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皇帝陈友谅到底是哪里人?

魅力监利


陈友谅湖北沔阳人,他是一个永远得不到满足的人物,

他出生渔民家庭,这个大家看来似乎没什么,和朱重八相比差不多啊?其实不然,渔民按照元朝的政策是不允许做其他的事,是最底层的。而老朱的出生农民要比陈友谅好太多。甚至在陆地上的时间都有限制,这是何等的凄惨?

不甘于永远漂泊在一叶小舟的陈友谅,通过艰难的学文识字来巩固自己的学识,最终在县衙里面获得一份小吏员的活计。终于摆脱了四等人,进入大元朝三等人的行列之中。(一等人是蒙古人,二等人是色目人,三等人是北方汉人,四等就是所有贱职人员和南方汉人。)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倪文俊出现了,是天完朝的起义军领袖之一,后来天完朝的丞相。大家要问“天完朝”是什么鬼?徐寿辉等人在大别山建立的国号,大字上面加上个“一”字就是天,元字上面盖个盖子就是完。于是这样一个“克制”大元朝的国号就被发明了。

当倪文俊义军出现之后,陈友谅代领一批家乡的兄弟投奔而来。因为他识文断字又是官吏,就成为了倪文俊的秘书班底后来甚至被提拔为秘书长。后来有将陈友谅提拔为将领,并且让他领军暂时驻扎在黄州。而倪文俊的目标是与徐寿辉夺权……

不久这位天完的丞相夺权失败了,倪文俊立马逃到陈友谅这里准备积蓄力量再说。陈友谅得知自己的贵人老上级来来就特别高兴,因为他又有升官的机会了,安排刀斧手再两边倪文俊一到就被乱刀砍死。陈友谅的阴狠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利益。徐寿辉将倪文俊的地盘军队全部交由他管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陈友谅并不满足,与其他几支徐寿辉手下将领关系不融洽。特别是割据淮西的赵普胜,两人关系十分恶劣。后来陈友谅以宴请的名义,将其杀死导致天完立马开始分裂,许多义军投靠了朱元璋。

后来这位“内讧之王”在采石矶的五通庙将徐寿辉给杀死。导致整个部队人心向背,不久明明最有实力的陈友谅节节败退最终灭亡。究其原因就是不该明目张胆的杀死国主,所以一直有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评价。回首到1360年,会发现朱元璋、明玉珍、z张士诚等实力都不如他,只因陈友谅做事太阴狠而忘了一个政治人物该有的担当。


笑看风云史


关于这个问题,他是哪里人的说法很多,有的说是湖北沔阳玉沙县人(今仙桃市),有的说是湖北荆州洪湖人,还有一种说法来自《明朝的那些事儿》说是湖北浠水人。现在说法最多的是说他是湖北仙桃人,但是这个争议也比较大,说他是洪湖人的也比较多,那么这个说法可信吗?答案是可信的,为什么会这么说?其实在历史上,仙桃市和洪湖市都属于一个地方,那就是沔阳。简单的来讲,就是是沔阳县在建国初期以东荆河划分成两个县,东荆河南面成立洪湖县,东荆河北面为沔阳县,后来又改名为洪湖市和仙桃市。所以就成了现在仙桃和洪湖都在争陈友谅这么一个现象,至于是浠水人这个说法,那可信度就很低了。


灯泡年


公元1351年,元朝末年,乱世烽烟四起,徐寿辉起兵,建立了天完政权,所谓天完就是在大元的基础上加了一个一与宝盖头,意味着要压大元朝一头的意思,体现了古代农民起义首领的土味狡黠。


1359年,陈友谅杀天完将领赵普胜,挟徐寿辉,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次年,攻陷鸠州,毒杀了徐寿辉,随即登基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祖籍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渔家之子。祖父陈千一原本姓谢,因入赘陈家,因是上门女婿所以随了老婆的姓,父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所以自小乡邻们都叫他三娃子。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率大军六十万东出与朱元璋决战于鄱阳湖,陈友谅当时从船中伸出头来,指挥作战,却被飞箭射中,贯穿头颅,陈友谅当即死去,寿45载。


册小吏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1363年,陈友谅率六十万水军进攻朱元璋,但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也在突围时中流箭而死。陈友谅死后,张定边等人在武昌立陈友谅次子陈理登基为帝,改元德寿。次年,朱元璋西吴军廖永忠部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


飘逸红裙子


大汉皇帝陈友谅祖籍,民国前沔阳县籍,今洪湖市东荆河流域和仙桃交界出生地。新中国建国后,大约六十年代前后,洪湖,仙桃以东荆河为界分为两个县。现江汉平原仙桃市,沔城回族自治镇,有陈友谅故居纪念馆,取名(玄妙观)……特别是每年正月的时候,附近及周边县市的人们,都会去拜祀这位灭元英雄,大汗皇帝!


梁山上57488816


湖北省沔阳玉沙县,就是现在的湖北省监利县


鸿哥49959281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


菩萨我想对你说


一定是湖北人


MENG888


陈友谅是湖北省仙桃市(原沔阳县)沔城镇人。在江西与朱元璋决战时身亡,坟墓在武汉市武昌区蛇山附近。


用户2745240545082


监利赵夏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