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夹杂说话是装b还是习惯?

字飞鱼


对于一些在国外生活过很多年的人来说,他们回国后和别人正常交谈时,总是会时不时地中英文混用,比如一些词语要用英文来说,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种行为有点“装b”,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误解。

在国外生活过很多年后,由于长期使用英语,对汉语难免会有些生疏,所以一下子突然回到说汉语的环境中时会很不适应,甚至于有些生活中不常用的词语在短时间内都会想不起来,就只好用相对比较熟悉的英文单词来代替。这是绝对有可能的。


我高中的一个数学老师是山东曲阜人,但他在我们这里教书,由于离家太远,加上已经在这边定居下来,所以一年回家的日子寥寥无几。他有一次跟我们讲述自己的遭遇时就提起过,有次过年回家跟他父亲交流,话到嘴边突然一个当地方言性的词语怎么都想不起来该怎样说,最后只好用普通话代替。你说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肯定是用自己能想的起来的表达方式去完成对话。


所以,没有必要认为这种交流时中英文混杂的表达方式是在“装b”,可能对方确实有苦衷。


音乐日推君


感谢召唤!本问答由入驻【留学问多点】顾问老师回答:

学姐在去澳洲留学之前特别讨厌别人说一句中文里面夹杂一些英语单词,如:我真的不是很care诶!

当时的想法是:呵呵,直接说“不是很介意”你是不是会shi?。

直到2013年学姐去了墨尔本读研究生,接触了当地的一些留学朋友,一开始见面的时候他们总会说:

“要不要去BoxHill吃东西呀?”

“我真的很confuse老师的想法诶“

“今天Coles 打折咱们赶紧去shopping吧“

一开始我是拒绝的。

年少无知的我总会很义正言辞的说:“下次不要和我说BoxHill,咱们留学生们之间这么说话太装逼了,又不是和老外聊天儿,请说盒子(box)山 (hill)好吗?”

“明天我们去盒子山买点菜好不好?”???......

“我特么搞不懂老师的点在哪里!! ”…….

“卧槽!抠死!超市打折啊哥们儿?”…….

以上的对话形式,以至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被身边的留学同胞们各种嘲笑和鄙视的…

直到后来不知道是在英文环境的熏陶还是和留学生们之间交流的习惯所影响,我永远记得2013年末的一天我说出了人生第一句中英文夹杂却又不是很装逼的一句话:

“Emma,我觉得的这个idea真的很amazing诶!”

我的朋友Emma当时就惊呆了,我居然说出如此流畅的中英文夹杂的句子,这简直不像是我一直以来坚持说中文就坚决不带英文的作风!

不过从此以后也算是进了International students这个圈儿了… 到后面我也理解了很多留学生回国之后确实是习惯了很多日常用语习惯用英文来表达,而并不是我出国前那种肤浅的理解。

什么是中英文结合的装逼?

有的人在职场里或是在人际交往中却把一些不是“习惯性用语”的用法贯穿到一句正常的句子之中,不明所以的人听到会觉得无比洋气,此人必定是留学海归。

然而真正了解留学或是自己留学归来的人,听到的却是另一番滋味在心头……..学姐的朋友是墨大海归目前在深圳工作,工作环境一半海归一半广东本地人,于是故事就这么发生了……↓ ↓ ↓

1、取名字

当今社会,没个英文名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受过教育是不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名字比如 Lucy,Amanda, Jackie 等等,(喜欢看美剧的同学你们懂的,随便抓就一大把…

我朋友上班的时候经常会听到:

“Apple,帮我拿个资料来看看”

“Coffee, 王总的策划案做好了没有?”

摊手,特么您就不会取一个不是吃喝的名字嘛?真以为自己是小樱桃?咖啡是什么鬼?因为自己是小麦肤色嘛?我总是会脑补将以上对话换为中文对话…

“小苹果,帮我拿个资料”

“小咖啡,帮我买一杯咖啡好吗”

请给自己取一个官方而又响亮的名字好吗?请不要把吃的作为自己的名字了!真的,难道你的名片上是要写 APPLE HUANG嘛?黄苹果? 如果我接到这样的明片,我应该会赐给自己一刀吧…

小贴士

如果同学们想给自己取一些简单的英文名字,请参考人教版英语教学书籍,里面会经常出现一些Lucy,Jake, CiCi 这样简单好记的名字。如果想高端大气上档次一点,可以看看美剧英剧里面的男女主角,如Katherine,Mirabelle, 顺便再去behindthename.com/ 这样的官网去查看背后的含义,很有意思。

2、日常用语

我的朋友在职场时也会听到如下对话:

“哇,这个新来的boy真的super handsome!”

“这个timetable做的not very good “

“coffee 我们需要meet一下然后看看tomorrow怎么安排”

我……无言以对,只能交给小伙伴儿们正确的打开方式是:

wow, 这个新来的so cute“

“这个schedule做的不是很好”

“这个方案还是要做个meeting,讨论看看明天怎么安排”

5个单词教你一秒变留学生

其实简单来说,本来很多中文用的挺好的,非要用英文这就很装逼了,比如“明天“非要用tomorrow。

英文理解比较直接的单词夹杂在中文里,就是“习惯”,比如“会议”可以用meeting,什么是习惯性的单词?在国外用得多且有时较难用中文去表达的单词,学姐顺便教你几招,只要学会用就可以成功伪装成海归留学生(好像知道了不得了的事情):

1、 Presentation

留学的孩子们都懂这个单词代表的意义,其实也是我们平常作业的一部分,一般以小组或是个人形式,用PPT或是图片的形式来展现之前所做的研究与分析,能够图文并茂地让同学和老师来理解你的思考模式与研究成果。

运用场合:职场汇报,作业汇报演讲等。

例句:“明天我还有一个presentation要做,帮我修改下PPT吧”

2、Assignment

这个就是习惯用法了,直译就是“任务、布置”,其实还有“作业”的意思。

大家很少会说“老师又安排了一个作业”,而是说“老师又安排了一个assignment”,如果你说“作业”大家会觉得你可能刚出国或是还没习惯外国环境,因为老师总会和你说assignment你听多了也就习惯了。

3、Due

Due则是充斥在整个学期里面的词了,看着都觉得怕。Due直译是“到期的”,留学生活中我们都会把它运用在写作业的时候。当我们把作业拖延到最后一刻的时候则会说“作业要due了”意思是马上要到交作业的时候了,(OS 别找我出去玩)

due一般会用到很紧急的时候,比如后天作业就要交了,我还没写,我就会说“后天作业要due了,来不及了呀~ ”

不要看澳洲一学期就四门课,其实这真的对于一个普通的学生(学霸就不提了)来说真的是满打满算…

修一门课,代表着每一个月都会有一个大作业,每两周可能有一个小作业,到了规定的时候必须交,延期或是不交都会严重影响到你最终成绩。更不会是和国内一样随便考考试可能复习下就过。最终的成绩都是要把平常的作业和小考算进去。

运用场合:疯狂赶作业

例句:我明天有个assignment要due,让我静静好么

PS:其实due的音和biu比较像,所以一般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象:老师拿着一把机关枪对着我们扫射,配音则是biubiubiu。。。

4、Fail

直接翻译就是“失败“的意思,不过留学生一般会运用在”挂科“上面,如果有一门课没有过的话,大家很少会说”我没有pass“而是说”oh shit, 我有fail了“(温馨提示:好好上课,不旷课,认真写作业的孩子是不会fail的,以上)

5、Final

这个词是海外留学生用的最多的词,final的直译是“最终的”对于留学生来说就是“Final Exam”也就是每学期最终的考试(澳洲考试前期都是小考试与作业组成,按比率算分数),但是大家都习惯说“Final”比较简单,直接去掉了“exam”简单易懂。

运用场合:考试前夕

例句:下个月就要final了,我们要好好复习

哟西~ 写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可以试试去用以上单词夹杂在句子里,很容易会被误认为是海归哦~ (好邪恶)

还有一点,就是不要觉得身边的海归朋友都是在故意装逼,其实有时候真的是转换不过来,毕竟在一个新的环境呆了几年之后,很多生活习惯语言习惯都会变化,再回国也是另一个新的环境。所以也请大家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哦~

还有一个非常好理解“英语习惯“的例子,前段时间非常热门的电视剧”使徒行者2“的粤语原版电视剧里,主角们都会经常用“stand by””dismiss” “唔Planing” “control唔到” ,当我们看到这样的电视剧对话时是不是很少会说香港人很装逼?

因为我们潜意识理解已经接受香港人喜欢一句话里面夹杂英文的形式,但是还没有接受身边的朋友在出国前还好好的家乡话,几年后回国就一股“洋腔” ,其实这就是“steretype” 刻板印象。

但是学姐个人觉得,今后这样的想法也许会慢慢减少,因为学习英语和出国已经是很多家庭会选择的教育方式。

Anyway,如果你想去澳洲留学,不管是中小学还是本科研究上,找学姐就对了,保证是行业性价比最高,最知心,最耐心,站在你角度为你策划留学的澳洲学姐(出国前被坑,回国后希望能帮到有缘分的学弟学妹们,么么哒~

以上便是【留学问多点】顾问老师做出的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更多海外留学资讯,
请上【留学问多点】APP


留学问多点


中英混说分为以下几种:

1. 学过英语,日常装逼: 大家好,我是Tony老师,刚从Starbucks买了一杯Americano回来,所以late了,sorry啊!

2. 基本算是没学英语,强行装逼 (夹杂了一些含义不对,不恰当的英语): Waiter啊,我觉得你们这家shop的air一点都不high啊,而且waiter的clothes都很low啊。

(纠正) 应该这样装逼听起来比较像是学过英语的: Sir, 我觉得你们这家店的气氛一点都不高啊,而且你们的dressing不是很decent啊。

3. 自然流: 无意识装逼. Hello,这是你要的Tony总监,给你做这个Style,你满意吗?Yeah.

4. 人在国外,不得不说一些英语(人名地名和专有名词): 今天的lecture我要讲下代号Yip项目,麻烦你把slides送到David那里吧。

5. 港式中文: 迷一般的英语乱用,原谅我举不出例子,请去香港自己体会。

无语凝噎。


西安第17程咬金


那要看是什么情况了,比如说CRP、DNA、RNA、DNS、WIFI、PPT、WORD、PS、Canvas、EXCEL、Illustrator、Dreamweaver、C#、JAVA、3DS MAX、MAYA、PHP、SQL、UNITY 3D、iTunes、AppStore、IDE、MACD、RSI、Expma、KDJ、WINDOWS、HDMI……多了去了,主要是些专业术语,说成中文会又长又十分别扭,工作交流时这类名词直接用英文比较方便,有些单词夹在中文里说出来你都觉得有点别扭,但你又不得不说,比如iTunes、Illustrator、iPhone。


龙之力量M



我只能说除了装逼就是装逼!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种中文夹带英语的说话方式,这群装逼货从来不会跟歪果仁说!

不信?你可以去看看、你会发现一个事实,这群装逼货从来跟老外说英语不带一个中国字!什么时候你们跟老外这么说话我就信你们是习惯而不是装逼!


蕼无忌惮


你那点小心思,都在问题里浮现出来了,我猜你一定是觉得这样说话是装B的对吧?对了,你这个问题还让我知道了一个事情,就是装B这个词原来还是可以用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真的别偏激,因为它真的分情况,唉,想起当年,我也像题主一样年少无知的时候,就被现实教会我这个道理了。

刚毕业一个多月的一天,被老板要求去一个鞋业批发市场采访一个老板,你没看错,被老板要求去采访一个老板。那是我第一次去那个地方,去过之后就开了眼界了,基本上什么肤色的人都有,黑人,阿拉伯人,白人,当然还有中国人,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普通话,粤语,等等等,交杂在一起,就是个小联合国。对了,这个地方在广州。

在回公司的公交车上,一男一女站在我旁边,聊得特别开心,我就一路听着她们聊天。是的,他们就是问题里问的那种讲话时不时就夹杂着英文的人,事实上,还夹杂着普通话,他们俩的母语是广东话,所以,他们俩的聊天是用三种语言进行的。他们真的聊得好开心。但我就不开心了。背对着他们,我是各种翻白眼,嘴角上扬。

一是因为他们真的很吵,老子刚做完一个采访,正想着怎么写这篇稿子呢,聊,聊,聊,回家聊吧,你们。

二是,嗯,对,装你MB呀,好好说话不行吗?看TVB学那几句我都听得懂的英语,夹在你的话里,是不是显得特洋气?特高大上?特与众不同呀?

当然,像我这样的怂人,以上两句只是我心里的OS。

后来,男的接了个电话,就是这个电话,让我真的想在车上找个洞钻进去,或者直接跳窗。男的讲这个电话的时候,全程都在飙英语,而且口音好得一B。

原来,他不是装B,是真的英语好得一B。

男的刚放下电话,女的就问了他一个问题,从她的这个问题我知道了,那个男的刚才的电话,她全都听懂了。她问,你后天要飞澳洲吗?那个男的,很自然地说,对,要陪个什么总之类的过去看看货。两人看起来,应该是做进出口贸易的。广州香港一带很多这种公司和个体户。

我再一次想跳窗了。

显然,这一男一女并不是装的,人家只是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语境。

当然,有没有故意装B的?肯定是有的,只是,经历过那次公交车偶遇之后,我再也不敢轻易地对别人这个行为妄加揣测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中英文夹杂着说这个行为本身,我觉得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有问题的是装出来的。谢谢。


我是陆以外,我写人生写电影写娱乐写体育写书写段子讲段子,写一切我有兴趣的东西,我的兴趣真的好广好广。我看的书不少,但绝对不是什么专家,创过失败的业,做过失败的生意,至今最大的成就是没饿着自己和我爱的人,一直很努力地活着,我最大的兴趣就是一本正经地扯谈和轻度装逼,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和态度,可以关注我一下噢,我们一起看电影,一起看娱乐八卦,一起看人生和世界繁华。我也是够了,这么肉麻的话都写得出来。


陆以外


首先我非常反感用装B这种文字,非常粗俗,在这里我祈求大家不要再用这个词,网络语言在辱我中华文明。第二,英文不是贵族语言,只是工具。过去在上海管中英文混说叫洋泾浜,现在说洋泾浜的更多了。追随历史原因,过去凡事能够说几句外语的人肯定是受过教育的人,那么即而之是生活水平不错,再延伸就是中国人中的高级中国人,毕竟那个时代能够有钱受教育的人不多,进而把自己当成贵族。我在海外遇见无数的把自己当贵族的人,特别是东南亚的华人,会跟中国大陆来的人显示自己的英文。尽管他们会说很好的汉语。我理解他们,毕竟是二等公民。但是也有我们的中国人不愿意说母语。我曾经去一家中国人开的家具店,一个很时尚的中国女孩用非常标准的普通话告诉我“我不会说中文”,后来我发现她英文也不太好,不知道她什么好。我只想说你会一门外语是件好事,但是并不代表你的阶层。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英语,但是我不会混杂两种语言,不用装大尾巴狼,人人都能够做到。你外语说得再好也改不了自己的脸。我们就是中国人。I am proud of I am a Chinese.


雅贤翁


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对啊,至少我不觉得每个人中英文夹杂的时候是装,当然不排除一部分人这样做得的时候的确有想体现出自己优越感或者什么的原因的问题存在,但是不得不说,这也并不一定都是装,尤其是在很多外企或者说外国员工比较多的企业,我觉得这倒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 在很多外企或者外国员工比较多的企业,这种情况实难避免


在外企,大家通常都被要求有自己的英文名,而且经常需要看很多英文文件,并且经常要用到很多英文交流。再加上很多外国人能说一定的中文,但是中文水平普遍较低,日常的交流没问题,比较复杂的表述外国人更是不懂,这时候如果能用英语表达,自然有一定的优势,这个真的不是装,真的是上班方便。

而且很多企业用英文名这种做法我觉得还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其实这并不是因为我支持都取英文名字,而是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因为外国人讲究平等,所以大家都会直接叫名字,这种文化也很好的在很多国内的外企中体现。但是想想我们的企业,这主管,那经理,这总监,那总裁之类的,在国外除了很多确实江湖地位很高的长者,大家都喜欢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我觉得这就是可取之处。

  • 很多时候英文单词表达确实存在必要

再就是,再有的行业,以及有的领域,即使没有外国同事,你也会发现,有的时候英语单词就比中文就是要适合,因为你知道这单词在英文环境下的意思,但是怎么翻译成中文表述你都会觉得比较别扭。比如PPT,比如Presentation,比如说schedule,比如focus等等。还有类似于iPhone、Kindle、Quora、IBM、Facebook、PhotoShop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切软件产品,科技公司等等,以及NBA这些单词,你总不会把IBM说成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表述吧!这些单词的意义很明确,而且也很容易理解,但是翻译成中文,要么你会觉得怪怪的,要么你会觉得很麻烦,这当然跟平时职场中的使用习惯有很大关系。

还有一些特殊行业,要知道目前在于航空飞机等等领域,计算机行业等相关领域,因为核心技术就是外国人的,我们并不能完成类似于飞机发动机等等核心技术的研发,这时候很多专业的资料,甚至在大学专业,以及职场中的一些场合,你不得不面对几乎纯英文的工作环境,这是无法避免的。比如飞机的某个零件怎么说,比如代码中报错什么意思,这些很多时候你都得用英文去表达,这是无法回避的。

所以我并不认为这完全属于装,对于部分人在工作中确实有这个需要,是没办法避免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很正常。当然应该分场合,比如很多年以前在老家的一次公交车上,一个大学寒暑假回老家的小姑娘当时就对着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奶奶拽英语,我当时就觉得这样的做法很不好。所以看在什么场合,应该是出于正确的需要,而且在工作中也能够确实提高工作效率,或者降低工作成本什么的,我觉得只要这样就无可厚非。


EmacserVimer


本墨虽然洋文不灵,出口次数不多,但不揣冒昧也来凑个热闹。

我原来跟题主一样觉得汉语中夹枪带棒就是装逼无疑。

后来,通过几只海龟小友,扩展了视角,改变了看法。

洋文好到一定程度,其实已经不完全或者主要语言的事,而是思维方式的问题了。人是通过广义语言进行思考的,所以不同的语言会影响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甚至内容。

世上没几个像傅雷那样的翻译家,所有事物都能做到信达雅水准。如果他要表达一个事情,感到理屈词穷时,用洋文补充一下没什么不妥。你觉得不妥,那是因为你狭隘。说话又不是著作或写书,根本没必要把每个字词都翻成汉语再说。

其实,这个应该不难理解。普通话虽然通用,但味道寡淡,很多时候不如方言更适切于特殊表达。比如:北京话中的磁器就比铁哥们儿来得到位。四川球迷在看球时的口号雄起,翻成普通话没味儿了。


冯国强字非墨


"把资产组合列表send给整个group" _这是装逼

"把portfolio发给整个小组"_ 这是习惯

第一次在头条发言,实在因为这个话题本身有趣并且本人感悟很深,想要分享下。本人留美狗, 少时在美国待了8年时间, 目前在一间五百强做营销,接触的全是广告公司和咨询公司,这也是4A腔最泛滥的两个行业。很骄傲的说自己讲话几乎从不中英夹杂, 要么好好讲中文要么好好讲英文,我觉得讲着一口口音不重的中文才是最酷的事情。工作时根据需要跟自己人就讲纯中文, 跟鬼佬就讲英文。

有趣的是,身边有很多亚裔美国人朋友都是这样的态度。 我的工作环境充斥着大量的ABC和台湾香港人,基本上ABC们爱讲中文多一些,反而是香港台湾仔和部分北上广同胞喜欢用中英夹杂的4A腔讲话,具体可以参考开头第一句的表达。下面打开讲一下:

ABC就无需多言了,接触到的大部分在中国工作的ABC都很珍惜来自祖国母亲的身份认同感,工作时能讲中文一定不说英文。他们的中文通常能听出外国人口音,他们讲英文时满口美国口音让人沉醉。他们几乎从不中英夹杂,除非真的不知道一些名词用中文怎么表达。

大部分香港人讲英语通常都有浓厚口音,声调类似白话,特点就是英文可能不是太好但爱讲,需要考虑到一个特殊原因就是对部分香港人来说,讲英文相对比讲普通话更自在和容易。不易引起人的反感

接触到的台湾人的特点是用4A腔讲英语时会力求用很标准的美式发音念出来,说人名,地名或者其它名词的时候更偏好用英文。不太清楚是不是跟台湾哈美的历史有关,但总体上也不让人产生反感。

最后讲讲咱们大陆讲话爱中英夹杂这群人吧, 首先需要强调没有攻击这类同胞的意思,就事论事。 这部分人不算太多,但充斥着北上广深。基本上特点就是半罐水响叮当, 你让他正儿八经讲英文吧,吐不出什么象牙来,可平时讲话就是爱中英夹杂,每吸收到一个新单词就像打开一扇新的门, 讲着什么"我根本不care, 我其实还蛮喜欢这一part, 把这个copy给我吧"之类的低级中英夹杂腔。

语言是门艺术,必须要尊重所有人的讲话习惯,但说了这么多我还是想要强调: 讲一口流利的,没有口音的中文才是最最酷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