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到另一座城市發展時,你的心路歷程是怎樣的?

國椦


小時候,故鄉是一片無憂無慮的淨土,

它在這頭,我也在這頭,

有家人的呵護,有朋友的陪伴,

快樂,寧靜,祥和,

溫暖,伴隨著每一天。

幾年後,故鄉成了一個僅供停泊的港灣,

它在這頭,我要奔向那頭,

背起書包,提起行囊,走進大學,

朋友的歡笑遠去,父母的叮囑縈繞不斷,

在另一個城市的角落裡,

要自己生活,完成學業,

內心多有不捨,更多是激動和期待。

畢業後,故鄉成了無法觸及的奢望,

它在這頭,我在那頭,

背起行囊,輾轉他鄉,尋找夢想,

遠方的城市似乎很精彩,

內心雖有留戀,卻是更多無奈,

同學把酒暢談,父母叮囑不再,

自此一別,不見熟悉的臉,天涯獨自入眠。

多惆悵,多彷徨,

那陌生的地方是否真有希望。

自此一別,故鄉只有冬,不見春夏秋,

那些熟悉的面龐,何時才能再見。

多少年後,故鄉成了最親近的懷抱,

它在這頭,我也正趕來這頭,

離開了那座繁華的都市,

霓虹喧囂,忙碌奔走,

從此與我告別,

是期待,是喜悅,

還是暴風雨後重歸寧靜的渴望,

內心就是這麼難以言喻。

家人的等待,朋友的呼喚,

似乎早已成為牽動內心的韁繩。

心累了,是該找個地方歇歇了,

故鄉,回來真好。


阿波的旅行日記


我的故鄉在江蘇江陰,在我的骨子裡始終說自己是江陰人,而且我在故鄉度過了整個童年。12歲的時候,公公(爺爺)在無錫火車站,把我託付給一箇中年男人,就這樣我一個人來開了生活了12年的城市,要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河南洛陽市。我有一種期待、一種緊張、一種前途黑茫茫的感覺,畢竟待我最親的爺爺在故鄉江陰,他越來越老了,沒人陪伴怎麼辦?我故鄉的親戚們可能人生中再也難以看到我,因為那時候乘坐火車要2天2夜,遙遠的不得了的距離。我將失去哪些朝夕相處了10多年的小夥伴了,當時,我的眼中真的掉淚了。

12歲,我完成了人生中距離最長的遷移,然後在洛陽城平靜地生活了28年,漸漸與這座城市融為一體。40歲的時候,由於工作的緣故,我被集團總部派到南陽市鎮平縣工作,這是我成年後第一次離開洛陽到外地長時間工作,非常不捨得,因為已經習慣了早上喝一碗洛陽牛肉湯。但是還是去了,在鎮平縣工作之餘,去了南陽市轄區風景區淅川縣丹江水庫、內鄉縣縣衙、南召縣寶天曼、鎮平縣石佛寺、鄧州編外雷鋒團展覽館等等景區參觀,也算是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憶。

但是,還是懷念洛陽的湯啊!

2017年5月-2017年12月,老胡又去南陽市工作半年,內心特別想念洛陽,終於在年底的時候回到了洛陽,能在洛陽喝一碗牛肉湯,就是幸福的!


老胡寫實


頭條是“成精”了吧!昨天(3月10號)剛剛離開東莞來了深圳。

20個月之前,我獨自一個人拉著行李箱,頭也沒回的走出大學校門,坐火車從湖南出發,晚上11點多到了東莞這座全國“聞名”的城市,偌大的城市裡,沒有親戚朋友,沒有容身之所,真正的要完全靠自己的時候了。

好在從小作為“留守兒童”,我早已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慢慢的也在東莞紮下根來。但當初在大學裡混吃等死,畢業後找的工作自然也不咋的,錢少事也少,啥也學不到,想走又沒有底氣,只好混一些可笑的工作經驗哄哄自己。

在東莞待了20個月之後,終於忍不住要來深圳逛逛了,離開東莞有什麼感受呢?

我並沒用覺得有什麼留戀 或者惆悵的感覺,因為自我第一天到東莞,我就深深的明白,這座城市於我而言就是“他鄉”,我就是這座城市裡最不起眼的一朵“小浪花”,終究只是個“過客”,早晚有一天,我還得再次漂泊。

而且對於我這種從小就獨立生活的人來說,相遇或者分別,在我的生活中再也平常不過了,已經不需要我再去“矯情”一番了。

再說我一個“死宅”,從來就沒有真正的熟悉過東莞這座城市,如果沒有導航,離開住處5公里我就會迷路,坐車離開東莞的時候路都不認得,有什麼值得我去懷念的呢?


叮噹貓大戰藍胖子


從讀大學到進一步深造,到工作,三個城市,不同心境,要說離開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的改變,有幾個層次的想法:

1.求學

高中畢業到心儀的大學,這個是很重要的階段。心情是晴朗,基調是有些憂慮自己是否能適應,遇到一些家人不在身邊的問題,和宿舍相處的問題,和同學相處和朋友相處的問題,總體上很開心,因為父母的束縛會少很多,而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會多,大學期間社群多,活動多,學習壓力小,好很多。

2.研究生

在讀碩士也好博士也好,逐漸成熟,有自己求學期間成熟的東西,有想要的,有生活壓力,有未來去哪裡工作的壓力,不過研一研二會好很多,有師兄撩妹,有師姐照料,可以和同學遊山玩水,可以指點江山,各種少年輕狂。父母這個階段會給你很多支持,信任你很多想法。

博士階段開始憂傷,我的師兄師姐沒有幾個讀博期間不抑鬱的。

3.工作

工作換一個城市,對於個人而言是放棄掉所有你求學期間的人脈,重新適應社會環境,這涉及到兩個心理轉變

1⃣️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

求認可的心態,學生較真的心態,求公平的心態都要被很多磨礪

2⃣️同事關係轉變

不再像同學一樣,人需要安全距離

3⃣️城市人脈

共同經歷一些事情,你才能知道有誰可以依靠有誰不能,或者度在哪裡。

城市的感情,主要是對這個城市人的感情。

喜歡徐佳瑩的身騎白馬,有一種風姿瀟灑恣意走天涯的豪情萬丈

年少時我們總是希望別人認可,

現在更多是堅信,無論在哪裡,堅守內心的本我,遇天涯有緣人。

喜歡lemo的回答,關注這個醫學萌妹紙❤️


醫學lemo茶


我來自偶然,一顆塵土,在重慶的土地上飄揚了六個春秋。曾走過熱鬧的解放碑,在那裡沿著四個方向,延伸出去不同的風景,欣賞過歷史氣息濃郁的十八梯,徜徉過波瀾壯闊朝天門,遊玩過魔幻欣喜的洪崖洞,那些記憶的種子在重慶的山山水水中交匯,痴迷。不經意間的一座城,不經意間的一個人,說著已呆的足夠久,但離去時,還是忍不住的滿含淚水,隨著列車駛出重慶站,在重慶經歷過的種種夢幻般播放,那些熟悉的場景,在平淡中演繹真情、真性、真切的回憶。

重慶大學城,四年的記憶,從陌生到熟悉,那些零碎的記憶串成我的大學,只屬於我的記憶。曾幾何時,在三春湖畔默默的哭泣,說不清楚是因為第一次在遠離父母,也不清楚是否是第一次感情受挫,哭的一塌糊塗,感謝三春湖的深秋記憶,感謝老師的大愛寬容,那個秋天,在低落中度過,但是也在淚水中銘記。風吹亂了我的頭髮,我仍舊懷念她。三春湖的記憶漸漸模糊,情人坡上的吹著啤酒,訴說著曾經的往事,一個忘我的訴說,一個默默的聆聽,很美好的一個午後,活在記憶中的遠方的你,還好麼?穿著學士服,走在熟悉的校園裡,已經升級為一個看客般看著過往的學弟學妹,他們的身影演繹著我們曾經的故事,只是已失去了搭訕的勇氣,在溼潤的眼眶中,轉身離去。

觀音橋,那座據說有橋的繁華商圈,在旁邊生活了兩年,高興的時候踏著輕快的步子逛一逛觀音橋,周圍都是熱鬧的,沮喪時逛一逛觀音橋,周圍的人也都是愁苦的面容,心裡會平衡些,過節時也會習慣的去逛一逛觀音橋,看著周圍的人成雙成對,自已一個人默默走過,熱鬧是人家的,我什麼都沒有。走吧,走吧,睡一覺,那些惹人煩的節日就那樣過了。離開重慶,離開了熟悉的團隊,曾記得,一起奮戰到午夜,只為了項目上線,曾記得,嚴厲的批評,讓我的成長加速。再見,那些可愛、可敬的夥伴,一直都慶幸,在最無助最一無所有的的年紀可以遇見你們。

擁有的時候不知道珍惜,失去的時候才知道曾經的可貴,選擇離開,無助而惆悵,說著再見,也許就是再也不見,那些時光記憶中的人兒,在歲月中熠熠生輝,讓我的心收穫滿滿。重慶,一座記憶中的魔幻的城,一群相識相遇的可愛的人,傻傻的留戀,傻傻的離開,傻傻的在遠方回憶或許你已不曾記得的過往。


夕陽雨晴


我算是離開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比較多的人吧,趁機回顧一下當時的一些感受。

我11歲時離開了自己出生長大的伊豆半島,從靜岡縣到山梨縣。那時主要是全家配合父親的工作搬家。我們離開了原來生活的家鄉,但家庭沒有分散,所以,沒有寂寞也沒有悲傷,更多的感受是大家一起努力開始新的生活,適應新的城市。

我18歲時離開了日本這個自己的祖國,來到了完全陌生的中國北京。那是從零開始新的生活,是一個人的離開和抵達,與上一次截然不同。當時全家人陪我到成田機場,乘坐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的航班前往北京,記得,在飛機上讀者母親親自遞給我的信,我哭了。感覺很寂寞,很孤單。那一次從東京到北京的空中是我至今最為感到寂寞的時間。

27歲時離開了留學生活了9年的北京,來到了上海。那次離開和抵達倒沒什麼感覺,畢竟是中國國內的搬家和移動,而且,那段時間我也經常到國內不同的地方參加活動,進行演講什麼的,雖然北京和上海給人的感覺和狀態有所不同,我也很享受了復旦大學校園內所生活的時光,但那次搬家和移動確實沒那麼深刻和沉重,而相對輕鬆和自然。

28歲時離開了奮鬥了將近10年的中國,來到了美國波士頓。那次離開和抵達對我來說十分重大和意味深長。無論是離開中國,還是抵達美國,都很深刻和沉重。對於離開中國這件事情,我也沒有感到寂寞或悲傷,但心裡很明白那是重大的,有可能影響整個人生的一件事。對於抵達美國這件事情,畢竟從小“暗戀”的地方,我內心覺得“新的挑戰即將開始”,很有狀態,連自己都能感覺到一種殺氣。不過,與18歲時離開日本的時候有所不同,經過十年的經歷和時光,我也有所成長吧,28歲這一次比10年前更加自信和淡定。

30歲時離開波士頓,來到華盛頓。畢竟是美國國內的搬家和移動,感覺也沒那麼沉重。但波士頓畢竟是生活了2年的地方,也是離開了中國以後來到的第一目的地,所以,離開波士頓還是有所感覺吧。確實有“我要離開了”的感覺。但那次離開很溫暖,畢竟和家人在一起收拾行李,搬走,前往波士頓機場,飛往和抵達華盛頓,然後開始新的生活。

先說到這裡吧。總之,每一次離開和抵達均有不同的意義和感覺,有的沉重,有的輕鬆,有的寂寞,有的淡定。人生就是這樣不斷地離開和抵達的過程。我相信,它是能夠豐富人生,令人成長,挖掘自己的過程。


加藤嘉一


誠邀回答

離開一座城會很失落,很想哭。

因為她,我喜歡上西安,也是因為她,我很怕再去西安,那裡有太多的回憶,有太多的不捨。

愛上一座城只因某個人.

忘不了在大雁塔音樂噴泉牽手、擁抱、接吻,忘不了一起吃遍回民街,忘不了賽格國際一起吃各種美味的莜麵,忘不了鐘樓合照,忘不了夜晚的擼串、、、可惜那些一切都成回憶了,願餘生各自安好!

擇一城終老,遇一人白首,挽一簾幽夢,許一世傾城

“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可惜有緣無分!

那天晚上她說想我了,第二天早上,我買了武漢到西安的高鐵票,經過7個小時的輾轉,出現在她公司的門口。

看見可愛的她,“聽說,你想我了”

在西安陪了她11天,離開時我問她,你會等我嗎?她回答:會

我以為那是我愛情故事的開始,原來那是我們故事的結束。

再見,西安!再見,我愛的你!

你的世界我來過。

有一句很美的話:擇一城終老,遇一人白首,挽一簾幽夢,許一世傾城。

愛上一座城,只因某個人;離開某座城,也因那個人!

不後悔,我愛過!


你好周先生


世界上只有一個地方叫故鄉,只有一個人是初戀

我現在已經記不起決定離開一座城市到另外一座城市時的感受了,我只記得我4歲時候離開北京,離開父母,到姥爺支教教書的西寧時的樣子。

媽媽在站臺上哭得眼淚稀里嘩啦,而我隔著火車的窗子看著外面覺得無比新鮮和好奇。我一點都沒哭。只是在車上睡著,又在轟轟的火車震動中,發呆,不知道自己在哪裡,那時有一種特別奇怪的惆悵、迷茫和驚慌。

好吧,我想說,從那以後,我再沒有覺得離開或者回歸有什麼驚奇。我不知道在座的讀者是不是和我一樣,我想說,你們千萬別想太多,太深,什麼感受。

今天的我們,註定要從一座城市到達另外一座城市,甚至從一個國家到達另外一個國家。

現在我想想,年輕時候的我為什麼會有一種強烈要抓住一個地方的不安全感呢?我大學畢業就在留學的加拿大找到了一份工作,然後就覺得這份工作不錯,大公司,Paid很好……然後就決定留下來了。

為什麼沒有去美國看看呢?為什麼沒有去歐洲看看呢?

以至於我在加拿大生活8年後再回到中國的北京,有了強烈的外國人的感覺,然後覺得自己是“第二次文化衝擊”,於是採訪了30多位在中國的外國人,寫成了一本《他們眼中的中國》才算找回自己。

現在我反而覺得,地球是平的,除了你出生成長的地方叫做故鄉,你第一個親吻過的人叫做初戀,剩下的地方就是城市或者鄉村,剩下的那些帥小夥叫做戀人。

相反,如果你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從一個城市到一個城市,沒有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才是要擔心的。

因為行走,才會帶來認知的發育,帶來多元化多角度的觀察。

不要守住一個城市的安全感,定居感,而是要守住一個行走者的自信和自我。


席越


唯一的感受就是思念。真的,以前從未想過自己會如此的想這座城市,總想著自己能夠逃離就是幸福。卻不知走了之後,才發覺自己如此愛它。

這座城市我沒有生活二十多年,但是也有十八年了。我離開的時候真的是悄無聲息的,不帶走任何人,卻帶走了很多想念的。我以為自己會很勇敢,很堅強,不會輕易掉眼淚,卻不知道原來自己也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以前在家那會兒,總是在想,自己如何才能快速的逃離這個城市,從小到大,我就想離開,我想的是自己要去外面看看。所以選擇大學的的時候,我一股勁的選擇了外省,連省內都沒有考慮一下,儘管自己的分數比較低,也沒有很多選擇的地方。但是還是選擇了一個遠方,從南邊一路北上,達到最北邊的大學。

我新生報到的時候,特意選擇了最後一天到。一來,我覺得沒必要那麼早去,反正還得待四年。二來,想在家把該訪問的人都訪問完,該做的事情做完再走。我去學校的時候,是我姑姑和姑爺領我去的,他們買的票是當天到當天回去了,早上到了沒多久,幫我收拾了一下寢室,然後晚上吃完飯就走了。

我還記得那天,我悄悄的哭了。離別總是悲傷的,那天,我們一起吃完飯,然後出門之後,他們就打車去火車站了,我就一個人打車回去了。人生地不熟的,又是第一天,連方向都找不著,心裡一股落寞以及孤獨席捲而來。我一個人走在陌生的校園,然後悄悄的掉著眼淚回到了寢室。

在這之前,我從未感受到這種想念,這種想念家。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一個人才外面,會生活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再也沒有了爸媽的安排以及管束,自己想幹嘛就幹嘛。所以義無反顧的選擇離開這座城市,如今才知道自己當時的想法,是多麼的可笑。

從那天以後,我連續一個星期水土不服,每天晚上我都偷偷的想家,我又不敢給爸媽打電話,因為一打電話就想哭。我獨自適應著,熬過來一個月,真的熬不住了。然後利用國家假期,不論怎麼折騰,如何的遠,我也回去了一次,見到了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

離開,是讓你更好的想念這座城市。你會多它有著深深的眷戀,你會想念它,想回去找它,想和它再次生活。


聰聰談事


人是有感情的,從一座城市呆的時間久了,就會心生愛意,對自己所在城市戀戀不捨。但是仍然要走,只能是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眷戀

眷戀是離開一個呆久了的城市最多的心中體會,眷戀這個城市的每個熟悉的角落,眷戀這個城市曾經所有熟悉的人,熟悉的朋友,戀戀不捨的是這裡的人和事,還有留在這個城市裡的情懷。

悲傷

離開就會有悲傷,離別就會有憂傷。悲傷之情溢於言表。將來留下的只有回憶,這裡的城市不會因為自己的離開而改變什麼,自己的生活要繼續,這裡城市仍要繼續。

企盼

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去,充滿了對一個新城市的企盼,思考著如何在一個城市進行新的生活。一切的未知,從頭再來。或者是面對一些不熟悉的人,再去做以前熟悉的事。


本文原創,首發於悟空問答!作者:堂主;登過三輪賣過衣服;曾是媒體傳媒工作者、曾在一家外資企業打工併成為全國銷售冠軍;目前擁有2個公司、自媒體人、善於勵志心態文章的寫作,感謝大家點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