少,靠天下雨),施肥少,管理差……如果年成好,雨水跟上了,好的地块亩产可达到近五百斤,如果天旱,年成不好,亩产两百斤左右,甚至于还要少!到了分田到户以后,不光机井增加了很多,人们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了,也空前的加大了对庄稼的管理、以及施肥的力度,包括从耕作,施底肥,选种,到播种,管理,浇水,再施肥,喷洒农药等等……现在的小麦一般亩产在一千斤左右!大集体,是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不能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效率低,导致了效果更低!!!


独钓寒江雪194808981


分田单干是眼前利益,分田单干能增产,主要是毛泽东时代土、肥,水,种子,机械起了主导作用


陌然167094463


解放前一直到秦朝都是单干,产量怎么上不去?解放前代们这一亩地收麦子,好的时候是80斤,5一一6十年代能收2OO斤,筹到七几年时我们这的村子能收4OO斤,差的村产量还是一二百斤,那时施的都是土肥,收4OO斤的是参入了氨水和少量化肥。那时几乎没有颗粒的化肥,也没有钾肥。这都是真的,现在如果停止施化肥产量还不如那时呢?


手机用户55136232491


"分田单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政府以人为本新思想新思路,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稳固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农药、化肥、品种只是助推剂。试想广大农民不勤劳苦干,这东西不就成了一些废物。田需要人管,东西需要有人合理用。如果农业缺乏后继有人,你所见到的土地荒草丛生,颗粒无收。农民希望政府加大投入和扶持,将使农业后续有力,再创辉煌。让更多年轻一代走进农业,发展农业。我们应该感谢一代老农,有他们的付出,才不至于我们饿肚子!你有钱,也得吃饭。盘中餐,粒粒辛苦,人不能忘本。"分田单干”体现了农民本色,粮食产量猛提上来。虽离不开农药、化肥、品种等投入和使用,但人占主导地位是分不开的。





浙北布衣


80年后粮食增产靠的是农药,化肥,品种等先进技术,那为什么有的人却说靠的是分田单干呢?你怎么看?

80年分产承包到户后,粮食增产靠的是农药,化肥,优质高产的杂优品种,与科学的田间管理肯定是没有错误的。不过如果你如果没有分田到户的户的,那农村农民种田种粮的积极性就没有那么高涨,吃"大锅饭",出工混日子的的感觉老一辈人都见识过了是吧,那干脆是一年辛辛苦苦干下来,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80年以前,农村人种田以生产队为单位,那时候大家种田是为了赚工分,责任心都不强,一般男劳动力出一天工队上就给你记10分工,女劳动力出一天工就给她们记6分工,学生们出一天工就给你记3分工,那时候按工分年终分配粮食,多劳多得,当然队上人多劳动力少的困难家庭,上面有救济粮发放。

那时候搞集体纯粹是生产队长当家,队上有钱的话家还好当一些,春耕时去多买点化肥农药回来,种植出来的粮食亩产量还高一点,如果队上没有钱的话,年年欠贷款,只借不还的话,信用社也没有那么钱借给你,那你田里全靠一些积一些草皮,青脚泥,发生病虫害打一点土农药,田里的粮食产量亩产不过两百来斤,一个生产队六七十亩田,收获了不到15000斤谷,上百个人口要分配,平均每人分不到150斤,早晚稻两季加起来每人300斤稻谷,要吃上一年,每人每天才不到6两米,大家都说说你够了吗?

80年生产承包到户以后,大家都是为了自己多打粮,农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都提高了,大家出工都起早摸黑,抢收抢插,田里底肥不仅限于化学肥料的氮磷钾肥,氮铵,而且丘丘田中还加施了家中的土杂肥,传统低产的水稻品种已被大家逐渐淘汰了,换成了抗倒伏,抗病虫害,优质高产的杂优品种了,粮食亩产量从原来的亩产200斤,一下子提升到了亩产1000斤以后,大家都说说是不是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呀。

特别是到了现代社会,农村人种田国家不但免除了一切上缴费用,还加大了对农业的补贴与投资力度,大修水利,大修农村公路,让大家种田实行了机械化,大大的节省了劳动力,让大家腾出时间来外去打工赚钱,全力以赴奔小康社会。



所以说,七星老农个人认为,80年分产承包到户以后,农村农民种田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田中使用化肥农药,改良品种虽然说功不可没,但是也请大家别忘记了党和政府的恩情,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没有党和政府对咱们农村农民的大力支持,没有政府各项优惠支农政策向农村倾斜,我相信大家再单干也是徒然。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